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第1课时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基础分点训练
知识点1 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长沙中考改编)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小明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定值电阻R=5 Ω.
(1)请你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2)小明测量并记录了几组电压和电流值如下表.最后一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为 A.
电压U/V 0.5 1.0 1.5 2.0 2.5
电流I/A 0.10 0.20 0.30 0.40
(3)请在图丙中画出上表各组数据对应的点,并作出I-U图像.
(4)分析实验数据及图像可得实验结论: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比.
(5)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接下来的操作是 .
知识点2 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2.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 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5 Ω、10 Ω、15 Ω、20 Ω、25 Ω.
(1)图甲中a为 ,b为 .(均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
(2)将5 Ω的电阻连接在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 V,读出 的示数.
(3) 开关,取下5 Ω的电阻,将10 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 ,并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4)更换其他阻值的电阻接入电路,重复以上操作,将对应的示数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阻R/Ω 5 10 15 20 25
电流 I/A 0.6 0.3 0.2 0.15 0.12
(5)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中描点作图.
(6)分析以上数据和图像,可以得出实验结论: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
@能力提升训练
3.“探究电流与电阻、电压的关系”实验,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电路.其中电路中的各元件参数为:电源电压6 V,定值电阻R(5 Ω、10 Ω、15 Ω、20 Ω),滑动变阻器“60 Ω 1 A”.
(1)小明将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定值电阻5 Ω两端的电压为1.5 V,记录电流表的示数;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没有改变,小明将5 Ω电阻换成10 Ω电阻,接下来应该将滑片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直到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1.5 V时,记录电流表示数.
(2)小明将10 Ω电阻换成15 Ω电阻,闭合开关,重复实验,得到表一中的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 .
表一
电阻R/Ω 5 10 15
电流I/A 0.3 0.15 0.10
表二
电阻R/Ω 5 10 15
电流I/A 0.3 0.2 0.15
(3)小丽在做此实验时,每次只更换电阻,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二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她无法得到与小明一样的结论,其原因是 .
(4)某同学在实验的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在图2中画出了甲、乙、丙三个电阻的U-I图像,在图3中画出了I-R图像,根据图2可知三个导体中阻值最大的是 (选填“甲”“乙”或“丙”).
(5)小红观察到同桌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把某个定值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一个变大、一个变小,请你分析她同桌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 .
4.小明用图1电路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电路中部分连接不合理,但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即可使电路连接正确.请你在应改动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
(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最 (选填“左”或“右”)端.
(3)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 V,记录电流表示数.多次更换定值电阻重复实验,得到电流I与定值电阻R的倒数关系如图2中图线甲所示,从而得出结论.
(4)实验结束后,小明应先断开开关,再拆除 两端的导线.在整理器材时,他突然发现电压表指针位置如图3所示.
①小明遗漏的实验操作是 ;
②小华通过正确实验操作也进行了上述实验,小明发现他与小华的实验结论一致.遗漏的实验操作并未影响结论,你认为其原因是 ;
③小明按正确操作重新进行实验,你认为他得到的电流I与定值电阻R的倒数关系应为图2中的图线 (选填“甲”“乙”或“丙”).
第2课时 欧姆定律
@基础分点训练
知识点1 欧姆定律的理解
1.对欧姆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导体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
D.导体中的电流是由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和它的电阻来决定的
2.在一段定值电阻的两端加一可变电压U,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由R=可知,R与U成正比
B.不管U如何变化,U与I的比值不变
C.由I=可知,I与U成反比
D.由R=可知,R与U成反比
知识点2 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3.一只小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灯丝的电流是0.3 A,灯丝电阻是6 Ω,要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量程应选用( )
A.0~3 V B.0~15 V
C.两个量程都可以 D.无法判断
4.在某一温度下,连接在电路中的两段导体A和B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中信息可知( )
A.A导体的电阻为10 Ω
B.B导体的电阻为10 Ω
C.当UA=5 V时,IA=0.5 A
D.当IB=0.8 A时,UB=4 V
5.当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 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4 A;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 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A;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它的电阻为 Ω.
6.一般情况下,当通过人体的电流低于10 mA时不会造成生命危险.
(1)已知一般情况下人体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 V,则可知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大约为多少?
(2)当人体皮肤潮湿时,其电阻会大大减小,若此时人体的总电阻为1 200 Ω,则此时实际安全电压不得超过多少?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 V,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求:
(1)R的电阻.
(2)如果电源电压变为9 V,
此时的电流.
@能力提升训练
8.有两个电阻R1和R2,当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4∶3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2∶5,则R1和R2的电阻之比是( )
A.5∶3 B.10∶3 C.3∶5 D.8∶15
9.如图所示,电阻值为R的导线接在a、b两端,电压表的读数为12 V,电流表的读数为0.8 A,若换用电阻值为4R的导线接在a、b两端,则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 )
A.3 V、0.2 A
B.12 V、0.2 A
C.3 V、0.8 A
D.12 V、3.2 A
10.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电路如图甲所示,多次改变电阻R的阻值,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流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电压表示数始终保持 V不变,当定值电阻阻值为10 Ω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A.
11.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的质量占人体总质量的百分比.肌肉密度比脂肪密度大,肌肉比脂肪更容易导电.若人的体脂率下降,体重不变,则人体的密度增大,人体的电阻 (选填“增大”或“减小”).若小强的父亲在医院测体脂率时,加在两手之间的电压为5 V,通过的电流为2.5 mA,则小强的父亲两手之间的电阻为 Ω.小强的父亲两手之间的电阻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大于两脚之间的电阻.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10 Ω,若S闭合,当开关S1分别与a、b接通时,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1.2 A和0.8 A,求:
(1)电源电压.
(2)R2的阻值.
@思维拓展训练
13.【分类讨论】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 V,电阻R的阻值为20 Ω.
(1)求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I.
(2)现用电阻R'替换电阻R,替换前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2 A.求电阻R'的阻值.16.2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第1课时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基础分点训练
知识点1 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长沙中考改编)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小明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定值电阻R=5 Ω.
(1)请你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2)小明测量并记录了几组电压和电流值如下表.最后一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为 0.5 A.
电压U/V 0.5 1.0 1.5 2.0 2.5
电流I/A 0.10 0.20 0.30 0.40
(3)请在图丙中画出上表各组数据对应的点,并作出I-U图像.
(4)分析实验数据及图像可得实验结论: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 比.
(5)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接下来的操作是 更换不同的定值电阻,多次重复实验 .
知识点2 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2.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 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5 Ω、10 Ω、15 Ω、20 Ω、25 Ω.
(1)图甲中a为 电流表 ,b为 电压表 .(均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
(2)将5 Ω的电阻连接在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 V,读出 电流表 的示数.
(3) 断开 开关,取下5 Ω的电阻,将10 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 电压表的示数为3 V ,并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4)更换其他阻值的电阻接入电路,重复以上操作,将对应的示数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阻R/Ω 5 10 15 20 25
电流 I/A 0.6 0.3 0.2 0.15 0.12
(5)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中描点作图.
(6)分析以上数据和图像,可以得出实验结论: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反比 .
@能力提升训练
3.“探究电流与电阻、电压的关系”实验,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电路.其中电路中的各元件参数为:电源电压6 V,定值电阻R(5 Ω、10 Ω、15 Ω、20 Ω),滑动变阻器“60 Ω 1 A”.
(1)小明将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定值电阻5 Ω两端的电压为1.5 V,记录电流表的示数;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没有改变,小明将5 Ω电阻换成10 Ω电阻,接下来应该将滑片向 右 (选填“左”或“右”)移动,直到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1.5 V时,记录电流表示数.
(2)小明将10 Ω电阻换成15 Ω电阻,闭合开关,重复实验,得到表一中的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 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
表一
电阻R/Ω 5 10 15
电流I/A 0.3 0.15 0.10
表二
电阻R/Ω 5 10 15
电流I/A 0.3 0.2 0.15
(3)小丽在做此实验时,每次只更换电阻,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二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她无法得到与小明一样的结论,其原因是 没有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 .
(4)某同学在实验的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在图2中画出了甲、乙、丙三个电阻的U-I图像,在图3中画出了I-R图像,根据图2可知三个导体中阻值最大的是 甲 (选填“甲”“乙”或“丙”).
(5)小红观察到同桌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把某个定值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一个变大、一个变小,请你分析她同桌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 将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 .
4.小明用图1电路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电路中部分连接不合理,但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即可使电路连接正确.请你在应改动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
(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最 右 (选填“左”或“右”)端.
(3)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 V,记录电流表示数.多次更换定值电阻重复实验,得到电流I与定值电阻R的倒数关系如图2中图线甲所示,从而得出结论.
(4)实验结束后,小明应先断开开关,再拆除 电源 两端的导线.在整理器材时,他突然发现电压表指针位置如图3所示.
①小明遗漏的实验操作是 电压表调零 ;
②小华通过正确实验操作也进行了上述实验,小明发现他与小华的实验结论一致.遗漏的实验操作并未影响结论,你认为其原因是 实验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为定值 ;
③小明按正确操作重新进行实验,你认为他得到的电流I与定值电阻R的倒数关系应为图2中的图线 乙 (选填“甲”“乙”或“丙”).
第2课时 欧姆定律
@基础分点训练
知识点1 欧姆定律的理解
1.对欧姆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导体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
D.导体中的电流是由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和它的电阻来决定的
2.在一段定值电阻的两端加一可变电压U,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由R=可知,R与U成正比
B.不管U如何变化,U与I的比值不变
C.由I=可知,I与U成反比
D.由R=可知,R与U成反比
知识点2 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3.一只小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灯丝的电流是0.3 A,灯丝电阻是6 Ω,要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量程应选用( A )
A.0~3 V B.0~15 V
C.两个量程都可以 D.无法判断
4.在某一温度下,连接在电路中的两段导体A和B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中信息可知( B )
A.A导体的电阻为10 Ω
B.B导体的电阻为10 Ω
C.当UA=5 V时,IA=0.5 A
D.当IB=0.8 A时,UB=4 V
5.当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 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4 A;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 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0.2 A;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它的电阻为 15 Ω.
6.一般情况下,当通过人体的电流低于10 mA时不会造成生命危险.
(1)已知一般情况下人体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 V,则可知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大约为多少?
(2)当人体皮肤潮湿时,其电阻会大大减小,若此时人体的总电阻为1 200 Ω,则此时实际安全电压不得超过多少?
解:(1)由I=可知,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
R===3 600 Ω.
(2)由I=可知,此时实际安全电压:
U'=IR'=10×10-3 A×1 200 Ω=12 V.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 V,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求:
(1)R的电阻.
(2)如果电源电压变为9 V,
此时的电流.
解:(1)由I=得,R的电阻:
R===30 Ω.
(2)如果电源电压变为9 V,此时电阻不变,电路的电流:I'===0.3 A.
@能力提升训练
8.有两个电阻R1和R2,当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4∶3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2∶5,则R1和R2的电阻之比是( B )
A.5∶3 B.10∶3 C.3∶5 D.8∶15
9.如图所示,电阻值为R的导线接在a、b两端,电压表的读数为12 V,电流表的读数为0.8 A,若换用电阻值为4R的导线接在a、b两端,则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 B )
A.3 V、0.2 A
B.12 V、0.2 A
C.3 V、0.8 A
D.12 V、3.2 A
10.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电路如图甲所示,多次改变电阻R的阻值,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流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电压表示数始终保持 2.5 V不变,当定值电阻阻值为10 Ω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0.25 A.
11.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的质量占人体总质量的百分比.肌肉密度比脂肪密度大,肌肉比脂肪更容易导电.若人的体脂率下降,体重不变,则人体的密度增大,人体的电阻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若小强的父亲在医院测体脂率时,加在两手之间的电压为5 V,通过的电流为2.5 mA,则小强的父亲两手之间的电阻为 2×103 Ω.小强的父亲两手之间的电阻 可能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大于两脚之间的电阻.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10 Ω,若S闭合,当开关S1分别与a、b接通时,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1.2 A和0.8 A,求:
(1)电源电压.
(2)R2的阻值.
解:(1)当开关S1与a接通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由I=可得,电源电压:
U=IaR1=1.2 A×10 Ω=12 V.
(2)当开关S1与b接通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则R2的阻值:
R2===15 Ω.
@思维拓展训练
13.【分类讨论】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 V,电阻R的阻值为20 Ω.
(1)求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I.
(2)现用电阻R'替换电阻R,替换前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2 A.求电阻R'的阻值.
解:(1)闭合开关,电路为电阻R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电路的电流,由I=可得此时通过电路的电流:I===0.3 A.
(2)①若电流表的示数减小0.2 A,替换后通过电路的电流为0.3 A-0.2 A=0.1 A,
由I=可得电阻R'的阻值:
R'===60 Ω;
②若电流表的示数增大0.2 A,替换后通过电路的电流为0.3 A+0.2 A=0.5 A,
由I=可得电阻R″的阻值:
R″===12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