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科学方法——观察
1.(2024长春中考)要了解鸡卵的结构,主要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
A.调查 B.观察
C.比较 D.推测
2.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应当尽量具体、明确。下列关于昆虫蜕皮的问题提得最好的是 ( )
A.为什么家蚕在发育过程中需要经过蜕皮
B.为什么蝗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经过蜕皮
C.家蚕和蝗虫的蜕皮是怎么进行的
D.昆虫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这与它们的身体结构有关吗
3.观察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观察不是随便看看,而是“仔细察看”。进行观察活动,首先要确定 ,然后明确 ,做好 ,交流观察结果。在观察植物时,需要注意植株的 、形态、 等;在对动物进行观察时,除了要对动物的 进行观察外,还要注意观察它们的 和 等,以便对所观察的动物有更全面的了解。在进行观察记录时,要进行 的记录,并从观察的结果中找寻 。
能力提升
1.科学家为了研究某种动物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在该动物自然保护区内安装了摄像机,记录这种动物的各种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
A.调查 B.实验 C.分析 D.观察
2.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做法中,你认为哪项是错误的 ( )
A.只有用肉眼观察到的情形才是真实的
B.观察时,必须实事求是
C.边观察边记录
D.观察时积极思考
3.科学探究中提出的问题应具体、明确,具有探究价值。下列问题提得最好的是 ( )
A.紫薇花和木槿花哪种更漂亮 B.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
C.为什么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几次蜕皮 D.土壤湿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4.在观察校园生物时,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
A.记录生物时大致记录一下就行了
B.草丛里有一只蟋蟀跑了出来,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就不用把它记录下来了
C.小伟的观察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虽然它是人类的敌人,但还是把它记录下来了
5.认识自然首先要学会观察。你认为认识自然现象可能需要 ( )
①用眼睛看 ②用脑思考 ③用仪器和工具测量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
6.(教材改编)下列有关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观察就是用眼睛随便看看
B.观察时要有目的、有计划
C.观察对象相同,观察结果一定相同
D.观察时可以随意踩踏周边植物
7.(科学思维)(2023凉山州中考)我国劳动人民总结的天气谚语“蚂蚁搬家,大雨来到”“蜘蛛结网,久雨必晴”主要运用了 ( )
A.观察 B.实验 C.比较 D.调查
【详解答案】
基础达标
1.B 2.D
3.观察目的 观察对象 观察记录 高度 生长环境 形态特点 运动方式 生活环境 真实客观 规律
能力提升
1.D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有时还需要测量。
2.A 解析: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有时还需要测量,A错误;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积极思考,并做好记录,B、C、D正确。
3.D 解析:从问题的具体、明确、可探究性的评价准则来分析,“土壤湿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提得最好,因为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土壤湿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这样的问题非常具体、明确,可通过探究实验进行认知。
4.D 解析:观察时,要把看到的生物详细记录下来,A错误。调查时要如实记录,活动范围较大的生物也需要记录下来。如草丛里有一只蟋蟀跑了出来, 蹦到校园外面去了,也要将它记录下来,B错误。调查时要如实记录,小伟的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不能把它删掉,C错误。调查时,不能以个人喜好而定,要如实记录,小明发现一只老鼠,虽然它是人类的敌人,也要记录下来,D正确。
5.D 解析: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有时还需要进行测量;观察时要积极用脑思考,还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并进行讨论。故①②③都正确。
6.B 解析:观察不是随便看看,而是仔细察看,A错误;在生物学研究中,观察时要有目的、有计划,B正确;观察对象相同,观察结果不一定相同,C错误;观察时,注意不要随意踩踏周边植物,D错误。
7.A 解析:观察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蚂蚁搬家,大雨来到”“蜘蛛结网,久雨必晴”主要运用了观察的方法,A正确,B、C、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