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暑假新课预习提升练第五单元检测卷《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42÷2.3的商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A.18.26 B.18.25 C.18.27
2.0.42×8.6×7.3不计算,就知道它们的积是( )小数。
A.二位 B.三位 C.四位
3.( )家餐厅更拥挤。
A.甲 B.乙 C.一样
4.下图乘法竖式中,方框里的数“114”的含义是( )。
A.114个一 B.114个十分之一
C.114个百分之一 D.无法确定
5.从6.02厘米连续减去( )个0.01,得数是0。
A.2 B.62 C.26 D.602
6.8.7÷0.6商是14,余数是( )。
A.3 B.0.03 C.0.3
7.100张纸叠起来的厚度约是9.6毫米,照这样计算,一亿张纸叠起来厚( )米。
A.960000 B.960 C.9600 D.96000
8.已知a×0.99=b×1.01=c×0.98(a、b、c都不为0),a、b、c三个数中最大的是( )。
A.a B.b C.c D.无法确定
9.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和乙数相等,乙数是4.5,则甲、乙两数的和是( )。
A.0.45 B.0.495 C.4.95 D.49.5
10.将200毫升水倒入容器中,倒入后水量如图所示,容器的容量大约为( )。
A.200毫升 B.400毫升 C.1升 D.700毫升
二、填空题
11.小马虎把错写成,这样计算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 )。
12.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分别为6厘米、8厘米、10厘米,它斜边上的高是( )。
13.计算1.7×(1.2+4.8÷6)时,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结果是( )。
1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0.42升=( )毫升 125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5千克40克=( )千克 5.4公顷=( )平方千米
15.在括号里填“>”“<”或“=”。
1.08+4.5( )6-1.47 4.52×99+4.52( )4.52×100
5.2÷1.3( )5.2×1.3 (1.6+2.8)÷0.2( )1.6+2.8÷0.2
16.根据456×37=16872,很快地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4.56×3.7=( ) 168.72÷37=( )
三、判断题
17.0.45×12的积与4.5×1.2的积相同。( )
18.3.05×2.3的积是三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是7.0。( )
19.7.38×25与73.8×2.5的积相等。( )
20.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一样,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
21.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小数,得到的商一定比被除数大。( )
22.计算小数乘法时,积的小数点一定要和因数的小数点对齐。( )
四、计算题
23.直接写出得数。
0.3×0.3= 4.2+0.08= 54.6+29-4.6=
5.5÷100= 86-5.8= 0.21÷7=
=
24.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6.69-5.9+0.31 (0.4+4)×2.5 89.2-(9.2-8.65)
8×1.03×0.125 2.6+7.4×0.8 5.6×99+5.6
25.在如图竖式的□中填上适当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五、改错题
26.数学小医生。(对的画“√”,错的“×”,并改正)
0.4×1.25×8×2.5
=0.4×2.5+1.25×8
=1+10
=11( )改正:
六、作图题
27.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再把线段分成两段,使其中一段的长度是另一段的3倍。
七、解答题
28.光明小学五年级的两位班主任带领学生去秋游,五一班、五二班共56人,他们来到门口,可以怎样买票?哪种最便宜?
29.刘叔叔开车回老家,要走400千米。汽车的油箱里有20升汽油,每升汽油可供汽车行驶约16.7千米,这些汽油够吗?
30.一辆玩具小汽车9.5元,100元最多可以买几辆玩具小汽车?
31.“双11”超市在搞促销活动:一次性购买毛巾不超过5条,每条8.9元;超过5条的,超过的部分,每条只要7.6元。小宁的妈妈买了一些毛巾,共花费74.9元。她一共买了多少条毛巾?
32.上海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3千米以内一律14元,超出3千米的部分,每千米收费2.4元。明明和妈妈乘坐出租车从家到科技馆,一共付车费26元,明明家离科技馆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33.有甘蔗10千克,可以榨糖1.5千克,1吨甘蔗可以榨糖多少千克?
《五年级暑假新课预习提升练第五单元检测卷《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C D C C C C D
1.A
【分析】根据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求出42÷2.3的商,利用“四舍五入法”,分别保留两位小数求出近似数。
【详解】42÷2.3=18.2608……≈18.26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及应用。
2.C
【分析】根据三个小数相乘,积的小数等于这三个小数位数之和,末尾有0的除外,据此解答。
【详解】0.42×8.6×7.3,0.42×8.6的末尾是2和6,乘积是12;2与7.3的末尾3乘积是6,末尾都不是0,三个小数位数一共有:
2+1+1
=3+1
=4(位)
0.42×8.6×7.3不计算,就知道它们的积是四位小数。
故答案为:C
【点睛】三个小数相乘,如果三个因数的末尾相乘的结果都不是0,那么,它们的乘积的小数位数,就是这三个小数位数的和。
3.A
【分析】由于餐厅属于长方形,图中通过立体观察像平行四边形,但其实是长方形,第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米,宽是8米,第二个长方形的长是6米,宽是4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求出各自的面积,再用它们各自的面积除以每家的桌子数量即可求出每桌占地面积,哪一家的一桌占地面积小,则更拥挤。
【详解】6×8÷7
=48÷7
≈6.86(平方米)
6×4÷3
=24÷3
=8(平方米)
6.86<8
所以甲餐厅更拥挤。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小数除法的计算,关键是要清楚立体看像平行四边形,实际餐厅是长方形。
4.C
【分析】竖式计算3.8×3.3时,方框里的数“114”是第二个因数十分位上的3与第一个因数3.8的乘积,即一位数乘一位数,积是两位数,所以表示114个百分之一或114个0.01,据此解答。
【详解】乘法竖式中,方框里的数“114”是0.3×3.8的积,所以它的含义是114个百分之一。
故答案为:C
5.D
【分析】要求从6.02厘米连续减去多少个0.01,得数是0,实际上就是求6.02里面多少个0.01,用除法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6.02÷0.01=602
从6.02厘米连续减去602个0.01,得数是0。
故答案为:D
6.C
【分析】列竖式计算8.7÷0.6,要注意余数的小数点应和原来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详解】
竖式中余数“3”的小数点应和原来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则余数是0.3。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除法的计算。要注意每一步的余数是小数点和原来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数。
7.C
【分析】先根据除法求出1亿里面有几个100,有几个100张,就有几个9.6毫米,用乘法即可求出一亿张纸的厚度,最后将单位换算成米。
【详解】1亿=100000000
100000000÷100=1000000
1000000×9.6=9600000(毫米)
9600000毫米=9600米
一亿张纸叠起来厚9600米。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小数乘法的计算和应用,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C
【分析】已知a×0.99=b×1.01=c×0.98,即三个乘法算式的积相等,根据“乘积一定时,一个因数大,与它相乘的另一个因数就小”,比较0.99、1.01、0.98的大小,可得出a、b、c的大小关系,进而得解。
【详解】a×0.99=b×1.01=c×0.98(a、b、c都不为0)
0.98<0.99<1.01,即c>a>b;
所以a、b、c三个数中最大的是c。
故答案为:C
9.C
【分析】由于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和乙数相等,那么把乙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和甲数相等。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1位、2位、3位……就是这个数除以10、100、1000……据此算出甲数是几,再算出甲、乙两数的和。
【详解】4.5÷10=0.45
0.45+4.5=4.95
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和乙数相等,乙数是4.5,则甲、乙两数的和是4.95。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点的移动以及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小数点的移动是解题的关键。
10.D
【分析】观察图片可知,容器的高度是倒入的200毫升水高度的3.5倍,也就是这个容器的容量大约为200毫升的3.5倍,用乘法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如图:
杯的高度约为倒入的200毫升水高度的3.5倍;
200×3.5=700(毫升)
故答案为:D
11.4.9
【分析】10.8×(□+0.5)根据乘法分配律展开,再与10.8×□+0.5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10.8×(□+0.5)
=10.8×□+10.8×0.5
10.8×□+10.8×0.5-(10.8×□+0.5)
=10.8×□+10.8×0.5-10.8×□-0.5
=10.8×0.5-0.5
=0.5×(10.8-1)
=0.5×9.8
=4.9
小马虎把10.8×(□+0.5)错写成10.8×□+0.5,这样计算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4.9。
【点睛】本题考查的目的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且能够灵活意义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12.4.8厘米/4.8cm
【分析】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即斜边是10厘米,两条直角边分别是6厘米,8厘米;因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根据两条直角边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再根据高=面积×2÷底,代入数据,求出斜边上的高,据此解答。
【详解】6×8÷2×2÷10
=48÷2×2÷10
=24×2÷10
=48÷10
=4.8(厘米)
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分别为6厘米、8厘米、10厘米,它斜边上的高是4.8厘米。
【点睛】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除 加 乘 3.4
【分析】四则运算分为两级。加法、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1)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法),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法)。
(2)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的。
【详解】1.7×(1.2+4.8÷6)
=1.7×(1.2+0.8)
=1.7×2
=3.4
计算1.7×(1.2+4.8÷6)时,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结果是3.4。
【点睛】关键是明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样适用于小数。
14. 420 1.25 5.04 0.054
【分析】1升=1000毫升,大单位化成小单位乘进率,用0.42乘1000即可;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小单位化成大单位除以进率,用125除以100即可;
1千克=1000克,小单位化成大单位除以进率,用40除以1000,再与5千克合并即可;
1平方千米=100公顷,小单位化成大单位除以进率,用5.4除以100即可。
【详解】由分析得:
0.42升=0.42×1000毫升=420毫升
125平方厘米=(125÷100)平方分米=1.25平方分米
5千克40克=5千克+(40÷1000)千克=5千克+0.04千克=5.04千克
5.4公顷=(5.4÷100)平方千米=0.054平方千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容积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间的进率与换算,熟记单位间的进率是关键。
15. > = < >
【分析】小数加法、减法运算中,将对应的数位对齐,可计算得出答案。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里的乘除法,最后计算括号外面的加减法。除以一个小数,先将除数化为整数,此时被除数也要扩大对应的倍数,在进行除法运算。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得到的积大于这个数;一个数除以大于1的数,得到的积小于这个数。
【详解】1.08+4.5=5.58,6-1.47 =4.53,则1.08+4.5>6-1.47 ;
4.52×99+4.52
=4.52×(99+1)
=4.52×100,即4.52×99+4.52=4.52×100;
5.2÷1.3<5.2,5.2×1.3 >5.2,则5.2÷1.3<5.2×1.3;
(1.6+2.8)÷0.2
=4.4÷0.2
=22
1.6+2.8÷0.2
=1.6+14
=15.6
即:(1.6+2.8)÷0.2>1.6+2.8÷0.2
16. 16.872 4.56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解第一空;根据被除数=商×除数,将168.72÷37=( )转化为37×( )=168.72,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反推即可解答。
【详解】4.56×3.7中相当于将456缩小到原来的,37缩小到原来的,则积相当于缩小到原来的,所以4.56×3.7=16.872;
被除数=商×除数,将168.72÷37=( )转化为37×( )=168.72,积缩小到原来的,一个因数不变,则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所以168.72÷37=4.5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积的变化规律。
17.√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同时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积不变。据此判断。
【详解】0.45×12=5.44
4.5×1.2=5.4
0.45×12=4.5×1.2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乘法,关键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做题。
18.√
【分析】小数乘法中,如果积的末尾不是0,则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
积保留一位小数,即精确到十分位上,要看百分位上的数。根据四舍五入法的原则,若百分位上的数字大于等于5,就向十分位进1;若百分位上的数字小于5,就舍去百分位及其后面数位上的数。
【详解】通过分析可得:3.05×2.3的积的末尾不是0,则积是三位小数;3.05×2.3=7.015≈7.0,则积保留一位小数是7.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
【分析】根据积不变的性质: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的原来的若干份之一,积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7.38扩大10倍是73.8,25缩小到原来的是2.5,7.38×25与73.8×2.5的积相等。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积不变的性质及应用。
20.×
【分析】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计算小数乘法时,小数点不要求对齐;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1.×
【分析】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数小;除以小数1的数,商比原数大,举例说明即可。
【详解】3÷1.5=2,2<3
3÷0.5=6,6>3
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小数,得到的商可能比被除数大也可能比被除数小,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2.×
【分析】根据小数乘法的法则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然后根据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来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不是将积的小数点和因数的小数点对齐。例如:,先按照整数的乘法计算,,因数有两位小数,有一位小数,两个因数有位小数,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三位即可得。
【详解】因为小数乘法的法则是先按照整数的乘法计算,再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来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所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然后根据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来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不是将积的小数点和因数的小数点对齐,
所以“计算小数乘法时,积的小数点一定要和因数的小数点对齐。”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小数的乘法法则: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然后根据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来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熟练运用小数的乘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3.0.09;4.28;79;
0.055;80.2;0.03;
;;
【详解】略。
24.1.1;11;88.65
1.03;8.52;560
【分析】6.69-5.9+0.31运用加法交换律交换0.31和5.9的位置,交换的时候符号也跟着一起交换,然后直接从左往右计算即可;
(0.4+4)×2.5运用乘法分配律展开计算即可;
89.2-(9.2-8.65)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符号变号,再从左往右计算即可;
8×1.03×0.125运用乘法交换律交换1.03和0.125的位置后从左往右计算即可;
2.6+7.4×0.8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5.6×99+5.6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
【详解】6.69-5.9+0.31
=6.69+0.31-5.9
=7-5.9
=1.1
(0.4+4)×2.5
=0.4×2.5+4×2.5
=1+10
=11
89.2-(9.2-8.65)
=89.2-9.2+8.65
=80+8.65
=88.65
8×1.03×0.125
=8×0.125×1.03
=1×1.03
=1.03
2.6+7.4×0.8
=2.6+5.92
=8.52
5.6×99+5.6
=5.6×99+5.6×1
=5.6×(99+1)
=5.6×100
=560
25.见详解
【分析】(1)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
由算式可知,百分位上□加上6得到4,那么应该是8+6=14,向十分位进1。十分位上□加上9再加上进位1得到3,那么应该是3+9+1=12+1=13,向个位进1。个位上,2加上□再加上进位1得到0,应该是2+7+1=9+1=10,向十位进1。十位上1加上进位1得到2。
(2)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求出积,再看两个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由算式可知,百分位上□乘上3得到8。在3的乘法口诀中,只有“三六十八”的尾数是8,6×3=18,向十分位进1,所以□里填6,第一个乘数为□0.6。十分位上0乘上3再加上进位1得到1,第一次乘得的积的□里填1,所以第一次乘得的积为318。十位上□乘上3得到3,那么第一个乘数的十位上只能是1。即10.6×□.3。第二次乘得的积为74□,因为10.3的个位上是0,乘得的积即使加上十分位上的进位数也不可能向十位进1。所以积的十位上的7只能是1乘上7得到7,即第二个乘数为7.3。然后直接计算10.6×7.3即可。
【详解】
【点睛】根据小数加法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来寻找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点。(1)按照运算顺序从最低位依次推理即可。(2)根据第一次乘得的积的尾数是8来推测第一个乘数,然后再根据第二次乘得的积最高位是7来推测第二个乘数。
26.×;
0.4×1.25×8×2.5
=(0.4×2.5)×(1.25×8)
=1×10
=10
【分析】0.4×1.25×8×2.5,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求出结果,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原题中0.4×1.25×8×2.5四个因数是相乘的关系,可以适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但原题脱式计算0.4×2.5+1.25×8错误地使用了乘法分配律。所以原题解法错。
改正:
0.4×1.25×8×2.5
=(0.4×2.5)×(1.25×8)
=1×10
=10
【点睛】考查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灵活运用。
27.见详解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线段的总长度是6厘米,是较短的那条线段的(3+1)倍,所以较短的线段是(6÷4)厘米,进而求出较长的那条线段的长度;先画出长6厘米的线段,再按要求分成两段即可。
【详解】6÷(3+1)
=6÷4
=1.5(厘米)
1.5×3=4.5(厘米)
画图如下:
【点睛】先求出各段线段的长度,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8.可以成人票和学生票分开购买;可以购买50人的团体票和8张学生票;可以购买60张的团体票;购买60人的团体票最便宜;
【分析】共有三种购票方法,①成人票和学生票分开购买;②购买50人的团体票和8张学生票;③购买60张的团体票,分别计算出总钱数再比较即可。
【详解】①成人票和学生票分开购买,需要钱数:
25×2+15.5×56
=50+868
=918(元)
②购买50人的团体票和8张学生票,需要钱数:
550+15.5×(56-50+2)
=550+15.5×8
=550+124
=674(元)
③购买60张的团体票,需要600元。
918>674>600
答:可以成人票和学生票分开购买;可以购买50人的团体票和8张学生票;可以购买60张的团体票;购买60人的团体票最便宜。
【点睛】分别计算出各种购票方法需要的钱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9.不够
【分析】用每升汽油可以行驶的路程乘20求出20升汽油一共可以行驶的路程,然后与400千米比较后判断够不够。
【详解】16.7×20=334(千米)
334千米<400千米
答:这些汽油不够。
【点睛】本题考查了小数乘法的计算和应用,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0.10辆
【分析】用100元÷一辆小汽车的价格,结果用“去尾法”保留近似数即可。
【详解】100÷9.5≈10(辆)
答:100元最多可以买10辆玩具小汽车。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明确,最后无论剩多少钱,只有不够一辆小汽车的钱数,就无法购买一辆小汽车。
31.9条
【分析】一次性购买毛巾不超过5条,每条8.9元,根据乘法的意义,5条需要5×8.9=44.5(元),则74.9元中的74.9-44.5=30.4(元)是超过5条后的购买的毛巾花的钱,又超过5条的,超过的每条只要7.6元,所以超过5条的数量是(30.4÷7.6)条,则她一共买了5+(74.9-44.5)÷7.6条毛巾。
【详解】74.9-5×8.9
=74.9-44.5
=30.4(元)
30.4÷7.6=4(条)
4+5=9(条)
答:她一共买了9条毛巾。
32.8千米
【分析】用26元减去14元,计算出超出3千米的钱数,除以超出3千米的单价2.4元,求出超出3千米的路程,再加上3千米,即可求出明明家离科技馆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详解】(26-14)÷2.4+3
=12÷2.4+3
=5+3
=8 (千米)
答:明明家离科技馆的路程是8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应用,利用“分段计费”法解决此类问题,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33.150千克
【分析】根据1吨=1000千克,把吨转换成千克,然后用1000÷10=100个,求出1000千克里面有多少个10千克,再用100×1.5,即可求出1吨甘蔗可以榨糖多少千克。
【详解】1吨=1000千克
1000÷10×1.5
=100×1.5
=150(千克)
答:1吨甘蔗可以榨糖150千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