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温宿县第二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2节《弹力》课件(15张ppt)+教学设计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温宿县第二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2节《弹力》课件(15张ppt)+教学设计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7-19 15:20:03

文档简介

探究:弹簧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
——《胡克定律》
教学设计
课题
?
探究:弹簧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
选 用 教 材
? 人教版(新课标)
教学时数
?1课时
本节课的教学
设计理念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弹性形变现象,引入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数值关系,利用信息技术处理数据得出胡克定律,进而较全面地认识弹力。对于本节教材知识内容学生较为熟悉、易学易懂的特点,我们可以将教学重心放在对物理探究过程的研究方法上,使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分析与归纳,并会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物理问题。基于此,本教学设计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设置了一个探究实验研究课题,课题以“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为认知程序,引导学生既研究物理规律,又掌握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全课以方法为“根茎”,知识为“枝叶”,使原本平淡的课堂教学变得充实、饱满。
学习者分析
需求分析
学生对物理探究式实验学习有着较高的兴趣,特别是通过信息技术解决物理问题的教学方式,同时学生对胡克定律的应用有十分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对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知道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量之间有关系。学生知道利用信息技术可
以处理数据,对其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一些具体的操作缺少认识与了解。
学习任务
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探究:弹簧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
1、知道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形变现象,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进—步深化对弹力的来由、性质、效果的认识,并学习物理探究实验问题的“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科学方法;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生活中的弹力认识物理规律的价值。2、知道胡克定律。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1. 胡克定律
2.实验的探究过程和数据处理的方法。
教学目标
阐明
知识与技能
知道胡克定律(F=k△L)
知道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处理实验数据
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探究弹簧弹力的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
体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
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认识现代科技的重要作用。
教学策略
制定
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辅助实验数据分析 学生自主探究式教学法 实验教学法
教学手段
数字摄像机 计算机 多媒体设备 Microsoft powerpoint课件
Excel电子表格 铁架台 直尺 弹簧组
钩码组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和教学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导入
新课
让两个学生利用弹力拉力器比比
谁的力气大,体验弹力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
设置问题:更进一步提出他们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好奇
思考
设置
问题
激发
兴趣
猜想与假设
·




学生
现场做实验并 记录数据.
利用
信息
技术
进行
数据
处理
实验
结论
劲度
系数
胡克定律的应用
目标达成训练。
小结
作业
F=K△L; F=K△L2
F=K△L3……
完成思考:
1.选择实验仪器.
2.设计实验过程.
教师投影小组实验步骤设计:
利用实物展台投影小组实验设计方案,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实验方案。
教师引导:
信息技术应用:(实验操作视频直播)
将弹簧挂起来,测出弹簧的原长L0,然后在弹簧上分别挂上质量不同的勾码,并分别用刻度尺测出弹簧伸长以后的长度L,根据X =L-L0,算出对应的伸长量,观察弹簧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
引导学生大胆动手并进行现场指导和答疑。
演示信息技术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学生亲自操作:
组织全班交流、讨论,得出实验结论: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教师引导:
通过对两个图像的对比引出
教师引导:
理论联系实际: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教师:
随机抽取学生作业,利用展示台进行展示,现场及时纠正问题。
教师引导:
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
兴趣作业:尝试做一个弹簧测力器
质疑
数学思考
小组汇报成果:(实验步骤):
(1)将弹簧挂起来,用刻度尺测出弹簧没有挂勾码时的长度l 0(弹簧的原长)。
(2)将不同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上,平衡后用刻度尺测出弹簧伸长以后的长度l。
(3)根据x = l-l 0,算出对应的伸长量。
(4)分析得到的数据,观察得出弹簧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把数据记入表中。
观察
思考
交流
操作:
小组实验操作探究并记录数据。
操作:
利用计算机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绘制图像)
交流
总结
深入思考
观察图像
归纳联系
分析回答:
这一比例系数成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得到它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思考
交流
拓展
训练
展示
回顾
总结
兴趣操作
大胆
猜测
进行
思考
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利用信息技术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原理思考讨论加深理解。
自主分析,得出结论
课件15张PPT。
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大小的关系
课题:弹力 小活动:比比谁的力气大! 弹力拉力器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 如何判断谁的力气大呢? 谁把拉力器拉的越长,谁的力气就越大!
为什么可以这样判断?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有关系:我的选择:弹簧的弹力与弹簧
的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我的猜想:F=K△L2F=K△L3F=K△L……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有关系: 实验探究 一 探究内容:
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二 设计实验探究方案:

(一)实验器材:
(二 )实验过程:
数据记录表格:难点突破让我们共同完成实验: 你的实验结论:
F = K △L
(K为比例常数)让我们用信息技术来解决物理问题难点突破 类比弹簧被压缩的情况,我们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
著名的胡克定律:内容:
同一个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形变量成正比
公式:F= K △L (K为比例常数)
重点把握K的物理意义
K表示弹簧的一种属性,与弹簧有关,不同的弹簧k值不同。
K值的物理意义:弹簧伸长或压缩单位长度时,弹簧弹力的大小,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例: K=50N/cm
表示弹簧伸长或压缩1cm时,弹簧的弹力为50N。重点把握胡克定律的应用: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弹簧测力计目标达成训练:1、一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N/m 。
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200N的力拉弹簧,则弹簧伸长________m.
2、竖直悬挂的弹簧下端,挂一重为4N的物体时弹簧的长度为12cm,挂重为6N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3cm,则:
弹簧原长为____________
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__
本课小结: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一、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
二、提出问题。
三、猜想假设。
四、实验探究验证。
五、验证猜想,得出结论。
六、理论联系实际,弹簧测力计。书面作业:学案 P50 变式题 4、5大显身手:自制一个弹簧测力计兴趣作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