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土风舞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
一、教材分析:
《土风舞》是一首热烈欢快的捷克斯洛伐克民歌,G大调,拍子。歌曲节奏规整、旋律流畅、音乐朗朗上口,表现了农民们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热闹情景。它由六个乐句组成,第一、二、三乐句是严格地向下模进,第四、六乐句是完全重复,第五乐句是歌曲的对比乐句。
歌曲在规整的节奏中有规律地出现带重音记号的“X X X”的切分节奏,在平稳流畅的旋律中突然出现“5—5”的八度跳进,使得歌曲变得活泼而生动,也增强了舞蹈性。第五句中“特啦啦啦啦啦”这一很有特点的衬词,把欢乐的情绪推向高潮。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时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模仿能力强,具有团队合作意识。一般来说,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音乐基础,但考虑到农村小学学生音乐素养比较薄弱,因此老师应积极耐心引导。
三、教学理念:
1.以“大单元”理念为思想的教学,整节课以“大单元:第一课 “舞曲”为主题,导入以第一单元欣赏课《新疆舞曲第二号》切入新课,结束以第一单元《小步舞曲》《我们大家跳起来》旋律结束。
2.新课标提出“艺术综合”,音乐与美术相结合,实现美育教育最大化。
3.在作业小结设计上音乐与语文相结合,突出课程综合理念。
4.新课程改革倡导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目标:
学生在舞曲《土风舞》中,掌握节奏在舞曲中的重要性,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节奏在作品中起到的作用。
能随着歌曲边唱边跳体会舞曲的特征,在演唱、演奏、律动、音乐游戏、舞蹈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演唱能力。
能根据音乐的特点和变化,即兴编创与之相符的舞蹈动作,并参与表演。
体验舞曲的欢快情绪,丰富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具有乐观的态度及对身边人的友爱之情,坚定文化自信,领略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同时懂得爱劳动、爱生活的道德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学生们能正确演绎切分节奏,用热烈欢快的情绪正确演唱歌曲《土风舞》。
教学难点:1.即兴创编土风舞舞蹈动作,加深对舞曲的理解。
2.“5—5”八度跳进音程要唱准确。
六、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境导入、律动编创法等。
七、教学准备:
PPT、钢琴、融合吉他、辅助教具等。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师生问好,节奏铺垫。 X X X | X X X X 师: 阿 达 西 亚克西木 生: 阿 达 西 亚克西木 注:让学生注意“达”字加重力度且延长。 以上节课学习内容《新疆舞曲第二号》为引子,师生问好。 (注:阿达西,亚克西木的含义是朋友,你好!) 结合“大单元”师生互动,同时渗透切分音节奏型,为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巩固、复习上节课歌曲 《新疆舞曲第二号》,结合大单元教学,再次提高学生对舞曲的认知与感受。 音乐与美术相结合,实现美育教育最大化。 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兴 趣 导 入 教师运用上一节课《新疆舞曲第二号》节奏型进行舞蹈律动的方式,请同学们一起和老师边读节奏边律动:X X 咚咚 X X X X X X X X 大大 咚大咚大 咚大 师总结:节奏在舞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师:“今天我们即将要去的地方是个非常浪漫的国家,他们人人能歌善舞,就连城市的建筑也会跳舞。这是著名建筑《会跳舞的房子》由于其不寻常的形状,这种风格被称为解构主义“新巴洛克”建筑。。” (出示图片,捷克建筑等,了解捷克) 师:“捷克人民听说我们要来,看!他们用独特的方式在欢迎我们!” (播放视音频)这是他们特有的一种舞蹈—《土风舞》(揭示课题) 学生伴随《新疆舞曲第二号》的节奏一起律动 学生从音乐的角度拓展欣赏美术建筑知识。 学生进行视觉赏析,感知异域风土人情带来的美感。 感受捷克人民热情、欢快的情绪。
新 课 感 知 1.初听歌曲请同学们思考歌曲的节拍、情绪和速度? (拍:强弱,欢快、活泼地) 2.复听歌曲,请同学们思考歌曲展现了怎样的画面? (土风舞源于非洲,是一种富有乡土风味的舞蹈,节奏欢快跳跃,跳的时候,男女老少围成圈,表达了人民庆祝劳动,迎接丰收的喜悦之情,土风舞也是庆祝之舞,也是祝福之歌,祝愿来年又是丰收年,年年丰收福不断。后来流行到世界各地,形成了当地各具特色的土风舞。) 3.三听歌曲,请同学们跟随音乐四人一小组围成圈进行律动,教师巡视参与其中,感受歌曲的节拍韵律,感受欢快、自由活泼的情绪。 学生感受音乐初元素。 学生对歌曲的歌词进行分析。 学生自由律动,体验歌曲的情感。 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 进一步了解作品表达的情感,更好演唱。 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更有兴趣投入接下来的重难点学习。
探 究 歌 曲 师:“为了更好地与捷克人民交流,去之前我们要先学会当地有名的歌曲《土风舞》。” 1.教师弹唱歌曲旋律,请同学们跟随琴声用“lu”模唱旋律。 解决难点(1)切分音节奏型; (播放微课,初步了解切分音节奏) 教师举例带读切分音,如:哎 妈 呀,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式举例。 师:“同学们节奏感非常强,老师还想再考验考验你们。” (2)闯关游戏:节奏达人。 X X | X X |
②X X X |
③XX X0 |
④X X | 1+2+3 ,4+3(连起来读一读) 3.跟琴视唱,教师范唱:学生找出歌曲相应节奏的乐句,并尝试有节奏的读一读。 思考:切分音节奏型的加入给作品带来什么感觉? 4.跟琴视唱:完整演唱齐唱部分,提示学生气息平稳,并唱准切分节奏型和欢快的情绪,教师巡视并纠错。 解决难点:八度大跳:5—5 师:“同学们学习能力非常强,看来都是未来的巴赫。在我们出发前,还有一个小小的困难需要你们共同努力去解决,请你们观察这几句乐句有怎样的特点?” 8.完整聆听,画旋律线。(解释模进) 9.思考:歌曲哪两个乐句是一样的。(4、6) 10.跟钢伴完整演唱:注意歌曲情绪、重难点清晰。 教师指导学生演唱注意音准和声音的和谐统一。 学生根据微课学习,举例切分音节奏,教师过程中引导,巩固学生对切分音知识点的掌握。 学生应战,攻克难点。 同桌两人互相PK,教师巡视纠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学生演唱,直至准确。 学生画旋律线,对歌曲旋律进行思考分析。 学生演唱,直至准确无误,有情感。 以情景式贯穿全曲教学,给课堂润色。 发声练习模唱旋律,学生能够迅速准确发现难点问题。 以游戏的方式激趣学习,轻松愉快的解决难点学习。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切分音型的掌握。 了解知识点“模进”。
拓 展 探 究 舞蹈创编。 1.老师展示捷克的舞蹈动作,学生模仿。 2.小组为单位,为《土风舞》编创舞蹈,与捷克人民共舞。 3.欣赏中国建筑。蜿蜒的长城天坛、 徽派建筑、苗家建筑等欣赏对比。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自由练习,教师巡视,小组代表展示,教师参与其中,组内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结合大单元“我们大家跳起来,”感知舞曲特色。 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情 感 升 华 结合视频,师:“同学们,这次的捷克之旅使我们流连忘返,与捷克人民共舞使我们意犹未尽,现在,我们要回到我们的祖国啦!捷克人民热爱劳动,我们中国也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爱劳动更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无论文人墨客,还是山野村夫,大家都深深懂得劳动最光荣。致敬劳动者,平凡亦有光!如果每一滴汗水都能折射出一缕微光,那就让我们用勤劳的汗水照亮整个时代!” 联系劳动教育,学生情感融合,树立榜样示范作用。 情感升华,渗透德育教育,建立爱国主义精神,树立道德榜样,做一名四有好少年。
课 堂 小 结 1.师生问答本节课收获:切分音、重音、旋律模进、舞曲。 2.课下,以“诗意劳动”为主题,搜集有关劳动的古诗词,再下次的音乐古诗词大会中进行分享。 3.教师带领学生随吉他伴奏自由舞蹈《小步舞曲》前往下一站—音乐之都奥地利,走进巴赫的童年,感受宫廷音乐的舞曲文化。 学生与老师自由舞蹈,愉悦的结束本节课。 回顾总结 音乐与语文学科相结合,做到学科综合。 情景式首尾呼应,点题大单元“舞曲”,引出下一节课题《我们大家跳起来》,整节课在热烈欢快的氛围中结束。
板 书 设 计 《土风舞》 拍:●○ 欢快地、活泼地 切分音型: X X X 八度大跳:5 ↘ 5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