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同步作业单】8、蝴蝶的家——2025-2026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乐学同步作业单】8、蝴蝶的家——2025-2026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2 09:2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乐学同步作业单
8、蝴蝶的家
※基础巩固
一、用“\”划去括号里读音有误的一项。
雨中的世界是一幅生动的图画:风儿摇撼(gǎn hàn)着道旁的梧桐树,发出潮水般的喧(xuān xuàn)哗声,雨点儿在屋顶上雀(què qiǎo)跃地歌唱,家雀(què qiǎo)儿在檐(yán zhān)下避(pì bì)雨,梳理着湿漉漉的翅膀。
二、选择题。
1、“幕”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
①覆盖在上面的大块的布。②垂挂着的大块的布。③古代将帅办公的地方。
在“雨幕”中,“幕”字应选第( )种解释。
2、将词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恰当的一项是( )。
蝴蝶的身体是那样( ),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是那样( ),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 )的风雨呢
A.轻巧 柔弱 强烈 B.轻盈 柔嫩 猛烈 C.轻盈 柔弱 猛烈
3、燕爷爷在写文章时用了很多问句,请你判断其类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A.设问句 B.反问句 C.疑问句
(1)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 )
(2)园里的花朵是它们的家吗 ( )
(3)麦田里呢 也不能避雨。 ( )
4、下列和“这不是难为蝴蝶吗”意思一样的是( )。
A.这是难为蝴蝶吗 B.这是不是难为蝴蝶
C.这怎么是难为蝴蝶呢 D.这是难为蝴蝶。
5、选出每个问题的提问角度(填序号),并选出你认为最有思考价值的一个问题给出答案。
①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 ( )
②我们应该如何和自然界的小生命相处 ( )
③“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斑斓,一点儿水都不能沾;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这句话是怎么写出蝴蝶的特点的
( )
三、按要求完成练习。
1、到处都是湿的。 (围绕这句话,将句子写具体)
2、它们是那样柔弱,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 (改为陈述句)
3、春天来了,小草长出来了,花儿开放了。 (改为拟人句)
4、花朵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 (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蝴蝶的家》是一篇 作品,讲述
。文章篇幅短小,行文简洁,极富童真童趣,同时真切地表达了
之情。
《蝴蝶的家》以作者的 为线索展开,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然后再进行 ,再想,再 ,可见作者对蝴蝶是非常 的。
※阅读提升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蝴蝶的家(节选)
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需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
天是那样低沉,云是那样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里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躲避——( ) 喧嚷——( )
2、读这段文字,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填写。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看到了 ,听到了 ,由此想到了 。
3、读一读选义,从不同角度提两个思考题。
①内容理解:
②表达方法:
4、品读文段中带点的词语,赏析这几个词语的表达效果。
密集:
斜挂:
冲洗遍了:
5、选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喧嚷”能不能换成“落” 为什么
六、现代文阅读理解。
苍蝇和宇宙飞船
苍蝇的嗅觉很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但苍蝇并没有“鼻子”,它靠什么来产生嗅觉呢 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在头部的触角上。
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大脑根据不同物质的气味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的物质。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
仿生学家根据苍蝇嗅觉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出一种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就是把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仪;分析仪一旦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1、根据短文内容,把苍蝇辨别气味的示意图补充完整。(填序号)
A.触角 B.神经电脉冲 C.嗅觉神经细胞
2、小型气体分析仪是如何发现、检测气体的 用“ ”在文中画出来。
3、下面问题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提出的 选一选,并作答问题(3)。
A.针对短文内容 B.获得的启示 C.针对短文的写法
(1)第1自然段中,作者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有什么好处 ( )
(2)文中仿生学家发明小型气体分析仪的事例,对我们有何启发 ( )
(3)苍蝇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为什么嗅觉还如此灵敏呢 ( )
问题(3)的答案:
小资料
苍蝇的复眼包含4000多个可独立 成像的单眼,能看清几乎360度范围内的物体。
2、除了嗅觉,苍蝇的眼睛也很特别。阅读小资料,想一想人们根据苍蝇的复眼可以发明什么东西,填写在方框里。
※综合实践
七、阅读下面的问题清单,并完成练习。
①反复写“着急”会显得重复吗 ②蝴蝶有家吗
③为什么反复写“我”为蝴蝶着急 ④其他昆虫的家又在哪里呢
1、我发现问题( )和( )可以合并。
2、以上问题中,从题目的角度提问的是( );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的是( )(多选);引发深入思考的是( )。
3、我提出的问题是:
我能回答这个问题:
八、请结合课文中对蝴蝶的描写和生活经验,写一写蝴蝶的外形特点,为蝴蝶制作一张名片。
参考答案
一、hàn xuān què qiǎo yán bì
二、1、②
2、C
3、BCA
4、D
5、ACB
三、1、树林、花丛、麦田……都被冲洗遍了,到处都是湿漉漉的。
2、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禁不起这猛烈的风雨。
3、春天来了,小草钻出了头,花儿笑红了脸。
4、花朵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不能容它们藏身。
四、1、散文 “我”为雨中的蝴蝶深感担忧,不断找寻蝴蝶的家而最终无果。 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
2、思绪 否定 否定 关心
◎阅读提升
五、1、躲藏 喧闹
2、下雨的景象 风的吼叫,雨的喧嚷 蝴蝶会怎么躲雨。
3、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蝴蝶受得了这样的风雨吗? “雨点密集地喧嚷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写出了雨很大。
生动地描写了风吹雨暮的样子。
写出了暴风雨扫荡天地的情景。
5、不能。“喧嚷”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风雨很大,形象地写出了世界笼罩在猛烈的风雨之中。而“落”只能表达雨点从天而降的状态。
六、1、ACB
2、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就是把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仪;分析仪一旦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
3、CBA
因为苍蝇的“鼻孔”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只要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就会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从而辨别出发出气味的物质。
4、可以发明“蝇眼”照相机、“蝇眼”航空相机等。
七、1、①③
2、② ①③ ④
3、作者不停地问蝴蝶的家在哪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不停地问蝴蝶的家在哪里,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八、身上有条纹,还有斑斓的彩粉,头部有一对触角,身上还有两对翅、三对足,身体十分轻盈。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