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一.选择题(共26小题)
1.(2025 内蒙古)2025年4月,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托举下顺利升空,并与中国空间站精准对接。下列相关过程以化学变化为主的是( )
A.火箭与飞船合体完成组装
B.引燃推进剂实现火箭发射
C.飞船入轨后展开太阳能帆板
D.导航系统引导飞船精准对接
2.(2025 长沙)“山水洲城”长沙,值得你来打卡,下列具有城市辨识度的活动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穿花鼓戏服 B.编棕叶篮子
C.烧火炸臭豆腐 D.巧手剥小龙虾
3.(2025 吉林)在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盐酸除铁锈 B.利用液氮进行冷冻
C.用铜丝作导线 D.干冰用于人工增雨
4.(2025 黑龙江)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送你一朵小红花白醋使紫色玫瑰变红色
B.实现浪漫“飞天”梦运载火箭升空
C.保护树木绿成荫用石灰浆涂刷树木
D.晾晒“盐花”助生产海水晒盐
5.(2025 齐齐哈尔)下列我国的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黑火药爆炸 B.粮食酿酒
C.活字印刷 D.烧制陶瓷
6.(2025 绥化)绥化市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传统项目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海伦市剪纸的裁剪 B.北林区草编的编织
C.绥棱县木雕的雕刻 D.肇东市小饼的烤熟
7.(2025 广西)从香蕉皮到荧光碳量子点(纳米级碳颗粒)的制取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切碎香蕉皮 B.皮烘烤成炭
C.炭研磨成粉 D.炭粉加水搅拌
8.(2025 陕西)陕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物众多,其中秦始皇兵马俑以其宏大的规模和磅礴的气势闻名世界。下列兵马俑制作工艺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陶土粉碎 B.陶泥塑形 C.陶俑烧制 D.陶体打磨
9.(2025 河南)华夏历史悠久,中原文化厚重。下列传统工艺品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镇平玉雕 B.禹州钩瓷 C.陕州剪纸 D.洛宁竹编
10.(2025 湖北)下列我国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火药爆炸 B.烧制陶瓷 C.粮食酿酒 D.活字印刷
11.(2025 威海)下列转化可以通过物理变化实现的是( )
A.混合物→纯净物 B.原子→离子
C.化合物→单质 D.无机物→有机物
12.(2025 福建)《本草纲目》记载,高温下“生铁打铸,皆有花出”。冷却后的“花”即“铁末”,可用于仿制碑文拓片,其方法为“铁末浸醋,书字于纸,背后涂墨(炭黑)如碑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末”含有铁的氧化物
B.“醋”所含的醋酸(CH3COOH)属于有机物
C.“铁末浸醋”只发生物理变化
D.“墨”经久不褪色,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13.(2025 德阳)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2025年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4月27日,神舟二十号、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移交了空间站的钥匙。5月22日,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以下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箭点火发射
B.航天员乘组移交钥匙
C.航天员打开舱门出舱
D.航天员安装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
14.(2025 苏州)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剪裁纸张 B.冰雪融化 C.打碎玻璃 D.蜡烛燃烧
15.(2025 眉山)下列词语包含的物质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所区别,该词语是( )
A.沙里淘金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冰雪消融
16.(2025 江西)化学促进了文字记录载体的演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骨:甲骨中含有钙元素,钙属于非金属元素
B.竹简:竹子削成竹片,竹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纸张:造纸常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俗称小苏打
D.芯片: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硅属于氧化物
17.(2025 凉山州)最美人间四月天,在凉山,蓝花楹、杜鹃花……花花相映;樱桃、桑葚……挂满枝头。人们赏美景,品美味。在这视觉与味觉的盛宴中,下列活动明显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畅游花海 B.采摘鲜果 C.泼水狂欢 D.烧烤美食
18.(2025 云南)下列云南传统节日活动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火把节”点火把 B.“泼水节”洒吉水
C.“三月街”观赛马 D.“扎勒特”跳铓鼓
19.(2025 烟台)《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记载的下列工艺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纺纱织布 B.沙里淘金 C.海水晒盐 D.五谷酿酒
20.(2025 连云港)酒精(C2H5OH)是医疗及日常生活中的消毒剂。下列对酒精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易挥发
B.无色透明液体
C.燃烧时生成H2O和CO2
D.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21.(2025 广安)2025年5月29日,我国“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正式开启。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点火升空 B.采集样品
C.探测距离 D.搭载探测器
22.(2025 凉山州)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酒精用作燃料 B.铜丝用作导线
C.氧气供给呼吸 D.氮气用作食品防腐
23.(2025 达州)腊肉是一种传统食材。下列有关说法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采购鲜肉 B.点火熏肉 C.销售腊肉 D.腊肉切片
24.(2025 重庆)勤劳质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劳动中的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裁剪布料 B.堆放砖块 C.粉碎矿石 D.粮食酿酒
25.(2025 遂宁)2025年我们迎来了首个“非遗版”春节。春节期间遂宁市举办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参与。在下列“非遗”活动制作工艺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黏土烧制陶瓷 B.发酵制作高粱酒
C.竹子编织竹篮 D.架锅生火炸麻花
26.(2025 天津)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醋 B.冰雪消融 C.沙里淘金 D.酒精挥发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6小题)
1.(2025 内蒙古)2025年4月,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托举下顺利升空,并与中国空间站精准对接。下列相关过程以化学变化为主的是( )
A.火箭与飞船合体完成组装
B.引燃推进剂实现火箭发射
C.飞船入轨后展开太阳能帆板
D.导航系统引导飞船精准对接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答案】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火箭与飞船合体组装,此过程通过机械操作连接部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引燃推进剂发射火箭,推进剂燃烧时生成新物质并释放出大量的热,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飞船展开太阳能帆板,展开帆板是机械动作,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导航系统引导对接,依赖电子信号和计算机控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025 长沙)“山水洲城”长沙,值得你来打卡,下列具有城市辨识度的活动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穿花鼓戏服 B.编棕叶篮子
C.烧火炸臭豆腐 D.巧手剥小龙虾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答案】C
【分析】A.根据穿花鼓戏服的过程,进行分析;穿花鼓戏服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B.根据编棕叶篮子的过程,进行分析;编棕叶篮子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C.根据烧火炸臭豆腐的过程,进行分析;烧火炸臭豆腐是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D.根据巧手剥小龙虾的过程,进行分析;巧手剥小龙虾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穿花鼓戏服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故A错误;
B.编棕叶篮子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故B错误;
C.烧火炸臭豆腐是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故C正确;
D.巧手剥小龙虾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注意完成此题,需要熟悉常见过程的性质,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3.(2025 吉林)在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盐酸除铁锈 B.利用液氮进行冷冻
C.用铜丝作导线 D.干冰用于人工增雨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性质决定用途.
【答案】A
【分析】A.根据盐酸除铁锈的原理,进行分析;
B.根据液氮冷冻的原理,进行分析;
C.根据铜丝作导线的原理,进行分析;
D.根据干冰用于人工增雨的原理,进行分析。
【解答】解:A.用盐酸除铁锈是利用盐酸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故A正确;
B.利用液氮进行冷冻是利用液氮汽化吸热,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误;
C.用铜丝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误;
D.干冰用于人工增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2025 黑龙江)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送你一朵小红花白醋使紫色玫瑰变红色
B.实现浪漫“飞天”梦运载火箭升空
C.保护树木绿成荫用石灰浆涂刷树木
D.晾晒“盐花”助生产海水晒盐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答案】D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白醋使紫色玫瑰变红色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火箭升空过程中发生了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石灰浆(氢氧化钙)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海水晒盐的原理是通过蒸发溶剂结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5.(2025 齐齐哈尔)下列我国的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黑火药爆炸 B.粮食酿酒
C.活字印刷 D.烧制陶瓷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答案】C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黑火药爆炸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粮食酿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活字印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D、烧制陶瓷,陶瓷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6.(2025 绥化)绥化市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传统项目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海伦市剪纸的裁剪 B.北林区草编的编织
C.绥棱县木雕的雕刻 D.肇东市小饼的烤熟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答案】D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海伦市剪纸的裁剪,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北林区草编的编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绥棱县木雕的雕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肇东市小饼的烤熟,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7.(2025 广西)从香蕉皮到荧光碳量子点(纳米级碳颗粒)的制取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切碎香蕉皮 B.皮烘烤成炭
C.炭研磨成粉 D.炭粉加水搅拌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答案】B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切碎香蕉皮,只是形状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皮烘烤成炭,有新物质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炭研磨成粉,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炭粉加水搅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变化判断,明确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8.(2025 陕西)陕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物众多,其中秦始皇兵马俑以其宏大的规模和磅礴的气势闻名世界。下列兵马俑制作工艺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陶土粉碎 B.陶泥塑形 C.陶俑烧制 D.陶体打磨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答案】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陶土粉碎,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陶泥塑形,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陶俑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陶体打磨,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9.(2025 河南)华夏历史悠久,中原文化厚重。下列传统工艺品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镇平玉雕 B.禹州钩瓷 C.陕州剪纸 D.洛宁竹编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答案】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镇平玉雕,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禹州钩瓷,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陕州剪纸,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洛宁竹编,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0.(2025 湖北)下列我国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火药爆炸 B.烧制陶瓷 C.粮食酿酒 D.活字印刷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答案】D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火药爆炸,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烧制陶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活字印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1.(2025 威海)下列转化可以通过物理变化实现的是( )
A.混合物→纯净物 B.原子→离子
C.化合物→单质 D.无机物→有机物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答案】A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混合物→纯净物,可以通过物理变化实现,如分离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可以用磁铁吸引,故选项正确。
B、原子→离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化合物→单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无机物→有机物,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2.(2025 福建)《本草纲目》记载,高温下“生铁打铸,皆有花出”。冷却后的“花”即“铁末”,可用于仿制碑文拓片,其方法为“铁末浸醋,书字于纸,背后涂墨(炭黑)如碑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末”含有铁的氧化物
B.“醋”所含的醋酸(CH3COOH)属于有机物
C.“铁末浸醋”只发生物理变化
D.“墨”经久不褪色,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碳的稳定性及应用.
【答案】C
【分析】A.根据“铁末”的成分,进行分析;
B.根据有机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C.根据“铁末浸醋”过程中发生的反应,进行分析;
D.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A.高温下生铁中的铁会与氧气反应,所以“铁末”中可能含有铁的氧化物,故A正确;
B.醋酸(CH3COOH)含碳元素,且不属于CO、CO2、H2CO3、碳酸盐等少量含碳化合物,所以属于有机物,故B正确;
C.“铁末浸醋”时,铁会与醋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等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不只是物理变化,故C错误;
D.“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经久不褪色,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成分、有机物的定义、化学反应的判断以及碳的化学性质等知识点。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熟悉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组成,从题干中提取关键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判断。
13.(2025 德阳)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2025年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4月27日,神舟二十号、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移交了空间站的钥匙。5月22日,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以下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箭点火发射
B.航天员乘组移交钥匙
C.航天员打开舱门出舱
D.航天员安装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答案】A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火箭点火发射,燃料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航天员乘组移交钥匙,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航天员打开舱门出舱,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航天员安装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4.(2025 苏州)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剪裁纸张 B.冰雪融化 C.打碎玻璃 D.蜡烛燃烧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答案】D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剪裁纸张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合题意;
B、冰雪融化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合题意;
C、打碎玻璃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合题意;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5.(2025 眉山)下列词语包含的物质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所区别,该词语是( )
A.沙里淘金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冰雪消融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答案】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沙里淘金,是利用物质密度不同进行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花香四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蜡炬成灰,蜡烛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冰雪消融,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6.(2025 江西)化学促进了文字记录载体的演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骨:甲骨中含有钙元素,钙属于非金属元素
B.竹简:竹子削成竹片,竹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纸张:造纸常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俗称小苏打
D.芯片: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硅属于氧化物
【考点】常见酸、碱的俗称及化学式;元素的简单分类;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物质的分类;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答案】B
【分析】A、根据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常见碱的俗称,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甲骨中含有钙元素,钙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竹子削成竹片,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竹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C、造纸常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俗称是苛性钠、火碱或烧碱,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故选项说法错误。
D、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硅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碱的俗称、元素的分类、氧化物的特征、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2025 凉山州)最美人间四月天,在凉山,蓝花楹、杜鹃花……花花相映;樱桃、桑葚……挂满枝头。人们赏美景,品美味。在这视觉与味觉的盛宴中,下列活动明显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畅游花海 B.采摘鲜果 C.泼水狂欢 D.烧烤美食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答案】D
【分析】A.根据畅游花海的过程,进行分析;
B.根据采摘鲜果的过程,进行分析;
C.根据泼水狂欢的过程,进行分析;
D.根据烧烤美食的过程,进行分析。
【解答】解:A.畅游花海过程中,只是欣赏花的美景,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采摘鲜果过程中,只是将果实从树上摘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泼水狂欢过程中,只是水的流动和飞溅,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烧烤美食过程中,食物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如焦香物质、二氧化碳等),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解题的关键。
18.(2025 云南)下列云南传统节日活动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火把节”点火把 B.“泼水节”洒吉水
C.“三月街”观赛马 D.“扎勒特”跳铓鼓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答案】A
【分析】根据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进行分析。
【解答】解:A.“火把节”点火把时,木材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泼水节”洒吉水,只是水的流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三月街”观赛马,赛马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扎勒特”跳铓鼓,跳舞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解题的关键。
19.(2025 烟台)《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记载的下列工艺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纺纱织布 B.沙里淘金 C.海水晒盐 D.五谷酿酒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答案】D
【分析】根据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进行分析。
【解答】解:A.纺纱织布是将棉花或麻等纤维材料加工成布料,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沙里淘金是利用金的密度大于沙子的密度,通过水流将沙子冲走,留下金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海水晒盐是通过蒸发水分使氯化钠结晶析出,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五谷酿酒过程中,通过发酵作用,淀粉被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题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解题的关键。
20.(2025 连云港)酒精(C2H5OH)是医疗及日常生活中的消毒剂。下列对酒精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易挥发
B.无色透明液体
C.燃烧时生成H2O和CO2
D.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答案】C
【分析】A.根据酒精的挥发性,进行分析;
B.根据酒精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
C.根据酒精燃烧的化学反应,进行分析;
D.根据酒精的溶解性,进行分析。
【解答】解:A.酒精易挥发,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
B.酒精是无色透明液体,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误;
C.酒精燃烧生成H2O和CO2,属于化学变化,反映了酒精的化学性质,故C正确;
D.酒精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解题的关键。
21.(2025 广安)2025年5月29日,我国“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正式开启。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点火升空 B.采集样品
C.探测距离 D.搭载探测器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答案】A
【分析】A.根据点火升空的过程,判断是否涉及化学变化,进行分析;
B.根据采集样品的过程,判断是否涉及化学变化,进行分析;
C.根据探测距离的过程,判断是否涉及化学变化,进行分析;
D.根据搭载探测器的过程,判断是否涉及化学变化,进行分析。
【解答】解:A.点火升空过程中,燃料燃烧会生成新的物质(如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采集样品只是将小行星上的物质收集起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探测距离是通过仪器测量物体之间的距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搭载探测器只是将探测器安装到运载工具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注意完成此题,需要明确变化过程中是否生成了新物质,这是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键。
22.(2025 凉山州)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酒精用作燃料 B.铜丝用作导线
C.氧气供给呼吸 D.氮气用作食品防腐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性质决定用途.
【答案】B
【分析】A.根据酒精的可燃性,进行分析;
B.根据铜的导电性,进行分析;
C.根据氧气的助燃性,进行分析;
D.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A.酒精用作燃料是利用其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A错误;
B.铜丝用作导线是利用其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B正确;
C.氧气供给呼吸是利用其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故C错误;
D.氮气用作食品防腐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稳定,属于化学性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解题的关键。
23.(2025 达州)腊肉是一种传统食材。下列有关说法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采购鲜肉 B.点火熏肉 C.销售腊肉 D.腊肉切片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答案】B
【分析】A.根据采购鲜肉的过程,判断是否涉及化学变化,进行分析;
B.根据点火熏肉的过程,判断是否涉及化学变化,进行分析;
C.根据销售腊肉的过程,判断是否涉及化学变化,进行分析;
D.根据腊肉切片的过程,判断是否涉及化学变化,进行分析。
【解答】解:A.采购鲜肉只是将鲜肉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点火熏肉过程中,木材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同时鲜肉在熏制过程中也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风味物质和防腐成分,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销售腊肉只是腊肉的交易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腊肉切片只是将腊肉的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注意完成此题,需要明确变化过程中是否生成了新物质,这是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键。
24.(2025 重庆)勤劳质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劳动中的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裁剪布料 B.堆放砖块 C.粉碎矿石 D.粮食酿酒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答案】D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裁剪布料,只是形状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堆放砖块,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粉碎矿石,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变化判断,明确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5.(2025 遂宁)2025年我们迎来了首个“非遗版”春节。春节期间遂宁市举办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参与。在下列“非遗”活动制作工艺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黏土烧制陶瓷 B.发酵制作高粱酒
C.竹子编织竹篮 D.架锅生火炸麻花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答案】C
【分析】A.根据黏土烧制陶瓷的过程,进行分析;
B.根据发酵制作高粱酒的过程,进行分析;
C.根据竹子编织竹篮的过程,进行分析;
D.根据架锅生火炸麻花的过程,进行分析。
【解答】解:A.黏土烧制陶瓷过程中,黏土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陶瓷材料,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发酵制作高粱酒过程中,高粱中的淀粉被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竹子编织竹篮过程中,只是竹子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架锅生火炸麻花过程中,麻花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解题的关键。
26.(2025 天津)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醋 B.冰雪消融 C.沙里淘金 D.酒精挥发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答案】A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粮食酿醋,有新物质醋酸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冰雪消融,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沙里淘金,只是分离出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酒精挥发,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