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同步作业单】7、呼风唤雨的世纪——2025-2026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乐学同步作业单】7、呼风唤雨的世纪——2025-2026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2 09:2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乐学同步作业单
7、呼风唤雨的世纪
※基础巩固
一、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在20①shì jì 100年的时间里, 人类利用现代科学②jì shù获得了不少发现和发明。它们让人类的许多③huàn xiǎng 变成了现实,使人类的生活大大( ), 其( )的 ④chéngdù甚至⑤chāo guò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同时也使世界的⑥lián xì日益紧密。我们相信,在未来,现代科学技术会创造越来越多的奇迹,不断( )我们的生活。
1、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语段中的括号里。
改善 改变 改观
3、语段中的“发现”和“发明”的意思和用法不同。我们可以说:屠呦呦
了青蒿素,莱特兄弟 了飞机。
二、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飞机的发明,让腾云驾雾不再是人们的幻想,互联网的发明,让大大的地球变成一个“小村庄”……曾经人们看来出乎意料的事情,如今已经成为日常,归根到底,是科技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呼风唤雨的变化。
腾云驾雾 B.出乎意料 C.归根到底 D.呼风唤雨
2、判断下列句子的类型。
A.疑问句 B.反问句 C.设问句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 当然是人类。 ( )
(2)难道不是人类在呼风唤雨吗 ( )
(3)你知道是谁在呼风唤雨吗 ( )
3、指出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填序号)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D.举例子
(1)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 )
(2)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 ( )
(3)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 )
4、我发现改动后的句②与句①相比,具有( )的表达效果。(多选)
①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来呼风唤雨
②人类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呢 靠现代科学技术。
A.吸引读者 B.引起思考 C.强调“现代科学技术” D.表达强烈疑惑
三、按要求写句子。
1、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难道科学没有创造一个又一个神话吗 (改为陈述句)
2、科学改变了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 科学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3、是谁来呼风唤雨呢 当然是人类。(仿写句子)
四、根据课文内容选择。
1、《呼风唤雨的世纪》讲述了20世纪100年间 的发展历程,作者用 的手法,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 和 ,激发了我们 的情感以及 、 的浓厚兴趣。
2、《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一篇 ,其中的说明方法有: 、
、 、 等。
3、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它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阅读提升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呼风唤雨的世纪(节选)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没有飞机,更没有宇宙飞船。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画“ ”的句子运用 的修辞手法,连用四个“没有”起到了 作用,意在突显 。
2、文中“‘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在现代指什么
3、“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中“大概”的意思是( )。
A.大致的内容或情况。 B.不十分精确或详尽的。 C.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
4、对画“ ”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诗句赞叹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
B.用诗句来形容20世纪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使枯燥的说明变得生动、形象。
C.用诗句来形容20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更有说服力。
5、阅读文段,请你任选一个角度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提问角度:
问题:
六、课外阅读理解。
神奇的仿生学
(一)
①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每个“鼻子”内有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细胞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大脑根据不同的神经电脉冲,就可区别出不同的物质。
②仿生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出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旦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这种仪器既可以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也可以用来测量潜水艇和矿井里的有害气体。
(二)
①令人讨厌的苍蝇,与宏伟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仿生学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仿生学就是科学家通过对大自然和动物界里发生的许多奇迹的仔细观察,建立的一门新兴学科。通过模拟动物的功能,科学家创造出许多适用于生产、学习和人们生活的先进技术。
②你知道飞机与鸟类的关系吗 实际上,飞机的出现,来自对飞行鸟类的直接模仿。船和潜艇来自人们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生物学家对蛛丝进行研究,制造出临时吊桥用的高强度绳索。响尾蛇导弹,就是模仿蛇的热眼功能和其舌上排列的一种类似照相机装置的天然红外线感知能力,研制开发出来的现代化武器。
1. 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文中的“风马牛不相及”是指苍蝇和航天事业本来毫不相干。( )
(2)不同的神经电脉冲可以让苍蝇大脑区别出不同的物质。( )
(3)小型气体分析仪“探头”是一种金属,而不是活的苍蝇。( )
2、阅读全文,找出不同动物与科技之间的对应关系,将表格填写完整。
苍蝇 飞行鸟类 ② ③ 蛇
① 飞机 船和潜艇 高强度绳索 ④
3、某学习小组在读完文章后整理出了一份问题清单,结合文章,判断这些问题是从什么角度提出的,再任选其一回答。
①文段(一)的“这种仪器”有什么用途呢 ( )
②画“ ”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哪些作用 ( )
③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创造是受了动物的启发 ( )
④选文是如何体现标题中的“神奇”二字的 ( )
A.针对文段内容提问 B.针对题目与文章内容的提问
C.针对文章写法提问 D.从文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经验提问
我对问题( )的回答是:
※综合实践
七、语言实践。
同学们就“科技发展的利与弊”开展辩论,请你参与。
正方:我方的观点是“科技发展利大于弊”。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能吃到“超级稻”,住进高楼大厦,还能 。
反方:我方认为 。如

八、小练笔。
科技使过去的幻想变成了现实,你了解到生活中哪些科技将幻想变成现实 写一写。
过去,人们幻想 ,
现在 。
参考答案
一、1、①世纪 ②技术 ③幻想 ④程度 ⑤超过 ⑥联系;
2、改观 改变 改善;
3、发现 发明。
二、1、C
2、CBA
3、ACD
4、ABC
三、1、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2、科学不但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而且改变了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1、科学技术 对比 巨大变化 灿烂前景 热爱科学 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
2、说明文 作比较 作引用 举例子 列数字
3、嘴 超声波 耳朵
五、1、排比 强调 那时候什么也没有,十分落后
2、望远镜 收音机飞机 针对课文内容/联系生活经验
3、C
4、C
5、写法作者为什么要写20世纪前人类的生活
六、1、(1)√ (2)√(3)×
2、小型气体分析仪 鱼类和海豚 蜘蛛 响尾蛇导弹
3、ACDB
示例一:③人工冷光是根据萤火虫发明的。
示例二:①“这种仪器”是用来“检测气体”的。
七、短时间内横跨大江南北
科技发展弊大于利 科技会导致个人隐私的过度泄露
八、一个跟头就能翻十万八千里
中国的“复兴号”高铁从北京到上海只需要四个多小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