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建设
(2022·山东卷)尼日利亚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是非洲仅存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一。1991年,尼日利亚政府在热带雨林存量较大的地区建立了克罗斯河国家公园。某机构利用遥感等地理信息技术对1986年和2010年国家公园所在区域的景观进行了对比研究(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与1986年相比,2010年克罗斯河国家公园范围内( )
A.分散林地和农场的面积缩小
B.生物生存环境的连通性下降
C.热带雨林景观的完整性提高
D.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
(2)图中国家公园内退化斑块的景观类型可能是( )
①灌丛草地 ②草甸沼泽 ③落叶阔叶林
④常绿硬叶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题导引】
(1)两图对比→分散林地和农场面积增大→雨林景观变得破碎→生物生存环境的连通性下降→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
(2)区域位置→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降水多→地表水充足→热带雨林景观为主→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大→雨林退化为灌丛草地、草甸沼泽
【尝试解答】 (1)________ (2)________
对比1986年和2010年克罗斯河国家公园所在区域的景观,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国家公园概述
(1)含义
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
(2)主要功能
①提供保护性的自然环境。
②保存物种及遗传基因。
③提供国民游憩及繁荣地方经济。
④促进学术研究及环境教育。
(3)设立国家公园的主要意义
①促进景观资源的保存与保护。
②促进资源环境的考察与研究。
③实现旅游观光业的可持续发展。
(4)保护模式
一是保护对象,从视觉景观保护走向生物多样性保护。
二是保护方法,从消极保护走向积极保护。
三是保护力量,从一方参与走向多方参与。
四是保护空间,从点状保护走向系统保护。
2.我国的国家公园建设
2021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首批5个国家公园。对其概述如下:
国家公园 地理位置 气候类型 特点
三江源国家公园 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 高原山地气候 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拥有冰川雪山、高海拔湿地、荒漠戈壁、高寒草原草甸等高寒生态系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大熊猫国家公园 跨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 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气候 其保护对象是以大熊猫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处 温带季风气候 亚洲温带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的中心地带,我国境内规模最大且唯一具有繁殖家族的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种群的定居和繁育区域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海南岛中南部 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亚洲热带雨林和世界季风常绿阔叶林交错带上唯一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是海南长臂猿的全球唯一分布地,也是热带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武夷山国家公园 跨江西、福建两省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拥有同纬度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以及特色丹霞地貌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世界著名的生物模式标本产地
(2024·聊城模拟)2021年10月1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宣布中国正式设立首批国家公园。下表为我国首批国家公园及所在位置。据此完成1~2题。
国家公园名称 位置
三江源国家公园 青海省长江源园区、黄河源园区、澜沧江源园区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黑龙江省、吉林省交界老爷岭南部
大熊猫国家公园 甘肃省白水江片区、四川省岷山片区、邛崃山—大相岭片区、陕西秦岭片区
武夷山国家公园 福建省北部、江西省铅山县南部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海南省中部
1.下列国家公园中,生态环境最脆弱的是( )
A.三江源国家公园
B.大熊猫国家公园
C.武夷山国家公园
D.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2.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游客与虎、豹近距离互动,增强旅游的体验感
B.促进东北虎、豹的人工繁殖,使其摆脱灭绝风险
C.推动生态监测,有效拯救东北虎、豹原生生态系统
D.搭建湿地生态系统的科普与教育平台,保护湿地
(2024·南通模拟)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地处海南岛中部的穹窿构造山区,最高处海拔1 867米,森林覆盖率为95.56%。有野生维管束植物220科1 142属3 577种,脊椎动物5纲38目145科414属627种。下图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该国家公园主要保护植被是( )
A.红树林 B.橡胶林
C.阔叶林 D.季雨林
4.该地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气候湿热 B.地形复杂
C.河流众多 D.垂直带谱多
5.在此建设国家公园的主要意义是( )
A.保护植被与防御气象灾害
B.保护珍稀物种与发展旅游
C.保持水土与减少地质灾害
D.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基因库
普达措国家公园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公园内树木生长慢、更新周期长,一旦受到采伐、火灾等干扰,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难度大。据此完成6~7题。
6.普达措国家公园树木生长慢、更新周期长的原因是( )
A.光照足,日温差大 B.水汽足,云雾天多
C.海拔高,生长期短 D.土层薄,矿物质少
7.普达措国家公园的生态价值不包括( )
A.减轻风沙侵蚀地表的程度
B.保存珍稀物种的遗传基因
C.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D.提供物种庇护所和栖息地
5 / 5学科素养进阶练(十三) 国家公园建设
(建议用时:30分钟,分值:49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5·泉州模拟)温带雨林全球仅现存约30万平方千来,零星分布在45°—55°纬度地带且降水量接近或超过2 000 mm的地区。下图示意欧洲西部温带雨林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该区域利于温带雨林生长的自然条件是( )
①常年受西风控制,气候温和 ②受季风影响,气候冬暖夏凉 ③晴天多,光照充足 ④沿岸暖流的影响 ⑤地处山脉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2.该区域对温带雨林进行保护,最合理的措施是( )
A.原住民外迁,减少对雨林的破坏
B.禁止一切采伐行为,维持生物多样性
C.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D.设立国家公园,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2025·枣庄模拟)近年来,东营市不断推进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综合地理区位、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土地覆被、经济社会、区域分异等各方面的特征,将东营市划分为六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如下图)。据此完成3~4题。
3.滨海湿地恢复保育区生态相对脆弱,其原因不包括( )
A.区域成土年幼 B.退养还滩工程
C.石油开采污染 D.风暴潮侵袭严重
4.东营市进行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规划的目标主要有( )
①调查生物多样性本底 ②加强生物就地保护 ③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④合理进行迁地保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位于福建和江西两省之间的武夷山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五个“国家公园”之一。下图为该国家公园不同区域2000—2018年植被覆盖率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5~6题。
5.该国家公园内不同区域的植被覆盖率( )
A.持续上升,生态修复区上升最快
B.波动变化,传统利用区变化最小
C.总体较高,核心保护区数值最高
D.变化较小,三个区域均平稳上升
6.采集到核心保护区内的亚热带森林土壤标本,其剖面各土层的特点,正确的是( )
A.母质层颜色为黑色 B.淀积层质地较疏松
C.枯枝落叶层为表层 D.淋溶层有机质丰富
(2025·秦皇岛模拟)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隶属厄瓜多尔,位于南美大陆以西1 000 km的太平洋上,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海拔不高,大部分岛屿少雨,甚至无雨,仅个别区域有潮湿地带。该群岛自然环境多样,不同生活习性的动物和植物同时生长繁衍在这块土地上,被称为“生物进化活博物馆”。目前该群岛96.6%的面积为国家公园,岛上禁止家养动物。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局部。据此完成7~9题。
7.与该群岛自然环境多样性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
A.距离陆地远 B.散布面积广
C.寒暖流相遇 D.火山活动频繁
8.罕见的潮湿地带最有可能分布在( )
A.最高地东南坡 B.最高地东北坡
C.赤道穿越处 D.地势低洼处
9.群岛上禁止家养动物的原因主要是( )
A.岛上食物匮乏 B.家养动物发病率高
C.家养动物无经济价值 D.防止扰乱岛上生物链
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共22分)
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东北虎和东北豹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朝鲜半岛的原始森林。东北虎偏好捕食梅花鹿,东北豹偏好捕食狍子,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东北虎和东北豹种群的分布范围急剧衰退。
2021年10月,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该公园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交界处,与俄罗斯、朝鲜毗邻,保护面积1.46万平方千米;园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以及以野生东北虎、东北豹为旗舰物种的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
该国家公园已经与俄罗斯国家公园构建了跨国合作保护平台,并已成为跨境合作保护的典范,园区建设了由红外相机监测设备和遥感卫星组成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为“看得见虎豹,管得住人”的目标实现提供了有效保障。园区野生东北虎豹保护综合成效显著,已成为我国仅有的野生东北虎豹稳定栖息地和扩散种源地。下图示意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地理位置和功能分区。
(1)分析东北虎和东北豹种群的分布范围急剧衰退的原因。(8分)
(2)说明设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对我国生态安全的意义。(6分)
(3)东北虎豹生存区域被列为国家公园,但园区仍然面临许多问题,简述园区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8分)
5 / 5国家公园建设
(2022·山东卷)尼日利亚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是非洲仅存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一。1991年,尼日利亚政府在热带雨林存量较大的地区建立了克罗斯河国家公园。某机构利用遥感等地理信息技术对1986年和2010年国家公园所在区域的景观进行了对比研究(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与1986年相比,2010年克罗斯河国家公园范围内( )
A.分散林地和农场的面积缩小
B.生物生存环境的连通性下降
C.热带雨林景观的完整性提高
D.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
(2)图中国家公园内退化斑块的景观类型可能是( )
①灌丛草地 ②草甸沼泽 ③落叶阔叶林
④常绿硬叶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题导引】
(1)两图对比→分散林地和农场面积增大→雨林景观变得破碎→生物生存环境的连通性下降→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
(2)区域位置→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降水多→地表水充足→热带雨林景观为主→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大→雨林退化为灌丛草地、草甸沼泽
【尝试解答】 (1)B (2)A
对比1986年和2010年克罗斯河国家公园所在区域的景观,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人口不断增加,对耕地需求增大,不断地毁林开荒,使热带雨林面积逐渐减少。
1.国家公园概述
(1)含义
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
(2)主要功能
①提供保护性的自然环境。
②保存物种及遗传基因。
③提供国民游憩及繁荣地方经济。
④促进学术研究及环境教育。
(3)设立国家公园的主要意义
①促进景观资源的保存与保护。
②促进资源环境的考察与研究。
③实现旅游观光业的可持续发展。
(4)保护模式
一是保护对象,从视觉景观保护走向生物多样性保护。
二是保护方法,从消极保护走向积极保护。
三是保护力量,从一方参与走向多方参与。
四是保护空间,从点状保护走向系统保护。
2.我国的国家公园建设
2021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首批5个国家公园。对其概述如下:
国家公园 地理位置 气候类型 特点
三江源国家公园 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 高原山地气候 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拥有冰川雪山、高海拔湿地、荒漠戈壁、高寒草原草甸等高寒生态系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大熊猫国家公园 跨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 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气候 其保护对象是以大熊猫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处 温带季风气候 亚洲温带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的中心地带,我国境内规模最大且唯一具有繁殖家族的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种群的定居和繁育区域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海南岛中南部 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亚洲热带雨林和世界季风常绿阔叶林交错带上唯一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是海南长臂猿的全球唯一分布地,也是热带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武夷山国家公园 跨江西、福建两省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拥有同纬度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以及特色丹霞地貌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世界著名的生物模式标本产地
(2024·聊城模拟)2021年10月1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宣布中国正式设立首批国家公园。下表为我国首批国家公园及所在位置。据此完成1~2题。
国家公园名称 位置
三江源国家公园 青海省长江源园区、黄河源园区、澜沧江源园区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黑龙江省、吉林省交界老爷岭南部
大熊猫国家公园 甘肃省白水江片区、四川省岷山片区、邛崃山—大相岭片区、陕西秦岭片区
武夷山国家公园 福建省北部、江西省铅山县南部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海南省中部
1.下列国家公园中,生态环境最脆弱的是( )
A.三江源国家公园
B.大熊猫国家公园
C.武夷山国家公园
D.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2.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游客与虎、豹近距离互动,增强旅游的体验感
B.促进东北虎、豹的人工繁殖,使其摆脱灭绝风险
C.推动生态监测,有效拯救东北虎、豹原生生态系统
D.搭建湿地生态系统的科普与教育平台,保护湿地
1.A 2.C [第1题,三江源地区为高原湿地,海拔高,冻土广布,自然环境复杂,生态环境最脆弱,A正确;大熊猫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水热条件都优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较好,B、C、D错误。第2题,设立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是我国东北虎、东北豹种群数量最多、活动最频繁、最重要的定居和繁育区域,也是重要的野生动植物分布区,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有效拯救东北虎、豹原生生态系统,保护东北虎、豹野生种群,C正确;促进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方便游客观赏东北虎、豹,搭建湿地生态系统的科普与教育平台不是其主要目的,A、D错误;国家公园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和适度旅游开发为基本策略,通过较小范围的适度开发实现大范围的有效保护,既能排除与保护目标相抵触的开发利用方式,达到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目的,又为公众提供了科研、教育的机会和场所,是一种能够合理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关系的行之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模式,并不是为了促进东北虎、豹的人工繁殖,B错误。]
(2024·南通模拟)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地处海南岛中部的穹窿构造山区,最高处海拔1 867米,森林覆盖率为95.56%。有野生维管束植物220科1 142属3 577种,脊椎动物5纲38目145科414属627种。下图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该国家公园主要保护植被是( )
A.红树林 B.橡胶林
C.阔叶林 D.季雨林
4.该地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气候湿热 B.地形复杂
C.河流众多 D.垂直带谱多
5.在此建设国家公园的主要意义是( )
A.保护植被与防御气象灾害
B.保护珍稀物种与发展旅游
C.保持水土与减少地质灾害
D.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基因库
3.D 4.A 5.D [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树林生长于潮间带,而该公园位于穹窿构造山区,A错误;橡胶林一般不作为保护植被,B错误;阔叶林分布于亚热带、温带地区,C错误;海南岛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热带季雨林,D正确。第4题,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当地气候湿热,适合多种动植物生存,因此动植物资源丰富,A正确;该地为山区,最高处海拔1 867米,受海拔影响,垂直带谱并不多,D错误;地形复杂、河流众多不是动植物资源丰富的主要自然原因,B、C错误。第5题,由材料可知,公园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因此建设该国家公园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基因库,D正确;建设该公园不能防御气象灾害,A错误;减少地质灾害和发展旅游不是其建设的主要意义,B、C错误。]
普达措国家公园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公园内树木生长慢、更新周期长,一旦受到采伐、火灾等干扰,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难度大。据此完成6~7题。
6.普达措国家公园树木生长慢、更新周期长的原因是( )
A.光照足,日温差大 B.水汽足,云雾天多
C.海拔高,生长期短 D.土层薄,矿物质少
7.普达措国家公园的生态价值不包括( )
A.减轻风沙侵蚀地表的程度
B.保存珍稀物种的遗传基因
C.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D.提供物种庇护所和栖息地
6.C 7.A [第6题,根据材料可知,普达措国家公园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导致树木生长慢、更新周期长,C正确;光照足利于树木生长,A错误;水汽足和土层薄不是树木更新周期长的原因,B、D错误。第7题,普达措国家公园可以保存珍稀物种的遗传基因、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物种提供庇护所和栖息地等,B、C、D不符合题意;该地风沙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小,A符合题意。]
学科素养进阶练(十三) 国家公园建设
(建议用时:30分钟,分值:49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5·泉州模拟)温带雨林全球仅现存约30万平方千来,零星分布在45°—55°纬度地带且降水量接近或超过2 000 mm的地区。下图示意欧洲西部温带雨林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该区域利于温带雨林生长的自然条件是( )
①常年受西风控制,气候温和 ②受季风影响,气候冬暖夏凉 ③晴天多,光照充足 ④沿岸暖流的影响 ⑤地处山脉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2.该区域对温带雨林进行保护,最合理的措施是( )
A.原住民外迁,减少对雨林的破坏
B.禁止一切采伐行为,维持生物多样性
C.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D.设立国家公园,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1.D 2.D [第1题,读图可知,温带雨林主要分布于英国北部和挪威西部,该区域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气候温和,①正确;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④正确;地处山脉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⑤正确;该区域受西风影响,不受季风影响,②错误;当地终年温和多雨,光照不足,③错误。综上所述,故选D。第2题,该区域对温带雨林进行保护,最合理的措施是设立国家公园,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D正确;原住民外迁不现实,A错误;禁止一切采伐行为不利于森林的更新和保护,B错误;当地属于温带雨林,植被覆盖率很高,无需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C错误。]
(2025·枣庄模拟)近年来,东营市不断推进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综合地理区位、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土地覆被、经济社会、区域分异等各方面的特征,将东营市划分为六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如下图)。据此完成3~4题。
3.滨海湿地恢复保育区生态相对脆弱,其原因不包括( )
A.区域成土年幼 B.退养还滩工程
C.石油开采污染 D.风暴潮侵袭严重
4.东营市进行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规划的目标主要有( )
①调查生物多样性本底 ②加强生物就地保护
③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④合理进行迁地保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B 4.D [第3题,滨海湿地恢复保育区靠近渤海,沉积物沉积晚,土壤形成时间相对较短,A不符合题意;实施退养还滩工程是因为生态相对脆弱,不是造成脆弱的原因,B符合题意;沿海地区石油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石油泄漏,造成环境污染,C不符合题意;沿海地区受风暴潮影响,使得生态系统易受到自然灾害扰动,D不符合题意。第4题,防止外来物种入侵、调查生物多样性本底不需要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规划,①③错误;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规划能够较好地保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加强生物就地保护,保障生态系统整体性,调整部分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进行迁地保护,②④正确。综上所述,故选D。]
位于福建和江西两省之间的武夷山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五个“国家公园”之一。下图为该国家公园不同区域2000—2018年植被覆盖率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5~6题。
5.该国家公园内不同区域的植被覆盖率( )
A.持续上升,生态修复区上升最快
B.波动变化,传统利用区变化最小
C.总体较高,核心保护区数值最高
D.变化较小,三个区域均平稳上升
6.采集到核心保护区内的亚热带森林土壤标本,其剖面各土层的特点,正确的是( )
A.母质层颜色为黑色 B.淀积层质地较疏松
C.枯枝落叶层为表层 D.淋溶层有机质丰富
5.C 6.C [第5题,读图可知,三个区域植被覆盖率总体较高,核心保护区数值最高,C正确;三个区域植被覆盖率是波动变化的,并不是持续上升的,A错误;变化最小的为核心保护区,B错误;传统利用区与生态修复区波动上升,D错误。第6题,根据森林土壤剖面可知,枯枝落叶层在表面,C正确;母质层为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因几乎不含腐殖质,故颜色较浅,A错误;淀积层质地黏重结实,B错误;淋溶层矿物质淋失,有机质含量少,D错误。]
(2025·秦皇岛模拟)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隶属厄瓜多尔,位于南美大陆以西1 000 km的太平洋上,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海拔不高,大部分岛屿少雨,甚至无雨,仅个别区域有潮湿地带。该群岛自然环境多样,不同生活习性的动物和植物同时生长繁衍在这块土地上,被称为“生物进化活博物馆”。目前该群岛96.6%的面积为国家公园,岛上禁止家养动物。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局部。据此完成7~9题。
7.与该群岛自然环境多样性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
A.距离陆地远 B.散布面积广
C.寒暖流相遇 D.火山活动频繁
8.罕见的潮湿地带最有可能分布在( )
A.最高地东南坡 B.最高地东北坡
C.赤道穿越处 D.地势低洼处
9.群岛上禁止家养动物的原因主要是( )
A.岛上食物匮乏 B.家养动物发病率高
C.家养动物无经济价值 D.防止扰乱岛上生物链
7.C 8.A 9.D [第7题,距离陆地的远近与形成群岛自然环境多样性关系较小,A错误;该群岛散布面积并不广,B错误;该群岛所在海域主要受秘鲁寒流及赤道暖流影响,气温差异较大,自然环境多样,C正确;火山活动频繁对当地气候的形成有普遍影响,但不是自然环境多样性的主导因素,D错误。第8题,该群岛位于秘鲁寒流和赤道暖流的交汇处,受秘鲁寒流的影响,赤道穿越处水温低、气温低,对流现象不明显,C错误;该群岛主要分布于南半球,受东北信风影响小,最高地东北坡不会出现潮湿地带,B错误;受南半球东南信风影响,最高地的迎风坡(东南坡)可能会产生地形雨,成为罕见的潮湿地带,A正确;岛屿大部分地区少雨甚至无雨,地势低洼处不一定降水多,D错误。第9题,当地动植物繁多,家养动物不会缺少食物,A错误;家养动物受关注程度高,发病率不高,B错误;家养动物多出于主人喜好,其经济价值与该群岛禁止家养动物关系不大,C错误;岛上多特有生物,家养动物属于外来物种,会扰乱生物链,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共22分)
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东北虎和东北豹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朝鲜半岛的原始森林。东北虎偏好捕食梅花鹿,东北豹偏好捕食狍子,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东北虎和东北豹种群的分布范围急剧衰退。
2021年10月,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该公园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交界处,与俄罗斯、朝鲜毗邻,保护面积1.46万平方千米;园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以及以野生东北虎、东北豹为旗舰物种的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
该国家公园已经与俄罗斯国家公园构建了跨国合作保护平台,并已成为跨境合作保护的典范,园区建设了由红外相机监测设备和遥感卫星组成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为“看得见虎豹,管得住人”的目标实现提供了有效保障。园区野生东北虎豹保护综合成效显著,已成为我国仅有的野生东北虎豹稳定栖息地和扩散种源地。下图示意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地理位置和功能分区。
(1)分析东北虎和东北豹种群的分布范围急剧衰退的原因。(8分)
(2)说明设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对我国生态安全的意义。(6分)
(3)东北虎豹生存区域被列为国家公园,但园区仍然面临许多问题,简述园区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8分)
[解析] 第(1)题,人为砍伐林木,森林破坏,面积减少,东北虎、东北豹栖息地减少;由于人类的捕杀,使东北虎、东北豹的食物减少;读图可知,交通线路通过功能区,人类活动干扰东北虎、东北豹的生活活动,分割了东北虎、东北豹的栖息地;由于近些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东北虎、东北豹生存环境恶化。第(2)题,设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有助于恢复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设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有利于东北地区原始森林保护。第(3)题,东北虎和东北豹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朝鲜半岛的原始森林,国家公园涉及多国,协调统一难度大;公路通过国家公园,分割了东北虎、东北豹的栖息地,使栖息地较分散,难以管理,人类活动对其影响大;读图可知,国家公园内有村镇,管理难度大;近些年来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难以恢复;东北虎、东北豹食物多为大型动物,缺乏食物。
[答案] (1)森林破坏,面积减少,栖息地减少;东北虎、东北豹的食物减少;交通线路等人类活动干扰东北虎、东北豹的生活活动,分割了东北虎、东北豹的栖息地;东北虎、东北豹生存环境恶化。
(2)恢复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有利于原始森林保护。
(3)国家公园涉及多国,协调统一难度大;公路通过,人类活动对其影响大;国家公园内有村镇,管理难度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东北虎、东北豹缺乏食物。
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