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 必修一 第二章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五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与汽车安全行驶 
—— 追及相遇问题 
新课导入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往往涉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等问题。 
实质:研究的两物体能否在相同的时刻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的问题。 
 追及相遇问题 
追及问题中两者速度大小与两者距离变化的关系。 
1、理解追及问题要注意: 
A物体追赶前方的B物体, 
若vA > vB,则两者之间的距离变小。 
若vA = vB,则两者之间的距离不变。 
若vA < vB,则两者之间的距离变大。 
2、基本类型 
 初速度小者 追 初速度大者 
 t=t0以前(v2 t=t0时(v1=v2) 
 t=t0以后(v2>v1) 
 追及情况 
 两物体距离增大 
 相距最远 
 两物体距离减小 
 只能追上一次 
快者被追上前可能已经停止运动 
2、基本类型 
 初速度大者 追 初速度小者 
 t0时刻以前(v2>v1) 
 两物体距离减小 
 t0时刻(v2=v1) 
 Δs=s0,恰好追上 
 
 Δs 
 Δs>s0,相遇两次 
3、解题思路 
 注意抓住一个条件、用好两个关系. 
 一个 
 条件 
 速度 
 相等 
 这是两物体是否追上(或相撞)、距离最大、 
 距离最小的临界点,是解题的切入点 
 两个 
 关系 
 时间关系 
 位移关系 
 通过画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运动过程示意图 
 → 临界条件 
 → 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列方程 
 ↓ 
 根据结果判断能否追上、发生碰撞 
 【典例1】 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 
 vA=10 m/s,B车在后,其速度为vB=30 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700 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要经过1800 m B车才能停止.问A车若按原速度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说明理由. 
 【典例1】 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 
 vA=10 m/s,B车在后,其速度为vB=30 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700 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要经过1800 m B车才能停止.问A车若按原速度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说明理由. 
 [解析] 临界法:临界条件是B车减速到与A车的速度相等时未相撞 
 B车减速时加速度大小为aB=????????????????????=0.25 m/s2, 
 则B车减速至vA=10 m/s的时间t=80 s 
 在这段时间内A车的位移为 sA=vAt=800 m 
 在这段时间内B车的位移为 sB=vBt-1????????????t????=1600 m 
 两车的位移关系 sB – sA > s0 
 所以A、B两车在速度相同之前已经相撞. 
? 
 【典例1】 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 
 vA=10 m/s,B车在后,其速度为vB=30 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700 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要经过1800 m B车才能停止.问A车若按原速度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说明理由. 
 [解析] 解析法(数学分析法) 
 设A、B两车经过时间 t 相遇 
 在这段时间内A车的位移为 sA=vAt 
 在这段时间内B车的位移为 sB=vBt - 1????????????t????? 
 相遇时,两车的位移关系满足 sB – sA = s0 
 由题意得B车减速时加速度大小为aB=????????????????????=0.25 m/s2, 
 
 
 
 
? 
 代入数据得 
18????2?20????+700=0 
? 
则?=20×20?4×18×700=50>0 
? 
t有两解,故两车会发生碰撞 
解得????=(????????±?????????????)???? 
? 
 【典例1】 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 
 vA=10 m/s,B车在后,其速度为vB=30 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700 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要经过1800 m B车才能停止.问A车若按原速度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说明理由. 
 [解析] 图像法 
vA 
vB 
 t0时刻以前(v2>v1) 
 两物体距离减小 
 t0时刻(v2=v1) 
 Δs=s0,恰好追上 
 Δs Δs>s0,相遇两次 
课堂练习 
1、A火车以v1=20m/s速度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100m处有另一列火车B正以v2=10m/s速度匀速行驶,A车立即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要使两车不相撞,a 应满足什么条件? 
????>0.5????/????2 
? 
① 临界法 
② 解析法 
③ 图像法 
解1:(临界法) 
两车恰不相撞的条件是两车速度相同时相遇,设B加速度大小为a,则: 
由A、B 速度关系: 
由A、B 位移关系: 
故加速度需满足?????>0.5????/????2 
? 
(包含时间关系) 
联立方程有 
? 
解得?????=0.5?????/ ????2 
? 
 代入数据得 
若两车不相撞,其位移关系应为 
解得?????>0.5????/????2 
? 
其图像(抛物线)的顶点纵坐标必为正值, 故有 
解2:(解析法) 
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根据二次函数的极值求解的数学问题。 
或???=(?10)2?4×12????×100<0 
? 
v/ms-1 
B 
A 
t/s 
o 
10 
t0 
20 
在同一个 v-t 图中画出A车和B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图线, 
根据图像面积的物理意义,两车位移之差等于图中梯形的面积与矩形面积的差, 
当 t=t0 时梯形与矩形的面积之差最大, 为图中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 
根据题意,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不能超过100m 
物体的 v-t 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 
解3:(图像法) 
课堂练习 
 2、甲、乙两质点在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在3 s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两质点出发点间的距离是(  ) 
 A.甲在乙之前2 m 
 B.乙在甲之前2 m 
 C.乙在甲之前4 m 
 D.甲在乙之前4 m 
课堂练习 
 3、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 ) 
 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 
 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 
BD 
 4、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车时,后车以前车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若要保证两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应保持的距离至少为( ) 
 A. S B. 2S C. 3S D. 4S 
t1 
B 
D 
v0 
A 
C 
t2 
图中ΔAOC 面积为前车刹车后的位移 
梯形ABDO面积为前车刹车后后车的位移 
ACDB面积为后车多走的位移,也就是为使两车不撞,至少应保持的距离。 
????????=?????????????=???????? 
? 
解析: 
S 
B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练习1】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m/s2的加速度开始加速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6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过汽车。试求: 
(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 
(2)汽车经过多少时间能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汽车运动的位移又是多大? 
课堂练习 
【练习2】一辆执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v0=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警车以加速度a=2m/s2做匀加速运动。试问: 
(1)警车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 
(2)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大? 
【练习3】小光准备去车站乘车去广州,当小光到达车站前的流沙大道时,发现汽车在离自己10m处正以10m/s匀速行驶,小光立即示意司机停车并以5m/s的速度匀速追赶,司机看到信号经1.5s反应时间后,立即刹车,加速度为2m/s2,求小光追上汽车所需时间?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