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乐学同步作业单
2、走月亮
※基础巩固
一、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夜空中有几颗星星在闪烁,月亮就像在洱海中①táo洗过一样皎洁。如银的月光一泻而下,给大地镀上了一层银光。溪岸边月光( ),笼罩着( )的溪水;果园里月影( ),衬托着( )的树枝。在②róu hé的月光下,人们手③qiān手开始走月亮。他们走过鱼儿跃出的水塘,走过布满④é luǎn shí的河滩,走过谷穗低垂的⑤dào tián……听着秋虫唱,闻着瓜果香,谈着丰收景……多么快乐、美妙的夜晚啊!
1、下列对语段中的易错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闪烁(shuò) B.镀上(duó) C.跃出(yuè) D.谷穗(suì)
2、根据拼音写字词,把补充完整。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3、在日记的括号中填入叠词,正确的一项是( )。
A.闪闪 潺潺 团团 弯弯
B.潺潺 闪闪 斜斜 团团
C.闪闪 汩汩 点点 弯弯
D.潺潺 汩汩 斑斑 斜斜
二、按要求填空。
1、照样子,补充并仿写短语。
例:沟水汩汩 溪水 大雨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点苍山 ( )的月亮 ( )的花瓣
( )的小水塘 ( )的传说 ( )的夜晚
( )的鹅卵石 ( )的果子 ( )的溪水
3、“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这句话里 、 两个词分别写出了月盘和月光的特点。这样的句子我也会写:湖面是那样 ,湖水是那样 。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仿写比喻句)
月光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春雨洒在了 ,洒在了 ,也洒在了 ,洒在了 。
3、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
银光一闪……(运用多种感官描写右边的图片)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和阿妈走月亮”在课文中反复出现,第一次是描写了
后出现的,第二次是描写了“我”和阿妈
后出现的,第三次是描写了 后出现的,第四次是“我”深深感受到 后出现的。每出现一次,作者的感情就会更深一层。
2、“我”和阿妈走过月光闪闪的 ,走过 ,走过
,走过 ……这是一条多么美的路啊!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一个 ;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地 。月光下的散步,永远是那么美妙!
※阅读提升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走月亮(节选)
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细细的溪水,流着 ,流着 。灰白色的 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将选文内容补充完整。
2、读选文第2自然段,你能想象到哪些画面 请填一填。
3、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这个字用得很妙,形象地描写了 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
。
4、对“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流露着“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愉悦及“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情意。
B.这句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表达了“我”对月亮的赞美之情。
C.这句话交代了“我”和阿妈的主要活动轨迹。
5、“我”和阿妈还会在溪边做什么 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哦,阿妈,白天你
,而我, 。
六、课外阅读理解。
喊 月 亮
①夜色中,一道微微的天光,勾勒出山的剪影。剪影当中有一个陡峭的山丫,像一双轻合的手掌,伸成一朵莲花苞的形状。那儿,就是山月初吐处了。
②“月亮哎——出来哎——”在孩子们的喊声中,那莲掌般的山廓柔和了,清晰了,猛地一点银辉羞答答地一闪,眨眼就成一片,逐成半圆,终成一轮。
③月亮出来啦! 悠悠升起的明月,亮堂堂地同你脸对着脸。[A]月光铺天盖
地哗哗泻来,很闹腾地在瞬间浸透了山峦、村寨、竹林和小河。
④“哦嗬……”“哦嗬……”孩子们兴奋的吆喝声,拖出长长的尾音,起伏着在夜色里回荡。不知谁一声嚷嚷,大伙就迎着月亮跑去了。
⑤我也疾疾地追了上去。月光下,山路成了一条朦胧的银丝带,沿路奔去,偶尔穿过树林,月光从树缝叶隙中洒落。[B]满眼里是亮晶晶的银色斑点,林间不时传来鸟雀的梦呓,透着一种夜的神秘和美好。
⑥夜深了,山风有了寒意,我们拣了片空旷的草坪歇下来,有人拢来些干树枝,红红的火苗一跳一闪地燃起,大伙依偎着团团围坐,嬉笑逗闹,亲亲热热地挤着烤火,又抬头“哦嗬、哦嗬”地对着月亮喊叫。
⑦月亮是真的听见了呢! 一闪一闪,笑盈盈地挣出了山的掌心,跃上树梢,又悠悠荡荡爬上夜空,看着高了,却不见小,依然又大又圆,伸手可触似的近。
1、文章按照 顺序描绘了一幅山乡喊月图。
2、文章描写了哪些场景 在对应括号里打“√”。
①山月初吐( ) ②月照山路( )
③围坐烤火( ) ④对月高歌( )
3、品读画“ ”的句子,感受文章优美生动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想象画面。
(1)品析词语:[A]句中,“哗哗”与“ ”呼应,生动地写出了月光
的样子。
(2)调动感官:[B]句从 和 两个角度描写,我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4、读画“ ”的句子,月亮真的听见了吗 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真的听到了,因为月亮突然从山后挣了出来,出现在天空中。
B.真的听到了,因为月亮突然变得又大又圆,仿佛触手可及。
C.不是真的听到了,这是“我”附和孩子们童心的说辞。
D.不是真的听到了,这表现了“我”此时内心的宁静和对月亮的喜爱。
※综合实践
七、读一读,连一连。
露从今夜白 天涯共此时
小时不识月 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 呼作白玉盘
月落乌啼霜满天 穿尽红丝几万条
家家乞巧望秋月 江枫渔火对愁眠
八、小练笔。
同学们将心中的月夜画成了画,请你选一幅,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调动多种感官,写一写所见所想。
参考答案
一、1、B
2、①淘 ②柔和 ③牵 ④鹅卵石 ⑤稻田
3、A
二、1、溪水淙淙 大雨哗啦啦
2、高高 美丽 新鲜 可爱 古老 奇妙 灰白色 好吃 细细
3、明亮 柔和 平静 清澈
三、1、西红柿像一盏红彤彤的小灯笼。
2、碧绿的草芽上 枝头的花蕾上 人们的心田上
3、清晨,鸟儿立在枝头放声歌唱,歌声婉转悠扬;树上的花儿婀娜盛放,花香四溢,令人陶醉。
四、1、月光照耀下的乡村美景 在小水塘见到了美丽景色在 田野里看到丰收景象 有母亲的陪伴是多么幸福
2、溪岸 石拱桥 月影团团的果园 庄稼地和菜地 古老的传说 走着
五、1、山草和野花的香味 月光 鹅卵石
2、细细的溪水 灰白色的鹅卵石 山草和野花的香味 阿妈白天洗衣裳,“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花瓣
3、拟人 抱 卵石间的小水塘里倒映着月亮 月亮与小水塘相互融合的和谐、温馨
4、A
5、在溪边洗菜、淘米 卷起裤腿,在溪水里捉鱼摸虾
六、1、时间
2、①√②√③√
3、(1)闹腾 洒满世界
(2)视觉 听觉
皎洁的月光从天空倾泻而下,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点点银斑洒落在地上,林间偶然传来几声鸟叫,仿佛呓语。偶尔几缕调皮的流云,遮挡住了月亮,为世间蒙上一层朦胧的轻纱。
4、D
七、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八、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如水的月光倾泻下来,大地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纱衣。我们一家人在小院里边吃月饼边赏月,欢声笑语传得很远很远。吃着甜甜的月饼,看着家人们的笑脸,我的心中充满了温馨与甜蜜。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