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小石潭记-教学设计(表格式)+课后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0.小石潭记-教学设计(表格式)+课后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31 21:49:00

文档简介

作业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小石潭记
作业练习
【甲】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①。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②。遇用事者③得罪,例出④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⑤,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⑥停蓄⑦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注释】①监察御史:御史台的属官。②礼部员外郎:官名,掌管辨别和拟定礼制之事及学校贡举之法。③用事者:掌权者,指王叔文。④例出:按规定遣出。⑤居闲:指公事清闲。⑥泛滥:文笔汪洋恣肆。⑦停蓄:文笔雄厚凝练。 1.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1)日光下澈( )(2)俶尔远逝( ) (3)益自刻苦( )(4)肆于山水间( ) 2.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限3处) 务 记 览 为 词 章 泛 滥 停 蓄 为 深 博 无 涯 涘 3.翻译下列句子。 (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 4.明末张岱有言:古人记山水手(笔法),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 以【甲】文第②自然段为例,赏析柳宗元描写山水景物的妙处。 细读《小石潭记》,字里行间流露着柳宗元的“忧”和“乐”,借助【乙】 文和链接资料,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柳宗元“忧乐观”的理解。 【链接资料】 ……(子厚)贬永州司马,既窜斥,地又荒疠,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仿《离骚》数十篇,读者咸悲恻。 (《新唐书·柳宗元传》) 参考答案: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翻译。 (1)澈:穿透。句意:阳光直照(到水底) (2)俶尔:忽然。句意: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 (3)益:更加。句意:自己更加刻苦为学。 (4)肆:放纵。句意:而他自己则纵情于山水之间。 2.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 3.(1)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注意重点字词:以:因为。清:凄清。居:停留。) (2)遇上当权的人获罪,他被视为一党,案例同被贬出(京城)做州刺史。(注意重点字词:用事者:当政者。得罪:获罪。例:按例。出:被贬出(京城)。) 4.第②段中“皆若空游无所依”表面上是在写鱼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通过写鱼,表现了水的清澈,这是侧面描写。通过写鱼儿在水中欢快游动,表现作者的愉悦心情。 5.本题考查对作者感情的理解。注意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甲文先写了小石潭的美景,作者的心情也是愉悦的。但是如此美景却偏僻无人赏识,作者的心情转变为忧伤惆怅。 链接材料大意为:柳宗元既遭贬逐,又身处南蛮瘴疠的之地,于是自放于山泽间,他因有志难申,遭遇困境,内怀抑郁的情怀,全部寄托于文章,仿《离骚》写了十多篇文章,阅览的人都为之哀婉凄恻。写了柳宗元被贬后寄情山水。阅读乙文,可以看出主要介绍了柳宗元坎坷的仕途,在被贬到永州任司马后,“居中闲”“为词章”“自肆于山水间”,由乙文可以看出柳宗元一路被贬,为了排遣心中的愤懑,所以游山玩水。链接材料和乙文交代了柳宗元由乐转忧的原因。所以说,乐是暂时的,忧才是柳宗元情感的主旋律。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小石潭记
教学目标
1. 理清游踪,掌握移步换景的手法。 2. 体会意象中包含的作者情感。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制作导览手册。
2. 通过意象解读柳宗元人生。
教学难点: 1. 将小石潭变成景区,设置景点。
2. 将每个景点介绍与柳宗元的永州生活和《永州八记》相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永州旅游文化局为了让游客更便捷游览小石潭,提升景区的人文内涵,拟针对旅游者推出《小石潭导览手册》,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我们准备参与这次活动。 二、导览图·景点命名 首先请为小石潭设计导览图,并给每一个景点取名字。比如观石轩,因为小石潭的石头奇形怪状,所以这里可以设计一个轩台去赏景。 学会设计导览图是每个制作导览手册的设计者必须具备的才能。有同学就设计的非常好。 篁竹林——闻水阁——赏石轩——观鱼台——望源石 根据文中的内容设计导览图,感觉整个小石潭就非常富有景区的气息了,仿佛小石潭景区就在我们眼前了。 三、导览图·景点介绍 那我们就一起走进景点,介绍景点,感受景点的文化气息。每个景点介绍都需要同学们去了解文化背景,才能写出最好的景点介绍词。 景点介绍——水 我们先来到篁竹林,听,有声音,我们来到闻水阁了,大家听到什么了? 听到了水声,“闻水声,如鸣珮环”,那这样的水声,让你有怎样的感受? 可以听出这里的水一定很澄澈。在柳宗元世界里的水声都是特别悦耳。比如他的《石涧记》中就有这样描写“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写出了水声如琴音般的悦耳。这么悦耳的水声,必然会使人想知道,那水究竟是怎样的? “水尤清冽”,“潭中鱼可白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一句直写水清,一句不着一字水,却皆在写水。这里的水特别值得人赏。水声清越让人喜,水色澄清则让人喜。其实柳宗元爱山水,也特别爱水,在《永州八记》中处处着水之美。中国的文人,既有这样丰厚的水氛围 ,临水而慨叹世事人生,便是常有的事。如没有了水,可以想见中国文人的形象会干瘪成什么样子。有水,便有临水者,有临水者,便有临水而生的感慨。水流千万年,临水所兴之感叹,便会绵延千万年,水流万代千秋,那孤独的临水者,便会寒傲万代千秋。而柳宗元就是这个爱临水者。他的《永州八记》里,水成了灵魂。他也临水发现了最美永州。 景点介绍——石 前面就是赏石轩了,小石潭的石是重要的景点之一,它有什么特点呢?从中可见柳宗元怎样的思想呢? 柳宗元笔下的石头都是千奇百怪的,形成的都是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小石潭记》中是这样描绘石头的: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在这个小小的世界里,柳宗元仿佛有了自己的生活世界。有小岛,有山,有岩石,仿佛这是最美妙的世界。生活好像并不孤寂,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美好人生的世界。在柳宗元的石头世界里,还有更美好的境界,能把静的石头世界,变成人间的美境。比如他的《钴鉧潭小丘记》曾这样描写: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自然美景,没有生命的石头在他的世界能成为最美的人间画卷。在这里看不到他的失意,更多的是大自然的诗意。其实人生在落寞之时只要有一份发现美的心,能在无生命的世界里找到世间的美好。这也是引导我们在人生受挫折时也要善于找到方法去面对。所以柳宗元的石头是一个个美好的世界。 景点介绍——鱼 石头中可见柳宗元的美好世界,不过小石潭中的鱼,又就可见柳宗元的另一番世界了。千年来鱼就已经成为了古代文人追求愉悦自由自在生活的象征。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鱼儿的快乐成了庄子的愉悦豁达尚美的外化。那么在柳宗元的世界里,鱼儿是否也是如此呢? 柳宗元是这样描绘鱼儿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鱼儿在这里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不是就是人人都向往的生活吗。在这里那空灵的鱼儿就是柳宗元所向往的生活,他在永州找到了自己的最美世界,别人发现不了的美,他都能发现。此时的鱼儿仿佛没有水的依托,实现了自由。而柳宗元仿佛在永州也找到了自己的自由,在游山玩水中找到了自己的世界。鱼儿是快乐的,游人此时仿佛也是快乐的。大家都好像沉寂在自己的美妙世界,但是这里有一个“似”字告诉大家,这样的乐只能是暂时的。鱼儿是快乐,但是这一群失意的人,虽然暂时忘却了孤独,但是内心深处还是有“忧”的。所以,后半部分,那暖色调渐渐换成了另一种冷色调。 那为何柳宗元快乐不能延续呢,这和他的人生经历有莫大的关系。我们一起走近柳宗元的一生的足迹,感受他人生的变故,就能感受到他的人生不一样。 这样的足迹,我们能深切地领悟到他的千年孤寂,所以有人称他是最冷的诗人。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读读他的最冷的诗。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柳宗元在永州写的诗,我们把前面的四个字合起来,就是千万孤独之意。这首诗中可见,作者当时的内心的孤寂。所有的山,飞鸟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此时柳宗元内心真是千万孤独。他赶了长路来到这里的,日子过得孤寂而荒凉。亲族朋友不来理睬,地方官员时时监视。灾难使他十分狼狈,一度蓬头垢面,丧魂落魄。所以他的作品中除了一份宁静外,他的抑郁不平也很明显的体现。 景点介绍——溪、岸 现在我们一起走进望源石,就能理解柳宗元为什么此时突然色调变化了。在这里可以看到小石潭的源流小溪和溪岸。作者是怎么描绘的?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作者将小溪比喻成“斗”“蛇”,蛇据说在永州随处可见。柳宗元在《与李翰林建书 》中说:“永州于楚为最南,状与越相类。仆闷即出游,游复多恐。涉野有蝮虺大蜂,仰空视地,寸步劳倦;近水即畏射工沙虱,含怒窃发,中人形影,动成疮痏。” (卷三十 P815)描绘蛇是神出鬼没、又具侵略性,更使人充满了极大的恐惧与极度的厌恶。在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也有对蛇的描写“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可见在柳宗元心中的蛇是多么让人害怕的。从此开始,文章中的色调就开始变化了,乐逐渐变成了忧。再看看后面对岸势的描写,更能体会出柳宗元内心的忧惧。“犬牙差互”,这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交互错杂的狗牙,让人内心感到可怕。此时柳宗元忧从心中出,感受到环境过于凄清了。其实凄清的不仅仅是环境,而是是他自己内心深处。由此,我们走近柳宗元,也不难发现他孤寂的内心。 四、走近柳宗元 文章结尾说:“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但是前文中却说“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不是矛盾吗? 其实这并不矛盾,这正是体现了柳宗元孤寂的心。在这天地之间有多少人能够理解他时刻想回朝廷为国效力的心。再美的景也会让他产生忧之心。心中的抑郁不平自然也就流露了。 赏过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景,走过柳宗元的一生,想必我们导览手册中的景也差不多选好了,介绍词肯定心中也有把握了。不过这导览手册的封面封底我们可以怎样来设计。 五、封面设计 如果让你设计封面你准备用什么样的景作为封面,为什么? 我会选择潭中鱼可白许头的画面,这是柳宗元对美的追求,对自由的追求,他贬谪永州虽是人生的灾难,但是,灾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于是,他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 我会选择他潭西南而望的情景,就算是潭西南望见了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但是他还是能与自然同在,天人合一。寻找属于自己的千万孤独又是千万诗意的人生。 六、封底设计 是啊,柳宗元虽贬谪,但是他也在为自己的国家努力。在其位谋其职。余秋雨先生在其《文化苦旅》中说道“他有一个小小的贬谪官职,利用着,挖了井,办了学,种了树,修了寺庙,放了女婢。毕竟劳累,在四十七岁上死去”(《柳侯问》)。柳宗元担任永州司马,有职无权,但他用他的如椽大笔,在《永州八记》中,将自己的胸襟气度与个人不幸的遭遇,都寄托在当地的山水之美里。我想千年的邂逅,我们走近柳宗元,相信这次深度游,你一定有话和他说吧,请写一段话,来表达你的情思,作为导览手册的封底文字。 伐竹取道,临水观潭。潭中石头,宗元性格。潭里鱼儿,自由追求。心中万千喜,但惜千万孤。蛇形溪,犬牙岸,清忧涌心头。 柳宗元的石头是活的,是有生命的,石头的精神就是他的勇往直前。柳宗元的鱼儿是自由的,是快乐,快乐地在自己的世界游玩,游自己的世界。当然柳宗元的小石潭是凄清的,那就是他自己,就算是凄清,他也愿意是那小潭,成为世间间的一方清净地。 期待同学们的导览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