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22页) 2025-2026学年物理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22页) 2025-2026学年物理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31 22:5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一章 声现象
第4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1.了解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
2. 了解超声波的特点及其应用。
3. 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应用。
为什么我们能听到蜜蜂“嗡嗡嗡”,却听不到蝴蝶飞行时的声音?
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蚂蚁爬行的声音,但能到狗狗走路的声音?
知识点一:声波的分类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
它的频率范围通常为 20 20 000 Hz。
2.超声波
3.次声波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1.可听声波
注意: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都听不到
不同的人听觉的频率范围不完全相同。例如,有些年轻人就能听到频率低于 20 Hz 的声音。一般情况下,人的年龄越大,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越小。
不同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差别较大,如蝙蝠、海豚等能听到超声波,而狗、大象等则能听到次声波。
读一读 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
知识点二:超声波
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回声定位
1.声呐
(1)工作原理:回声定位。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性,发明了超声波定位与测距系统,即声呐。
(2)应用:用于水下目标的探测、定位、跟踪、识别,以及水下导航、通信等,在海洋科学探测、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军事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舰船上的声呐向水中发射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鱼群、潜艇、海底山峦和礁石时反射回来,经声呐系统处理,从而确定它们的位置、距离等信息。利用了声传递信息。
声呐的应用
通过探头发射的超声波进入人体,并从体内组织结构产生的回声中提取信息组成图像。利用了声传递信息。
胎儿的B超图像
2.超声诊断仪(B超)
利用超声波在物体中的传播、反射和衰减等物理特性,快速、精确地进行工件内部缺陷的检测、定位、评估和诊断。利用了声传递信息。
探测铁轨
3.超声探伤仪
由超声波发生器发出的高频振荡信号,通过换能器转换成机械振动,振动传播到清洗液中,形成微小的气泡。这些气泡在液体中迅速扩大和收缩,产生高强度的压力波,将附着在物品表面的污垢和杂质分离。利用了声传递能量。
清洗眼镜
4.超声清洗机
把超声振动的形式转换为移动的形式,比传统电动机体积更小,并具有低速、高精度等优点。不少数码照相机的光学镜头利用了这项技术。
5.超声电机
知识点三:次声波
1.来源
自然现象: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
人为现象:核爆炸、火箭发射、
飞机飞行和列车行驶等 。
2.特点
传播过程中能量衰减较慢,且不易被障碍物遮挡,传播距离远。
3.危害
较强的次声波会对人体产生严重损害,使人恶心、神经衰弱甚至内脏破裂。
强度更大的次声波还会对机器设备、建筑物等造成破坏。
4.应用
科学家正在研究、监测和控制次声波,以便有效避免它的危害,或从次声波中获取信息来预报地震、台风等。
(比如:风暴生成后产生的次声波,传播速度远大于风暴移动速度,根据监测到的次声波,可在风暴来临前发出警报)
利用声传递信息是利用声来了解物体的某些特征没有引起物体发生变化;
利用声传递能量是指声使物体获得了能量后产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即声使物体发生了变化。
声传递信息与声传递能量的区别
辨 析
频率范围通常为20~20000Hz
1.图为094型核潜艇,它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水下航行时是通过声呐系统发出的超声波感知附近海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感知附近海域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潜艇上的舰员能够听见超声波
C
2. 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下列不是利用超声波的是( )
A.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B.用声呐确定潜艇的位置
C.探测核爆炸的强度
D.检测锅炉有没有裂纹
C
3. 研究发现,某种频率的高强度次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给人造成伤害,用这种次声波制成的武器威力巨大,该次声波的频率较接近于(  )
A.27000Hz B.2700Hz
C.270Hz D.7Hz
D
4. 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次声波的是(  )
A.用声呐技术测海底深度
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C.用B超检查身体
D.预报海啸,台风
D
5. 如图所示为人和一些动物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参照如图回答:
(1)人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_______________;
(2)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在远距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在远距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_____。
20Hz~20000Hz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