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内能及其改变 (原卷板+答案版)2025-2026学年 物理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1 内能及其改变 (原卷板+答案版)2025-2026学年 物理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31 23:14:21

文档简介

14.1 内能及其改变
@基础分点训练
 知识点1 物体的内能
1.【物理观念】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具有的内能越多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也没有内能
C.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具有更多的内能
2.仔细观察图中甲、乙、丙三杯水,其中 丙 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小华小心地在乙杯和丙杯中滴入两滴墨水,他看到 丙 杯中的墨水扩散较快,这个实验表明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
 知识点2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3.【新素材】2025年4月30日13时08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九号进入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形成高温“火球”进入黑障区.下列改变内能的方式与“火球”形成方式相同的是 ( B )
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
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
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
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
4.【教材实验改编】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到硝化棉燃烧.在该实验中活塞压缩厚玻璃筒内的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温度 升高 (选填“升高”或“降低”),达到硝化棉的燃点,硝化棉的内能是通过 热传递 的方式增加的.
 知识点3 热量
5.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一桶水比一杯水含有的热量多
B.物体温度越高,它的热量就越多
C.物体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就越多
D.热量等于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
6.两个物体相接触,热量不再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是由于( C )
A.具有相同的体积
B.具有相同的热量
C.具有相同的温度
D.具有相同的质量
@能力提升训练
7.【地域特色·地方特产】都匀毛尖由毛泽东于1956年亲笔命名,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毛尖茶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采回的鲜茶叶,要及时、均匀地薄摊在洁净的竹匾上,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用火力均匀的木炭火在锅内手工翻炒、烘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第7题图
A.“翻炒”时,茶叶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就越多
B.“烘焙”茶叶时,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茶叶的内能
C.“薄摊、通风、烘焙”是为了加快鲜茶叶内的水分汽化
D.用火种引燃“木炭”的过程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内能
8.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t2时刻物体内能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t3时刻物体内能,理由是 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 .
第8题图
9.【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如图所示,某同学认真阅读一款迷你家庭版爆米花机的说明书后,在其下方点燃燃料,经过安全操作,嘣出了一锅香喷喷的爆米花.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粒内能增加的方法是什么?
(2)打开阀门,将爆米花嘣出的瞬间,阀门周围有大量“白气”.请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白气”形成的原因.
答:(1)爆玉米花时,玉米粒吸收热量,湿度升高、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内能;
(2)打开阀门,将爆米花嘣出的瞬间,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气”.
@思维拓展训练
10.(黔东南模拟)如图甲所示,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一段时间后瓶塞从瓶口冲出且瓶口冒出少许“白气”.请你根据这一现象在图乙中画出:从开始打气到“白气”消失一段时间后的过程中玻璃瓶内空气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大致图象.(环境温度为t0)
微专题2 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辨析
1.“热”字有多种含义,有时表示热量,有时表示内能,有时表示温度,请说出下列几种现象中,“热”字所表示的含义.
(1)盛夏,我们感到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 温度 .
(2)液化气燃烧时产生热中的“热”是指 热量 .
(3)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 内能 .
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高温物体的内能可能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小
B.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将温度传递给低温物体
C.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水比冰含有的热量多
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3.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温度为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内能不变
B.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可能不变
D.两个内能相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有可能发生热传递14.1 内能及其改变
@基础分点训练
 知识点1 物体的内能
1.【物理观念】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具有的内能越多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也没有内能
C.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具有更多的内能
2.仔细观察图中甲、乙、丙三杯水,其中 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小华小心地在乙杯和丙杯中滴入两滴墨水,他看到 杯中的墨水扩散较快,这个实验表明 .
 知识点2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3.【新素材】2025年4月30日13时08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九号进入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形成高温“火球”进入黑障区.下列改变内能的方式与“火球”形成方式相同的是 (   )
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
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
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
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
4.【教材实验改编】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到硝化棉燃烧.在该实验中活塞压缩厚玻璃筒内的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温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达到硝化棉的燃点,硝化棉的内能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的.
 知识点3 热量
5.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桶水比一杯水含有的热量多
B.物体温度越高,它的热量就越多
C.物体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就越多
D.热量等于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
6.两个物体相接触,热量不再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是由于(   )
A.具有相同的体积
B.具有相同的热量
C.具有相同的温度
D.具有相同的质量
@能力提升训练
7.【地域特色·地方特产】都匀毛尖由毛泽东于1956年亲笔命名,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毛尖茶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采回的鲜茶叶,要及时、均匀地薄摊在洁净的竹匾上,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用火力均匀的木炭火在锅内手工翻炒、烘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第7题图
A.“翻炒”时,茶叶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就越多
B.“烘焙”茶叶时,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茶叶的内能
C.“薄摊、通风、烘焙”是为了加快鲜茶叶内的水分汽化
D.用火种引燃“木炭”的过程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内能
8.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t2时刻物体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t3时刻物体内能,理由是 .
第8题图
9.【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如图所示,某同学认真阅读一款迷你家庭版爆米花机的说明书后,在其下方点燃燃料,经过安全操作,嘣出了一锅香喷喷的爆米花.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粒内能增加的方法是什么?
(2)打开阀门,将爆米花嘣出的瞬间,阀门周围有大量“白气”.请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白气”形成的原因.
@思维拓展训练
10.(黔东南模拟)如图甲所示,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一段时间后瓶塞从瓶口冲出且瓶口冒出少许“白气”.请你根据这一现象在图乙中画出:从开始打气到“白气”消失一段时间后的过程中玻璃瓶内空气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大致图象.(环境温度为t0)
微专题2 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辨析
1.“热”字有多种含义,有时表示热量,有时表示内能,有时表示温度,请说出下列几种现象中,“热”字所表示的含义.
(1)盛夏,我们感到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 .
(2)液化气燃烧时产生热中的“热”是指 .
(3)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 .
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温物体的内能可能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小
B.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将温度传递给低温物体
C.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水比冰含有的热量多
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3.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为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内能不变
B.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可能不变
D.两个内能相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有可能发生热传递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