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二章 认识细胞 阶段复习
一、科学方法——观察
1.直接观察:直接用 观察。如观察植物的外形。
2.间接观察:借助放大镜、 、望远镜等,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
二、生物的特征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如洋葱根尖细胞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形成了根尖。
2.生物的生活需要 。如小麦在阳光下生长。
3.生物能进行 。如鲸需要时常浮出水面换气。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 。如含羞草受到碰触叶片合拢。
5.生物能 和繁殖。如种子的萌发;虎、狼产崽。
6.生物都有 和 的特性。如龙生龙,凤生凤;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7.生物可以排出体内产生的 。
三、学习使用显微镜
1.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1)单目显微镜
结构 功能
支持 部分 镜座 支持和稳定镜身
镜臂 支持其以上部分
放置玻片标本
镜筒 上端安装 ,下端连接转换器,转换器上安装
光学 部分 目镜 放大物像
物镜
反光镜 一面是 镜,只能反光;一面是 镜,有聚光和反光的作用
调节 部分 遮光器 有大小不一的 ,调节通过的光线量
转换器 调换物镜镜头
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大范围升降镜筒
准焦螺旋:小范围升降镜筒
(2)双目显微镜:除了具有单目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外,还有以下结构和功能:
结构 功能
光源调节旋钮 调节
移动手轮 移动
底光源 提供可见
2.练习使用显微镜
操作步骤 单目显微镜 双目显微镜(或数码液晶显微镜)
对光 调光 转动转换器,使 物镜对准通光孔 打开电源开关,确认载物台已经降到最 处、 物镜对准通光孔
调节遮光器,用一个较 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向目镜内看,转动反光镜,以看到 视野为宜 调节两个目镜间的距离以适应瞳距,用 调节视野亮度
调焦 观察 放置玻片:将玻片标本 朝上放至通光孔中心 放置玻片:将玻片标本 朝上放在载物台上,通过调整 将标本移至通光孔中心
降低镜筒:转动 ,使镜筒缓慢 至接近玻片标本。此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着物镜 转动 :使载物台缓慢 ,使玻片标本尽量接近物镜(此过程要从侧面注视)
调焦 观察 寻找物像:一只眼向 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 ,使物像更加清晰 寻找物像: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下降,直到看清物像。微调目镜间距离使双目观察到的视野 。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转换物镜:将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再转动 转换物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后观察。如果需要,可以调节视野亮度
3.显微镜的成像规律
(1)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原理):光线→反光镜→ →通光孔→标本(要透明)→物镜(第一次放大成倒立的实像)→镜筒→ (再次放大成倒立的虚像)→眼。
(2)显微镜的成像特点: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 、 的虚像。
(3)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的放大倍数。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 。
(4)在高倍物镜下,看到的视野是小而 ,细胞是大而 ;而在低倍物镜下,看到的视野是 而亮,细胞是小而 。
(5)物镜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玻片的距离 ;物镜放大倍数越小,物镜与玻片的距离 。
(6)玻片移动:想要将视野中某个方向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玻片要往物像所在方向移动,即偏哪移哪。
四、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 细胞 的基 本结 构和 功能 结构 功能
细胞壁 位于细胞最外层,具有保护和 的作用
细胞膜 紧贴于细胞壁内侧一层极薄的膜,具有保护和 细胞的作用(细胞膜在显微镜下看不清楚)
细胞质 位于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物质,具有液泡(液泡中含有 ,细胞液中溶解着无机盐、糖类和色素等物质)、线粒体和 等。细胞质具有 性,能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DNA,控制着细胞的 和遗传,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和遗传信息库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构成。功能:与植物细胞相对应的结构相同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 相同点 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 ,在细胞质中都有
不同点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和叶绿体
在自然界中,除病毒外,一切生物体(包括人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说:“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注意: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细胞壁的有无。
2.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1)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气,同时,将吸收的 转变成 ,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2)线粒体:细胞里的有机物在线粒体中被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出来,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
1.单目显微镜和双目显微镜的结构图
单目显微镜 双目显微镜
2.动、植物细胞结构对比图
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临时装片的制作
操作步骤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擦 用洁净的 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 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取材 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上切出“井”字 用 把口漱净
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薄而透明的内表皮 用无菌牙签在口腔内壁上轻刮几下
将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平 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轻轻涂抹几下
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将盖玻片缓缓放平盖在水滴上。注意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染、吸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从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初中生物学实验技能考试,某组同学抽到“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请对比两个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实 验 步 骤 实验一: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实验二: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②取材 ②用消毒牙签在自己已漱净的口腔牙龈轻刮
③将材料放在水滴中展平 ③将牙签上的碎屑涂在水滴中并分散开
④盖盖玻片 ④盖盖玻片
⑤染色 ⑤染色
⑥观察 ⑥观察
(1)为了维持要观察的细胞的正常形态结构,实验一的步骤①中滴加的液体是清水,实验二应滴加的是 。
(2)若实验一步骤⑥中,出现了如图甲和图乙的视野,这分别是实验中的哪两个步骤有问题
甲 乙
甲: ;乙: (填序号)。
(3)某同学在观察时看到的视野如图丙所示,若看到的物像是B,该同学要想将向右偏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他应将装片向 移动。若想将视野A调到视野C状态,应调节的显微镜结构是 。
A B C
丙
(4)为了让洋葱细胞结构更加便于观察,步骤⑤中用 进行了染色。
(5)要将图乙中未重叠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 方移动(写出一个正确答案即可)。
(6)实验二步骤中有一处错误,请问是哪一步骤有错误 (填序号)。
1.(2024盐城中考)下图表示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所描述的生命现象是 ( )
A.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B.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把性状遗传给后代
2.(2024盐城中考)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个根毛细胞,该细胞在载玻片上的实际情况是
( )
显微镜下根毛细胞
A B C D
3.(2024云南中考)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同一目镜下,观察到清晰物像时,视野范围最大的是 ( )
A B C D
4.(2024威海中考)有人喜欢用红心火龙果榨汁制作面食,是因为它的果汁颜色鲜艳、营养丰富。红心火龙果的果汁来自其细胞中的 ( )
A.液泡 B.线粒体
C.细胞质 D.细胞核
【详解答案】
教材要点梳理
一、1.肉眼 2.显微镜
二、1.细胞 2.营养 3.呼吸 4.作出反应
5.生长、发育 6.遗传 变异 7.废物
三、1.(1)载物台 目镜 物镜 平面
凹面 光圈 粗 细
(2)视野亮度 玻片 光源
2.低倍 低 低倍 大 明亮的圆形
光源调节旋钮 正面 正面 移动手轮
粗准焦螺旋 下降 粗准焦螺旋 上升
目镜 细准焦螺旋 完全重合 转换器
3.(1)遮光器 目镜
(2)放大 倒立
(3)①× ②小 大
(4)暗 少 大 多
(5)越近 越远
四、1.支持细胞 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液
叶绿体 流动 生长、发育 细胞核
线粒体 液泡 细胞
2.(1)光能 化学能 (2)释放
教材图片专练
1.目镜 转换器 细准焦螺旋 载物台
移动手轮
2.细胞核 叶绿体 细胞壁 细胞核
线粒体
教材实验突破
实验 纱布 清水 生理盐水 凉开水
针对训练
(1)生理盐水 (2)④ ③ (3)右方
细准焦螺旋 (4)碘液 (5)左(或左下)
(6)②
解析:(1)人的细胞是动物细胞,滴加清水细胞会吸水涨破,故实验二的步骤①中需滴加生理盐水。(2)图甲视野中出现了气泡,是由步骤④盖盖玻片的方法不正确导致的;图乙中的细胞有重叠的现象,是步骤③中的细胞没有展平的缘故。(3)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位于视野右方,应向右方移动装片。由视野A调到视野C状态,物像更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4)在实验一中应用碘液进行染色。(5)由图乙可知,未重叠的细胞位于视野左方和左下方。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要将图乙中未重叠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左方或左下方移动。(6)实验二中步骤②错误,正确的刮取位置是口腔内壁。
中考真题链接
1.C 解析:图中描述的是兔子、狐狸取食各自的食物,因此体现的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的特征,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2.C 解析: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原物体的倒像,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则该细胞在载玻片上的实际情况是C图,A、B、D错误,C正确。
3.D 解析:显微镜的镜头分为目镜和物镜两种,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图中D选项中的物镜最短,放大倍数最小,观察到的视野范围最大,因此,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4.A 解析:液泡内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着无机盐、糖类、色素等多种物质,红心火龙果的果汁来自其细胞中的液泡,A正确,B、C、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