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授课者: 课型:新授 课时:第1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交流平台”结合精读课文,梳理、总结了把一件事写清楚的方法: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要按照一定顺序把事情写清楚,要写清楚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初试身手”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在相互交流中归纳出的方法,进行口头和书面练习,未完成单元习作做铺垫。“初试身手”的第一题,提供了开运动会和奶奶过生日两幅插图,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把图片的内容说清楚,重在练习把看到的、听到的或想到的说出来,清楚展现当时的场景。第二题是用一段话把家人做家务的过程写下来,重在练习用表示动作的词语把做事的过程写清楚。 “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有着紧密的联系。“交流平台”回顾把一件事写清楚的方法,帮助学生梳理相关要点,为“初试身手”奠定基础;“初试身手”是“交流平台”的延伸,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进行初步的写作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初步体会怎样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交流平台”中已学习“按顺序写清事件”的方法(起因、经过、结果),但对如何选择典型动作词、捕捉细节(如炒菜时的“翻炒”“颠勺”)仍需指导。例如,学生可能机械罗列步骤(如“先倒油,再放菜”),缺乏对过程连贯性(如动作衔接、感官描写)的生动刻画。此外,部分学生对“初试身手”的图片想象练习存在畏难情绪,易停留在表面描述(如“图片上有人和狗”),难以通过合理联想补充情节(如“人与狗互动的情感”),需通过示例引导与小组讨论激发创意。
三、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积累习作素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合理安排写作顺序。 ②语言运用:回顾所学课文,按照一定顺序,把时间、地点、人物交代明白,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并能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有条理地写下来。 ③思维能力: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④审美创造:能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把做家务的过程写清楚。
思政元素:通过观察生活细节与有序表达的训练,引导学生感悟平凡生活中的温情与劳动价值,培养细致观察、尊重劳动、感恩他人的品质,树立“生活即课堂,实践促成长”的积极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创造性地展开话题,在叙事中真实、具体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把事情说清楚。
五、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图片,观察家人做家务的过程
六、学习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经历过很多事情,但是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指学生回答) 师:这节课我们会通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栏目,把你在生活中经历的一件事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起分享吧。(板书: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根据教师提问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生活中那些事情给你留下了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教学环节二:回顾课文,受到启发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板书:找规律) 1.回顾我们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说一说,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交流了如何把一件事情说清楚。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3.出示《风筝》课文插图,教师小结: 写作文选材要选择贴近生活中的事情,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 4.出示《麻雀》课文插图,教师小结: 作者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了下来,活灵活现的展现了麻雀和猎狗相遇时的情形。 5.读了四个小朋友的话,你有什么发现? 1.学生汇报。 ◇写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注意抓住细节,也就是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进行描写。 ◇我觉得不要把一件事情用一个长长的段落写完,这样,让阅读者感觉思维疲劳,读不下去,要把一件大事分割成小的阶段,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分段来写。 2.读了四个小朋友的话,你有什么发现? (读了四个小朋友说的话,我发现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交流了如何把一件事情说清楚。第一个小朋友和第二个小朋友交代了要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第三个小朋友总结了要合理安排记述顺序;第四个小朋友讲了要想把事情叙述清楚就要认真观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去想……) 让学生明白把一件事写清楚的具体要求,同时通过口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环节三:交流表达,初试身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板书:(说一说) 1.读一读,找规律 师:读了题目要求知道了什么? 2.练一练、学应用 (1)小组讨论。 (2)交流汇报。 只听见“砰”的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就像刚出膛的子弹一样,飞快地向前冲。我们班的小刚同学大显身手,勇往直前;其他几个跑道的运动员则紧追不舍。拉拉队员们则拼命地喊“加油、加油”。只见小刚就像一架加足马力的战车,越跑越有劲儿,越跑越快,没等其它跑道的运动员追上来,就一阵旋风般最先到达了终点。 写一写 1.读一读,找规律: 师:读了题目要求知道了什么? (我知道这是要求我们认真观察家人炒菜、擦玻璃、做家务的过程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用上表示动作的词。) 2.练一练、学应用 (1)小组讨论。 (2)交流汇报。 1.学生讨论读了题目要求知道了什么 (我知道这是要求我们看图进行场面描述,看图想象当时的情形,图上的人在干什么、说些什么 、想些什么等) 2.练一练、学应用 (1)小组讨论。 (2)交流汇报。 3.写一写。 让学生明白把一件事写清楚的具体要求,同时通过口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环节四: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这节课,同学们各抒己见,和大家一起分享了自己的成果。如何把一件事叙述清楚,还需要同学们在课下多加练习。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如何把一件事叙述清楚。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七、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观察家人做家务的3个连续动作,如擦玻璃:喷水-擦拭-刮干,用动词短语记录步骤。 巩固作业:选择教材图片,口头描述“可能发生的故事”,要求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互动。 提升作业:结合劳动课,参与一次家务劳动(如包饺子),用视频记录过程并配解说词,强调“劳动中的成长与收获”。
八、板书设计: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找规律 说一说 说一说 写一写
九、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学生在回忆本单元所学课文的基础上,能够在学习小组内对写事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讨论、交流。能看懂“初试身手”中的两幅图,并能用简短的语言说出图意。 不足之处:学生虽然能够说清楚“初试身手”中两幅图的图意,但想象还不够丰富,没有充分展开想象说话,今后还得拓展学生的思维。 改进措施:指导学生用一段话描述家人做家务的过程时,要注重引导他们说清事情的经过,并加上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把事情描述得清晰、有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