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
授课者: 课型:新授 课时:第1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是通过学生活动来体现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密切关系,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树立环保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并讲述环境污染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口语交际进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交流之中,对身边的环境问题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能围绕环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二、学情分析: 保护环境的话题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要让学生联系实际,畅所欲言,列举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出保护环境的简单易行的做法。有些学生可能出现离题、跑偏的现象,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
三、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关注身边环境问题,感受自然美、家乡美,体会幸福生活与国家富强、社会文明之间的密切联系。 ②语言运用:借助教材提供的情景、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跑题,并能判断出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有关。 ③思维能力:讨论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环保小建议,积极引导周围的人,争做环保卫士。 ④审美创造:关注生活,关注环保,充分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身体力行地为环保做出贡献。
思政元素:通过对话实践与生态议题的互动,传递生态文明与责任担当的价值理念,培养守护环境、共建家园的行动自觉,激发以少年之力践行绿色生活、赓续文明基因的成长使命。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围绕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跑题。并能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关。 教学难点:能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建议,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
五、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并拍摄照片
六、学习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一:话题导入,引入课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1.谈话导入:(课件出示:著名景点图片) 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去哪里?这些地方的风景如何?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些风景,说说这些风景给你带来什么样感受。 2.优美的风景给我们带来了美的感受,让我们身心愉悦,可是总有一些不和谐的举动破坏了这种美。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一组图。 (课件出示:环境严重污染后的画面) 师:看到这组图片,大家有什么想法?人类的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 师:是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美好的环境里,可是人类有许多行为是在破坏环境。(板书:我们与环境) 1.学生自由发言。 2. 生1:看到这组图片,我感到很痛心,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真严重,我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恶劣了。 生2:看来,保护环境迫在眉睫,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图片直观而又生动,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图片引入话题,可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教学环节二: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1.请同学们分小组探究,小组内整理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环境污染的材料,共同探讨,并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 注意以下几点: 课件出示: 1.围绕话题发表看法,不要跑题。 2.发言时声音要响亮,态度要大方。 3.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有关。 4.倾听了同学的发言后,能用简洁的语言提炼出观点。 小组讨论后推举代表在全班交流。 2.现在我们明白了我们与环境的关系,那么,要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小组讨论,并分条写出做法,在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1.分小组探究讨论后交流。 问题预设:学生在发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跑题的现象,教师可以让其他学生找出问题,并改正过来,教师及时评价效果。 2.预设: ①不乱丢垃圾; ②绿色出行; ③坚决抵制破坏环境的行为等。 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既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从而提高对学习的兴趣。
教学环节三:课堂实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课件出示: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列出十项简单易行的保护环境的方法,做成《保护环境十条小建议》,课后与学校、社区工作人员商议,经同意后张贴在学校、社区布告栏内。 教师指导:我们制订的“小建议”要切合生活实际,要能在生活中真正实行。 小组讨论制订《保护环境十条小建议》,先在全班交流,学生给出评价,然后进行修改。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教师小结: 课前,大家认真搜集了资料,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课上,大家能踊跃发言,积极分享自己搜集的资料,大胆发表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认识,积极发言献计。大家的表现都值得肯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也要明确: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预设: 1.不乱砍滥伐树木,不浪费自然资源。 2.尽量节约纸张,不把没用完的本子随意扔掉。 3.随手关紧水龙头,不浪费一滴水。 4.尽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5.不随地乱扔垃圾,特别是废旧电池及塑料袋。 6.不污染水资源,不把废水和有毒物质倒入河中,保护水中小生命。 7.随手关闭电源,尽量节约每一度电。 8.不乱捕滥杀野生动物,与动植物和谐相处。 9.爱护花草树木,多植树种草。 10.多绿色出行,少乘私家车出行。 我们不能光注重课堂教学,更要注重学以致用。设计这个环节,可让学生从思想上更加重视环保,同时也更能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满足感,还能从思想上教育学生,让他们产生“保护环境”的迫切感。
七、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收集3-5条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标语(如“保护地球,从我做起”),理解其含义。 巩固作业:与3-4名同学组成小组,讨论班级存在的环保问题(如浪费纸张、乱扔垃圾),并提出1-2条具体可行的改进措施(如“设立废纸回收箱”“轮流担任环保监督员”)。。 提升作业:实地调查:观察社区或学校环境,记录一个环保现象(如垃圾分类情况、绿化带保护)。
八、板书设计: 我们与环境 保护环境十条小建议
九、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交流之中,对身边的环境问题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能围绕环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不足之处: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有少数学生当众发表自己的见解时,态度还不够自然大方,老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对这部分学生多加关注。 改进措施:引导学生制定“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时,要注重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选择那些简单易行的办法,以利于学生的亲自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