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微生物的分布 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5-2026学年生物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3.1微生物的分布 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5-2026学年生物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01 09:4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微生物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
微生物
1.(教材改编题)微生物的分布非常广泛,你的身体     及内部,以及身边的空气、土壤和
    中就分布着很多个体    、结构    的生物,它们统称为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    和    等。
观察菌落
2.某生物兴趣小组发现配制的培养基上出现了菌落,下列有关菌落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菌落就是一个细菌
B.菌落就是细菌和真菌的组合
C.菌落就是一个真菌
D.菌落是一种细菌或一种真菌
3.根据不同形态菌落的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中A、B为培养的菌落,菌落是指由一个或多个细菌或真菌     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      。
(2)图中A是   菌落,B是    菌落,区分二者的依据主要是菌落的    和    。
(3)图中B不具有的特征是    。
A.菌落一般比A大
B.表面光滑黏稠
C.菌落呈绒毛状
D.菌落可呈现白、红、褐、绿、黑、黄等不同颜色
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4.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它们生存必需的条件不包括 (  )
A.适宜的温度 B.一定的水分
C.充足的氧气 D.丰富的有机物
5.如图是“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的实验步骤,请根据图回答:
①配制培养基 ②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 ③接种
④高温灭菌 ⑤观察结果
(1)请写出实验步骤正确顺序:    。
(2)进行步骤①的操作,说明了细菌、真菌的生活需要现成的    ,对其进行高温灭菌的目的是  。
(3)步骤④完成后,要冷却至室温再接种,其目的是  。
6.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两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装置,分别设计了“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细菌数量”的实验。
洗手后按指印处
甲同学的实验
无菌操作,28℃环境中培养
洗手前按指印处  洗手后按指印处
乙同学的实验
无菌操作,28℃环境中培养
(1)你认为    同学实验设计更合理,理由是该同学设置了    组。
(2)在培养基上按手印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中的    。
(3)将培养装置放在28℃环境中,其原因是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      。
(4)当实验培养48小时后,发现洗手前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大量    ,而洗手后的培养基上则较少。据此可以得出结论:   。
1.下列培养细菌、真菌的顺序正确的是 (  )
①恒温培养  ②冷却接种  ③高温灭菌  ④配制培养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④③②①
2.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一组同学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进行a操作中的高温灭菌是为了杀灭培养基中的微生物
B.b操作是接种过程,需要在培养基冷却前完成此步骤
C.完成步骤c需要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D.实验时可通过观察菌落的颜色、光滑程度等特征判断属于细菌菌落还是真菌菌落
3.为探究饮水机中细菌数量的变化,分别定时从冷、热水口接等量的水,测定结果如下。分析错误的是 (  )
测定时间 第一天 第四天 第七天 第十天
冷水口细菌数(个) 34 560 935 1220
热水口细菌数(个) 15 3 25 46
A.冷水口接的饮用水细菌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多
B.使用饮水机喝热水比喝冷水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C.本实验只探究时间对饮水机中细菌数量的影响
D.使用饮水机,应在保质期内尽快将整桶水喝完
4.如图所示的培养基上有两处菌斑:甲处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乙处为黑色,呈绒毛状。请判断正误:
(1)甲处可能是某种细菌的菌落。 (  )
(2)乙处可能是一个真菌繁殖形成的。 (  )
(3)甲和乙都是菌落,无法区别是真菌还是细菌形成的。 (  )
(4)甲和乙的形成都要经过接种这个培养步骤。 (  )
5.(科学探究)有微博传言:手机屏幕比马桶按钮单位面积上的细菌多。为辨别真伪,某学习小组进行了探究,过程及结果如下。
图1 图2
【材料用具】三套相同的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无菌水、试管、无菌棉棒、放大镜、恒温培养箱等。
【实验步骤】①用无菌棉棒在手机屏幕一定面积上擦拭后,放入10 mL无菌水中搅拌制成菌悬液。取0.1 mL菌悬液均匀涂抹在第一组培养基上,标记为甲组。②用无菌棉棒在马桶按钮相同大小的面积上擦拭后,放入 中搅拌制成菌悬液,取0.1 mL菌悬液均匀涂抹在第二组培养基上,标记为乙组。③另取0.1 mL无菌水均匀涂抹在第三组培养基上,标记为丙组。④将三组培养基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统计。
【回答问题】(1)实验中装有牛肉汁的培养基要事先高温灭菌的目的是    。将菌悬液均匀涂抹在培养基上,相当于培养细菌和真菌中的    步骤。
(2)步骤②的 处应填入    。实验中设置丙组的目的是    。
(3)根据如图2实验结果,请判断:手机屏幕比马桶按钮单位面积上的细菌多的传言为    (填“真”或“伪”)。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你认为应如何改进实验    。
【详解答案】
基础达标
1.表面 水 微小 简单 真菌 病毒
2.D
3.(1)繁殖 子细胞群体
(2)细菌 真菌 形态 大小
(3)B
4.C
5.(1)①④③②⑤
(2)有机物 杀死培养基中原有的细菌和真菌
(3)避免高温杀死所要接种的细菌或真菌
6.(1)乙 对照 (2)接种 (3)适宜的温度
(4)细菌繁殖 洗手能减少手上细菌的数量
能力提升
1.D 解析: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步骤是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再进行接种,接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所以顺序为④③②①,A、B、C错误,D正确。
2.B 解析:进行a操作中的高温灭菌是为了杀灭培养基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A正确。b操作是接种过程,即将待检测的微生物样本接种到已经灭菌的培养基上。这个步骤需要在培养基冷却到适宜的温度后进行,以避免高温对微生物样本的破坏。如果培养基还未冷却就进行接种,可能会导致微生物样本的死亡或活性降低,从而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完成步骤c(培养)需要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以利于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不同的微生物对温度的要求可能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验的具体微生物类型来选择合适的培养温度,C正确。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菌落的颜色、光滑程度、形状和大小等特征来判断属于细菌菌落还是真菌菌落,D正确。
3.C 解析:从表格中看出,冷水口接的饮用水中细菌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多,A正确;从表格中看出,冷水口细菌数比热水口细菌数多,因此使用饮水机喝热水比喝冷水更有利于身体健康,B正确;本实验不仅能探究时间对饮水机中细菌数量的影响,还能探究温度对饮水机中细菌数量的影响,C错误;由表格数据分析:时间越长,细菌数量越多,因此若使用饮水机,应在保质期内尽快将整桶水喝完,D正确。
4.(1)正确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解析:(1)细菌菌落一般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根据题目描述,甲处菌斑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这与细菌菌落的特征相符,因此甲处很可能是某种细菌的菌落,题干说法正确。(2)真菌菌落一般较大,常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或絮状,可呈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题目中乙处菌斑为黑色,呈绒毛状,这与真菌菌落的特征相符,题干说法正确。(3)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大小、形态、颜色不同,可以根据菌落的特征判断甲是细菌菌落,乙是真菌菌落,题干说法错误。(4)细菌、真菌的培养步骤: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后接种→恒温培养,培养菌落都要经过接种这个步骤,题干说法正确。
5.(1)去除杂菌 接种
(2)10 mL无菌水 形成对照
(3)真 进行重复实验
解析:(1)将装有牛肉汁的培养基高温灭菌的目的是杀死培养基和培养皿中的微生物,防止其繁殖产生的菌落干扰实验结果。将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叫作接种。将菌悬液均匀涂抹在培养基上,相当于培养细菌和真菌中的接种步骤。(2)对照实验具有变量的唯一性,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步骤②的 处应填入10 mL无菌水。为排除其他因素干扰,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于探究的条件这一实验变量引起的,对照实验需要再设置一组,设置为正常的条件作为对照来观察,如果这组实验的结果正常,说明其他的影响因素没有问题,这组用来对照的组称为对照组。实验中增加的丙组属于对照组,目的是形成对照。(3)通过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手机屏幕比马桶按钮单位面积上的细菌多。可见,手机屏幕比马桶按钮单位面积上的细菌多的传言为真。为了增强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往往要进行重复实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