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
学习导航
01核心素养目标——明确内容要求,落实学习任务
02知识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学习记忆
03课题知识梳理——梳理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04知识当堂检测——课堂自我检测,发现知识盲点
05重难点强训练——探究重点难点,突破学习任务
06巩固分层练习——课后训练巩固,提升能力素养
01核心素养目标——明确内容要求,落实学习任务
1.通过对水、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等分子模型的拆分和原子的重新分类,建立元素的概念。
2.通过对有关元素符号知识的自主学习,会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体会元素符号的科学性。
3.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查元素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
4.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分析,知道元素周期表中包含的信息,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和意识。
02知识思维导图——明确内容要求,落实学习任务
03课题知识梳理——梳理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元素
1. 概念: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 元素概念理解:
(1)不同元素的根本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
(2)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如C-12、C-13、C-14原子同属于碳元素)
(3)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元素种类不变。(如钠原子Na、钠离子Na+属于同种元素)
3.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 原子
概念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别 宏观概念,讲种类、讲质量,不讲个数;可组成物质 微观概念,讲种类、讲质量,也讲个数;可构成分子,也可构成物质
适用范围 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联系 ①原子和元素是个体和总体的关系; ②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④化学变化中原子和元素的种类均不发生变化。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
(1)各种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如图所示,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它的质量分数接近50%,其次是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较少的碳、氢、氮等元素,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2)地壳中含量前四的元素分别为氧、硅、铝、铁。
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
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如氢元素的符号为H,氧元素的符号为O。如果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例如用Cu表示铜元素,Cl表示氯元素,Ca表示钙元素。即: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必须大写。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1)宏观:表示一种元素。
(2)微观: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H: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
(3)特殊:某些由原子构成的物质还表示物质。
例:Fe: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铁这种物质。
(4)数字+元素符号,只表示微观意义:几个原子。
例:5H:表示5个氢原子; 3Fe:3个铁原子。
3.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若等于4,则不易得也不易失电子,化学性质较稳定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元素周期表
1.结构:
(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周期。
(2)族: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列,每一个纵列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共有16个族。
2.周期表每一格包含的信息
示例说明 知识应用
元素名称为铁,元素符号为Fe,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6,质子数为26,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核外电子数为26。
3.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1)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2)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前三周期)从左到右依次增加。
(3)同一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04知识当堂检测——课堂自我检测,发现知识盲点
1.利用铟元素改造太阳能电池板,可提高光电转化效率。下图为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铟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铟的原子序数为49
C.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6 D.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g
【答案】B
【详解】A、铟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元素周期表一格中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所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49,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在原子中,原子序数=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铟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9,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元素周期表一格中的信息可知,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g”,常省略不写,则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天津小吃煎饼果子上抹有的甜面酱中含钾、钙、钠等,这里的钾、钙、钠是指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答案】A
【详解】物质由元素组成,天津小吃煎饼果子上抹有的甜面酱中含钾、钙、钠等,则这里的钾、钙、钠是指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A。
3.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B.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C.元素符号“H”表示氢元素,还表示氢元素的一个原子
D.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答案】C
【详解】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而非中子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B、普通氢原子(如氕)的原子核仅含1个质子,不含中子,因此并非所有原子都含中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元素符号“H”既表示氢元素,也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物质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例如,铁由原子构成,氯化钠由离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4.以下是四种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其中表示金属元素的是
A. B.S C.O D.C
【答案】A
【详解】A. Ag是银的元素符号,银是金属元素;符合题意。
B. S是硫的元素符号,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C. O是氧的元素符号,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D. C是碳的元素符号,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元素的名称、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元素都属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2)硼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 、硼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
(3)图中与镁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元素符号)。
(4)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通常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 (填“阴”或“阳”)离子。
(5)图中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各原子的___________(填字母)相同。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1)二/2
(2) 3 非金属
(3)Be
(4) 得到 阴
(5)C
【详解】(1)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图中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均为2,因此图中各元素都属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2)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圈内数字表示核电荷数,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硼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x=5-2=3;硼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其化学性质相似,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图中与镁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Be;
(4)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阴离子;
(5)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因此图中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各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故选:C。
05重难点强训练——探究重点难点,突破学习任务
问题一 元素的概念
【解题技巧】:
1.不同元素的根本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2.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3.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元素种类不变;
4.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因此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5.地壳中的元素含量前四位:氧O、硅Si、铝Al、铁Fe;
6.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7.化学变化中原子和元素的种类均不发生变化。
例:下列关于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C.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D.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答案】D
【详解】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这是元素的定义,A正确。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B正确。
C、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C正确。
D、元素的种类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而非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只影响元素的化学性质,D错误。
故选D。
变式1:“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A.离子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答案】B
【详解】物质由元素组成。在化学中,物质成分的描述通常使用元素这一宏观概念。“含氟牙膏”中的“氟”指氟元素,而非具体形态(如离子、原子或分子)。
故选B。
变式2:《中国制造2025》对制造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最新研发的光控智能粘附材料由H、C、N、Fe等元素组成,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H B.C C.N D.Fe
【答案】D
【详解】A、H为氢元素,氢为“气”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
B、C为碳元素,碳为“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B错误;
C、N为氮元素,氮为“气”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C错误;
D、Fe为铁元素,铁为“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变式3:全新芯片材料硒氧化铋(Bi2O2Se)中的铋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铋元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83 B.元素符号为Bi
C.一个铋原子的质量为209.0g D.铋是一种金属元素
【答案】C
【详解】A、元素周期表单元格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铋元素原子序数为 83,该选项说法正确;
B、元素周期表单元格右上角字母表示元素符号,铋元素符号为 Bi,该选项说法正确;
C、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铋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09.0,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 “1”,不是 “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铋字带有 “钅” 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问题二 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意义
【解题技巧】:
1.元素符号的书写:
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必须大写。
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宏观:表示一种元素。某些由原子构成的物质还表示物质。
微观: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数字+元素符号,只表示微观意义:几个原子。
例:硒元素是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硒的元素符号为 Se
C.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4 D.Se 只有宏观意义,没有微观意义
【答案】B
【详解】A. 硒元素名称中含有“石”字旁,硒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此选项错误;
B. 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硒的元素符号为 Se,此选项正确;
C. 由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可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内的质子数,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4,此选项错误;
D. Se 可表示硒元素、一个硒原子,既有宏观意义,也有微观意义,此选项错误。
故选B。
变式1:下列符号能表示1个氯原子的是
A.cL B.CL C.Cl D.Cl
【答案】C
【详解】元素符号用于表示元素的原子,书写时必须遵循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的规则,1个氯原子可以表示为:Cl。
故选:C。
变式2: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氢原子 ;
(2)3个水分子 ;
(3)镁离子 ;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答案】(1)2H
(2)3H2O
(3)Mg2+
(4)Al
【详解】(1)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所以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2)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3个水分子表示为3H2O;
(3)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所以镁离子表示为Mg2+;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符号为Al。
变式3: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写出下列各元素或者物质的符号:
①镁 ;
②氮 ;
③碳 。
(2)按要求写出以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镁在氧气中燃烧 。
②铜在氧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 。
【答案】(1) Mg N C
(2)
【详解】(1)①镁的元素符号为Mg;
②氮的元素符号为N;
③碳的元素符号为C。
(2)①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文字表达式为;
②铜在氧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文字表达式为。
问题三 元素周期表及信息示意图
【解题技巧】:
1.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16个族。
2.原子序数与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3.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从左到右依次递增。
4.同一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He最外层有2个电子,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例:如图分别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镁原子和氦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镁离子的符号为Mg2+
C.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0
D.镁元素与氦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答案】D
【详解】A、镁元素名称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镁原子最外层有 2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2 个电子形成带 2 个正电荷的镁离子,离子符号为Mg2+,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可知,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0,故选项说法正确;
D、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2 个电子,表现出金属性。 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且氦只有一个电子层,这是一种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虽然镁元素和氦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 2,但由于氦原子结构的特殊性,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变式1:锂是一种储能金属。如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的质子数为6.94 B.锂的元素符号为Li
C.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
【答案】B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右上角的数字为锂的原子序数,其数值与质子数相等,所以锂的质子数为3,故说法错误;
B、锂的元素符号为,故说法正确;
C、下方的数字为锂的相对原子质量,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故说法错误;
D、锂原子的质子数为3,核外电子数也为3,故说法错误。
故选B。
变式2:氮氧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镓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 B.Ga只可以表示镓单质
C.图中X的数值是8 D.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答案】C
【详解】A、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镓原子电子层数为4,故镓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选项错误;
B、Ga可以表示镓单质,还可以表示镓元素,一个镓原子,选项错误;
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31=2+X+18+3,解得X=8,选项正确 ;
D、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正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 “1”,不是 “g”,常省略不写,则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69.72,选项错误。
故选C。
变式3:2024年是第31个“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主题是“食盐加碘防疾病,平衡营养健康行”。如图是碘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盐中加碘是指碘单质 B.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g
C.碘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碘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五周期
【答案】D
【详解】A、食盐中加碘是指碘元素,不是碘单质,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不符合题意;
C、碘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不符合题意;
D、碘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故碘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五周期,符合题意。
故选D。
06巩固分层练习——课后训练巩固,提升能力素养
【巩固基础】:
1.稀土元素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科学家徐光宪为稀土分离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稀土元素铕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铕属于金属元素 B.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3
C.铕的元素符号为Eu 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g
【答案】D
【详解】A、铕元素名称带 “钅” 字旁,根据元素分类,带 “钅” 字旁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所以铕属于金属元素,A正确 。
B、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 = 质子数 。由图可知,铕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3,原子里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3,B正确 。
C、根据元素周期表信息图,铕的元素符号为Eu,C正确 。
D、元素周期表信息图中,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 “1”,通常省略不写,不是 “g” 。所以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D错误 。
故选D。
2.我国科研团队设计的一种锂载体分子可无损修复废旧锂离子电池。由碳、氟、硫、氧、锂元素组成,上述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答案】C
【详解】碳、硫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氟、氧的偏旁为“气”,属于非金属元素;锂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碳、氟、硫、氧、锂五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4种,故选:C。
3.稀土元素镧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7
C.相对原子质量为138.9g D.元素符号为LA
【答案】B
【详解】A、镧是“钅”旁,属于金属元素,选项A不正确;
B、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中左上角的数字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因此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7,选项B正确;
C、图中元素名称正下方的数字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因此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8.9,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表示“g”,选项C不正确;
D、图中右上角表示的是元素符号,因此镧的元素符号为La(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选项D不正确。
故选B。
4.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适当补碘可预防甲状腺肿大。已知碘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为四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的
B.图2中的③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C.碘与图2中②所表示的粒子均易形成阴离子
D.图2中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只有①
【答案】B
【详解】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53=2+8+18+x+7,x=18,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2中的③是钠离子,其对应的原子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有 2 个电子,第二层有 8 个电子,第三层有 1 个电子,原子的电子层数=周期数,所以③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错误,符合题意;
C、碘原子与图2中②所表示的粒子最外层电子数均是7,均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均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图 2 中①是氦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2,属于相对稳定结构;③是钠离子,属于稳定结构,但不是原子;所以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只有①,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芯片”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如图是镓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镓属于金属元素
B.镓元素的位置应该在Z处
C.镓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
D.镓的最外层电子数与Al相同
【答案】C
【详解】A、镓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则镓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1,故镓元素的位置应该在Z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中m=31-2-8-18=3,则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镓离子,其离子符号为,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铝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由C选项分析可知,镓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与Al相同,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下列元素名称与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完全正确的是
A.氯AL B.氖 Na C.铁Fe D.铜Ca
【答案】C
【详解】A、元素名称“氯”对应的正确符号应为(氯的英文为 Chlorine,符号),选项中的“AL”错误,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缩写,书写规则为: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如有)小写,“AL”全大写不符合书写规则(正确铝符号为),A错误;
B、元素名称“氖”对应的正确符号应为(氖的英文为 Neon,符号),选项中的“”是钠的符号(钠的拉丁文为 Natrium,符号),B错误;
C、元素名称“铁”对应的正确符号为(铁的拉丁文为 Ferrum,符号),符号书写规范(F大写,e小写),完全正确,C正确;
D、元素名称“铜”对应的正确符号应为(铜的拉丁文为 Cuprum,符号),选项中的“”是钙的符号(钙的英文为 Calcium,符号),D错误。
故选C。
7.持续科学补碘,推动健康发展。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
(1)碘元素的符号为 。
(2)碘原子的质子数为 。
(3)从元素分类角度,碘元素属于 元素。
【答案】(1)I
(2)53
(3)非金属
【详解】(1)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中,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由图可知碘元素的符号是I。
(2)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由图可知碘的原子序数为53。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所以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
(3)碘元素名称带 “石” 字旁,从元素分类角度,属于非金属元素。
8.镓拥有“电子工业脊梁”的美誉。图1是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2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镓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A、C、D中与B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
(3)A、B、C、D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填字母序号)。
【答案】(1) 69.72 金属
(2)C
(3)CD
【详解】(1)在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中,名称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故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镓字带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
(2)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A、C、D中的C与B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3)当大于1个电子层时,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稳定结构,故A、B、C、D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C和D。
【能力提升】:
1.镝是一种稀土元素,可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和电动汽车引擎。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镝属于金属元素 B.镝的元素符号为Dy
C.镝原子的核电荷数是66 D.一个镝原子的质量为162.5g
【答案】D
【详解】A、“镝”是“钅”旁,属于金属元素,选项A正确;
B、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中,元素名称右上角表示的是该元素的元素符号,由图可知,镝的元素符号为Dy,选项B正确;
C、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中,元素名称左上角表示的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因此镝原子的核电荷数是66,选项C正确;
D、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中,元素名称正下方表示的是相对原子质量,由图可知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以及一个碳原子(碳12)质量的为,一个镝原子的质量为:,一个镝原子的质量不是162.5g,选项D不正确。
故选D。
2.稀土是国家战略资源,我国化学家徐光宪在稀土分离技术上做出了杰出贡献。稀土中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钬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钬原子质量为164.9g
C.钬的元素符号ho D.钬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67
【答案】D
【详解】A、钬字带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选项错误;
B、在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中,名称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故钬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4.9,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不是“g”,选项错误;
C、在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中,右上角的符号为元素符号,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大写,若有第二个字母小写,故钬的元素符号为Ho,选项错误;
D、在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中,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在原子里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则钬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67,选项正确;
故选D。
3.元素周期表为我们学习和掌握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提供了理论指导,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及硫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 B.硫原子可以得到电子形成
C.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硫元素和硒元素本质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答案】D
【详解】A、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排列的,则硒的原子序数为34,原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故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选项正确;
B、硫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4,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离子符号的书写,将数字和正负号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后标正负号,数值为1,省略不写,则离子符号为:S2-,选项正确;
C、砷子带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选项正确;
D、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硫元素和硒元素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选项错误;
故选D。
4.国产芯片与AI大模型融合发展需要高性能半导体材料,如硅(Si)、锗(Ge)等。如图是元素周期表部分截图,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g B.一个硅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
C.硅、锗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D.半导体材料都是非金属
【答案】B
【详解】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而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则一个硅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C、硅、锗元素位于同一列,则属于同一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像硅是非金属,锗是金属,它们都可作为半导体材料,所以半导体材料可以为金属也可以为非金属,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
B.钠离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
C.每一周期元素的原子中,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D.在化学变化中镁元素容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其离子符号是
【答案】D
【详解】A. 在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横行)表示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例如,氢(H)在第一周期,有1个电子层;氧(O)在第二周期,有2个电子层。该说法正确。
B. 钠原子(Na)的原子序数为11,电子排布为2、8、1(即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8个电子、第三层1个电子)。钠离子(Na+)是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的,电子排布变为2-8,因此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8个电子)。该说法正确。
C. 对于第二、三周期,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确实逐渐增多,例如第二周期:锂(Li)最外层1个电子、铍(Be)2个、硼(B)3个、碳(C)4个、氮(N)5个、氧(O)6个、氟(F)7个、氖(Ne)8个。该说法正确。
D. 镁原子(Mg)原子序数为12,电子排布为2、8、2,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这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镁离子的正确符号是(数字“2”表示电荷数,“+”表示正电荷,写在右上角)。该说法错误。
故选D。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Si B.Fe C.Al D.Hg
【答案】C
【详解】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由高到低顺序为:氧(O)、硅(Si)、铝(Al)、铁(Fe),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故选C。
7.世界是物质的。从宏观角度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从微观角度看,物质又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微观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填字母序号)。
(2)锆原子的质子数为 。
(3)图中A、B、C、D微观粒子中属于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填字母序号)。
(4)硒元素与微观粒子C所对应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
【答案】(1) 3/三 A
(2)40
(3)AD
(4)6
【详解】(1)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则图中A、B、C、D微观粒子共表示三种元素;
A粒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B、C、D粒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故填:A;
(2)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左上方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故锆原子的质子数为40;
(3)有多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或只有一个电子层,电子数为2)时,具有相对稳定结构,则图中A、B、C、D微观粒子中属于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AD;
(4)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硒元素与微观粒子C所对应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为6。
8.化学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如下图。
(1)北斗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n= 。
(2)图2中与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3)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形成铷离子的符号为 。
【答案】(1)1 (2)Na (3) 5 Rb+
【详解】(1)在原子中,原子序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由元素周期表中铷元素的信息可知其原子序数为 37,所以图 1 中m = 37。 n+2+8+18+8=37,则n=1。
(2)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1,图 2 中钠(N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为 1,所以与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Na。
(3) ① 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铷原子的核外有 5 个电子层,所以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五周期。 ② 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1 个电子形成带 1 个正电荷的铷离子,其符号为Rb+。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
学习导航
01核心素养目标——明确内容要求,落实学习任务
02知识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学习记忆
03课题知识梳理——梳理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04知识当堂检测——课堂自我检测,发现知识盲点
05重难点强训练——探究重点难点,突破学习任务
06巩固分层练习——课后训练巩固,提升能力素养
01核心素养目标——明确内容要求,落实学习任务
1.通过对水、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等分子模型的拆分和原子的重新分类,建立元素的概念。
2.通过对有关元素符号知识的自主学习,会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体会元素符号的科学性。
3.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查元素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
4.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分析,知道元素周期表中包含的信息,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和意识。
02知识思维导图——明确内容要求,落实学习任务
03课题知识梳理——梳理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元素
1. 概念:元素是 (即 )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 元素概念理解:
(1)不同元素的根本区别是 ;质子数决定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 。
(2)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属于 。(如C-12、C-13、C-14原子同属于碳元素)
(3)原子 后形成 ,元素 。(如钠原子Na、钠离子Na+属于同种元素)
3.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 原子
概念 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的最小粒子
区别 宏观概念,讲种类、讲质量, 个数;可组成物质 微观概念,讲种类、讲质量, 个数;可构成分子,也可构成物质
适用范围 描述物质的 描述物质的
联系 ①原子和元素是个体和总体的关系; ②原子的 决定元素的种类; ③原子的 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④化学变化中原子和元素的种类 。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
(1)各种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如图所示,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它的质量分数接近50%,其次是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较少的碳、氢、氮等元素,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2)地壳中含量前四的元素分别为 。
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
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如氢元素的符号为H,氧元素的符号为O。如果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例如用Cu表示铜元素,Cl表示氯元素,Ca表示钙元素。即: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必须 写。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必须 写,第二个字母必须 写。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1)宏观:表示一种 。
(2)微观:表示该元素的 。
例:H: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
(3)特殊:某些由原子构成的物质还 。
例:Fe: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铁这种物质。
(4)数字+元素符号,只表示微观意义: 。
例:5H:表示5个氢原子; 3Fe:3个铁原子。
3.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 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 电子,化学性质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若 4,则不易 也不易 电子,化学性质较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元素周期表
1.结构:
(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横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 ,共有 个周期。
(2)族: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纵列,每一个纵列叫做一个 (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共有16个族。
2.周期表每一格包含的信息
示例说明 知识应用
元素名称为 ,元素符号为 ,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质子数为 ,相对原子质量为 ,核外电子数为 。
3.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1)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 数。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
(2)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前三周期)从左到右依次 。
(3)同一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性质 。
04知识当堂检测——课堂自我检测,发现知识盲点
1.利用铟元素改造太阳能电池板,可提高光电转化效率。下图为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铟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铟的原子序数为49
C.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6 D.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g
2.天津小吃煎饼果子上抹有的甜面酱中含钾、钙、钠等,这里的钾、钙、钠是指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3.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B.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C.元素符号“H”表示氢元素,还表示氢元素的一个原子
D.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4.以下是四种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其中表示金属元素的是
A. B.S C.O D.C
5.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元素的名称、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元素都属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2)硼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 、硼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
(3)图中与镁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元素符号)。
(4)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通常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 (填“阴”或“阳”)离子。
(5)图中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各原子的___________(填字母)相同。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
05重难点强训练——探究重点难点,突破学习任务
问题一 元素的概念
【解题技巧】:
1.不同元素的根本区别是 不同; 决定元素的种类;
2.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属于 元素;
3.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元素种类 ;
4.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是 概念,因此元素只讲 ,不讲 ;
5.地壳中的元素含量前四位: 、 、 、 ;
6.原子的 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7.化学变化中原子和元素的种类均 变化。
例:下列关于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C.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D.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答案】D
【详解】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这是元素的定义,A正确。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B正确。
C、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C正确。
D、元素的种类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而非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只影响元素的化学性质,D错误。
故选D。
变式1:“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A.离子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变式2:《中国制造2025》对制造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最新研发的光控智能粘附材料由H、C、N、Fe等元素组成,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H B.C C.N D.Fe
变式3:全新芯片材料硒氧化铋(Bi2O2Se)中的铋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铋元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83 B.元素符号为Bi
C.一个铋原子的质量为209.0g D.铋是一种金属元素
问题二 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意义
【解题技巧】:
1.元素符号的书写:
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必须 写。
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必须 写,第二个字母必须 写。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宏观:表示一种 。某些由原子构成的物质还表示 。
微观:表示该元素的 。数字+元素符号,只表示微观意义: 。
例:硒元素是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硒的元素符号为 Se
C.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4 D.Se 只有宏观意义,没有微观意义
【答案】B
【详解】A. 硒元素名称中含有“石”字旁,硒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此选项错误;
B. 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硒的元素符号为 Se,此选项正确;
C. 由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可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内的质子数,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4,此选项错误;
D. Se 可表示硒元素、一个硒原子,既有宏观意义,也有微观意义,此选项错误。
故选B。
变式1:下列符号能表示1个氯原子的是
A.cL B.CL C.Cl D.Cl
变式2: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氢原子 ;
(2)3个水分子 ;
(3)镁离子 ;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变式3: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写出下列各元素或者物质的符号:
①镁 ;
②氮 ;
③碳 。
(2)按要求写出以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镁在氧气中燃烧 。
②铜在氧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 。
问题三 元素周期表及信息示意图
【解题技巧】:
1.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横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 ,共有 个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族。
2.原子序数与 在数值上相同。
3.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 。
4.同一族元素原子的 相同,化学性质相似。(He最外层有2个电子,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例:如图分别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镁原子和氦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镁离子的符号为Mg2+
C.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0
D.镁元素与氦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答案】D
【详解】A、镁元素名称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镁原子最外层有 2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2 个电子形成带 2 个正电荷的镁离子,离子符号为Mg2+,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可知,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0,故选项说法正确;
D、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2 个电子,表现出金属性。 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且氦只有一个电子层,这是一种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虽然镁元素和氦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 2,但由于氦原子结构的特殊性,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变式1:锂是一种储能金属。如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的质子数为6.94 B.锂的元素符号为Li
C.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
变式2:氮氧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镓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 B.Ga只可以表示镓单质
C.图中X的数值是8 D.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变式3:2024年是第31个“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主题是“食盐加碘防疾病,平衡营养健康行”。如图是碘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盐中加碘是指碘单质 B.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g
C.碘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碘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五周期
06巩固分层练习——课后训练巩固,提升能力素养
【巩固基础】:
1.稀土元素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科学家徐光宪为稀土分离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稀土元素铕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铕属于金属元素 B.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3
C.铕的元素符号为Eu 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g
2.我国科研团队设计的一种锂载体分子可无损修复废旧锂离子电池。由碳、氟、硫、氧、锂元素组成,上述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3.稀土元素镧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7
C.相对原子质量为138.9g D.元素符号为LA
4.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适当补碘可预防甲状腺肿大。已知碘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为四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的
B.图2中的③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C.碘与图2中②所表示的粒子均易形成阴离子
D.图2中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只有①
5.“芯片”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如图是镓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镓属于金属元素
B.镓元素的位置应该在Z处
C.镓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
D.镓的最外层电子数与Al相同
6.下列元素名称与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完全正确的是
A.氯AL B.氖 Na C.铁Fe D.铜Ca
7.持续科学补碘,推动健康发展。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
(1)碘元素的符号为 。
(2)碘原子的质子数为 。
(3)从元素分类角度,碘元素属于 元素。
8.镓拥有“电子工业脊梁”的美誉。图1是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2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镓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A、C、D中与B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
(3)A、B、C、D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填字母序号)。
【能力提升】:
1.镝是一种稀土元素,可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和电动汽车引擎。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镝属于金属元素 B.镝的元素符号为Dy
C.镝原子的核电荷数是66 D.一个镝原子的质量为162.5g
2.稀土是国家战略资源,我国化学家徐光宪在稀土分离技术上做出了杰出贡献。稀土中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钬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钬原子质量为164.9g
C.钬的元素符号ho D.钬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67
3.元素周期表为我们学习和掌握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提供了理论指导,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及硫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 B.硫原子可以得到电子形成
C.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硫元素和硒元素本质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4.国产芯片与AI大模型融合发展需要高性能半导体材料,如硅(Si)、锗(Ge)等。如图是元素周期表部分截图,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g B.一个硅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
C.硅、锗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D.半导体材料都是非金属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
B.钠离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
C.每一周期元素的原子中,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D.在化学变化中镁元素容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其离子符号是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Si B.Fe C.Al D.Hg
7.世界是物质的。从宏观角度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从微观角度看,物质又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微观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填字母序号)。
(2)锆原子的质子数为 。
(3)图中A、B、C、D微观粒子中属于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填字母序号)。
(4)硒元素与微观粒子C所对应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
8.化学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如下图。
(1)北斗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n= 。
(2)图2中与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3)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形成铷离子的符号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