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磁及其相互作用
章末总结与复习
考点一 磁现象及磁场
1.人类最早的磁化技术出现在我国宋代.据《武经总要》记载,如图所示,古人先将鱼形铁烧红,令铁鱼头尾指向南北,然后将其放入水中冷却,依靠地磁场获得磁性,再将其放入水中漂浮,制成指南鱼,图中是它静止时的指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鱼形铁不能被磁体吸引
B.指南鱼周围存在磁感线
C.指南鱼鱼头应标注“N”
D.指南鱼的腹部磁性最强
2.如图所示,小磁针在条形磁体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请标出小磁针的N极和A点处的磁场方向(用箭头表示).
考点二 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方向
3.如图所示的螺线管,当闭合开关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第3题图
A.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
B.右边小磁针的N极向左偏转
C.当滑片P右移时,螺线管的磁性会减弱
D.改变电流方向,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方向不会改变
4.如图所示是奥斯特实验,当水平导线中通有如图所示的电流时,小磁针S极将偏向纸外,这是因为通电导体周围的 对小磁针产生力的作用;要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应使通电导线沿 (选填“东西”或“南北”)方向放置,这是由于考虑到 的影响.
第4题图
5.小明在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甲 乙
(1)其中小磁针的作用是 .
(2)接通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 ,此现象最早是由物理学家 发现的.
(3)改变直导线中电流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发生了改变,说明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与 有关.
(4)研究表明,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如图乙所示,则图甲实验中,若将小磁针由通电直导线下方移至直导线上方,小磁针偏转的方向 (选填“会”或“不会”)改变.
考点三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6.(江西中考)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自制的简易电磁锁原理图.闭合开关S,滑片P向左移动,使静止在水平桌面的条形磁体滑动,打开门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电后电磁铁a端为S极
B.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C.条形磁体在滑动过程中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D.条形磁体在滑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变小
7.【教材图片改编】如图所示是电铃的结构示意图,闭合开关,小锤会敲击铃碗,使电铃持续不断地发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锤击打铃碗时,电磁铁仍具有磁性
B.通电后U形电磁铁上端为S极、下端为N极
C.衔铁被吸引时,弹簧片发生形变具有弹性势能
D.电铃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8.(湖北武汉中考)如图所示是一种温度自动控制装置的原理图.制作水银温度计时在玻璃管中封入一段金属丝,“电源1”的两极分别与水银和金属丝相连.
(1)闭合开关S后,当温度达到 ℃时,发热电阻就停止加热.
(2)当电磁铁中有电流通过时,若它的左端为N极,则“电源1”的 端为正极.
考点四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9.(多项选择)如图甲是直流电动机模型,图乙是小明制作的一台简易电动机(线圈左侧轴的漆皮被刮去一半,线圈右侧轴的漆皮被全部刮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图乙中金属支架的高度降低,线圈的转速会加快
B.图乙中刮去一半漆皮的轴与图甲中换向器的作用相同,都是为了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C.将图甲中电源的正负极对调,线圈的转动方向改变
D.电动机与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相同
10.【开放性试题】小明同学在学习了电与磁知识后,对磁现象很感兴趣,一天晚上,她在台灯下研究磁铁,发现当磁铁靠近发光的台灯时,灯泡内的灯丝晃动了.小明同学对这一现象提出了猜想假设,并进行了初步论证.
(1)猜想假设: .
(2)论证方法: .第十八章 磁及其相互作用
章末总结与复习
考点一 磁现象及磁场
1.人类最早的磁化技术出现在我国宋代.据《武经总要》记载,如图所示,古人先将鱼形铁烧红,令铁鱼头尾指向南北,然后将其放入水中冷却,依靠地磁场获得磁性,再将其放入水中漂浮,制成指南鱼,图中是它静止时的指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
A.鱼形铁不能被磁体吸引
B.指南鱼周围存在磁感线
C.指南鱼鱼头应标注“N”
D.指南鱼的腹部磁性最强
2.如图所示,小磁针在条形磁体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请标出小磁针的N极和A点处的磁场方向(用箭头表示).
考点二 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方向
3.如图所示的螺线管,当闭合开关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第3题图
A.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
B.右边小磁针的N极向左偏转
C.当滑片P右移时,螺线管的磁性会减弱
D.改变电流方向,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方向不会改变
4.如图所示是奥斯特实验,当水平导线中通有如图所示的电流时,小磁针S极将偏向纸外,这是因为通电导体周围的 磁场 对小磁针产生力的作用;要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应使通电导线沿 南北 (选填“东西”或“南北”)方向放置,这是由于考虑到 地磁场 的影响.
第4题图
5.小明在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甲 乙
(1)其中小磁针的作用是 探测周围磁场 .
(2)接通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 磁场 ,此现象最早是由物理学家 奥斯特 发现的.
(3)改变直导线中电流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发生了改变,说明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与 电流方向 有关.
(4)研究表明,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如图乙所示,则图甲实验中,若将小磁针由通电直导线下方移至直导线上方,小磁针偏转的方向 会 (选填“会”或“不会”)改变.
考点三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6.(江西中考)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自制的简易电磁锁原理图.闭合开关S,滑片P向左移动,使静止在水平桌面的条形磁体滑动,打开门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通电后电磁铁a端为S极
B.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C.条形磁体在滑动过程中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D.条形磁体在滑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变小
7.【教材图片改编】如图所示是电铃的结构示意图,闭合开关,小锤会敲击铃碗,使电铃持续不断地发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小锤击打铃碗时,电磁铁仍具有磁性
B.通电后U形电磁铁上端为S极、下端为N极
C.衔铁被吸引时,弹簧片发生形变具有弹性势能
D.电铃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8.(湖北武汉中考)如图所示是一种温度自动控制装置的原理图.制作水银温度计时在玻璃管中封入一段金属丝,“电源1”的两极分别与水银和金属丝相连.
(1)闭合开关S后,当温度达到 90 ℃时,发热电阻就停止加热.
(2)当电磁铁中有电流通过时,若它的左端为N极,则“电源1”的 右 端为正极.
考点四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9.(多项选择)如图甲是直流电动机模型,图乙是小明制作的一台简易电动机(线圈左侧轴的漆皮被刮去一半,线圈右侧轴的漆皮被全部刮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将图乙中金属支架的高度降低,线圈的转速会加快
B.图乙中刮去一半漆皮的轴与图甲中换向器的作用相同,都是为了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C.将图甲中电源的正负极对调,线圈的转动方向改变
D.电动机与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相同
10.【开放性试题】小明同学在学习了电与磁知识后,对磁现象很感兴趣,一天晚上,她在台灯下研究磁铁,发现当磁铁靠近发光的台灯时,灯泡内的灯丝晃动了.小明同学对这一现象提出了猜想假设,并进行了初步论证.
(1)猜想假设: 磁铁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
(2)论证方法: 关闭台灯,磁铁再次靠近看灯丝是否晃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