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 课时练03(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 课时练03(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0.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31 14:2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统编版(2024)7年级上册
《古代诗歌四首》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汉字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jié) 水何淡淡
B.山岛竦峙(shì) 左迁龙标
C.秋风萧瑟(sè) 夕阳西下
D.子规啼(tí) 枯籐老树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歌以咏志(用)风正一帆悬(挂)
B.乡书何处达(送到)老树昏鸦(傍晚)
C.星汉灿烂(星星)海日生残夜(升起来)
D.次北固山下(停宿)古道西风(秋风)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寄愁心/与明月     
B.江春/入旧年
C.杨花落尽/子规啼
D.断肠/人在天涯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观沧海》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关怀、寄以慰藉的名作。
C.《次北固山下》的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D.《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其词牌名,秋思是其题目,作者马致远,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5.填空。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 , ;诗中最能反映诗人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 , 。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心的诗句是: , 。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
(4)《天净沙 秋思》中表现天涯游子漂泊无依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 , 。
6.仿写句子。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
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______________。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 __ , 有的灿烂盛开。
7.金秋十月,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承习俗
(1)古代诗歌中,“月”是常见的意象,下面与“月”有关的诗句中,哪两句写到了传统节日 ( )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D.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唐代诗人在传统节日记事抒怀的作品,《九日齐山登高》是其中的一首,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你注意到这首诗中描写的节日习俗了吗 请写出你学过的同样描写这个节日习俗的两句诗。
活动二:学对联
(3)对联的基本要求:
①必须是两句,而且这两句字数一样多。
②头一句与第二句所用短语的结构与词性应当相同或相似,即是说必须形成对偶的修辞格。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句就可以称作对联:“国家富强”是主谓短语,“人民幸福”也是主谓短语;“国家”与“人民”都是名词,“富强”与“幸福”都是形容词。
③两句的内容必须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内容没有联系,即使符合前两点要求,也不能叫做对联。
④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
请根据对联要求,解答下面的问题。
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一个选项的内容不可以作为对联,请具体说出两个理由。
A.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B.百花迎春满地香,幸福临门多喜气。
C.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
阅读理解
(一)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其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8.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9.有人说,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最好也是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
10.对全诗简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借景抒情,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B.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
C.诗人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D.诗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
(二)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12.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
1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三)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哪几个字用得好,可以成为炼字的典范?请找出,并品味妙处。
1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写白日和黑夜的交替以及新年和旧年的交替,由此你会联想到什么?
1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能表达这种情感?请写下来。
(四)阅读诗歌《天净沙·秋思》,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7.这首曲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18.“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
19.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0.“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参考答案
答案
1.C 2.C 3.D 4.D
5.(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有的澎湃激昂;有的含苞待放(语意连贯,突出景物特征即可)
7.(1)C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B项两句中,“满地香”与“多喜气”不构成对偶(或短语结构与词性不同)。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而“香”是平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而“气”是仄声。故B项不可以作为对联。
8.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9.“慷慨悲壮”是对曹操诗的总体评价,《观沧海》算不上“慷慨悲壮”,可概括为:雄奇豪迈(意思一致即可)。联系时代背景,从作者写景的雄伟奇丽(“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尤能表现这一点)可以看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搏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
10.D
11.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12.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
13.BC
14.平 阔 正 悬 潮平两岸才显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15.略,联想合理即可。
16.滞留异地的思乡之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7.深秋晚景图
18.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
19.断肠人在天涯。抒写游子的孤苦寂寞之情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0.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