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人教A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2 基本不等式
第二章 2.2 第1课时 基本不等式(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2.2 第1课时 基本不等式(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31 21:32:04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2.2 基本不等式
第1课时 基本不等式
[学习目标] 1.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数学运算) 2.掌握基本不等式≤(a>0,b>0).(数学抽象) 3.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逻辑推理)
探究1 基本不等式
问题1 由赵爽弦图(如图)抽象出了一类重要不等式:a2+b2≥2ab,a,b∈R,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如果a>0,b>0,我们以,分别代替图中的a,b,可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 上述结论是在重要不等式基础上转化出来的,你能用多种方法给出它的证明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3 结合课本P45中的探究,你能否给出≥的一种几何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生成]
1.基本不等式:如果a>0,b>0,则,当且仅当____时,等号成立.其中叫做正数a,b的算术平均数,叫做正数a,b的几何平均数.
2.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______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典例讲评] 1.(源自湘教版教材)设a,b为正数,证明下列不等式:
(1)a+≥2;
(2)≥2.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基本不等式时要注意a>0,b>0和取等号的条件是否满足.
[学以致用] 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R,≥成立
B.若a>0,b>0且a≠b,则a+b>2
C. a,b∈R,a2+b2≥2ab
D.若x>2,则x+≥2中可以取等号
探究2 最值定理
问题4 仔细观察典例1中a+两个代数式,它们有什么共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5 借助≤,能求哪几类问题的最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生成]
已知x,y都为正数,则:
(1)如果积xy等于定值P,那么当且仅当x=y时,和x+y有最小值;
(2)如果和x+y等于定值S,那么当且仅当x=y时,积xy有最大值.
简记为: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
[典例讲评] 【链接教材P45例1、例2】
2.(1)(源自苏教版教材)若m>0,n>0,mn=81,则m+n的最小值是( )
A.4 B.4
C.9 D.18
(2)当x>0时,求+4x的最小值.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题探究] 本例(2)的条件“x>0”变为“x<0”,求+4x的最大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的三点
一是各项均为正;二是寻求定值,求和式最小值时应使积为定值,求积式最大值时应使和为定值;三是考虑等号成立的条件是否具备.
[学以致用] 【链接教材P46练习T4】
2.若0≤x≤8,则的最大值为( )
A. B.4
C. D.
探究3 拼凑法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典例讲评] 3.(1)已知x>2,则y=x+的最小值为________.
(2)已知0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题探究] 本例(1)变为:函数y=x+(x<2)的最大值是( )
A.4 B.5
C.-2 D.2
利用拼凑法求最值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拼凑技巧 以整式为基础,注意利用系数的变化以及等式中常数的调整,做到等价转换
变形技巧 以拼凑出和或积的定值为目标
拆、添项 应注意检验利用基本不等式的前提
提醒:注意应用“拆”“拼”“凑”等技巧的目的是使其满足基本不等式中“正”“定”“等”的条件.
[学以致用] 3.(1)已知a>0,b>0,a+2b=4,则ab的最大值是( )
A. B.2
C.2 D.4
(2)已知x<,求y=4x-2+的最大值.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已知正数a,b满足a2+b2=1,则ab的最大值为( )
A.1 B.
C. D.
2.设x>y>0,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x>>>y
B.x>>>y
C.x>>y>
D.x>>y>
3.(教材P46练习T2改编)已知x>0,y>0,则的最小值为( )
A.15 B.12
C.8 D.6
4.(教材P48习题2.2T1改编)若0
1.知识链:
2.方法链:公式法、拼凑法.
3.警示牌:利用基本不等式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缺一不可.
第1课时 基本不等式
[探究建构] 探究1
问题1 提示:(a>0,b>0).
问题2 提示:法一:(作差法)
0,即,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所以.
法二:(分析法)
要证,
只需证2a+b,
只需证2-a-b0,
只需证-()20,
显然()20成立,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所以.
问题3 提示:
如图,AB是圆的直径,点C是AB上一点,AC=a,BC=b,过点C作垂直于AB的弦DE,连接AD,BD,故有△ACD∽△DCB,故CD.由于CD小于或等于圆的半径,故用不等式表示为.
因此,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是“圆的半径不小于半弦”.
新知生成 1.
2.不小于
典例讲评 1.证明:(1)因为a,均为正数,由基本不等式,得a+2,当且仅当a,即a=1时等号成立,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2)因为a,b为正数,所以也为正数,由基本不等式,得2,当且仅当,即a=b时等号成立,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学以致用 1.BC [A项,当a=-1,b=-1时,不等式不成立;
D项,x+无解,不等式中不可取等号.]
探究2
问题4 提示:两个代数式都具有“x与和”的形式,且x·1(定值).
问题5 提示:当a>0,b>0时,有①ab2;②a+b2.由此我们发现若两个正数的和为定值时,我们可以求这两个数乘积的最大值,若两个数的乘积为定值时,我们可以求这两个数和的最小值.
新知生成 (1)2 (2)S2
典例讲评 2.(1)D [∵m>0,n>0,mn=81,
∴m+n218,当且仅当m=n=9时取等号,故选D.]
(2)解:∵x>0,∴>0,4x>0.
∴.
当且仅当4x,即x,
∴当x>0时,.
母题探究 解:∵x<0,∴-x>0.
则+(-4x)2,
当且仅当-4x,即x=-时取等号.
∴.
∴当x<0时,.
学以致用 2.B [因为0x8,所以8-x0,所以4,当且仅当x=8-x,即x=4时,等号成立.]
探究3
典例讲评 3.(1)6 (2) [(1)因为x>2,所以x-2>0,
所以y=x++2
2 +2=6,
当且仅当x-2,即x=4时,等号成立.
所以y=x+的最小值为6.
(2)法一:∵0
0.
∴y=x(1-3x)×3x(1-3x)
,
当且仅当3x=1-3x,即x时,等号成立.
∴当x时,y=x(1-3x)取得最大值.
法二:∵0
0.
∴y=x(1-3x)=3·x3·2
,
当且仅当x-x,即x时,等号成立.
∴当x时,y=x(1-3x)取得最大值.]
母题探究 C [因为x<2,所以x-2<0,
则y=x++2
=-+2=-2,
当且仅当2-x,即x=0时,等号成立,
所以函数y=x+(x<2)的最大值是-2.]
学以致用 3.(1)B [∵a>0,b>0,a+2b=4,
∴aba·2b2=2,
当且仅当a=2b,即a=2,b=1时,等号成立.
∴ab的最大值为2.]
(2)解:∵x<,∴5-4x>0,
∴y=4x-2+
=-+3
=-2+3=1,
当且仅当5-4x,即x=1时,等号成立.
故当x=1时,ymax=1.
[应用迁移]
1.C [已知正数a,b满足a2+b2=1,则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2.A [∵x>y>0,
∴2x>x+y,,
即>y,∴x>>y.故选A.]
3.B [由基本不等式可知12,
当且仅当,即y=2x时,等号成立,
所以的最小值为12.]
4.1 [当0
0,则1,当且仅当2-a=a,即a=1时,等号成立.因此,的最大值为1.]
1 / 1(共68张PPT)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2 基本不等式
第1课时 基本不等式
[学习目标] 1.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数学运算) 2.掌握基本不等式≤(a>0,b>0).(数学抽象) 3.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逻辑推理)
[教用·问题初探]——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来了解预习教材的情况
问题1.基本不等式的内容是什么?
问题2.基本不等式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问题3.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探究建构 关键能力达成
探究1 基本不等式
问题1 由赵爽弦图(如图)抽象出了一类重要不等式:a2+b2≥2ab,a,b∈R,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如果a>0,b>0,我们以,分别代替图中的a,b,可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a>0,b>0).
问题2 上述结论是在重要不等式基础上转化出来的,你能用多种方法给出它的证明吗?
提示:法一:(作差法)
-=≥0,即≥,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所以≤.
法二:(分析法)
要证≤,
只需证2≤a+b,
只需证2-a-b≤0,
只需证-(-)2≤0,
显然(-)2≥0成立,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所以≤.
问题3 结合课本P45中的探究,你能否给出≥的一种几何解释?
提示:如图,AB是圆的直径,点C是AB上一点,AC=a,BC=b,过点C作垂直于AB的弦DE,连接AD,BD,故有△ACD∽△DCB,故CD=.由于CD小于或等于圆的半径,故用不等式表示为≤.
因此,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是“圆的
半径不小于半弦”.
[新知生成]
1.基本不等式:如果a>0,b>0,则__________,当且仅当____时,等号成立.其中_____叫做正数a,b的算术平均数,_____叫做正数a,b的几何平均数.
2.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______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
不小于
【教用·微提醒】 (1)两个不等式a2+b2≥2ab与≥成立的条件是不同的.前者要求a,b是实数即可,而后者要求a,b都是正实数(实际上后者只要a≥0,b≥0即可).
(2)两个不等式a2+b2≥2ab和≥都是带有等号的不等式,都是“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典例讲评] 1.(源自湘教版教材)设a,b为正数,证明下列不等式:
(1)a+≥2;
(2)≥2.
[证明] (1)因为a,均为正数,由基本不等式,得a+≥2=2,当且仅当a=,即a=1时等号成立,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2)因为a,b为正数,所以也为正数,由基本不等式,得≥2=2,当且仅当,即a=b时等号成立,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反思领悟 利用基本不等式时要注意a>0,b>0和取等号的条件是否满足.
√
[学以致用] 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R,≥成立
B.若a>0,b>0且a≠b,则a+b>2
C. a,b∈R,a2+b2≥2ab
D.若x>2,则x+≥2中可以取等号
√
BC [A项,当a=-1,b=-1时,不等式不成立;
D项,x+≥2=2时取等号的条件为无解,不等式中不可取等号.]
探究2 最值定理
问题4 仔细观察典例1中a+两个代数式,它们有什么共性?
提示:两个代数式都具有“x与和”的形式,且x·=1(定值).
问题5 借助≤,能求哪几类问题的最值?
提示:当a>0,b>0时,有①ab≤;②a+b≥.由此我们发现若两个正数的和为定值时,我们可以求这两个数乘积的最大值,若两个数的乘积为定值时,我们可以求这两个数和的最小值.
[新知生成]
已知x,y都为正数,则:
(1)如果积xy等于定值P,那么当且仅当x=y时,和x+y有最小值____;
(2)如果和x+y等于定值S,那么当且仅当x=y时,积xy有最大值______.
简记为: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
[典例讲评] 【链接教材P45例1、例2】
2.(1)(源自苏教版教材)若m>0,n>0,mn=81,则m+n的最小值是
( )
A.4 B.4
C.9 D.18
(2)当x>0时,求+4x的最小值.
√
(1)D [∵m>0,n>0,mn=81,
∴m+n≥2=18,当且仅当m=n=9时取等号,故选D.]
(2)[解] ∵x>0,∴>0,4x>0.
∴+4x≥2=8.
当且仅当=4x,即x=时取最小值8,
∴当x>0时,+4x的最小值为8.
[母题探究] 本例(2)的条件“x>0”变为“x<0”,求+4x的最大值.
[解] ∵x<0,∴-x>0.
则+(-4x)≥2=8,
当且仅当=-4x,即x=-时取等号.
∴+4x≤-8.
∴当x<0时,+4x的最大值为-8.
【教材原题·P45例1、例2】
例1 已知x>0,求x+的最小值.
分析:求x+的最小值,就是要求一个y0,使 x>0,都有x+≥y0.观察x+,发现x·=1.联系基本不等式,可以利用正数x和的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关系得到y0=2.
[解] 因为x>0,
所以x+≥2=2,
当且仅当x=,即x2=1,x=1时,等号成立,因此所求的最小值为2.
例2 已知x,y都是正数,求证:
(1)如果积xy等于定值P,那么当x=y时,和x+y有最小值2;
(2)如果和x+y等于定值S,那么当x=y时,积xy有最大值S2.
[证明] 因为x,y都是正数,所以
≥.
(1)当积xy等于定值P时,
≥,
所以x+y≥2,
当且仅当x=y时,上式等号成立.于是,当x=y时,和x+y有最小值2.
(2)当和x+y等于定值S时,
≤,
所以xy≤S2,
当且仅当x=y时,上式等号成立.于是,当x=y时,积xy有最大值S2.
反思领悟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的三点
一是各项均为正;二是寻求定值,求和式最小值时应使积为定值,求积式最大值时应使和为定值;三是考虑等号成立的条件是否具备.
[学以致用] 【链接教材P46练习T4】
2.若0≤x≤8,则的最大值为( )
A. B.4
C. D.
√
B [因为0≤x≤8,所以8-x≥0,所以≤=4,当且仅当x=8-x,即x=4时,等号成立.]
【教材原题·P46练习T4】已知-1≤x≤1,求1-x2的最大值.
[解] 当x=±1时,1-x2=0.
当-1<x<1时,1-x>0,1+x>0,
∴1-x2=(1-x)(1+x)≤=1,
当且仅当1+x=1-x,即x=0时,等号成立.
∴1-x2的最大值为1.
探究3 拼凑法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典例讲评] 3.(1)已知x>2,则y=x+的最小值为________.
(2)已知0
6
(1)6 (2) [(1)因为x>2,所以x-2>0,
所以y=x++2≥2 +2=6,
当且仅当x-2=,即x=4时,等号成立.
所以y=x+的最小值为6.
(2)法一:∵0
0.
∴y=x(1-3x)=×3x(1-3x)≤,
当且仅当3x=1-3x,即x=时,等号成立.
∴当x=时,y=x(1-3x)取得最大值.
法二:∵0
0.
∴y=x(1-3x)=3·x=,
当且仅当x=-x,即x=时,等号成立.
∴当x=时,y=x(1-3x)取得最大值.]
[母题探究] 本例(1)变为:函数y=x+(x<2)的最大值是( )
A.4
B.5
C.-2
D.2
√
C [因为x<2,所以x-2<0,则y=x++2=
-+2≤-2+2=-2,
当且仅当2-x=,即x=0时,等号成立,
所以函数y=x+(x<2)的最大值是-2.]
反思领悟 利用拼凑法求最值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拼凑技巧 以整式为基础,注意利用系数的变化以及等式中常数的调整,做到等价转换
变形技巧 以拼凑出和或积的定值为目标
拆、添项 应注意检验利用基本不等式的前提
提醒:注意应用“拆”“拼”“凑”等技巧的目的是使其满足基本不等式中“正”“定”“等”的条件.
[学以致用] 3.(1)已知a>0,b>0,a+2b=4,则ab的最大值是( )
A. B.2
C.2 D.4
(2)已知x<,求y=4x-2+的最大值.
√
(1)B [∵a>0,b>0,a+2b=4,
∴ab==2,
当且仅当a=2b,即a=2,b=1时,等号成立.
∴ab的最大值为2.]
(2)[解] ∵x<,∴5-4x>0,
∴y=4x-2++3≤3=
-2+3=1,
当且仅当5-4x=,即x=1时,等号成立.
故当x=1时,ymax=1.
【教用·备选题】 已知x>-1,则的最小值为______.
16 [
==(x+1)++10,
∵x>-1,∴x+1>0,
∴(x+1)++10≥2+10=16.
当且仅当x+1=,即x=2时,等号成立.]
16
应用迁移 随堂评估自测
1.已知正数a,b满足a2+b2=1,则ab的最大值为( )
A.1 B. C. D.
√
C [已知正数a,b满足a2+b2=1,则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
2.设x>y>0,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x>>>y
B.x>>>y
C.x>>y>
D.x>>y>
A [∵x>y>0,
∴2x>x+y,>,>,
即>y,∴x>>>y.故选A.]
√
3.(教材P46练习T2改编)已知x>0,y>0,则的最小值为( )
A.15 B.12
C.8 D.6
B [由基本不等式可知≥2=12,
当且仅当,即y=2x时,等号成立,
所以的最小值为12.]
4.(教材P48习题2.2T1改编)若0
1 [当0
0,则≤=1,当且仅当2-a=a,即a=1时,等号成立.因此,的最大值为1.]
1
1.知识链:
2.方法链:公式法、拼凑法.
3.警示牌:利用基本不等式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缺一不可.
回顾本节知识,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1.如何由不等式a2+b2≥2ab推导出≤?
[提示] 对于a2+b2≥2ab,若用a代替a2,b代替b2,便可得到a+b≥2,即≤.
2.基本不等式≤的常见变形有哪些?
[提示] ①a+b≥2;②ab≤.
章末综合测评(一) 动量守恒定律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分层作业(十二) 基本不等式
√
一、选择题
1.已知x>0,A=x-2,B=-,则A与B的大小关系是( )
A.A≥B B.A≤B C.A>B D.A<B
A [∵x>0,A=x-2,B=-,∴A-B=x+-2≥2-2=0.当且仅当x=,即x=1时取等号.即A≥B.故选A.]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
2.负实数x,y满足x+y=-2,则x-的最小值为( )
A.1 B.0
C.-1 D.-4
B [根据题意有x=-y-2,故x--2≥2-2=0,当且仅当-y=,即y=-1,x=-1时取等号.因此,x-的最小值为0.故选B.]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
3.已知x>1,y>0,x+y=3,则(x-1)·y的最大值是( )
A. B.
C. D.1
D [由x>1,y>0,x+y=3,得(x-1)·y≤=1,当且仅当x-1=y,即y=1,x=2时取等号.所以(x-1)·y的最大值是1.故选D.]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4.已知x>-1,当x=a时,x-4+取得最小值b,则a+b=( )
A.-3 B.2
C.3 D.8
C [因为x>-1,所以x+1>0,>0,故x-4+-5≥2-5=1,当且仅当x+1=,即x=2时等号成立,故a=2,b=1,a+b=3.故选C.]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5.已知x,y为非零实数,则下列不等式不恒成立的是( )
A.xy≤
B.≥2
C.≥2
D.x2+y2≥2|xy|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B [对于A,因为x,y为非零实数,所以x2+y2≥2xy,则x2+y2+2xy≥4xy,即xy≤,当且仅当x=y时取等号,故A项恒成立;
对于B,当x,y异号时,<0,故B项不恒成立;
对于C,=≥2=2,当且仅当|x|=,即x=±1时取等号,故C项恒成立;
对于D,x2+y2=|x|2+|y|2≥2|x|·|y|=2|xy|,当且仅当|x|=|y|时取等号,故D项恒成立.故选B.]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
6.已知x,y为正实数,且满足4x+y=40,则xy的最大值是_____.
100 [因为4x+y=40,所以xy==100,当且仅当4x=y,即x=5,y=20时,等号成立.
所以xy的最大值为100.]
100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7.已知a,b,c是两两不等的实数,则p=a2+b2+c2与q=ab+bc+ca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p>q [∵a,b,c互不相等,
∴a2+b2>2ab,b2+c2>2bc,a2+c2>2ac.
∴2(a2+b2+c2)>2(ab+bc+ac),
即a2+b2+c2>ab+bc+ac.
即p>q.]
p>q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8.当x>0时,y=的最小值为________.
[当x>0时,+,当且仅当x=2时等号成立,所以当x>0时,y=的最小值为.]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三、解答题
9.(1)(源自苏教版教材)设y=x+,x∈(-2,+∞),求y的最小值.
(2)(源自苏教版教材)设x>0,y>0,且2x+5y=20,求xy的最大值.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解] (1)因为x>-2,所以x+2>0.
由基本不等式,得x+=(x+2)+-2≥2-2=6,当且仅当x+2=,即x=2时,等号成立.
因此,当x=2时,y的最小值为6.
(2)xy==10,
当且仅当2x=5y,即x=5,y=2时,等号成立,
所以xy的最大值是10.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0.若0
A.a2+b2 B.2
C.2ab D.a+b
√
D [法一:∵0
2ab,a+b>2,a>a2,b>b2,∴a+b>a2+b2,故选D.
法二:(特殊值法)取a=,则a2+b2==,显然最大,故选D.]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1.已知m=a-2+(a>2),n=2-b2(b≠0),则m,n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m>n
B.m
C.m=n
D.不确定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A [因为a>2,所以a-2>0,
所以m=(a-2)+≥2=2,
由b≠0,得b2≠0,所以n=2-b2<2.
综上可知m>n.故选A.]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2.《几何原本》卷2的几何代数法(以几何方法研究代数问题)成了后世西方数学家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原理,很多的代数公理或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也称之为无字证明.现有如图所示图形,点F在半圆O上,点C在直径AB上,且OF⊥AB,设AC=a,BC=b,则该图形可以完成的无字证明为( )
A. ≤(a>0,b>0)
B.a2+b2≥2ab(a>0,b>0)
C.(a>0,b>0)
D.≥(a>0,b>0)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A [由题图可知,OF=(a+b),
OC=(a+b)-b=(a-b),
在Rt△OCF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CF==,
∵CF≥OF,∴≥(a+b)(a,b>0).故选A.]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3.函数y=x(0<x<1)的最大值为________.
[由0<x<1,可得y=x=≤,当且仅当x2=1-x2,即x=时,等号成立,此时ymax=.]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4.设x>0,求证:x+.
[证明] 因为x>0,所以x+>0,
所以x+≥2-.
当且仅当x+,即x=时,等号成立.
故不等式得证.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5.我们学习了二元基本不等式:设a>0,b>0,≥,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利用基本不等式可以证明不等式,也可以利用“和定积最大,积定和最小”求最值.
(1)对于三元基本不等式请猜想:设a>0,b>0,c>0,≥________,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把横线补全).
(2)利用(1)猜想的三元基本不等式证明:
设a>0,b>0,c>0,求证:(a2+b2+c2)(a+b+c)≥9abc.
(3)利用(1)猜想的三元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设a>0,b>0,c>0,a+b+c=1,求(1-a)(1-b)·(1-c)的最大值.
[解] (1)对于三元基本不等式猜想:设a>0,b>0,c>0,
,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
即横线处应填.
(2)因为a>0,b>0,c>0,
且a+b+c≥3>0,a2+b2+c2≥>0,
所以(a2+b2+c2)(a+b+c)≥9=9abc,
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
即(a2+b2+c2)(a+b+c)≥9abc.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3)因为a>0,b>0,c>0,,所以abc≤,
又因为a+b+c=1,0<1-a<1,0<1-b<1,0<1-c<1,
所以(1-a)(1-b)(1-c)≤,
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
所以(1-a)(1-b)(1-c)的最大值为.
[点评] 抓住“和定积最大,积定和最小”,类比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本类问题.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谢 谢!课时分层作业(十二) 基本不等式
一、选择题
1.已知x>0,A=x-2,B=-,则A与B的大小关系是( )
A.A≥B B.A≤B
C.A>B D.A<B
2.负实数x,y满足x+y=-2,则x-的最小值为( )
A.1 B.0
C.-1 D.-4
3.已知x>1,y>0,x+y=3,则(x-1)·y的最大值是( )
A. B.
C. D.1
4.已知x>-1,当x=a时,x-4+取得最小值b,则a+b=( )
A.-3 B.2
C.3 D.8
5.已知x,y为非零实数,则下列不等式不恒成立的是( )
A.xy≤ B.≥2
C.≥2 D.x2+y2≥2|xy|
二、填空题
6.已知x,y为正实数,且满足4x+y=40,则xy的最大值是________.
7.已知a,b,c是两两不等的实数,则p=a2+b2+c2与q=ab+bc+ca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8.当x>0时,y=的最小值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9.(1)(源自苏教版教材)设y=x+,x∈(-2,+∞),求y的最小值.
(2)(源自苏教版教材)设x>0,y>0,且2x+5y=20,求xy的最大值.
10.若0
A.a2+b2 B.2
C.2ab D.a+b
11.已知m=a-2+(a>2),n=2-b2(b≠0),则m,n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m>n B.m
C.m=n D.不确定
12.《几何原本》卷2的几何代数法(以几何方法研究代数问题)成了后世西方数学家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原理,很多的代数公理或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也称之为无字证明.现有如图所示图形,点F在半圆O上,点C在直径AB上,且OF⊥AB,设AC=a,BC=b,则该图形可以完成的无字证明为( )
A. ≤(a>0,b>0)
B.a2+b2≥2ab(a>0,b>0)
C.(a>0,b>0)
D.≥(a>0,b>0)
13.函数y=x(0<x<1)的最大值为________.
14.设x>0,求证:x+.
15.我们学习了二元基本不等式:设a>0,b>0,≥,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利用基本不等式可以证明不等式,也可以利用“和定积最大,积定和最小”求最值.
(1)对于三元基本不等式请猜想:设a>0,b>0,c>0,≥________,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把横线补全).
(2)利用(1)猜想的三元基本不等式证明:
设a>0,b>0,c>0,求证:(a2+b2+c2)(a+b+c)≥9abc.
(3)利用(1)猜想的三元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设a>0,b>0,c>0,a+b+c=1,求(1-a)(1-b)·(1-c)的最大值.
课时分层作业(十二)
1.A [∵x>0,A=x-2,B=-,∴A-B=x+,即x=1时取等号.即A≥B.故选A.]
2.B [根据题意有x=-y-2,故x--2=0,
当且仅当-y=,即y=-1,x=-1时取等号.因此,x-的最小值为0.故选B.]
3.D [由x>1,y>0,x+y=3,得(x-1)·y≤=1,当且仅当x-1=y,即y=1,x=2时取等号.所以(x-1)·y的最大值是1.故选D.]
4.C [因为x>-1,所以x+1>0,>>0,故x-4+-5=1,当且仅当x+1=,即x=2时等号成立,故a=2,b=1,a+b=3.故选C.]
5.B [对于A,因为x,y为非零实数,所以x2+y2≥2xy,则x2+y2+2xy≥4xy,
即xy≤(2,当且仅当x=y时取等号,故A项恒成立;
对于B,当x,y异号时,<0,故B项不恒成立;
对于C,=2,当且仅当|x|=,即x=±1时取等号,故C项恒成立;
对于D,x2+y2=|x|2+|y|2≥2|x|·|y|=2|xy|,当且仅当|x|=|y|时取等号,故D项恒成立.故选B.]
6.100 [因为4x+y=40,所以xy==100,当且仅当4x=y,即x=5,y=20时,等号成立.
所以xy的最大值为100.]
7.p>q [∵a,b,c互不相等,
∴a2+b2>2ab,b2+c2>2bc,a2+c2>2ac.
∴2(a2+b2+c2)>2(ab+bc+ac),
即a2+b2+c2>ab+bc+ac.
即p>q.]
8. [当x>0时,,当且仅当x=2时等号成立,
所以当x>0时,y=.]
9.解:(1)因为x>-2,所以x+2>0.
由基本不等式,得x+=(x+2)+-2
≥2-2=6,当且仅当x+2=,即x=2时,等号成立.
因此,当x=2时,y的最小值为6.
(2)xy=·2x·5y≤·(2=10,
当且仅当2x=5y,即x=5,y=2时,等号成立,
所以xy的最大值是10.
10.D [法一:∵0
2ab,a+b>2,a>a2,b>b2,∴a+b>a2+b2,故选D.
法二:(特殊值法)取a=,b=,则a2+b2=,2,2ab=,a+b=,显然最大,故选D.]
11.A [因为a>2,所以a-2>0,
所以m=(a-2)+=2,
由b≠0,得b2≠0,所以n=2-b2<2.
综上可知m>n.故选A.]
12.A [由题图可知,OF=(a+b),OC=(a+b)-b=(a-b),
在Rt△OCF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CF=,
∵CF≥OF,∴(a+b)(a,b>0).故选A.]
13. [由0
14.证明:因为x>0,所以x+>0,
所以x+.
当且仅当x+,即x=时,等号成立.
故不等式得证.
15.解:(1)对于三元基本不等式猜想:设a>0,b>0,c>0,,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
即横线处应填.
(2)因为a>0,b>0,c>0,
且a+b+c≥3>0,a2+b2+c2≥3>0,
所以(a2+b2+c2)(a+b+c)≥9=9abc,
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
即(a2+b2+c2)(a+b+c)≥9abc.
(3)因为a>0,b>0,c>0,,
所以abc≤,
又因为a+b+c=1,
0<1-a<1,0<1-b<1,0<1-c<1,
所以(1-a)(1-b)(1-c)≤,
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
所以(1-a)(1-b)(1-c)的最大值为.
[点评] 抓住“和定积最大,积定和最小”,类比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本类问题.
1 / 1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1 集合的概念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1.4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5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1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2.2 基本不等式
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第三章 函数概念与性质
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3.2 函数的基本性质
3.3 幂函数
3.4 函数的应用(一)
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4.1 指数
4.2 指数函数
4.3 对数
4.4 对数函数
4.5 函数的应用(二)
第五章 三角函数
5.1 任意角和弧度制
5.2 三角函数的概念
5.3 诱导公式
5.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5.5 三角恒等变换
5.6 函数 y=Asin( ωx + φ)
5.7 三角函数的应用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