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生物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4.1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生物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01 09:4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生物分类的方法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植物的分类
1.(2024宿迁中考)某同学把自制的标本分成两类:一类是贯众、葫芦藓、紫菜、地钱;另一类是马尾松、银杏、侧柏、小麦。他这样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
A.叶的有无 B.根的有无
C.茎的有无 D.种子的有无
2.同学们运用概念图的学习方法对下列植物进行分类,请据图回答问题:
葫芦藓铁线蕨银杏小麦
图1 图2
(1)生物学家主要以植物的    作为依据对植物进行分类。对被子植物进行分类时,主要依据的是根、茎、叶、    、果实和    的形态结构,其中    、果实和    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2)图2采用的分类依据处,填写的内容是    。
(3)图2中甲处可填入的植物是图1中的    ,如果在家庭中种植该种植物,一般可放置在
    (填“朝南”或“朝北”)的阳台上。
(4)图2中乙处可填入的植物是图1中的     ,它比甲类植物长得高大,原因之一是有了
    组织。
(5)图2中丙和丁处可填入的植物是图1中的    、    ,它们属于种子植物。请分析种子植物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            (答出一种即可)。
(6)尝试对上述植物的所属类群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序:    →    →种子植物。
动物的分类
3.(2024宜宾中考)某同学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他将芦荟、榕树、蜈蚣归为一类;将锦鲤、荷花、蝌蚪归为另一类。他的归类方法是 (  )
A.按生物生活环境 B.按生物用途
C.按生物个体大小 D.按生物形态结构
4.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    ,往往还要比较它们的生理功能以及    等。
5.某同学进行校园观察时记录下了多种生物,他从中选取了部分生物并编制了对应的生物分类检索表,请你利用它给这几种生物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将生物的名称填写在相应的括号内。尝试对下列生物进行分类:蚯蚓、蝗虫、锦鲤、喜鹊、猫、松、墙藓、水绵、海棠。
1能自由运动  2有脊椎   3陆生    4身体表面有羽毛,卵生     (  )    4身体表面无羽毛,胎生     (  )   3水生              (  )  2无脊椎    5有翅             (  )    5无翅             (  ) 1不能自由运动  6有种子    7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  )    7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  )  6无种子    8生活在水中          (  )    8生活在阴湿环境中       (  )
1.对被子植物进行分类最重要的依据是 (  )
A.叶片的形状 B.花、果实、种子的特征
C.茎干的粗细 D.经济价值的大小
2.下列对生物分类不正确的是 (  )
A.动物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B.动物的分类只需要比较形态结构
C.植物可以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两大类
D.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也需要根据它们的特征来进行
3.(2024陕西中考)小秦将“羚牛、大鲵和朱鹮”归为一类的原因是 (  )
A.都用鳃呼吸 B.都是胎生
C.都是脊椎动物 D.都会飞行
4.以下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
A.扬子鳄 B.草鱼
C.青蛙 D.鸡
5.如图是部分生物分类概念图。下列我国的珍稀动物或植物在图中的位置都正确的是 (  )
A.甲:珙桐、银杏
B.乙:水杉、银杉
C.丙:扬子鳄、藏羚羊
D.丁:金丝猴、大熊猫
6.小红观察了以下六种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并做了如下分类图示,请据图回答:
(1)请你帮助小红补充分类过程①    。
(2)小红不认识动物A、B、C,你觉得她最可能从下列    书中找到动物A的图片和详细介绍。
A.《脊椎动物学》 B.《无脊椎动物学》
C.《线虫动物图鉴》 D.《软体动物图鉴》
(3)小红在小区池子里面发现了涡虫,如果对其进行分类,可将其放入图中动物    (填字母)的位置。
(4)请你从形态结构方面找出一个特点将蝗虫和虾继续分开    。
7.(科学思维)观察图示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1为植物体器官形成的过程图示,图中的序号表示在植物体器官形成的过程中不同的生理过程。
图1
材料二:图2是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野外考察时,采集的一些生物,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尝试将这些生物根据它们的特征进行分类。
图2
(1)材料一中,②过程为细胞分裂,在此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经过③过程,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经过④过程到G,G代表的结构层次是    。
(2)材料一中,如果经历了图1的各个生理过程形成了G这个结构层次,然后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了植物体,则该植物属于    植物。
(3)材料二中将六类生物进行了分类,则②是指    ,③是    。
(4)材料二中③④⑤不能产生种子,它们用    繁殖后代。
(5)上述六类生物中,适应环境能力最强、最高等的是    (填字母)。
【详解答案】
基础达标
1.D
2.(1)形态结构 花 种子 花 种子
(2)孢子 (3)葫芦藓 朝北
(4)铁线蕨 输导
(5)银杏 小麦 能产生种子(有发达的输导组织或受精过程摆脱了水的限制等)
(6)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3.A
4.形态结构 生殖方式
5.喜鹊 猫 锦鲤 蝗虫 蚯蚓 海棠
松 水绵 墙藓
能力提升
1.B 解析: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因此,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2.B 解析:动物根据体内是否存在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A正确。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它们的生理功能以及生殖方式等,B错误。植物根据繁殖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两大类。种子植物通过种子繁殖,而孢子植物则通过孢子繁殖。这是植物分类的一个重要原则,C正确。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同样需要根据它们的特征来进行。这些特征可能包括形态结构、生理功能、遗传关系、生态习性等多个方面,D正确。
3.C 解析:羚牛和朱鹮用肺呼吸;大鲵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A错误。羚牛属于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大鲵和朱鹮是卵生,B错误。根据体内有无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的动物为脊椎动物。“羚牛、大鲵和朱鹮”的体内都具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C正确。羚牛和大鲵都不会飞行,只有朱鹮是鸟类,具有飞行的能力,D错误。
4.D 解析:在脊椎动物中,只有鸟类和哺乳类是恒温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都是变温动物。扬子鳄是爬行动物,草鱼属于鱼类,青蛙是两栖动物,都是变温动物。而鸡属于鸟类,是恒温动物。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5.A 解析:珙桐、银杏都有种子,属于种子植物,A符合题意。水杉、银杉都有种子,属于种子植物,不属于孢子植物,B不符合题意。扬子鳄是爬行动物,属于变温动物,藏羚羊是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C不符合题意。金丝猴、大熊猫都是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D不符合题意。
6.(1)分节 (2)C (3)B (4)有无翅(或足的数量不同,合理均可)
解析:(1)无脊椎动物中,有口无肛门的是刺胞动物与扁形动物,动物B背腹扁平,身体呈两侧对称,是扁形动物;动物C有刺细胞,身体呈辐射对称,是刺胞动物。无脊椎动物中,身体不分节而且有角质层的动物A是线虫动物。蝗虫和虾属于节肢动物,蚯蚓是环节动物,节肢动物与环节动物身体都分节,所以①处填身体分节。(2)无脊椎动物中,身体不分节而且有角质层,呈圆柱形的动物A是线虫动物,所以要从《线虫动物图鉴》中去找,A、B、D错误,C正确。(3)涡虫属于扁形动物,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位于图中动物B的位置。(4)蝗虫属于昆虫纲,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有三对足,两对翅;虾属于甲壳纲,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具有足,但没有翅,可以根据有无翅将蝗虫和虾区分开。
7.(1)器官 (2)被子(或绿色开花)
(3)裸子植物 蕨类植物 (4)孢子
(5)D、E
解析:(1)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再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器官,所以G代表的结构层次是器官。(2)被子植物通常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G是花,花为生殖器官,则该植物属于被子植物,即绿色开花植物。(3)A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并且根、茎、叶内出现了输导组织;B油松属于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C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只有类似茎、叶的分化;D向日葵和E玉米都属于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向日葵种子内有两片子叶,属于双子叶植物,玉米种子内有一片子叶,属于单子叶植物;F水绵属于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因此②是指裸子植物,③是蕨类植物。(4)材料二中③蕨类植物、④苔藓植物、⑤藻类不能产生种子,它们用孢子繁殖后代。(5)D向日葵、E玉米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适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类群,其种类最多、分布最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