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科学七上 1.2科学的测量2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24)科学七上 1.2科学的测量2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8-04 08:5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 科学测量2-体积的测量、探究: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 课时 第2课时共4 课时
教材分析 重点:体积的测量、量筒的使用方法(读数) 难点:建构不规则固体体积测量的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能根据实际测量的过程和方法理解科学测量的意义。科学思维通过感受实物的体积,知道体积的单位,并会进行单位换算和简单的估测。通过观察固体、液体的特点,归纳出体积的多种测量方法。探究实践能运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并能进行误差分析。(四)态度责任
课前准备 50mL、100mL、200mL量筒若干、水、量杯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新课引入体积和容积体积的单位物体体积的测量 观察两支不同试管中的水,它们一样多吗?多媒体图片展示生活中的常见场景(1.25L可乐、多效冷却液包装纸箱、摩托车油箱容积)这些数字代表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知道这些数据?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用物体的体积来衡量物质的多少。体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体积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制中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固体体积常用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 d )、立方厘米( c )。液体体积常用单位:升(L)、毫升(mL)。1立方米 = 立方分米 = 立方厘米1升 = 毫升 1立方米 = 升 1立方厘米 = 毫升1立方米有多大呢?你有哪些方法测算出该圆柱体的体积?物体体积的测量形状规则的固体体积的测量:如圆柱体,用刻度尺测量其直径和高,把具体数据带入相关公式便可计算出其体积。液体体积的测量(1)测量工具:量筒和量杯(2)量筒的使用方法课堂活动请你结合刻度尺使用方法的学习,四人小组合作,尝试使用量筒测量50mL水,并汇报小组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归纳小结量筒的使用方法①.选确认量筒的单位、分度值、量程,选择量程略大于待测液体体积的量筒。②.放将量筒平稳的放在水平桌面上。使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当量筒内液面接近要求的刻度数值时,无法准确控制倒取液体的量怎么办?当量筒内液面接近要求的刻度值时,选择使用滴管添加液体,同时视线与量筒内液面最低(或最高)处相平。液体的液面与量筒接触处都会由于表面张力而出现下凹或凸起的现象。水、煤油等常见液体的液面 水银等液体的液面③.读读数时,要等附着在量筒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数。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④.记记录的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要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提供以下器材,说说你的测量过程。说说“水位上升”的原因是什么?水位上升的体积与小石块有什么样的联系?小石块浸没将水排开,水位上升。实验操作步骤(1)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 。(2)让被测固体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此时的体积 。(3)被测固体的体积V = - 。(3)形状不规则固体(不溶于水)体积的测量①排水法(固体在水中会下沉,不吸水)在测量过程中,我们发现小石块体积的测量值与真实值存在偏差,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有哪些?①仪器本身存在的测量误差②固体未完全浸没③液面读数误差④固体具有吸水性等课本P15探究实践 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②沉坠法(在水中漂浮的固体)(1)将待测固体和能沉入水中的重物用细线拴在一起(重物在下,待测固体在上),用手提着待测固体上方的细线,只将能沉入水中的重物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体积。(2)将待测固体和重物一起浸没在水中,读出体积;(3)被测固体的体积V = - 。③溢水法(体积较大不能放入量筒)(1)在烧杯中装满水,且水刚好不溢出。(2)把形状不规则的固体慢慢浸入烧杯中。(3)浸没后把溢出的水收集起来倒入量筒中,溢出的水的体积即为该固体的体积V。溢水法测量时,能否将固体取出后,通过读取烧杯内液体的体积变化来确定固体体积?④针压法(在水中漂浮的固体)(1)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2)用一细长针刺入被测物体并用力将其压入量筒内的水中,使其浸没,读出此时的体积V_2。(3)被测固体的体积V = - 。课堂反馈性练习课后作业: 展示两个高度相同但底面积不同的透明容器(一支粗试管和一支细试管),装入相同体积的水(100mL)只靠眼睛看,有时候并不准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定量描述,我们需要做什么?呈现生活中常见的矿泉水瓶、牛奶盒、饮料瓶等物品的体积标签,让学生感知“升”与“毫升”的体积大小,并能够进行换算。液体的液面与量筒接触处会由于表面张力而出现下凹或凸起的现象,但凹凸的现象发生在边缘靠近容器壁的很小范围内的一圈,因此读数应该以平面部分为基准。强调“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这种方法适用于哪类物体的体积测量?首先对学生进行实验室规则、规范操作、安全防护措施等的教育,再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实验、及时记录,实验完毕后整理好器材,认真完成实验报告,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长度测量前“估计待测物体长度”的步骤不能省略,可以借助身体上的部位估测待测物体长度。长度测量时要指导学生规范测量,正确读数、及时记录,并及时纠正实验中出现的错误操作。操作分析和表示的是谁的体积,分析操作中可能存在的误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