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工 业 2课时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2 工 业 2课时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01 07:02:24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工 业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认识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3.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学习重难点
1.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类型以及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工业分布的大势和主要工业城市、工业基地的分布。理解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周围能找到哪些工业产品?这些工业产品都是哪些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
我国的工业经过7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工业吗?你对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部门知道多少呢?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怎样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内容。
二、新课学习
(一)门类齐全的工业大国
汽车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我们以汽车为例来分析工业的一般生产过程。
思考:1.汽车生产有几个阶段?
提示:三个阶段,开采铁矿石、冶炼钢铁、生产汽车。
2.各阶段的生产原料是什么?前后生产阶段有何联系?
提示:后一阶段所用的原料是前一阶段的产品,即前一阶段的生产是为了后一阶段的正常进行,生产是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地生产,而非盲目生产。
3.铁矿石是来自于什么地方?
提示:自然界。
4.生产汽车对铁矿石进行了几次加工?
提示:两次。
5.总结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提示: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
归纳:针对工业产品的不同,对原料加工的次数也有多有少。
6.汽车的生产反映了工业生产过程中具有哪些特点呢?
提示:阶段性、相互联系性和计划性。
归纳:工业生产是从 获得物质资源,对原材料进行 的过程。每个加工阶段都形成相应的工业部门,工业部门间又通过产品发生联系。有的工业产品需要多种零部件共同装配合成,所以往往与许多工业部门发生联系。(比如汽车生产不仅需要钢材,还需要轮胎、玻璃等)
工业生产包括对煤炭、 、铁矿石等自然资源的开采,以及对矿产品、农产品等原材料进行 。
思考:从工业生产的过程看,工业可分成哪几种类型呢?每种类型有哪些工业部门?你能举例说明吗?
提示: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资源的工业—— 工业;
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工业—— 工业;
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加工的工业—— 工业。
思考:每一种工业产品都与多个工业部门有关,这么多工业部门是如何分类的?
提示:分析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各个部门: 是生产主要生产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大部分满足生产需要; 是生产消费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大部分是为满足生活需要的生活消费品,部分用于生产。
思考:工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呢?
提示:(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 ,是国家财政收入的 ,也是国家 自主、 独立、 的根本保证。
(2)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发展水平,通常是衡量该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思考:结合教材P94图文内容,简述我国工业发展的历程。
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工业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实现了工业 、 的历史性跨越。目前,我国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 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10年以后,我国成为 工业制造大国。
思考:21世纪以来,我国工业产品出口构成发生了什么转变?
提示:21世纪以来,工业产品的出口构成已经从以纺织品为主,转变为以 、 为主。
(二)相对集中的工业分布
对照图4.16,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的大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 。几十年来,我国一方面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础优势,另一方面在内陆地区大力加强工业建设。从工业类型看,自然资源的开采、原材料的加工等,多集中在我国 ;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的生产多集中在 。从工业增加值看,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沿线地区 其他地区,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集中分布在这两个地区。
图4.16反映了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 ;中部地区工业中心 ;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 。
思考:(1)你能说出沿海、沿江地区的工业区分布吗?
提示:沿海:沿海地区集中了 、 、 、 四大工业基地。
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2)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最为丰富的能源分别是什么?
提示:上游—— ;中游—— ;下游—— 。
(3)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合理的工业分布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关键。那么从沿江、沿海两方面来说,我国经济最发达的核心地区在哪里?
提示: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冀、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 和 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地区。
(4)分析京津冀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条件,总结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工业的分布。
提示:政策、环境、劳动力等因素。
(5)就我国工业分布来看,你能从总体上评价我国工业分布的合理吗?
提示:不太合理。
(6)为使工业分布日趋合理,国家在这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战略。
(7)中西部地区发展工业有何优势?
提示:自然资源 、生产成本 等。
三、学习总结
合理分布工业是工业建设中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它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城乡结合、国防安全和生产的经济效益。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发展低碳工业的原因。
2.了解我国工业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3.了解促进我国工业向低碳转型的具体措施。
学习重难点
工业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具体措施。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类正面临全球变暖的严峻挑战,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那么发展低碳工业势在必行,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了解的内容。
二、新课学习
1. 整体感知
(1)阅读教材P98正文内容,简述我国发展低碳工业的原因。
提示:工业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排放的 是导致 的主要因素。加快发展低碳工业不仅是应对全球变暖的需要,也是我国推动 ,促进 的需要。
(2)低碳工业有哪些特点。
提示: 、 、 。
(3)阅读教材P99图文内容,简述我国工业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提示: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 、 ,是我国工业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4)如何促进工业向低碳转型?
提示:不断增强 ,通过提高 ,用 、 等。
(5)举例说明我国工业生产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
提示: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 体系;我国的 、 、 发电装机容量居世界首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 使用国。
2.完成活动练习内容
阅读教材P100“活动”中提供的资料,与同学讨论提高低碳工业产品使用率的方式。第二节 工 业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认识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3.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学习重难点
1.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类型以及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工业分布的大势和主要工业城市、工业基地的分布。理解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周围能找到哪些工业产品?这些工业产品都是哪些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
我国的工业经过7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工业吗?你对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部门知道多少呢?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怎样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内容。
二、新课学习
(一)门类齐全的工业大国
汽车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我们以汽车为例来分析工业的一般生产过程。
思考:1.汽车生产有几个阶段?
提示:三个阶段,开采铁矿石、冶炼钢铁、生产汽车。
2.各阶段的生产原料是什么?前后生产阶段有何联系?
提示:后一阶段所用的原料是前一阶段的产品,即前一阶段的生产是为了后一阶段的正常进行,生产是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地生产,而非盲目生产。
3.铁矿石是来自于什么地方?
提示:自然界。
4.生产汽车对铁矿石进行了几次加工?
提示:两次。
5.总结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提示: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
归纳:针对工业产品的不同,对原料加工的次数也有多有少。
6.汽车的生产反映了工业生产过程中具有哪些特点呢?
提示:阶段性、相互联系性和计划性。
归纳:工业生产是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源,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过程。每个加工阶段都形成相应的工业部门,工业部门间又通过产品发生联系。有的工业产品需要多种零部件共同装配合成,所以往往与许多工业部门发生联系。(比如汽车生产不仅需要钢材,还需要轮胎、玻璃等)
工业生产包括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自然资源的开采,以及对矿产品、农产品等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思考:从工业生产的过程看,工业可分成哪几种类型呢?每种类型有哪些工业部门?你能举例说明吗?
提示: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资源的工业——采煤工业;
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工业——钢铁工业;
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加工的工业——汽车工业。
思考:每一种工业产品都与多个工业部门有关,这么多工业部门是如何分类的?
提示:分析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各个部门:重工业是生产主要生产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大部分满足生产需要;轻工业是生产消费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大部分是为满足生活需要的生活消费品,部分用于生产。
思考:工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呢?
提示:(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2)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发展水平,通常是衡量该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思考:结合教材P94图文内容,简述我国工业发展的历程。
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实现了工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目前,我国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10年以后,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
思考:21世纪以来,我国工业产品出口构成发生了什么转变?
提示:21世纪以来,工业产品的出口构成已经从以纺织品为主,转变为以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为主。
(二)相对集中的工业分布
对照图4.16,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的大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沿海少数几个城市。几十年来,我国一方面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础优势,另一方面在内陆地区大力加强工业建设。从工业类型看,自然资源的开采、原材料的加工等,多集中在我国中西部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的生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从工业增加值看,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沿线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集中分布在这两个地区。
图4.16反映了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
思考:(1)你能说出沿海、沿江地区的工业区分布吗?
提示:沿海:沿海地区集中了辽中南、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
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2)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最为丰富的能源分别是什么?
提示:上游——水能;中游——煤炭;下游——石油。
(3)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合理的工业分布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关键。那么从沿江、沿海两方面来说,我国经济最发达的核心地区在哪里?
提示: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冀、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地区。
(4)分析京津冀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条件,总结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工业的分布。
提示:政策、环境、劳动力等因素。
(5)就我国工业分布来看,你能从总体上评价我国工业分布的合理吗?
提示:不太合理。
(6)为使工业分布日趋合理,国家在这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战略。
(7)中西部地区发展工业有何优势?
提示:自然资源丰富、生产成本较低等。
三、学习总结
合理分布工业是工业建设中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它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城乡结合、国防安全和生产的经济效益。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发展低碳工业的原因。
2.了解我国工业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3.了解促进我国工业向低碳转型的具体措施。
学习重难点
工业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具体措施。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类正面临全球变暖的严峻挑战,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那么发展低碳工业势在必行,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了解的内容。
二、新课学习
1. 整体感知
(1)阅读教材P98正文内容,简述我国发展低碳工业的原因。
提示:工业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加快发展低碳工业不仅是应对全球变暖的需要,也是我国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需要。
(2)低碳工业有哪些特点。
提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
(3)阅读教材P99图文内容,简述我国工业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提示: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优化能源结构,是我国工业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4)如何促进工业向低碳转型?
提示: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力度,通过提高能源转化效率,用低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发展高技术产业等。
(5)举例说明我国工业生产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
提示: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体系;我国的水能、风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居世界首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使用国。
2.完成活动练习内容
阅读教材P100“活动”中提供的资料,与同学讨论提高低碳工业产品使用率的方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