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动物儿歌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5动物儿歌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1 10:2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动物儿歌》
教材分析 《动物儿歌》是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识字单元,教材编排的识字形式丰富多样,特色鲜明。本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采用“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生动地描绘了六种小动物的活动地点和活动方式。本课要认的12个生字,分布在节奏明快、富有韵律的句子中。其中“蜻、蜓、蚂、蚁、蜘、蛛”是虫字旁的形声字,“迷、造”是走之旁的形声字,“粮、食”有共同的部件“良”,“网、藏”则是常用字。本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第一学段“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识字目标,借助多种识字方法,感受汉字的趣味和美妙。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练习朗读,在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美和音韵美。
学情分析 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识字能力,有了基本的学习经验。如本册第一单元《小青蛙》一课,就是借助形声字规律识记“青字族”的汉字。学习《动物儿歌》时,学生可结合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来认读生字。因此,本课的教学要努力体现自主识字,将识字与诵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此外,本课中还有一些前后鼻音的生字,练习朗读时,须提醒学生,确保其读正确、流畅。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通过朗读韵文,感受汉语的韵律之美和结构之美。语言运用:能有节奏、有韵律地朗读儿歌。思维能力:能够对生字进行归类,并能主动识字。审美创造: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激发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热情。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能正确书写。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一些常见昆虫的生活习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媒体或技术应用 二次修改意见
一、情境导入二、任务驱动三、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情境主题:动物园日记朗读儿歌熟读词语识记生字认识虫字旁了解形声字发现规律初识句式学写“走之” 1.标题:“动物园日记”图片:一张充满色彩的动物园图片,显示各种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老师:“今天,我们将成为动物园的小管理员,一起探索动物的奇妙世界!”2.老师:“通过记录动物的日常生活,我们将更深入地理解《动物儿歌》中的每个动物。”课件展示《动物儿歌》中几个关键动物的图片和名称,提示学生这些将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过渡到板书:在幻灯片的底部加入一句过渡性话语,老师:“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这些动物的神奇世界,并记录在我们的动物园日记中。”并板书课题《动物儿歌》。任务一:动物儿歌之旅一、初读课文,认识动物:1.学生先自由读课文,然后老师指名学生进行读课文。通过课件展示,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发现并画出不同的小动物,然后指名学生说出并读出这些动物的名称。教师:听老师读儿歌,在这首儿歌里找出有哪些动物?我们作为动物管理员,可要牢牢记住他们的名字呢!老师这里有一些去掉拼音的词语卡片,请你认一认这些字,把它贴到图片中的动物旁边,同桌一起上讲台来试一试,如果不知道的,就可以互相商量商量。 去掉拼音和图片,组织男女生及小组之间的读词比赛,增强记忆。二、运用方法,巩固识字:1.再次指名学生认读,引导发现“虫”字旁的特征。课件展示形声字,并引导学生理解形声字的构造。我们中国的汉字可有趣了,有的汉字一部分表示它的意思,一部分表示它的读音,这样的叫形声字。2.下面请大家把课文后面双蓝线里面的字再找一找,看看你能找出多少个形声字。(迷、造、藏)任务二:深入动物故事一、发现规律,指导朗读:1.变换句子的字体颜色、师生对读、师问生答,逐步引导。2.强调儿歌的句式特点:谁(两个字)在哪里(两个字)干什么(三个字)3.分句进行讲解,理解谁(两个字)在哪里(两个字)干什么(三个字)的句式。最后进行小结,根据节奏分组练习。任务三:记录动物日记1.出示生字,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点:2.强调书写时的结构特点,这三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写的时候都是先内后外。课件展示“迷”,“造”,“运”等字的书写。3.教师示范“迷”,“造”,“运”等字的书写。走之的第二笔是一个重要的笔画“横折折撇”,点对准横折折撇,(短横起笔低,稍往上斜,往左下折,形成尖角,后面的折撇要写得自然圆转),第三笔,平捺注意起伏变化,平捺先低头再抬头,脚尖要钩小球。平捺托上。4.提示写字要求: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目标是写得准确、漂亮。今天我们作为小小动物管理员真是收获多多呀,当然还有课下的任务哦,那就是熟读《动物儿歌》,利用课余时间观察一些小动物,或者搜集一些它们的资料,试着用儿歌中的句式说一说“谁在哪里,在干什么”。
板书设计: 蜻蜓 形声字蝴蝶虫字旁 蚯蚓 迷、造、运 米字旁 蚂蚁走之 蝌蚪蜘蛛
课后分层作业:1.熟读动物儿歌。2.观察一些小动物3.搜集一些动物的资料,试着用儿歌中的句式说一说“谁在哪里在干什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