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暑假新课预习提升练专项练习检测卷:计算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暑假新课预习提升练专项练习检测卷:计算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31 22:2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暑假新课预习提升练专项练习检测卷:计算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2.直接写出得数。
0.7+1.3= 0.4+0.6= 8.3+3.7= 4.2-3.8= 14+0.78=
14.6-0.3= 1.3+4.5= 0.8-0.5= 7.5+3.2= 0.8-0.45=
3.直接写出得数。
0.63÷9= 0.35÷0.7= 2.7÷0.9= 3.2÷0.04
0.8×0.6= 2.5×3= 0.05×5= 1.2×0.1=
4.口算。
2.5×4= 6.4÷0.8= 0.1×0.2= 0÷2.7=
7.2÷8= 1.25×10= 0.3÷0.3= 5÷0.5=
5.直接写出得数。


6.直接写出得数。
6.9-6= 0.9+0.6= 1-0.09= 0.9+0.1=
0.2×8= 12.5×8= 6.2+0.04= 1.41×1000=
7.计算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8.求下面图的面积。
9.直接写出得数。
6x+3x= 5y-y= x-0.3x= 6.7y-y+0.6y=
99÷9= 108-39= 0.66÷0.33= 10-0.99=
10.列竖式计算。
0.65×10.8 7.05÷0.47
11.直接写出得数。
0.72÷8= 0.37+7.3= 0.24×0.5= 1.1-0.1×9=
10-0.08= 0.52= 3÷0.6= 1.5×6÷1.5×6=
12.直接写结果。
10-0.1= 8.5+2.7= 2.5×0.4= 1.42×0.5= 2.7×400=
45.7×0.01= 2.2+3.5= 7.6×30= 0.74-0.29= 1.25×0.8×20=
13.列式计算。
一个数的3.5倍与它的2.4倍的差是5.61,求这个数。
14.直接写出得数。
1.25×8= 3.6+1.23= 0.62= 0.7÷1.4=
1.68÷0.7= 0.83-0.37= 9.3+7.6= 2x-x=
15.直接写结果。
0.5×4= 0.48+5.2= 0.47÷10= a×8×a=
3.6÷9= 2.8×1000= 0.32= 4.6-0.8-0.2=
16.直接写出得数。


17.直接写出得数。


18.直接写得数。



19.直接写得数。
4.3×0.2= 0.73-0.4= 1.2b-0.2b= 6.8-4.8÷2=
2.6+4= 0.45÷0.09= 32-0.32= 2.5×4÷2.5×4=
20.用竖式计算。(带*的题目要写出验算过程)

*
21.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第二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7.05-31.4= 31.7×0.64≈ *3.24÷2.4=
22.简便方法计算。
5.76+6.16+4.24 5.27-3.9-0.1 3.7×4.5-4.4×3.7 0.25×36
23.用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
10-0.63= 12.68+3.2=
3.5×0.67≈(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913÷0.65=
24.计算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5.用竖式计算。

26.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0.52+0.48÷0.4 2.98+2.9+7.02+3.1
0.38+99×0.38 (14.5-1.8)÷2.5÷0.4
27.直接写得数。
0.2-0.09= 8.5+2.5= 1.36+0.4= 3×0.25=
1-0.45= 0.17+0.3= 0.82-0.22= 1000×0.2=
28.列竖式计算。
3.126×0.9≈(保留两位小数) 3.76÷0.235=
29.列竖式计算。
3.06×6.8= 5.64×0.6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25.82÷14=
30.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8.6+7.94 ★10—3.485 ★8.48÷8 6.3×0.25(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31.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25×(99+99+99+99) 46×102-92 246-73+54-27
32.列竖式计算。
3.88÷4= 2.688÷48= 26.52÷16=
3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7.6-3.65+2.4 7.6-2.45-5.1 4.8+0.36+5.2+0.64
47.6+3.6-9.6 21.78-5.14+8.22-4.86 41-7.7-3.3
34.计算下面组合图形的面积。
35.直接写得数。
4.8÷0.6= 1-0.25= 0.24×5= 4÷5=
2.15+3.85= 1.8×4= 8.4÷7= 0.125×80=
36.直接写出得数。
0.3×0.2= 12.5×4= 4.9÷0.01= 0.14×50=
0.75×10= 2.1÷100= 0.1÷10= 9.1÷1.3=
37.计算。(第1题得数精确到十分位,第2题用简便方法计。)
(1)18.5÷0.68 (2)4.75×4.02+4.02×5.25
38.列竖式计算。
75.9×8.49= 5.94×12.7=
8.54÷0.7= 72.9÷0.9=
39.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0.125×0.4×2.5×8 101×1.5
12.5-7.43-3.57 3.24×8.4+8.4×1.76
40.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41.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42.用竖式计算。
23.4-1.34= 24×2.25= 9.18÷34=
43.在如图竖式的□中填上适当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44.如图,长方形ABCD内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70平方厘米,AB=8厘米,AD=15厘米。求四边形EFGH的面积。
45.求组合图形面积。(单位:dm)
《五年级暑假新课预习提升练专项练习检测卷:计算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参考答案
1.4.5;1;0.001;0.8;
12.8;0.36;0.36;780;
0.13;1;20;0.13;
;;;
【解析】略
2.2;1;12;0.4;14.78
14.3;5.8;0.3;10.7;0.35
【解析】略
3.0.07; 0.5;3;80
0.48;7.5;0.25;0.12
【详解】略
4.10;8;0.02;0
0.9;12.5;1;10
【详解】略
5.5;540;24;0.9;
0.06;4.25;400;0.09
【解析】略
6.0.9;1.5;0.91;1;
1.6;100;6.24;1410
【解析】略
7.432平方厘米
【分析】阴影部分的面积可由一个长为30厘米,宽为20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一个上底为10厘米,下底为18厘米,高为12厘米的梯形的面积得来,分别利用长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求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再相减即可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详解】30×20-(10+18)×12÷2
=600-28×12÷2
=600-168
=432(平方厘米)
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432平方厘米。
8.300平方厘米
【分析】由图可知,平行四边形的底为25厘米,对应的高为12厘米,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详解】25×12=300(平方厘米)
图的面积是300平方厘米。
9.9x;4y;0.7x;6.3y;
11;69;2;9.01
【详解】略
10.7.02;15
【分析】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小数除法计算方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最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详解】0.65×10.8=7.02 7.05÷0.47=15

11.0.09;7.67;0.12;0.2
9.92;0.25;5;36
【详解】略
【点睛】
12.9.9;11.2;1;0.71;1080;
0.457;5.7;228;0.45;20
【解析】略
13.5.1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这个数的3.5-2.4=1.1倍是5.61,然后根据除法的意义,用5.61除以1.1,求出这个数是多少即可。
【详解】5.61÷(3.5-2.4)
=5.61÷1.1
=5.1
14.10;4.83;0.36;0.5
2.4;0.46;16.9;x
【详解】略
15.2;5.68;0.047;8a2
0.4;2800;0.09;3.6
【详解】略
16.7.8;3;0.08;0.49
0.32;1.8;0.041;4
【详解】略
17.0.82;3.3;8.6;5;6.5;
13.4;1.6;9.1;0.09;2.8
【详解】略
18.5.65;5;8.37;0.06
0.4;1.3;0.28;10.97
6.7;0.99
【详解】略
19.0.86;0.33;b;4.4
6.6;5;8.91;16
【详解】略
20.10.09;0.64
10;5.33
【分析】小数加减法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1)小数点对齐:确保小数点对齐,这样相同的数位才能正确对齐。(2)进位和借位:进行加法时,注意满十进一;进行减法时,注意不够减时向前一位借一当十。
最后一道计算题利用差+减数=被减数进行验算。
【详解】10.09 0.64
10 *5.33
验算:
21.5.65;20.29;1.35
【分析】小数减法竖式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即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从低位算起,如果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1当10;
减法验算方法:减数+差=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的结果看因数一共有几个小数位,积就保留几位小数即可;保留两位小数,看小数点后的第三个数,如果小数点后的第三个数大于等于5,则进一,小于5,则舍去;
除数是小数时,要把小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先用被除数的整数部分除以除数,如果不够除,商0,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除法的验算用乘法,即商×除数=被除数。
【详解】*37.05-31.4=5.65 31.7×0.64≈20.29
验算: *3.24÷2.4=1.35
验算:
22.16.16;1.27;0.37;9
【分析】根据加法交换、结合律进行简算;
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原式化为0.25×4×9,再从左到右计算即可。
【详解】5.76+6.16+4.24
=5.76+4.24+6.16
=10+6.16
=16.16
5.27-3.9-0.1
=5.27-(3.9+0.1)
=5.27-4
=1.27
3.7×4.5-4.4×3.7
=3.7×(4.5-4.4)
=3.7×0.1
=0.37
0.25×36
=0.25×4×9
=1×9
=9
23.9.37;15.88
2.35;6.02
【分析】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先看除数中有几位小数,就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用零补足; 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来除;据此判断;
按照题目要求答题,根据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小数除法的验算和整数除法的相同,可以用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的方法来进行验算;
【详解】10-0.63=9.37 12.68+3.2=15.88

3.5×0.67≈2.35 3.913÷0.65=6.02
验算:
24.27dm2;42cm2
【分析】(1)由图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梯形的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把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2)由图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由一个底是8cm,高是6cm的三角形面积加上一个底是6cm,高是6cm的三角形的面积,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把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1)(5+9)×6÷2-5×6÷2
=14×6÷2-30÷2
=42-15
=27(dm2)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7dm2;
(2)8×6÷2+6×6÷2
=48÷2+36÷2
=24+18
=42(cm2)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42cm2。
25.9.1;7.22;3.404;10.35
【分析】小数之间的加、减法计算时,应先将小数点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的加、减法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详解】
=9.1 =7.22 =3.404 =10.35

26.1.72;16
38;12.7
【分析】0.52+0.48÷0.4,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加法;
2.98+2.9+7.02+3.1,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原式化为:(2.98+7.02)+(2.9+3.1),再进行计算;
0.38+99×0.38,根据乘法分配律,原式化为:0.38×(1+99),再进行计算;
(14.5-1.8)÷2.5÷0.4,根据除法的性质,原式化为:(14.5-1.8)÷(2.5×0.4),再进行计算。
【详解】0.52+0.48÷0.4
=0.52+1.2
=1.72
2.98+2.9+7.02+3.1
=(2.98+7.02)+(2.9+3.1)
=10+6
=16
0.38+99×0.38
=0.38×(1+99)
=0.38×100
=38
(14.5-1.8)÷2.5÷0.4
=(14.5-1.8)÷(2.5×0.4)
=12.7÷1
=12.7
27.0.11;11;1.76;0.75
0.55;0.47;0.6;200
【详解】略
28.2.81;16
【分析】小数乘法法则: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保留两位小数,对小数点后第三位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即可。
小数除法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详解】3.126×0.9≈2.81 3.76÷0.235=16

29.20.808;3.67;16.13
【分析】①根据小数的乘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②得数保留两位小数:也就是精确到百分位,只要看千分位上的数字是几,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得近似数;
③根据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把除数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注意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3.06×6.8=20.808 5.64×0.65≈3.67

225.82÷14=16.13
30.16.54;6.515;1.06;1.6
【分析】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法则:(1)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2)从低位算起;(3)按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4)结果中的小数点和相加减的数里的小数点对齐。
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有余数,要添“0”继续除。
小数乘法法则:(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2)看因数中一个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根据差+减数=被减数,商×除数=被除数,进行验算即可。
保留一位小数看百分位,小于1直接舍去,大于或等于5向前一位进一。
【详解】8.6+7.94=16.54 ★10—3.485=6.515
验算:
★8.48÷8=1.06 6.3×0.25≈1.6
验算:
31.9900;4600;200
【分析】(1)把原式化成25×(99×4),再按照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
(2)先把92写成46×2,再按照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a×c+b×c=(a+b)×c,将原式变为46×(102-2)进行计算;
(3)按照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性质,将原式变为246+54-(73+27)进行计算。
【详解】25×(99+99+99+99)
=25×(99×4)
=(25×4)×99
=100×99
=9900
46×102-92
=46×102-46×2
=46×(102-2)
=46×100
=4600
246-73+54-27
=246+54-(73+27)
=246+54-100
=300-100
=200
32.0.97;0.056;1.6575
【分析】根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进行竖式计算,注意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详解】3.88÷4=0.97 2.688÷48=0.056 26.52÷16=1.6575
33.16.35;0.05;11;
41.6;20;30
【分析】(1)根据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先算17.6+2.4=20,再算20-3.65即可解答。
(2)从左往右计算即可解答。
(3)根据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先算4.8+5.2=10,0.64+0.36=1,再算10+1即可解答。
(4)从左往右计算即可解答。
(5)根据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先算21.78+8.22=30,再算30-5.14-4.86,再根据连减的性质a-b-c=a-(b+c),所以30-5.14-4.86=30-(4.86+5.14)=20。
(6)根据连减的性质a-b-c=a-(b+c),所以41-7.7-3.3=41-(7.7+3.3)=41-11=30。
【详解】(1)17.6-3.65+2.4
=17.6+2.4-3.65
=20-3.65
=16.35
(2)7.6-2.45-5.1
=5.15-5.1
=0.05
(3)4.8+0.36+5.2+0.64
=(4.8+5.2)+(0.64+0.36)
=10+1
=11
(4)47.6+3.6-9.6
=51.2-9.6
=41.6
(5)21.78-5.14+8.22-4.86
=21.78+8.22-4.86-5.14
=(21.78+8.22)-(4.86+5.14)
=30-10
=20
(6)41-7.7-3.3
=41-(7.7+3.3)
=41-11
=30
34.146平方厘米
【分析】
如图:,组合图形的面积等于长16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面积加底是(16-10)厘米,高是(14-8)厘米的三角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长×宽,三角形面积=底×高÷2,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16×8+(16-10)×(14-8)÷2
=128+6×6÷2
=128+18
=146(平方厘米)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146平方厘米。
35.8;0.75;1.2;0.8
6;7.2;1.2;10
【详解】略。
36.0.06;50;490;7
7.5;0.021;0.01;7
【解析】略
37.(1)27.2;(2)40.2
【分析】(1)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被除数的数用完时,在被除数的末尾添“0”继续除;除不尽时,要求得数保留几位小数,要除到它的下一位,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小数。
(2)根据乘法分配律,将算式变为(4.75+5.25)×4.02进行简算即可。
【详解】(1)18.5÷0.68≈27.2
(2)4.75×4.02+4.02×5.25
=(4.75+5.25)×4.02
=10×4.02
=40.2
38.644.391;75.438
12.2;81
【分析】小数乘法法则:
(1)按整数乘法法则先算出积。
(2)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计算小数除法时,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添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75.9×8.49=644.391 5.94×12.7=75.438

8.54÷0.7=12.2 72.9÷0.9=81

39.1;151.5;1.5;42
【分析】(1)按照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
(2)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
(3)按照减法的性质计算;
(4)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
【详解】(1)0.125×0.4×2.5×8
=(0.125×8)×(0.4×2.5)
=1×1
=1
(2)101×1.5
=(100+1)×1.5
=100×1.5+1.5
=150+1.5
=151.5
(3)12.5-7.43-3.57
=12.5-(7.43+3.57)
=12.5-11
=1.5
(4)3.24×8.4+8.4×1.76
=8.4×(3.24+1.76)
=8.4×5
=42
40.40m2
【分析】阴影部分的面积=梯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三角形面积=底×高÷2,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6+10)×8÷2-6×8÷2
=16×8÷2-24
=64-24
=40(m2)
41.302平方米
【分析】看图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长方形面积-梯形面积,长方形面积=长×宽,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26×15-(10+12)×8÷2
=390-22×8÷2
=390-88
=302(平方米)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302平方米。
42.22.06;54;0.27
【分析】(1)减法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当十。
(2)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3)在计算9.18÷34时,因为34是整数,根据小数除法中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详解】23.4-1.34=22.06 24×2.25=54 9.18÷34=0.27

43.见详解
【分析】(1)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
由算式可知,百分位上□加上6得到4,那么应该是8+6=14,向十分位进1。十分位上□加上9再加上进位1得到3,那么应该是3+9+1=12+1=13,向个位进1。个位上,2加上□再加上进位1得到0,应该是2+7+1=9+1=10,向十位进1。十位上1加上进位1得到2。
(2)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求出积,再看两个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由算式可知,百分位上□乘上3得到8。在3的乘法口诀中,只有“三六十八”的尾数是8,6×3=18,向十分位进1,所以□里填6,第一个乘数为□0.6。十分位上0乘上3再加上进位1得到1,第一次乘得的积的□里填1,所以第一次乘得的积为318。十位上□乘上3得到3,那么第一个乘数的十位上只能是1。即10.6×□.3。第二次乘得的积为74□,因为10.3的个位上是0,乘得的积即使加上十分位上的进位数也不可能向十位进1。所以积的十位上的7只能是1乘上7得到7,即第二个乘数为7.3。然后直接计算10.6×7.3即可。
【详解】
【点睛】根据小数加法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来寻找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点。(1)按照运算顺序从最低位依次推理即可。(2)根据第一次乘得的积的尾数是8来推测第一个乘数,然后再根据第二次乘得的积最高位是7来推测第二个乘数。
44.10平方厘米
【分析】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先求出长方形ABCD的面积,四边形EFGH的面积=三角形ACG的面积+三角形BDG的面积-空白部分的面积,而三角形ACG的面积+三角形BDG的面积为长方形面积的一半,空白部分的面积=长方形面积-阴影部分的面积,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8×15=120(平方厘米)
120÷2=60(平方厘米)
120-70=50(平方厘米)
60-50=10(平方厘米)
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
【点睛】关键是看懂图示,理解空白部分与整个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利用重叠问题的解题方法,即可求解。
45.70平方分米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这个组合图形可以分成长是8分米、宽是2分米的长方形和上底是8分米、下底是10分米、高是(8-2)分米的梯形面积的和,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8×2+(8+10)×(8-2)÷2
=16+18×6÷2
=16+108÷2
=16+54
=70(平方分米)
所以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是70平方分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