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同文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初考试卷
高一数学 命题:张园和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若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试题卷不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则= ( )
A. B. C. D.
2.若,则 ( )
A. B.
C. D.
3.直线被曲线截得的弦长为,则的值为 ( )
A.或 B.或 C.或 D.
4.用若干块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一个几何体,该几何几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则搭成该
几何体需要的小正方体的块数是 ( )
A.8 B.7 C.6 D.5
5. 为所在平面外一点,,在平面上的射影必在的( )
A.边的垂直平分线上 B.边的高线上
C.边的中线上 D.的角平分线上
6.方程的实数解的个数为 ( )
A.0 B.1 C.2 D.无数多
7.对于平面和共面的直线、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与所成的角相等,则
8.若直线与直线平行,则等于 ( )
A.或2 B. C. 2 D.
9.已知集合。用表示集合M中的元素个数,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10.某几何体的一条棱长为,在该几何体的正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是长为的线段,在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与俯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分别是长为a和b的线段,则a + b的最大值为 ( )
A. B.
C.4 D.
11.如图所示,向高为H的水瓶A、B、C、D中同时以等速注水,注满为止.设水量为V,水深为,注水时间为,则下列四个函数的图像分别对应的水瓶的序号是 ( )
A. A,D,B,C B. A,D,D,C
C. B,D,D,C D. 以上都不正确
12.设是二次函数,且的值域是,则的值域是 ( )
A. B.
C. D.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平面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14.已知圆与圆关于直线对称 ,则直线的方程是 ;
15.如图,已知球的面上四点,平面,
,,则球的体积等于 ;
16.已知,,点在圆上运
动,则的最小值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2分)自点作圆切线,求切线的方程.
18.(本题满分12分)已知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是2、5,且侧面面积等于两底面面积之和,求该圆台的母线长.
19.(本题满分12分)如图所示,已知矩形ABCD所在平面,M、N分别是AB、PC的中点。
(1)求证:平面PAD;
(2)求证:;
20.(本题满分12分)有时可用函数来描述学习过程中对某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其中x表示学习某学科知识的次数(),表示对该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正实数a与学科知识有关。
(1)证明:当时,掌握程度的增加量总是下降;
(2)根据经验,学科甲、乙、丙对应的a的取值区间分别为,,。当学习某学科知识6次时,掌握程度是85%,请确定相应的学科。(取)
21.(本题满分12分)求和圆相切于点,且半径为1的圆的方程。
22、(本题满分14分)已知△BCD中,∠BCD=90,BC=CD=1,AB⊥平面BCD,∠ADB=60,
E、F分别是AC、AD上的动点,且
(1)求证:不论λ为何值,总有平面BEF⊥平面ABC;
(2)是否存在λ,使平面BEF⊥平面ACD? 若存在,求出λ的值;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九江市同文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初考试卷
高一数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提示:按集合的交、并、补运算处理即可;
2.A;提示:显然;
3.C;提示:直线被圆截得弦长的计算,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4.C;提示:通过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底面为十字形,最左侧的为双层;
5.A;提示:可设P在平面上的射影为O,则O到B、C的距离也相等;
6.C;提示:构造函数,由于;方法二,在同一坐标系下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观察图象的交点个数。
7.C;提示:对于平面和共面的直线、,正确的是“若则”。
8.B;提示:∵,∴且,∴且,解得;
9.B;提示:由题意,直线与半圆有两个交点。画出图形,易得;
10.C;提示:构造长方体的一条体对角线为该棱,同时它在各面上的投影长度为、a、b即可;
11.D;提示:注意到第四个图中的纵轴表示的是水量,而注水是等速的,因此对应的水瓶应该是A、B、C、D;
12.C;提示:数形结合,画出的图象。由于为二次函数,因此选C。
二、填空题
13.;提示:点关于平面的对称点只要将纵坐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14.;提示:依题意得,两圆的圆心与关于直线对称,故直线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5.;提示:可对应一个正方体即可;
16.26;提示:设,则。
三、解答题
17.解: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 的方程是,不满足条件;
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的方程为,即.
由平面几何知识可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故,解得或.
因此所求直线的方程是或
18.解:设圆台的母线长为,则圆台的上底面面积为,下底面面积为。
所以圆台的底面面积为。
又圆台的侧面积,于是,即为所求。
19.证明:(1)取PD的中点E,连接AE、EN,则由于EN与AM平行且相等,故AMNE为平行四边形,所以MN//AE。
因为平面PAD,平面PAD,所以MN//平面PAD。
(2)因为矩形ABCD所在平面,所以。又,所以平面PAD。
所以,即。
又CD//AB,所以。
20.解:(1)当。
而当,函数单调递增,且>0,故单调递减。
当,掌握程度的增长量总是下降。
以上结论要求学生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严格证明,否则酌情扣分。
(2)由题意可知0.1+15ln=0.85,整理得
解得。
由此可知,该学科是乙学科。
21.解:法一:由圆的圆心为,则经过点和圆心的直线方程为。
设所求圆的圆心坐标为,由即,得或.
所求圆的方程为或.
法二:设所求圆的圆心为,则, ①
若两圆外切,则有 ②
联立①②解得, 方程为;
若两圆内切,则有 ③
联立①③解得,方程为,
综上,所求圆的方程为或.
22.解:(1)∵AB⊥平面BCD, ∴AB⊥CD。
∵CD⊥BC且AB∩BC=B, ∴CD⊥平面ABC.
又
∴不论λ为何值,恒有EF∥CD,∴EF⊥平面ABC,EF平面BEF,
∴不论λ为何值恒有平面BEF⊥平面ABC.
(2)由(1)知,BE⊥EF,又平面BEF⊥平面ACD,∴BE⊥平面ACD,∴BE⊥AC.
∵BC=CD=1,∠BCD=90°,∠ADB=60°,∴
由AB2=AE·AC 得 。
故当时,平面BEF⊥平面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