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五章 建设美丽中国 质量评价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读福建省2019—2023年粮食产量图,完成1~3题。
1.适宜在福建省大规模种植的农作物是( )
A.水稻 油菜 B.水稻 甜菜
C.水稻 小麦 D.小麦 油菜
2.2019—2023年,福建省粮食产量( )
A.逐年下降 B.先增长后下降
C.逐年增长 D.先下降后增长
3.为保障粮食安全,福建省应( )
A.提高粮食价格 B.大量开垦荒地
C.倚重粮食进口 D.加大科技投入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发布,我国在建核电机组保持世界第一,发电量持续增长,2023发电量位居世界第二。读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工业基地以及大陆地区核电厂分布示意图,完成4~6题。
4.下列关于我国核电站分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分布在河流沿岸
B.都分布在距海较近的地区
C.都分布在北方地区
D.大亚湾核电站位于辽中南工业基地
5.我国工业中心分布东密西疏的原因有( )
A.东部科技发达 B.东部人口稀疏
C.东部交通不便 D.东部矿产资源丰富
6.与核电相似,依托高新技术发展的工业中心是( )
A.钢铁工业中心 B.纺织工业中心
C.航天工业中心 D.食品工业中心
广清永高铁连接广东省广州市、清远市与湖南省永州市,当前该线路即将进入勘探初测阶段。建成后,广州到永州的时间将缩短至1.5小时。下图为广清永高铁规划路线图。据此完成7~9题。
7.广清永高铁途径( )
A.秦岭 B.南岭 C.武夷山 D.雪峰山
8.修建广清永高铁可能面临的自然困难是( )
A.地质复杂 B.资金短缺
C.技术不足 D.气候恶劣
9.广清永高铁建成通车后,对沿线地区产生的影响有( )
①减少居民出行时间 ②缩短与外空间距离 ③促进当地乡村振兴 ④带动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倒春寒主要是指每年春季出现的“前期暖、后期冷”,且后期气温明显低于正常年份的现象。倒春寒的“倒”字,就体现在前暖后冷上。一般北方多发生在4至5月,南方多发生在3至4月。据此完成10~11题。
10.从材料推测,倒春寒属于气象灾害中的( )
A.寒潮 B.霜冻 C.冻雨 D.凌汛
11.我国南方地区发生倒春寒常见的天气现象是( )
A.白天多晴天 B.昼夜温差小
C.盛行偏北风 D.强烈沙尘暴
我国西南山区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下图为泥石流示意图及发生泥石流时逃生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我国西南山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有( )
①地质复杂,岩层破碎 ②降水量大且集中在夏季 ③山高坡陡,地表崎岖 ④人类活动破坏地表植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如遇泥石流发生时,应( )
A.向河流下游迅速转移 B.沿山谷向山顶逃生
C.向河谷垂直方向逃生 D.站在原地大声呼救
读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①——草原广布、千沟万壑
B.②——地形平坦、沃野千里
C.③——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④——地形崎岖、气候湿润
15.国家建设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目的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C.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
D.吸烟除尘,净化空气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
16.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荀子·王制》中记载“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惊蛰节气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春耕时间示意图。
(1)由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以 业为主。
(2)据图可知,我国春耕有序展开的大致方向是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3)除时间差异外,耕种的作物也有地区差异:南方地区春耕忙于耕播 (填粮食作物),北方大部分地区则要适时为 (填粮食作物)浇水、施肥。
(4)甲是 (填地形区),乙是 (填地形区),甲地区春耕开始时间 (选填“早”或“晚”)于乙地区。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十年保持全球第一,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技术、人才和资金。图1示意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布,图2示意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分布。
图1
图2
(1)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分布特征是 ,请从人口分布的角度分析此特征的成因。(2分)
(2)从地理位置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 地区,其分布还具有沿海和沿 的特点。
(3)上海位于 集群,该地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有利条件是什么?(任答两点,2分)
18.下图为我国部分铁路干线和京沪高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铁路干线①名称是 ,②名称是 。
(2)西安和徐州两地年降水较多的是 ,影响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3)甲山脉东侧的地形区名称是 。
京沪高速铁路途经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所经区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5%,人口占全国的 26.7%,人口100万以上城市11个,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客运较繁忙、增长潜力较大的客运专线。京沪高铁全线长约1 318千米,全线规划占用耕地6万多亩,与最初规划占用8万多亩耕地相比,少占耕地2万多亩。“以桥代路”是京沪高铁的一大特色,全线共有桥梁244座,桥梁总长度为1 059.7千米,占全线的80%。
(4)根据上图及材料分析京沪高铁客运量大的原因。(2分)
(5)根据材料分析京沪高铁“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2分)
19.某中学地理社团进行了“高大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作用”的模拟演示。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5分)
图1 我国部分地区平均每年寒潮出现次数及移动路径图
【发现问题】四川盆地平均每年寒潮出现的次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少。
【模拟演示】
演示材料:毛巾、挡板、厚手套、干冰、水、烧杯等
演示步骤:①将裹住毛巾的挡板立于桌面上,模拟高大山脉;
②戴厚手套取适量干冰放入烧杯,放在挡板的一侧;
③向烧杯中加入清水,出现大量白雾;
④面向挡板,用适当力度扇动白雾,借助白雾的移动模拟气流运动状态。
图2 演示场景
观察记录:
(1)读图2,大部分白雾被阻挡在挡板的 (选填“A”或“B”)侧。
演示结论: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气流运动方向与山脉走向不一致时,高大山脉对气流有阻挡作用。
【解决问题】
(2)读图1,四川盆地北部的 (填甲山脉名称)、大巴山脉对来自北方的寒潮有阻挡作用,因此平均每年寒潮出现的次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少。
【拓展延伸】
(3)读图1,与西双版纳地区北部的高大山脉相比,广州北部的南岭海拔较低,对寒潮阻挡作用较 (选填“大”或“小”)。
【链接生活】
(4)寒潮属于 灾害,寒潮过境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在生活中,你要准备哪些物品应对寒潮?请举一例: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五章 建设美丽中国 质量评价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读福建省2019—2023年粮食产量图,完成1~3题。
1.适宜在福建省大规模种植的农作物是(A)
A.水稻 油菜 B.水稻 甜菜
C.水稻 小麦 D.小麦 油菜
2.2019—2023年,福建省粮食产量(C)
A.逐年下降 B.先增长后下降
C.逐年增长 D.先下降后增长
3.为保障粮食安全,福建省应(D)
A.提高粮食价格 B.大量开垦荒地
C.倚重粮食进口 D.加大科技投入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发布,我国在建核电机组保持世界第一,发电量持续增长,2023发电量位居世界第二。读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工业基地以及大陆地区核电厂分布示意图,完成4~6题。
4.下列关于我国核电站分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
A.都分布在河流沿岸
B.都分布在距海较近的地区
C.都分布在北方地区
D.大亚湾核电站位于辽中南工业基地
5.我国工业中心分布东密西疏的原因有(A)
A.东部科技发达 B.东部人口稀疏
C.东部交通不便 D.东部矿产资源丰富
6.与核电相似,依托高新技术发展的工业中心是(C)
A.钢铁工业中心 B.纺织工业中心
C.航天工业中心 D.食品工业中心
广清永高铁连接广东省广州市、清远市与湖南省永州市,当前该线路即将进入勘探初测阶段。建成后,广州到永州的时间将缩短至1.5小时。下图为广清永高铁规划路线图。据此完成7~9题。
7.广清永高铁途径(B)
A.秦岭 B.南岭 C.武夷山 D.雪峰山
8.修建广清永高铁可能面临的自然困难是(A)
A.地质复杂 B.资金短缺
C.技术不足 D.气候恶劣
9.广清永高铁建成通车后,对沿线地区产生的影响有(C)
①减少居民出行时间 ②缩短与外空间距离 ③促进当地乡村振兴 ④带动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倒春寒主要是指每年春季出现的“前期暖、后期冷”,且后期气温明显低于正常年份的现象。倒春寒的“倒”字,就体现在前暖后冷上。一般北方多发生在4至5月,南方多发生在3至4月。据此完成10~11题。
10.从材料推测,倒春寒属于气象灾害中的(A)
A.寒潮 B.霜冻 C.冻雨 D.凌汛
11.我国南方地区发生倒春寒常见的天气现象是(C)
A.白天多晴天 B.昼夜温差小
C.盛行偏北风 D.强烈沙尘暴
我国西南山区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下图为泥石流示意图及发生泥石流时逃生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我国西南山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有(A)
①地质复杂,岩层破碎 ②降水量大且集中在夏季 ③山高坡陡,地表崎岖 ④人类活动破坏地表植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如遇泥石流发生时,应(C)
A.向河流下游迅速转移 B.沿山谷向山顶逃生
C.向河谷垂直方向逃生 D.站在原地大声呼救
读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特征描述正确的是(D)
A.①——草原广布、千沟万壑
B.②——地形平坦、沃野千里
C.③——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④——地形崎岖、气候湿润
15.国家建设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目的是(C)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C.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
D.吸烟除尘,净化空气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
16.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荀子·王制》中记载“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惊蛰节气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春耕时间示意图。
(1)由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以种植业为主。
(2)据图可知,我国春耕有序展开的大致方向是自南向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3)除时间差异外,耕种的作物也有地区差异:南方地区春耕忙于耕播水稻 (填粮食作物),北方大部分地区则要适时为小麦(填粮食作物)浇水、施肥。
(4)甲是四川盆地(填地形区),乙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填地形区),甲地区春耕开始时间早(选填“早”或“晚”)于乙地区。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十年保持全球第一,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技术、人才和资金。图1示意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布,图2示意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分布。
图1
图2
(1)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分布特征是东多西少,请从人口分布的角度分析此特征的成因。(2分)
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东南部),消费市场大。
(2)从地理位置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其分布还具有沿海和沿江的特点。
(3)上海位于长三角集群,该地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有利条件是什么?(任答两点,2分)
高技术发展迅速;科技发达、人才众多,技术力量雄厚;劳动力丰富;消费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府支持等。
18.下图为我国部分铁路干线和京沪高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铁路干线①名称是京广线 ,②名称是陇海线—兰新线(陇海线) 。
(2)西安和徐州两地年降水较多的是徐州,影响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3)甲山脉东侧的地形区名称是华北平原。
京沪高速铁路途经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所经区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5%,人口占全国的 26.7%,人口100万以上城市11个,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客运较繁忙、增长潜力较大的客运专线。京沪高铁全线长约1 318千米,全线规划占用耕地6万多亩,与最初规划占用8万多亩耕地相比,少占耕地2万多亩。“以桥代路”是京沪高铁的一大特色,全线共有桥梁244座,桥梁总长度为1 059.7千米,占全线的80%。
(4)根据上图及材料分析京沪高铁客运量大的原因。(2分)
人口、城市稠密;经济发展水平高。
(5)根据材料分析京沪高铁“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2分)
尽量少占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沿线居民的影响。
19.某中学地理社团进行了“高大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作用”的模拟演示。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5分)
图1 我国部分地区平均每年寒潮出现次数及移动路径图
【发现问题】四川盆地平均每年寒潮出现的次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少。
【模拟演示】
演示材料:毛巾、挡板、厚手套、干冰、水、烧杯等
演示步骤:①将裹住毛巾的挡板立于桌面上,模拟高大山脉;
②戴厚手套取适量干冰放入烧杯,放在挡板的一侧;
③向烧杯中加入清水,出现大量白雾;
④面向挡板,用适当力度扇动白雾,借助白雾的移动模拟气流运动状态。
图2 演示场景
观察记录:
(1)读图2,大部分白雾被阻挡在挡板的A (选填“A”或“B”)侧。
演示结论: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气流运动方向与山脉走向不一致时,高大山脉对气流有阻挡作用。
【解决问题】
(2)读图1,四川盆地北部的秦岭(填甲山脉名称)、大巴山脉对来自北方的寒潮有阻挡作用,因此平均每年寒潮出现的次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少。
【拓展延伸】
(3)读图1,与西双版纳地区北部的高大山脉相比,广州北部的南岭海拔较低,对寒潮阻挡作用较小(选填“大”或“小”)。
【链接生活】
(4)寒潮属于气象灾害,寒潮过境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在生活中,你要准备哪些物品应对寒潮?请举一例:帽子或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