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投影与视图 重难点分类练(含答案)2025-2026学年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投影与视图 重难点分类练(含答案)2025-2026学年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31 21:4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投影与视图
. . . . . . . . . . . . . . . . . .
 混淆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例1】平地上立有三根等高的木杆,其俯视图如图所示,在某一时刻三根木杆在阳光下的影子可能是(   ).
A B C D
  本题给出的条件是俯视图,从上面往下看,容易导致太阳是正午时刻,将太阳光线当成中心投影,从而选择A答案,因此,要时刻把握住平行投影的定义及太阳光线是平行光线即可准确解答.
1.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它由“晷面”和“晷针”组成.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的影子在晷面上慢慢地移动,以此来显示时刻,则晷针在晷面上形成的投影是(   ).
A.中心投影 B.平行投影 
C.既是平行投影又是中心投影 D.不能确定
 三视图中容易混淆方向致错
【例2】(2024·福田区模拟)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A B C D
  本题要求从左面看到的视图,刚好图形左上方缺个空,导致容易误认为画出的视图就是左上方有个小框,从而选择了B答案,因此解题时一定要牢牢把握三视图的定义,正确掌握观察角度是解题的关键.
2.一个由长方体截去一部分后得到的几何体如图水平放置,其俯视图是(   ).
A B C D
 混淆三视图中的虚线与实线
【例3】如图,底面是等边三角形的棱柱叫正三棱柱,下面的正三棱柱的主视图是(   ).
A B C D
  本题要求的是主视图,而从正面看,刚好是一个矩形,导致容易误选了C答案,因此,解题时要注意主视图“长对正”,几何体上被其他部分遮挡而看不见的部分的轮廓线应画成虚线.
3.(2024秋·宝安区校级期中)“横看成岭侧成峰”出自北宋苏轼的《题西林壁》.这句诗词说明用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事物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某物体如图所示,它的俯视图是(   ).
A B C D
 投影及其应用
  中心投影、平行投影都是研究物体投影的一种,现实生活中常利用物体的长度、高度、面积等与影长的比例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1.如图是嘉淇在室外用手机拍下大树的影子随时间变化情况的照片(上午8时至下午5时之间),这五张照片拍摄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①③⑤ C.⑤④①③② D.⑤③①④②
2.在一个充满阳光的上午,文亮同学拿着一块矩形木板在阳光下做投影实验,他摆动矩形木板,观察投影的变化,矩形木板在地面上形成的投影不可能是(   ).
A B C D
3.如图,小树AB在路灯O的照射下形成树影BC.若树高AB=2 m,树影BC=3 m,树与路灯的水平距离BP=5 m,点P,B,C在同一直线上,OP⊥PC,AB⊥PC,则路灯的高度OP为   m.
4.如图,在路灯下,小明的身高如图中线段AB所示,他在地面上的影子如图中线段AC所示,小亮的身高如图中线段FG所示,路灯灯泡在线段DE上.
(1)请你确定灯泡所在的位置,并画出小亮在灯光下形成的影子.
(2)如果小明的身高AB=1.6 m,他的影子长AC=1.4 m,且他到路灯的距离AD=2.1 m,求灯泡的高.
5.甲、乙两栋楼的位置如图所示,甲楼AB高16 m.当地中午12时,物高与影长的比是1∶.
(1)如图1,当地中午12时,甲楼的影子刚好不落到乙楼上,则两楼间距BD的长为   m;
(2)当地下午14时,物高与影长的比是1∶2.如图2,甲楼的影子有一部分落在乙楼上,求落在乙楼上的影子DE的长.
6.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要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在某一时刻测得1 m长的竹竿竖直放置时影长为1.5 m,在同时刻测量旗杆的影长时,因旗杆靠近一教学楼,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落在墙上,测得落在地面上的影子长为18 m,留在墙上的影子高为3 m,求旗杆的高度.
7.如图,一路灯距地面5.6 m,身高1.6 m的小方从距离灯的底部(点O)5 m的A处,沿OA所在的直线行走到点C时,人影长度增加了3 m,求小方行走的路程.
 画几何体的三视图
  画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关键是把从正面、上方、左面三个方向观察时所得的视图画出来,所以,要注意观察时视线与观察面垂直,即观察到的平面图是该几何体的正投影,三个视图之间“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要注意正确地用虚线表示看不到的轮廓线.
8.如图,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A B C D
9.如图,一个实木正方体内部有一个圆锥体空洞,它的俯视图是(   ).
A B C D
10.请画出下面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11.作图题:
(1)请在方格中画出该几何体的三个视图;
(2)如果在这个几何体上再添加一些小正方体,并保持主视图和左视图不变,最多可以再添加几个小正方体?
 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及其计算应用
  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首先应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前面、上面和左面的形状以及几何体的长、宽、高,根据实线和虚线想象几何体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轮廓线,最后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图.
12.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   ).
第12题图
A.长方体 B.三棱锥 C.三棱柱 D.四棱柱
13.如图是一个正六棱柱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则图中a的值为(   ).
第13题图
A.2  B.4  C.2  D.
14.某几何体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分别如图.
(1)该几何体是   ;
(2)求该几何体的表面积.(结果保留π)
15.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求该几何体的表面积.
参考答案
【思维导图】
①投影现象 ②中心投影 ③投影中心 ④平行光线
⑤成正比例 ⑥不同 ⑦相同的 ⑧垂直 ⑨正投影
⑩三视图  正投影  正面  左面  上面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实线  虚线
【易错点剖析】
【例1】D 1.B
【例2】D 2.A
【例3】B 3.C
【重难点突破】
1.B 解析: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东到西.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低→高→低.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西到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根据影子变化的特点,按时间顺序给这五张照片排序是②④①③⑤.
2.A 解析:矩形木板在地面上形成的投影不可能是梯形.
3. 解析:由题意得AB∥OP,∴△CAB∽△COP,∴=,即=,∴OP=(m).
4.解:(1)如图,点O为灯泡所在的位置,
线段FH为小亮在灯光下形成的影子.
(2)由已知可得,=,
∴=,∴OD=4.∴灯泡的高为4 m.
5.解:(1)由题意得=,即=,解得BD=16 m.
故答案为16.
解:(2)如图,过点E作EF⊥AB于点F.在Rt△AEF中,∠AFE=90°,EF=BD=16 m.
∵物高与影长的比是1∶2,∴=,
∴AF=EF=8(m),故DE=FB=(16-8)m.
答:落在乙楼上的影子DE的长为(16-8)m.
6.解:如图,过点C作CE⊥AB于点E.
∵CD⊥BD,AB⊥BD,CE⊥AB,
∴∠B=∠BDC=∠BEC=90°,∴四边形BECD为矩形,
∴CE=BD=18 m,BE=CD=3 m.
根据题意可得=,即=,解得AE=12 m,
∴AB=AE+BE=12+3=15(m).
答:旗杆的高度为15 m.
7.解:如图,∵AE⊥OD,GO⊥OD,
∴EA∥GO,
∴△AEB∽△OGB,∴=,∴=,解得AB=2 m;
∵小方沿OA所在的直线行走到点C时,人影长度增加了3 m,
∴DC=5 m.同理可得△DFC∽△DGO,
∴=,即=,解得AC=7.5 m.
答:小方行走的路程为7.5 m.
8.A 9.D
10.解:如图.
11.解:(1)该几何体的三个视图如图所示,
解:(2)在如图所示位置添加相应数量的小正方体,
所以最多可以添加2个(小正方体).
12.C 
13.D 解析:正六棱柱的底面如图所示,过点A作AH⊥BC于点H.由题意得,2AH+BD=4,
∵∠BAC=120°,AC=AB,∴∠CAH=∠BAH=60°,∴∠ABH=30°,∴AB=2AH,∴4AH=4,∴AH=1,∴BH=AH=,∴a的值为.
14.解:(1)这个几何体是圆柱,故答案为圆柱.
(2)圆柱底面积=π×()2=π,
圆柱的侧面积=π×2×3=6π,
∴圆柱的表面积=6π+2π=8π.
15.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三棱柱,表面积为2××(2+2)×1+(2×2+×2)×2=12+4.
答: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