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声音的特性(25页)2025-2026学年物理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声音的特性(25页)2025-2026学年物理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31 22:5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一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请同学们回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当蚊子、蝴蝶从耳边飞过时……你能听到它们的声音吗?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
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需要研究声音的特性。
请同学们聆听下面的声音。
想一想,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怎样描述这些不同的声音?
1.知道声音的响度及其影响因素。
2.知道声音的音调及其影响因素。
3.知道声音的音色及其影响因素。
响度: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作响度(loudhess)。
敲鼓时,要使鼓声更响,你会怎样做 鼓声的强弱与鼓面振动的幅度是否有关
活动1:探究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关系
想一想
如图所示,在鼓面上撒一些红豆。敲鼓时,你观察到现象 分别轻敲、重敲鼓面,你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这说明什么问题
做一做
知识点一:响度
实验现象
敲鼓时,听到鼓声,同时看到鼓面上的红豆在振动;
重敲鼓面比轻敲鼓面时红豆的振动幅度更大。
结论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振动幅度越大,(鼓的)响度越大。
交流
本实验采用了“转换法”,在鼓面上撒些红豆来显示鼓面振动幅度大小。
思考并和同学交流,除了在鼓面上放一些泡沫塑料、红豆、米粒之外,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案或更好的方法?
方案1
也可用如图所示的办法显示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用细线吊着一个乒乓球,使它接触正在振动的音叉.实验者和音叉的距离保持一定,当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较大时,可看到乒乓球被音叉弹起的高度较高,证明音叉的振幅较大。
深入探究:上节课我们也是用这个实验装置图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今天我们继续用这个探究声音的特性之一——响度。
探究响度与声源振动关系实验的其他方案
转换法
方案2
用胶带纸在鼓面上固定一小平面镜,观察小平面镜反射所形成的光斑的振幅。
联系教材:将这个方案与教材P17(实践与练习2),探究声波能传递能量的实验联系起来,它们是否有相似之处。
小结
由上述活动可知,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声源振幅越大,在一定位置接收到的声波的振幅就越大,因而响度就越大。
信息快递
振动的幅度简称振幅。
思考交流
声音的响度除了与声源的振幅有关,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1.与声源的距离远近有关;2.声音是否集中某一方向传播。
远距离“喊话”
电影《功夫》中的“狮吼功”
同学还能举其他例子对以上两点进 行说明吗?
如图1.4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两次从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一次慢,你听到卡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有什么不同
活动2:探究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
图1.4中卡片从梳齿上划过卡片从梳齿上划过,梳 齿拨动卡片使其振动。快划时,卡片振动快,音调高;慢划时,卡片振动慢,音调低。
图1.4 卡片从梳齿上划过
实验
该实验说明,卡片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卡片振动的快慢有关。
现象及解释
结论
思考:如何表示振动的快慢?
音调:物理学中,将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pitch)。
知识点二:音调
信息快递
物体振动的次数与时间之比叫作频率(frequency)。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一个物体在2s内振动10次,它的频率是5Hz。
实验表明,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探究实验
实验方案:探究音调和声源振动的的关系
将一把钢尺按紧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再次拨动。
【思考】同学还有其他方案来探究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吗?可以借助我们身边的器材试一试。
设计实验
钢尺条
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钢尺的振动的幅度不变,改变振动部分的钢尺长度)
①把钢尺紧压在桌上,使钢尺的 伸出桌面外,用手向下压伸出的钢尺使其振动,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并听钢尺发声的高低,记录在表格中。
②再分别把钢尺的 伸出桌面外,仍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伸出的钢尺使其振动,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并听钢尺发声的高低,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
实验步骤
钢尺伸出的越短,振动越快,音调越高;钢尺伸出的越长,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③整理实验器材,分析表格,记录总结结论。
实验结论
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钢尺振动的长度 (伸出桌面) 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
1 钢尺长度的1/4 快 高
2 钢尺长度的1/2 慢 低
3 钢尺长度的3/4 更慢 更低
一位优秀的钢琴调律师需要备很高的音乐素养、敏锐的听觉和精准的调节技术。
钢琴调音
钢琴中使用了大量木材。木材受空气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会发生形变,固定在它上面的弦的松紧就会改变,因而影响钢琴发出的声音。为了保持琴音的准确性,需要对钢琴进行定期检查和适当调整。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被称为钢琴调律师。
一架钢琴有200多根弦,其中2~3根组成一组同音弦。钢琴调律师首先用音锤敲击音叉,让它发出具有固定频率的纯音,以此作为标准音来判断被调试弦发出的音是否准确;然后使用一种专用工具改变弦的松紧程度,使音调升高或降低,直至达到标准音。
2.使用不同的乐器(如笛子、口琴、小提琴、胡琴等)先后发出音调相同的声音,如C调中的“1(do)”。凭听觉,你能否分辨出这些声音分别是由哪些乐器发出的
活动3:辨别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1.听一段交响乐,你能发现其中有哪些乐器参与了演奏
我们可以再次切换到情景引入,播放声音,感受那五种不同乐器产生的声音有何不同。
知识点三:音色
(1)打击乐器:锣、鼓等收受到打击时产生声音。


2.乐器: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
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
1.不同的乐器,即使发出声音人的响度和音调都相同,我们也可以很轻松地将它们区分开来。原来,声音还有另外一个特性——音色(timbre)。
(2)弦乐器:二胡、小提琴、等通过弦的振动发声。
弦乐器的音调高低取决于弦的粗细、长短和松紧。一般来说,弦乐器的弦越细、 越短、越紧,其发声时的音调越高。
管乐器音调的高低取决于所含空气柱的长短;空气柱越长,音调越低
(3)管乐器:长笛、箫等吹动空气柱振动发声。
不同的声源,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等不同,因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人对这些声音的感觉也就不一样。借助仪器,我们还可以观察到不同音色的声音的波形,如图1-16所示。
响度、音调和音色可以描述声音的特性,通常称为声音的三要素。
如图所示是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距今已有2400多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编钟。这套编钟共65件,依大小次序分成3层8组,悬挂在钟架上。迄今为止,人们用这套编钟还能演奏古今乐曲,且音域宽广、音色优美。
曾侯乙编钟
声音的特性
响度
音调
音色
响度、音调和音色通常称为声音的三要素
1.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声音的强弱叫作响度
2.响度的影响因素
声源的振幅
与声源的距离远近
声音是否集中某一方向传播
1.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
2.音调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
不同声源,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等不同,因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1.大山深处的44名孩子,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用希腊语唱起《奥林匹克颂》,如图所示。他们的歌声走出了大山,走到了世界面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孩子们的天籁之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我们能从伴奏中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C.孩子们的声音是直接传到现场观众耳朵中的,不需要介质
D.通过电视观看节目的观众,将电视声音调大,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D
2.古筝,弹拨弦鸣乐器,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下列动作中,古筝发出声音的音调会变高的是(   )
A.用力拨动琴弦
B.减速拨动琴弦
C.拨动更细的琴弦
D.移去按压琴弦的手指
C
3.AI(人工智能)语音播报能够模仿不同人物的声音,
是因为它学会了模仿人物声音中的哪个特性(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动频率
C
4.在成都地铁3号线磨子桥站出口,行人走上“琴键”台阶(如图),台阶亮灯并响起音乐。关于上述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音乐声由行人振动产生
B.该音乐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乐曲的音色与行人的心情有关
D.乐曲的音调越高响度一定越大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