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实践探究雷电的奥秘 同步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五章 实践探究雷电的奥秘 同步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31 23:23:50

文档简介

十五章 实践 探究雷电的奥秘
问题缘起
雷电是自然界常见的静电现象,雷电是怎样产生的?雷电对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下面,我们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探究.
活动方案
任务一:查阅并整理资料.了解雷电产生的原因,调查我国历史上关于雷电的记载和预防雷击的措施.
1.关于雷电,我国古代的著作里面有关这方面的记载:
(1)《淮南子·坠形训》认为:“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其中的“阴”指负电荷,“阳”指正电荷,云层带电是因为云层与空气摩擦使电荷发生 转移 ,这种现象叫 摩擦起电 .
(2)《南齐书》中有对雷击的记述:“雷震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电火烧塔下佛面”是因为佛面的金属膜属于 导体 ,强大的放电电流通过佛面的金属膜,金属被熔化.“而窗户不异也”是因为窗户为木制,木头属于 绝缘体 ,所以仍保持原样.
任务二:调查学校建筑和家庭住宅采取的预防雷击措施.
2.我国古代建筑上的角形铁制装饰物(如图),除具有美观的作用外,在雷雨天也有预防 雷击 的作用.
第2题图
交流评价
3.观察如图所示的雷电发生时的情况可知,雷电极易发生在地面上的凸起物与低空云层之间.这对我们预防雷击有什么启示?
第3题图
答:由于雷电极易发生在地面上的凸起物与低空云层之间,要在高大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不要在大树下避雨等.
4.2020年8月10日,上海出现一波强降雨加强雷电天气,东方明珠塔虽被闪电击中(如图),电子由大地通过避雷针不断向空气中释放而毫发无损.
(1)闪电是自然界发生的剧烈的 放电 现象.
(2)避雷针放电时,瞬时电流的方向是 从云端到大地 (选填“从大地到云端”或“从云端到大地”).
拓展研究
5.若某次雷电释放了4.2×109 J的能量,若这些能量全部被水吸收,则可使质量为 2×104 kg的水从0 ℃升高到 50 ℃.[c水=4.2×103 J/(kg·℃)]
本章实验突破
 实验1: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实验器材 电源、开关、导线、规格不同的灯泡、电流表
电路连接 注意事项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断开 ;(2)电流表与被测电路 串联 ,电流正进负出;(3)连接电路前,需对电流表进行 调零 ;(4)电流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试触)
实验数据 记录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流
实验分析 (1)电流表指针异常偏转的原因:①闭合开关前指针不指零,说明电流表需要 调零 ;②指针偏转幅度过小,说明量程选择 过大 ;③指针偏转过大或超出最大刻度,说明量程选择 过小 ;④指针反向偏转,说明 正负接线柱接反 . (2)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的目的: 寻找普遍规律,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实验结论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例1】某小组进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 断开 状态,电流表应 串 联在被测电路中.
(2)做“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实验时闭合开关,发现两个小灯泡的亮度不稳定,电流表的指针也来回摆动.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B (选填字母代号).
A.某段导线断开 B.某接线柱处接触不良  
C.某个小灯泡被短路 D.电流表被烧坏
(3)排除故障后,实验小组继续完成实验,小红认为实验过程中需要多次拆、装电流表很不方便,请你提出一个改进措施: 在电路中多接入几个电流表,分别测量不同位置的电流 .
(4)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图乙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实验时需要测量A、B、C三处的电流.图丙是他们连接的实验电路,某次测量数据如表所示.小红认为从这组实验数据中就可以得出结论:①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各支路电流相等.小明则认为实验存在偶然性,下一步操作应该是
 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
IA/A IB/A IC/A
0.12 0.12 0.24
(5)实验中小张同学发现图甲中灯泡L1比L2亮,于是小张认为“串联电路中电流每流经一个用电器,电流就会弱一些”.请你不添加任何器材,想办法证明小张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操作方法:
 将两只灯泡的位置交换,观察灯泡的亮度是否变化 .
(6)小海利用原有的实验器材,添加一个开关,又设计了一个电路.利用这个电路,不用更换电流表的位置,就可直接测出图乙中A、B、C三处的电流,同样可得出三处电流的关系.请在图丁中的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
 实验2: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
实验器材 电源、开关、导线、 规格不同 的灯泡、电压表
电路连接 注意事项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断开 ;(2)电压表与被测电路 并联 ,电流“正进负出”; (3)连接电路前,需对电压表进行 调零 ;(4)电压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 试触 
实验数据 记录电路中各灯泡及电源两端的电压
实验分析 (1)电压表指针异常偏转的原因:①闭合开关前指针不指零,说明电压表需要 调零 ;②指针偏转幅度过小,说明量程选择 过大 ;③指针偏转过大或超出最大刻度,说明量程选择 过小 ;④指针反向偏转,说明 正负接线柱接反 . (2)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的目的: 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实验结论 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都相等
【例2】小敏和小东用小灯泡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压规律”.
(1)图甲中要测量L2两端电压,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电压表如图乙所示,其原因是电压表 没有调零 .处理好问题后,用电压表分别测ab、cd、ad间的电压,每次拆接电压表时,开关应处于 断开 状态.
(3)小东用电压表测出电路两端的电压和小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记录在下表中,由表中数据可得: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是 U=U1+U2 (用表中字母表示).
实验次数 电路两端电压U/V L1两端电压U1/V L2两端电压U2/V
1 2.8 1.4 1.4
2 2.8 1.1 1.7
3 2.9 2.1 0.8
(4)如图甲所示,小东测量灯泡L2两端的电压之后,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只将电压表接d点的导线改接到a点测L1两端的电压,理由是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
(5)小东将电压表并接在如图丙所示电路中的ab、cd和ad两端,测出一组数据后得出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小敏说这样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接下来的操作是 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十五章 实践 探究雷电的奥秘
问题缘起
雷电是自然界常见的静电现象,雷电是怎样产生的?雷电对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下面,我们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探究.
活动方案
任务一:查阅并整理资料.了解雷电产生的原因,调查我国历史上关于雷电的记载和预防雷击的措施.
1.关于雷电,我国古代的著作里面有关这方面的记载:
(1)《淮南子·坠形训》认为:“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其中的“阴”指负电荷,“阳”指正电荷,云层带电是因为云层与空气摩擦使电荷发生 ,这种现象叫 .
(2)《南齐书》中有对雷击的记述:“雷震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电火烧塔下佛面”是因为佛面的金属膜属于 ,强大的放电电流通过佛面的金属膜,金属被熔化.“而窗户不异也”是因为窗户为木制,木头属于 ,所以仍保持原样.
任务二:调查学校建筑和家庭住宅采取的预防雷击措施.
2.我国古代建筑上的角形铁制装饰物(如图),除具有美观的作用外,在雷雨天也有预防 的作用.
第2题图
交流评价
3.观察如图所示的雷电发生时的情况可知,雷电极易发生在地面上的凸起物与低空云层之间.这对我们预防雷击有什么启示?
第3题图
4.2020年8月10日,上海出现一波强降雨加强雷电天气,东方明珠塔虽被闪电击中(如图),电子由大地通过避雷针不断向空气中释放而毫发无损.
(1)闪电是自然界发生的剧烈的 现象.
(2)避雷针放电时,瞬时电流的方向是 (选填“从大地到云端”或“从云端到大地”).
拓展研究
5.若某次雷电释放了4.2×109 J的能量,若这些能量全部被水吸收,则可使质量为 2×104 kg的水从0 ℃升高到 ℃.[c水=4.2×103 J/(kg·℃)]
本章实验突破
 实验1: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实验器材 电源、开关、导线、规格不同的灯泡、电流表
电路连接 注意事项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2)电流表与被测电路 ,电流正进负出;(3)连接电路前,需对电流表进行 ;(4)电流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试触)
实验数据 记录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流
实验分析 (1)电流表指针异常偏转的原因:①闭合开关前指针不指零,说明电流表需要 ;②指针偏转幅度过小,说明量程选择 ;③指针偏转过大或超出最大刻度,说明量程选择 ;④指针反向偏转,说明 . (2)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的目的:
实验结论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例1】某小组进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 状态,电流表应 联在被测电路中.
(2)做“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实验时闭合开关,发现两个小灯泡的亮度不稳定,电流表的指针也来回摆动.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选填字母代号).
A.某段导线断开 B.某接线柱处接触不良  
C.某个小灯泡被短路 D.电流表被烧坏
(3)排除故障后,实验小组继续完成实验,小红认为实验过程中需要多次拆、装电流表很不方便,请你提出一个改进措施: .
(4)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图乙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实验时需要测量A、B、C三处的电流.图丙是他们连接的实验电路,某次测量数据如表所示.小红认为从这组实验数据中就可以得出结论:①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各支路电流相等.小明则认为实验存在偶然性,下一步操作应该是
.
IA/A IB/A IC/A
0.12 0.12 0.24
(5)实验中小张同学发现图甲中灯泡L1比L2亮,于是小张认为“串联电路中电流每流经一个用电器,电流就会弱一些”.请你不添加任何器材,想办法证明小张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操作方法:
.
(6)小海利用原有的实验器材,添加一个开关,又设计了一个电路.利用这个电路,不用更换电流表的位置,就可直接测出图乙中A、B、C三处的电流,同样可得出三处电流的关系.请在图丁中的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
 实验2: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
实验器材 电源、开关、导线、 的灯泡、电压表
电路连接 注意事项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2)电压表与被测电路 ,电流“正进负出”; (3)连接电路前,需对电压表进行 ;(4)电压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
实验数据 记录电路中各灯泡及电源两端的电压
实验分析 (1)电压表指针异常偏转的原因:①闭合开关前指针不指零,说明电压表需要 ;②指针偏转幅度过小,说明量程选择 ;③指针偏转过大或超出最大刻度,说明量程选择 ;④指针反向偏转,说明 . (2)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的目的:
实验结论 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都相等
【例2】小敏和小东用小灯泡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压规律”.
(1)图甲中要测量L2两端电压,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电压表如图乙所示,其原因是电压表 .处理好问题后,用电压表分别测ab、cd、ad间的电压,每次拆接电压表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3)小东用电压表测出电路两端的电压和小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记录在下表中,由表中数据可得: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是 (用表中字母表示).
实验次数 电路两端电压U/V L1两端电压U1/V L2两端电压U2/V
1 2.8 1.4 1.4
2 2.8 1.1 1.7
3 2.9 2.1 0.8
(4)如图甲所示,小东测量灯泡L2两端的电压之后, (选填“能”或“不能”)只将电压表接d点的导线改接到a点测L1两端的电压,理由是 .
(5)小东将电压表并接在如图丙所示电路中的ab、cd和ad两端,测出一组数据后得出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小敏说这样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接下来的操作是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