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导学案 (含答案)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导学案 (含答案)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31 14:4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
【课标要求】
认识化学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价值。
感悟科学家崇尚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勇于质疑、批判和创新的精神;学习科学家爱国、奉献的精神,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品格。
【核心素养】
化学观念
形成“物质具有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观念,能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性质,理解物质性质决定用途。
科学思维
通过对常见物质性质的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能区分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学会归纳总结;
基于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提升科学探究中的思维能力,如通过氧气和二氧化碳性质实验分析二者差异。
科学态度与责任
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在闻气体等实验操作中遵循安全规范;
认识到化学对认识身边物质世界的重要性,增强探索物质世界的责任感。
【重难分析】
重点:
准确区分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掌握常见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等)的性质
明确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难点:
化学变化过程中物质性质的体现。
运用物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预习】
1.化学性质
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作化学性质,例如: 、

2.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作物理性质。
常见的物理性质: 、 、 、 、 、 等。
3.一些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质 颜色(通常状况) 熔点/℃ 沸点/℃
水 色( 体) 0 100
铁 色( 体) 1538 2861
铝 色( 体) 660 2519
氧气 色( 体) -218.8 -183.0
【思考与讨论】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尽可能多地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试着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思考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这两种物质,并与同学交流。
【试题练习】
1.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展开一面用玄武岩熔融拉丝制成的国旗,下列属于玄武岩纤维化学性质的是( )
A.弹性大 B.熔点高 C.耐腐蚀 D.隔热好
2.下列描述不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
A.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B.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
C.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D.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3.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的变化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黑匣子是飞机专用电子记录设备之一,能经受飞机爆炸解体、剧烈燃烧、入水浸泡等情况破坏的考验。选择制作黑匣子的材料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
A.熔点高 B.耐腐蚀 C.耐高温 D.颜色必须是黑色
5.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B.镁在空气中燃烧;食物在夏天变质了
C.氢氧化铜受热能分解;汽油挥发
D.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水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
6.下列物质的性质中,既包含物理性质,又包含化学性质的是( )
A.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碱式碳酸铜呈绿色,受热易分解
C.铝是银白色固体,易导电、传热
D.石墨是灰黑色固体,熔点较高
7.为研究化学药物发展史,学习小组查得如下资料。
资料1:早在宋代,轻粉已是我国的一种重要药物,其制作方法之一是使用古方药小还丹和食盐等物质在固体状态下共热,收集升华出的白色粉末,即为轻粉。
资料2:轻粉微溶于水,可用作治疗疥疮的药物,在光照射下容易分解成汞和氯化汞。根据资料整理下列有关轻粉的知识。
(1)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_________。
(3)制法:为保证小还丹与食盐等固体颗粒充分反应,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4)保存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5)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8.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1)时水结成冰——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2)汽油可以燃烧——_________。
(3)酒精易挥发——_________。
(4)煤气燃烧——_________。
(5)鸡蛋久置后发臭——_________。
(6)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
(7)通常条件下,铁的密度是——_________。
(8)通常条件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_________。
(9)铜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氧化铜——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知识预习】
1.答案:化学变化;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或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发光、放热;硫酸铜溶液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大理石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
2.答案:发生化学变化;颜色;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
3.答案:无;液;银白;固;银白;固;无;气。
【思考与讨论】
答案:
物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氧气 通常状况下,均为无色、无臭的气体,密度 均比空气的大 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能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1)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氧气;
(2)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的是氧气,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试题练习】
1.答案:C
解析:A、弹性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熔点高,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耐腐蚀,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D、隔热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选项错误。故选:C。
2.答案:D
3.答案:C
解析: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述的是水由液体变成固体冰、雪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不体现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中的“露”和“霜”分别是物态变化中的液化现象和凝华现象,没有生成新物质,不体现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描述的是植物秸秆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体现化学性质,符合题意;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述的是月光照射,溪水流淌,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不体现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
4.答案:D
解析:A、飞机发生事故可能伴随剧烈燃烧,温度极高。黑匣子材料熔点高,才能在高温环境下不熔化,保持其结构和功能完整,所以熔点高是需要考虑的性质,不符合题意;B、黑匣子可能会入水浸泡,或者在复杂的环境中受到各种化学物质的侵蚀。具有耐腐蚀的性质,能保证其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不被损坏,所以耐腐蚀是需要考虑的性质,不符合题意;C、飞机事故可能有剧烈燃烧,耐高温性质可确保黑匣子在高温条件下正常工作,记录的数据不丢失,所以耐高温是需要考虑的性质,不符合题意;D、黑匣子被称为 “黑匣子”,并不是因为它的颜色必须是黑色,实际上它通常为醒目的橙色或黄色,目的是为了在事故发生后便于寻找,所以颜色必须是黑色不是选择制作黑匣子材料时需要考虑的因素,符合题意。故选D。
5.答案:D
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食物在夏天易变质了,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铜受热易分解,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汽油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符合题意。故选D。
6.答案:B
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导电性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的可燃性、稳定性、毒性、腐蚀性、氧化性等。B项中,颜色是物理性质,受热易分解是指不稳定性,是化学性质。
7.答案:(1)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2)在光照射下容易分解成汞和氯化汞
(3)将小还丹和食盐等物质粉碎
(4)避光保存
(5)用作治疗疥疮的药物
解析:(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的性质。根据资料2,轻粉是“白色粉末”且“微溶于水”,这两者分别描述了其颜色、状态和溶解性,均属于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需通过化学变化体现。资料2指出轻粉在光照射下容易分解为汞和氯化汞,这是其化学性质,即“光照下易分解”;
(3)固体间的反应速率与接触面积有关。将小还丹和食盐等固体研磨成粉末,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4)因轻粉光照易分解,需避免光照,故应“避光保存”(如存放在棕色瓶中)。
(5)资料2明确说明轻粉“可用作治疗疥疮的药物”,直接对应其用途。
8.答案:(1)A
(2)D
(3)C
(4)B
(5)B
(6)D
(7)C
(8)C
(9)B
解析:(1)0℃时水结成冰,由液态变为固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A;
(2)汽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汽油可以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填:D;
(3)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所以酒精易挥发,属于物理性质;故填:C;
(4)煤气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填:B;
(5)鸡蛋久置后发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填:B;
(6)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属于化学变化,所以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填:D;
(7)铁的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填:C;
(8)通常条件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填:C;
(9)铜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了氧化铜,属于化学变化;故填: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