17 孤独之旅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 孤独之旅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30 22:3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 孤独之旅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孤独之旅》这篇文章通过描写杜小康随父亲放鸭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和情感历程,刻画了一个少年心理成长,揭示了挫折能促使人迅速成熟这一道理。②“孤独之旅”    指杜小康跟随父亲放鸭过程中产生了孤独、寂(mò)、恐慌之感,    指杜小康心灵的变化过程。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挫折      寂(mò)    
(2)“孤独之旅”的短语类型是     。
(3)语段中某个句子有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
(4)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杜小康注定了要在这里接受磨难,而磨难他的,正是这些由他和父亲精心照料而长得如此肥硕的鸭子。
②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遇到的最恶劣的一个天气。一大早,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荡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过来,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枝芦苇被风折断的咔嚓声。
③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因为他看到,鸭群被分成了无数股,一下子就在他眼前消失了。
④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着。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然而这群平时很温顺的小东西,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脑地乱窜。
⑤到暴风雨将歇时,依然还有十几只鸭没被找回来。
2.选段主要写了什么事情 请简要概括。
3.第②段是环境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4.画线句中哪个字用得特别好 好在哪里
(2024济宁中考)
偷书记
何君华
①我实在太喜欢那本书了,那本精装的带插图的《西游记》,每次去新华书店我都要“狼吞虎咽”地读上几页。
②我在苏木(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乡级行政区)念寄宿初中,我们每天下午5点放学,6点上晚自习,这一个小时我们用来吃晚饭和自由活动。我没时间吃晚饭,也没时间自由活动,放学的铃声一响,我就头一个冲出教室,跑到位于苏木街道中央的新华书店去读《西游记》。新华书店5点半关门,如果不跑快点的话,看不上几页我就得“打道回府”了。
③我在我们家的黑白电视上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可是电视剧拍得有点儿不过瘾,而这本插图版的《西游记》不但文字优美,而且插图精美,简直把齐天大圣孙悟空的精气神都画出来了。
④新华书店的售货员跟我已经很熟悉了。每天等我气喘吁吁地跑到店门口时,他总是要微微地冲我点点头,或是笑一笑,或是跟我打趣:“哟,再不来我可要关门啦!”
⑤我不好意思地冲他笑笑,然后便冲进最里面的那排书架前,熟练地在第三层书架上找出那本《西游记》,争分夺秒地读起来。
⑥苏木初中跟新华书店有一里多路程,留给我读书的时间只有不到20分钟。你不知道,20分钟时间对于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来说,简直太短暂了。很快,读得入神的我便会被那句熟悉的提示语打断。彼时不知道售货员已经呼喊几次了,可我此时此刻方才听到。我依依不舍地将书放回书架上,又马不停蹄地跑回学校食堂去打晚饭。
⑦是的,我总是最后一个赶去食堂打饭,这时往往已经没什么可吃的了,可我并不觉得后悔。
⑧我实在太喜欢这本书了,我脑海里忽然闪现出一个可怕的念头——我要把那本《西游记》偷回来!
⑨我是偶然发现新华书店后面连接库房门的门闩没有真正上锁的。售货员每次去库房里取书都是轻轻地将它掩上,并没有将锁锁上,而库房的后门则是从里面通过门闩闩住的。也就是说,我只要趁售货员不注意,将库房后门的门闩偷偷抽开,再将库房前门的门锁虚挂在门闩上就可以了。
⑩晚上8点,晚自习放学的铃声一响,我就迫不及待地像哈萨尔的神箭一样射向新华书店。跟以往不同的是,这回我走的是新华书店的后门,而不是正门。我用手一推,库房的后门果然开着!我的心扑通扑通直跳,我摸进库房,再摸开库房前门,在熟悉的位置上“拿”到《西游记》,然后将两道门轻轻掩好,头也不回地跑开了。
我将《西游记》藏在宿舍床铺的枕头底下,不敢拿出来示人。这一天,我没有像往常一样一放学就跑去新华书店,可我又不敢当着同学的面将《西游记》拿出来读。这种感觉太熬人了,我盼望着周末快点到来,我好拿着书回家去读。
好不容易盼到了周末,额吉(蒙古语,母亲的意思)赶着羊群出去了,我便迫不及待地将《西游记》从书包里掏出来,如饥似渴地读起来。
“你手里拿的什么书 哪里来的 ”我读得太入迷,不知什么时候额吉已经站在了我的身后。我吓了一跳,额吉见我惊吓过度的样子,心中似乎已经明白了一切,我便不打算隐瞒,将去新华书店偷书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额吉。说完,我等着额吉将原本用来赶羊的皮鞭抽打在我身上。
可是过了许久,额吉手中的鞭子也没有扬起来。额吉忽地瘫坐在地,放声大哭起来:“我到底做了什么,竟生了个窃贼!”我跪倒在额吉身前,不停地向额吉认错,祈求额吉的原谅。
额吉抹干眼泪,带着我和那本《西游记》来到了新华书店。面对售货员,我早已经羞愧得抬不起头,而售货员其实早已经知晓一切:“你每次来都读那本《西游记》,现在这本书不见了,我当然猜到了是谁拿走了它,但我相信,你一定会将这本书还回来……”售货员没有用“偷”字,而是用了“拿”字。
我的眼泪再一次止不住地流下来。
额吉将兜里的零钱全部掏出来,摆放在柜台上,买下了那本我心爱的《西游记》。我知道,那些钱的数额远远超出了书的定价……
这本插图版的《西游记》如今仍摆放在我的书架上,尽管已经读过多遍,它的书页也已经泛黄,但我确信,我将一辈子珍藏它。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4年05月06日,有删改)
1.【读·理】根据下面的提示,梳理小说情节。
2.【读·析】简要分析文章第④段的作用。
3.【读·品】品读第段,结合上下文分析“我”的心理。
4.【读·悟】阅读要关注文章的结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我将一辈子珍藏它”意蕴的理解。
5.仔细观察右面的图画,发挥联想和想象,试着写一写杜小康把第一颗鸭蛋交给父亲后坐在船上的心理活动。


【详解答案】
课堂达标
1.(1)cuò 寞
(2)偏正短语
(3)第①句有语病,将“刻画了一个少年心理成长”改为“刻画了一个少年心理成长的轨迹”。
(4)不仅 还
2.鸭群在暴风雨中分散,杜小康雨中追赶鸭群。
3.为下文写暴风雨冲散鸭群,杜小康去追赶鸭群,与父亲走散、经历磨难作铺垫。
4.示例一:“扑”字用得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子俩奋不顾身保护鸭栏的情形。
示例二:“卷”字用得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风力之大。
课后提升
1.(1)偷书成功 (2)被母亲发现 (3)买下书并反思
2.文章第④段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它突出了“我”对书的痴迷,通过描述新华书店的售货员与“我”之间的熟悉关系,展现了“我”对《西游记》这本书的热爱和频繁光顾书店的情况。其次,它为下文面对“我”偷书的行为,售货员没有直接指责“我”的偷窃行为,而是给予了“我”足够的信任和宽容埋下了伏笔。
3.示例:在第段中,当“我”听到售货员没有用“偷”字,而是用了“拿”字时,内心充满了羞愧和感动。这是因为售货员没有直接指责“我”的偷窃行为,而是给予了“我”足够的信任和宽容,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和善良。这种感受让“我”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表达了“我”内心的感激和自责。
4.示例:“我将一辈子珍藏它”这句话在文章的结尾,蕴含了丰富的意蕴:它表达了“我”对那本插图版《西游记》的深厚感情和珍视之情;这句话也表达了“我”对诚信和道德的重视,深化了文章的主旨,这本书将会成为“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道德教材,“我”将永远珍藏它,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诚信和道德。
5.示例: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心的欢喜,这一群鸭是我最亲密的伙伴,我想立刻回家,把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告诉母亲和油麻地的小伙伴们,但是我明白自己的责任,要守护好这群鸭子,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