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疆 域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疆 域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01 06:40:40

文档简介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疆 域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阅读地图,能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3.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学习。
学习重难点
要求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我们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思考: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我们心中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那么,为什么会感到自豪呢?
提示:地大物博、美丽富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等。
归纳:我们伟大的祖国所拥有的灿烂的文化、辽阔的疆域、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人民,使得我们更加为她感到自豪。爱她,就要了解她;了解她,才能更好地建设她。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来学习中国地理了。
二、新课学习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看图知位置
由于七年级已经学过如何去描述一个地区的位置,因此请先回顾,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一国的地理位置?再分别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三方面结合地图或地球仪分析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对于半球位置,可利用教材P2图1.1《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至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自己对照教材P3图1.2或地图册中的《中国疆域图》归纳出来就可以了。
2.分析知优越
对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可以对课本P3“活动”中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归纳如下:
(1)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 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 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温带和热带的光照、热量条件,适宜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2)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①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 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 的西岸, ;②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陆上与许多国家 ,通过陆路可以到达亚欧大陆的很多地方;③海岸线 ,岛屿众多,通过水路可以到达世界主要港口。
(二)海阔陆广的大国
包括 国土和 国土。
陆地国土中要求掌握:一是陆地领土面积 平方千米;二是四至点;三是陆上疆界;四是陆上邻国。
1.歌诀记四至
四至点的学习,采用结合图1.5再归纳成歌诀的形式速记:“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说明:曾母暗沙只是一个暗礁)
读教材P4图1.3 《中国领土南北部的气候差异(1月)》。
思考:冬季位于我国北部的黑龙江省和南部的西沙群岛景色有何不同,为什么?
提示:我国南北纬度跨度 ,气候差异显著,纬度 ,气温 。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而南部的西沙群岛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
读教材P4图1.4 《中国领土东西端的时间差异》。
思考:夏季,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
总结:我国东西跨经度超过60°,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上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是凌晨3点左右。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洒满金色的晨光时,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
2.彩笔描疆界
陆上疆界和海上疆界。请在教材P5图1.5 《中国的疆域及邻国》中用笔描画出来。用红笔沿逆时针方向描出陆上国界线,用蓝笔由北向南描出大陆海岸线,并且将它们的长度与赤道相比,再进一步加深对我国疆域之“大”的印象。
3.口诀记邻国
邻国的学习,先沿逆时针找出陆上邻国和自北向南找出海上邻国,再总结一个口诀记忆: “十四邻国陆上环,俄国蒙古和朝鲜;哈吉塔巴阿富汗,印尼不丹缅老南。邻国一共二十二,隔海八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还有越南和朝鲜。”增强我们的兴趣,便于我们掌握知识。
4.广阔的海洋国土
海洋国土中要求掌握东临四海一洋、领海和内海面积、管辖的海域面积、主要的岛屿和群岛、大陆海岸线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提示:我国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千米,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 、黄海、 、 ,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 。渤海和 ,是我国的内海。我国近海分布着 、 、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1.1万余个岛屿, 是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固有领土。我国与 个国家隔海相望。其中,我国与 、 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三、课后作业
写一篇小短文,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并说明其优越性。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要求能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2.通过我国位置优越、疆域辽阔的学习,加深我们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难点
1.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空间分布。
2.要求能积极地参与课后活动。
学习过程
一、新课学习
1.既要初步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还要辨认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 个省、 个自治区、 个直辖市和 个特别行政区)的相对位置,在学习上是个难点,其难不在“深”而在于“多”。因此,必须合理安排时间,采用一些方法巧记、妙记,记得有趣、记得牢固。
2.首先利用《中国政区挂图》,按照方位将图分为多个区域来学习34 个省级行政区位置。每学到一个区域,都要采用多种记忆方法、多方面加深印象。
(1)首先根据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用简单的图形帮助记忆,如东北3省呈一斜线排列(东北—西南走向);黄河中下游4省2市,分别以太行山脉和黄河为特征对称分布;长江中下游6省1市,以长江为特征南北大致对称排列;南部沿海以临海为特征呈一线东西排列;西南3省大致呈三角排列等等。
(2)根据形状单个记忆:如黑龙江省似昂首的天鹅;内蒙古自治区像展翅的雄鹰;山东省像跪着的骆驼(或乌龟);陕西省像一个跪着的兵马俑等等。
(3)根据已知的相关重要地理事物记忆(山脉、河流、湖泊、半岛、北回归线等):山西与陕西之间以 巨大的“几”字右边竖部分为界。黄河从 注入渤海,长江从 注入东海,珠江从 注入南海;洞庭湖以南、以北分别是 、 ;太行山脉以东、以西分别为 、 ;辽宁、山东、广东都有向海洋凸出的大半岛;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 、 、 、 四省区;面积最大的是 ;跨经度最广的是 等等。
(4)七字歌:“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川藏北上天,内重台海福吉安,还有港澳好河山。”
提示:以上是关于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和位置的记忆, 注意一定要紧密结合地图。难写的字、有两个简称的都要特别注意。有些也可适当联系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帮助记忆。如湖南的湘,湘江、湘妹子、湘菜;山东的鲁,鲁国、鲁花花生油等等。
二、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P10~11“活动”;
2.找出与江西省相邻的省;以辽宁省为起点,沿着海岸线,依次说出经过的省级行政区;以广西为起点,沿着陆上疆界,依次说出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找出长江干流、黄河干流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等等。
三、课外作业
课后记忆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对照地图复习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和位置。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疆 域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阅读地图,能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3.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学习。
学习重难点
要求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我们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思考: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我们心中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那么,为什么会感到自豪呢?
提示:地大物博、美丽富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等。
归纳:我们伟大的祖国所拥有的灿烂的文化、辽阔的疆域、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人民,使得我们更加为她感到自豪。爱她,就要了解她;了解她,才能更好地建设她。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来学习中国地理了。
二、新课学习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看图知位置
由于七年级已经学过如何去描述一个地区的位置,因此请先回顾,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一国的地理位置?再分别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三方面结合地图或地球仪分析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对于半球位置,可利用教材P2图1.1《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至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自己对照教材P3图1.2或地图册中的《中国疆域图》归纳出来就可以了。
2.分析知优越
对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可以对课本P3“活动”中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归纳如下:
(1)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温带和热带的光照、热量条件,适宜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2)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①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②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陆上与许多国家接壤,通过陆路可以到达亚欧大陆的很多地方;③海岸线曲折漫长,岛屿众多,通过水路可以到达世界主要港口。
(二)海阔陆广的大国
包括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
陆地国土中要求掌握:一是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二是四至点;三是陆上疆界;四是陆上邻国。
1.歌诀记四至
四至点的学习,采用结合图1.5再归纳成歌诀的形式速记:“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说明:曾母暗沙只是一个暗礁)
读教材P4图1.3 《中国领土南北部的气候差异(1月)》。
思考:冬季位于我国北部的黑龙江省和南部的西沙群岛景色有何不同,为什么?
提示: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而南部的西沙群岛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
读教材P4图1.4 《中国领土东西端的时间差异》。
思考:夏季,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
总结:我国东西跨经度超过60°,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上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是凌晨3点左右。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洒满金色的晨光时,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
2.彩笔描疆界
陆上疆界和海上疆界。请在教材P5图1.5 《中国的疆域及邻国》中用笔描画出来。用红笔沿逆时针方向描出陆上国界线,用蓝笔由北向南描出大陆海岸线,并且将它们的长度与赤道相比,再进一步加深对我国疆域之“大”的印象。
3.口诀记邻国
邻国的学习,先沿逆时针找出陆上邻国和自北向南找出海上邻国,再总结一个口诀记忆: “十四邻国陆上环,俄国蒙古和朝鲜;哈吉塔巴阿富汗,印尼不丹缅老南。邻国一共二十二,隔海八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还有越南和朝鲜。”增强我们的兴趣,便于我们掌握知识。
4.广阔的海洋国土
海洋国土中要求掌握东临四海一洋、领海和内海面积、管辖的海域面积、主要的岛屿和群岛、大陆海岸线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提示:我国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千米,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我国近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1.1万余个岛屿,南海诸岛是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固有领土。我国与8个国家隔海相望。其中,我国与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三、课后作业
写一篇小短文,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并说明其优越性。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要求能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2.通过我国位置优越、疆域辽阔的学习,加深我们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难点
1.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空间分布。
2.要求能积极地参与课后活动。
学习过程
一、新课学习
1.既要初步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还要辨认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的相对位置,在学习上是个难点,其难不在“深”而在于“多”。因此,必须合理安排时间,采用一些方法巧记、妙记,记得有趣、记得牢固。
2.首先利用《中国政区挂图》,按照方位将图分为多个区域来学习34 个省级行政区位置。每学到一个区域,都要采用多种记忆方法、多方面加深印象。
(1)首先根据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用简单的图形帮助记忆,如东北3省呈一斜线排列(东北—西南走向);黄河中下游4省2市,分别以太行山脉和黄河为特征对称分布;长江中下游6省1市,以长江为特征南北大致对称排列;南部沿海以临海为特征呈一线东西排列;西南3省大致呈三角排列等等。
(2)根据形状单个记忆:如黑龙江省似昂首的天鹅;内蒙古自治区像展翅的雄鹰;山东省像跪着的骆驼(或乌龟);陕西省像一个跪着的兵马俑等等。
(3)根据已知的相关重要地理事物记忆(山脉、河流、湖泊、半岛、北回归线等):山西与陕西之间以黄河巨大的“几”字右边竖部分为界。黄河从山东注入渤海,长江从上海注入东海,珠江从广东注入南海;洞庭湖以南、以北分别是湖南、湖北;太行山脉以东、以西分别为山东、山西;辽宁、山东、广东都有向海洋凸出的大半岛;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区;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等等。
(4)七字歌:“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川藏北上天,内重台海福吉安,还有港澳好河山。”
提示:以上是关于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和位置的记忆, 注意一定要紧密结合地图。难写的字、有两个简称的都要特别注意。有些也可适当联系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帮助记忆。如湖南的湘,湘江、湘妹子、湘菜;山东的鲁,鲁国、鲁花花生油等等。
二、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P10~11“活动”;
2.找出与江西省相邻的省;以辽宁省为起点,沿着海岸线,依次说出经过的省级行政区;以广西为起点,沿着陆上疆界,依次说出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找出长江干流、黄河干流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等等。
三、课外作业
课后记忆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对照地图复习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和位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