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脊椎动物 二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生物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2.2 脊椎动物 二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生物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01 09:4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
1.青蛙是农业害虫的天敌,其呼吸器官是 (  )
A.鳃 B.肺
C.皮肤 D.肺和皮肤
2.(教材改编题)两栖动物的代表动物是青蛙,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结构名称:
[1]    ;
[2]    ;
[3]    ;
[4]    ;
[5]    。
(2)青蛙的结构特点:
①青蛙的眼大而圆,眼后面有    ,可感知    ;头部前端有一对    ,是呼吸时气体进出的通道。
②生活在河边绿草丛中的青蛙是    色的,这是一种保护色,使其不易被敌害发现。
(3)青蛙的运动:青蛙的    肢较短,可支撑身体;    肢发达,趾间有    ,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4)青蛙的呼吸:青蛙幼体生活在    中,用    呼吸;青蛙的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青蛙的肺    ,不发达。青蛙的皮肤    且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    ,也可进行    ,以辅助呼吸。
(5)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春天的池塘里,雌蛙和雄蛙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入水中,卵细胞和精子在
    中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青蛙是    (填“体外”或“体内”)受精,两栖动物不能摆脱水环境的原因是其      离不开水。
爬行动物
3.下列哪项不是爬行动物的基本特征 (  )
A.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B.用肺呼吸
C.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D.终生生活在水中
4.(传统文化)乌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长寿的象征,齐白石笔下的《龟寿图》栩栩如生。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乌龟的头部后面有    ,因此它的头可以灵活转动;    (填呼吸结构名称)发达,便于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体表坚硬的    既能保护身体,又能        。
(2)乌龟是    受精,大多数乌龟选择在    (填“陆地”或“水中”)产卵,因为它们需要在干燥的环境中挖掘坑洞来产卵,并用土或植物覆盖卵以保护它们。乌龟的受精卵较大,受精卵外面还有坚韧的    。
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5.下列关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有些两栖动物是很多农田害虫的天敌
B.人工养殖的鳖可以食用,鳖甲可以入药
C.利用蟾蜍毒液制作的蟾酥对人类有害
D.毒蛇能伤人,但蛇毒也能治病
1.小红捉一只青蛙放在有较多水的鱼缸中,第二天青蛙就死掉了,青蛙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
A.受到惊吓 B.水质污染 C.过于饥饿 D.无法呼吸
2.研究人员在缙云山发现了一种两栖类新物种,命名为缙云掌突蟾。下列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幼体用鳃呼吸 B.皮肤裸露 C.在陆地上产卵 D.体内有脊柱
3.祁阳小鲵是挂榜山林场中曾与恐龙同时代的珍稀濒危两栖动物。祁阳小鲵的生活环境离不开水的根本原因是 (  )
A.皮肤裸露,体内水分容易蒸发
B.受精和幼体发育都必须在水中进行
C.体温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D.用肺呼吸,兼用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
4.下列关于青蛙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后肢发达,趾间有蹼,可以跳跃和划水
B.眼睛后有鼓膜,能感知声波
C.肺发达,完全能满足对氧气的需求
D.为保护自己,体色与环境接近
5.下列哪项不是蛇具有的特点 (  )
A.卵生 B.用肺呼吸
C.体表被毛 D.具有角质的鳞片
6.眼镜蛇就是让人闻风丧胆的毒蛇,一旦被咬伤,必须及时注射抗毒血清,否则会有生命危险。人们对于眼镜蛇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其受精方式和胚胎发育方式为 (  )
A.体外受精、卵生 B.体外受精、胎生
C.体内受精、卵生 D.体内受精、胎生
7.鲫鱼、蜥蜴、蝗虫、青蛙气体交换的部位分别是 (  )
A.鳃、肺、体壁、气囊
B.体壁、气囊、肺、皮肤
C.鳃、肺、气管、肺和皮肤
D.体壁、肺、鳃、气管
8.下列对动物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大多具有贝壳
B.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乌龟、大鲵和蝾螈等
C.爬行动物在陆地上产卵,且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D.蚊子、螃蟹、蜈蚣全部是节肢动物
9.如图中圆圈表示三种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则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E可以表示用肺呼吸
B.P可以表示真正的陆生动物
C.F可以表示用鳍游泳
D.Q可以表示有脊柱
10.判断题(在括号内填“正确”或“错误”):
(1)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  )
(2)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 (  )
(3)软体动物都有贝壳。 (  )
(4)蝾螈和蜥蜴都是爬行动物。 (  )
11.(结构与功能观)观察下图并回答问题:
蟾蜍A 大鲵B 蜥蜴C 避役D
图1
甲 乙
图2
(1)图1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填字母,下同),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
(2)大鲵皮肤裸露,幼体在    中生活,用    呼吸,生殖和发育过程离不开    ;蜥蜴的皮肤表面覆盖有    ,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卵的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3)图2中甲和乙分别为大鲵和蜥蜴肺的结构示意图,由图2可知,与大鲵的肺相比,蜥蜴的肺要更    ,    能力更强,大大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而大鲵肺的结构简单,不能满足其对氧气的需求,还需要靠湿润的    辅助呼吸。综上所述,两者相比,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动物是    。
【详解答案】
基础达标
1.D
2.(1)鼻孔 眼 鼓膜 前肢 后肢
(2)①鼓膜 声波 鼻孔 ②绿
(3)前 后 蹼 (4)水 鳃 结构简单
裸露 毛细血管 气体交换 (5)水 体外 生殖和发育
3.D
4.(1)颈 肺 甲 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2)体内 陆地 卵壳
5.C
能力提升
1.D 解析:青蛙是两栖动物,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上生活,但它们需要通过皮肤和肺部进行呼吸。如果青蛙被放在完全是水的环境中,无法接触到空气,就会因为缺氧而死亡。因此,青蛙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无法呼吸。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2.C 解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雌性缙云掌突蟾产生的卵细胞和雄性缙云掌突蟾产生的精子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C错误,A、B、D正确。
3.B 解析:祁阳小鲵皮肤裸露,体内水分容易蒸发,因此需要在水环境中栖息和活动来保持皮肤的湿润和进行气体交换,但这不是其生活环境离不开水的根本原因,A错误。祁阳小鲵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生殖过程如产卵、受精,以及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这是祁阳小鲵的生活环境离不开水的根本原因,B正确。祁阳小鲵属于两栖动物,用肺呼吸,兼用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体温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但这都不是其生活环境离不开水的根本原因,C、D错误。
4.C 解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后肢发达,趾间有蹼,可以跳跃和划水,眼睛后有鼓膜,具有感知声波的作用,为保护自己,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保护色,即体色与环境接近,A、B、D正确。青蛙的肺不发达,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也可进行气体交换,以辅助肺呼吸,C错误。
5.C 解析:蛇通过产卵的方式繁殖后代。卵在体外孵化,幼蛇从卵中孵化出来后就能独立生活,A不符合题意。蛇作为爬行动物,具有较为完善的肺呼吸系统,它用肺进行呼吸,不再依赖水生环境或皮肤进行气体交换,B不符合题意。蛇的体表覆盖的是鳞片,而不是毛发。这些鳞片不仅为蛇提供了保护,还帮助它在陆地上爬行和移动,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6.C 解析:蛇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用肺呼吸;体内受精;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其受精方式和胚胎发育方式为体内受精、卵生,C符合题意。
7.C 解析:鲫鱼为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其鳃中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其进行气体交换;蜥蜴是爬行动物,用肺呼吸;蝗虫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用气管呼吸;青蛙是两栖动物,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C符合题意。
8.B 解析:软体动物的身体比较柔软,大多具有贝壳,A正确。乌龟并不属于两栖动物,而是爬行动物,B错误。爬行动物是一类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它们的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内受精,大多数种类在陆地上产卵。这些卵的表面有一层坚韧的卵壳,以保护卵在孵化过程中的安全,C正确。节肢动物是一类身体分节,并且体表覆盖有外骨骼的动物。它们通常具有多对足和触角,蚊子、螃蟹和蜈蚣都是典型的节肢动物。蚊子属于昆虫纲,螃蟹属于甲壳纲,蜈蚣属于多足纲,但它们都属于节肢动物门,D正确。
9.D 解析:青蛙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鲢鱼用鳃呼吸,E不可以表示用肺呼吸,A错误。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青蛙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乌龟的生殖和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是真正的陆生动物,P不可以表示真正的陆生动物,B错误。鲢鱼用鳍游泳,乌龟没有鳍,F不可以表示用鳍游泳,C错误。青蛙、鲢鱼、乌龟都是脊椎动物,体内都有脊柱,因此Q可以表示有脊柱,D正确。
10.(1)正确 (2)错误 (3)错误 (4)错误
解析:(1)两栖动物在水中产卵且卵和幼体需要水环境才能存活和发育。爬行动物则通过进化,如坚韧卵壳的出现,使其卵能够在陆地上孵化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严格依赖。故题干表述正确。(2)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不一定是两栖动物,如鳄鱼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但鳄鱼属于爬行动物,故题干表述错误。(3)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大多具有贝壳;有些软体动物没有贝壳,例如鱿鱼。故题干表述错误。(4)蝾螈是两栖动物,而蜥蜴属于爬行动物,故题干表述错误。
11.(1)A、B C、D
(2)水 鳃 水 鳞片(或角质鳞片)
(3)发达 气体交换 皮肤 蜥蜴
解析:(1)A蟾蜍和B大鲵都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和皮肤呼吸,属于两栖动物;C蜥蜴和D避役的体表覆盖有鳞片,用肺呼吸,陆地上产卵,卵外具有坚韧的卵壳,属于爬行动物。(2)大鲵皮肤裸露,密布毛细血管,能够辅助呼吸,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生殖特点是卵生,在水中受精发育,生殖和发育过程离不开水;蜥蜴的皮肤表面覆盖有角质鳞片,具有保护和减少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陆地上产卵,卵的表面有坚韧的卵壳,生殖和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因而更适应陆地环境。(3)图2中甲和乙分别为大鲵和蜥蜴肺的结构示意图,由图2可知,与大鲵的肺相比,蜥蜴肺的肺泡数量多,大大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能够供给身体充足的氧气。而大鲵肺的结构简单,不能满足其对氧气的需求,还需要靠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爬行动物用肺呼吸就能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要,而且其生殖和发育彻底摆脱了水的限制,因此两者相比,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动物是蜥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