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5.6 5.6.1+5.6.2 第1课时 函数y=A sin (ωx+φ)的图象及变换(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5.6 5.6.1+5.6.2 第1课时 函数y=A sin (ωx+φ)的图象及变换(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31 22:21:36

文档简介

5.6.1 匀速圆周运动的数学模型
5.6.2 函数y=A sin (ωx+φ)的图象
第1课时 函数y=A sin (ωx+φ)的图象及变换
[学习目标] 1.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数学模型.(数学建模) 2.理解参数A,ω,φ对函数y=A sin (ωx+φ)的图象的影响.(直观想象) 3.掌握y=sin x与y=A sin (ωx+φ)图象间的变换关系,并能正确地指出其变换步骤.(逻辑推理)
探究1 匀速圆周运动的数学模型
问题1 回顾三角函数的概念,在单位圆中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是如何定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 如图,将筒车抽象为一个几何图形,设经过t s后,筒车M从点P0运动到点P.设点P距离水面的高度为H,则H由哪些量决定?如何将点P距离水面的高度H表示为时间t(s)的函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讲评] 【链接教材P238例2】
1.如图,点P是半径为20 cm的砂轮边缘上的一个质点,它从初始位置P0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以角速度2 rad/s做匀速圆周运动,求点P的纵坐标y关于时间t(s)的函数关系.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匀速圆周运动的数学模型一般都归结为正弦型函数,求解时注意结合正弦函数的定义.
[学以致用] 【链接教材P241习题5.6T6、T7】
1.水车是古老黄河的文化符号,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最早的自动灌溉系统.黄河边上的一架水车直径为16米,入水深度为4米,为了计算水车的旋转速度,某人给刚出水面的一个水斗做上记号(图中点A),经过60秒该水斗到达水车最顶端(图中点B),再经过11分20秒,做记号的水斗与水面的距离为n米,则n所在的范围是(  )
A.(0,4)   B.(4,8)
C.(8,10)   D.(10,12)
探究2 A,ω,φ对函数y=A sin (ωx+φ)图象的影响
问题3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sin x,y=sin ,y=sin 一个周期内的图象,分析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4 观察下图,你能发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5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sin x,y=2sin x,y=sin x在[-π,π]上的图象,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说出这三个函数的周期、最大值、最小值、值域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生成]
1.φ对y=sin (x+φ),x∈R图象的影响
2.ω(ω>0)对y=sin (ωx+φ)图象的影响
3.A(A>0)对y=A sin (ωx+φ)图象的影响
[典例讲评] 2.(1)(源自湘教版教材)填空:
①为了得到函数y=sin 的图象,只需把函数y=sin 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________平移________个单位长度;
②为了得到函数y=sin 的图象,只需把函数y=sin 2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________平移________个单位长度;
③将函数y=sin 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_.
(2)由y=3sin x的图象变换得到y=3sin 的图象主要有两个过程:先平移后伸缩和先伸缩后平移,前者需向左平移________个单位长度,后者需向左平移________个单位长度.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角函数图象变换的途径一(先平移后伸缩)和途径二(先伸缩后平移)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两种变换中平移的单位长度分别是,平移方向是一致的.
(2)虽然两种平移单位长度不同,但平移时平移的对象已有变化,所以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学以致用] 【链接教材P239练习T2】
2.(1)(源自北师大版教材)有以下四种变换方式:
①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将每个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
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将每个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
③每个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再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④每个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再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其中能将函数y =sin x的图象变为函数y=sin 的图象的是(  )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为了得到y=sin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cos x的图象向右平移__________个单位长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教材P240习题5.6T1改编)为了得到函数y=的图象,只需将余弦函数y=cos x图象上各点(  )
A.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B.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D.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2.(源自北师大版教材)为了得到函数y=sin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sin 的图象上各点(  )
A.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
B.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纵坐标不变
C.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倍,横坐标不变
D.纵坐标缩短为原来的,横坐标不变
3.为了得到函数y=sin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sin 5x的图象(  )
A.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B.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D.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Oxy中,以原点O为圆心,r为半径作圆,A为圆周上的一点,以Ox为始边,射线OA为终边的角为α,则点A的坐标是________,从A点出发,以恒定的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经过t秒转动到点点B在y轴上的投影为点C,则点C的纵坐标y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为________.
1.知识链:
2.方法链:数形结合法.
3.警示牌:探究平移变换时,需要保证x的系数为1.
第1课时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及变换
[探究建构] 探究1
问题1 提示:如图,sin α=y,cos α=x.
问题2 提示:H由以下量决定:筒车转轮的中心O到水面的距离h,筒车的半径r,筒车转动的角速度ω,筒车的初始位置P0以及所经过的时间t.点P距离水面的高度H关于时间t(s)的函数为H=rsin(ωt+φ)+h(其中OP0为终边的角为φ).
典例讲评 1.解:由题意,∠POx=∠P0Ox+ωt+2t.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得点P的纵坐标
y=|OP|sin ∠POx=20sin ,即所求纵坐标y关于时间t的函数关系为y=20sin .
学以致用 1.B [
以水面与水车的交线为x轴,过水车轴垂直水面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水斗从A转到B,则转过的角为,从点B开始,记水斗经过时间x(分钟)后距离水面高度y满足关系:y=8sin +4,又当x=11+分钟时,y=8sin +4=8sin +4∈(4,8).故选B.]
探究2
问题3 提示:通过“五点法”画出函数y=sin x,y=sin ,y=sin 在一个周期内的简图,如图.
观察图象,可以发现:
y=sin 的图象可以由y=sin x的图象上每一点(x,sin x)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减去得到,也就是将y=sin 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
y=sin 的图象可以由y=sin x的图象上每一点(x,sin x)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加上得到,也就是将y=sin 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
问题4 提示:由图象我们可以看到,从y=sin x到y=sinx,函数周期从2π变成了4π,即函数的图象拉长了,对于同一个y值,y=sinx的图象上的点的横坐标总是等于y=sin x的图象上对应点的横坐标的2倍,这说明y=sinx的图象可以看作是把正弦曲线y=sin x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而得到的.
问题5 提示:函数y=sin x,y=2sin x,ysin x的周期都是2π,在[-π,π]上分别求出这三个函数的图象上的五个关键点,并作出它们在一个周期内的简图,如图所示.
观察图象,可以看出:
y=2sin x的图象可以由y=sin x的图象上每一点(x,sin x)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乘以2(到x轴的距离放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因而y=2sin x的周期仍是2π,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变为2和-2,值域变成了[-2,2],也就是说“振动幅度”扩大到y=sin x的2倍.
类似地,y=sin x的图象可以由y=sin x的图象上每一点(x,sin x)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乘以得到.因而y=sin x的周期仍是2π,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变为和-,值域变为,“振动幅度”缩小为y=sin x的.
新知生成 1.左 右 |φ|
2.缩短 伸长 
3.伸长 缩短 A
典例讲评 2.(1)左  (2)
[(1)为了得到函数y=sin 的图象,只需把y=sin 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即可;
为了得到y=sin =sin 的图象,只需把y=sin 2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即可;
把y=sin 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即为y=的图象,再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得y=sin 的图象.
(2)y=3sin x的图象
y=3sin 的图象
y=3sin 的图象.
y=3sin x的图象
y=3sin x的图象
y=3sin =3sin 的图象.]
发现规律 (1)|φ| 
学以致用 2.(1)A (2) [(1)①y=sin 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可变为y=sin 的图象,再将每个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得到y=sin 的图象;②同①,y=sin x的图象平移、伸缩后变换为y=sin 的图象;③y=sin x的图象上每个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可变为y=sin 2x的图象,再把曲线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变为y=sin =sin 的图象;④同③,y=sin x的图象伸缩、平移后可变换为y=sin =sin 的图象.故选A.
(2)y=sin,只需把y=cos x的图象向右平移的图象.]
[应用迁移]
1.D [把y=cos x上的所有点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y=cos 的图象.故选D.]
2.D [先将函数y=sin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
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y=sin 的图象,
再将函数y=sin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y=sin 的图象,即将函数y=sin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y=sin 的图象.故选D.]
3.A [为了得到函数y=sin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sin 5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即可.故选A.]
4.
[设A,则cos α,sin α,
所以x0=rcos α,y0=rsin α,即A.
经过t秒,以射线OB为终边的角为ωt+α,则B,rsin,
所以点C的纵坐标y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为y=rsin.]
1 / 1(共84张PPT)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五章
三角函数
5.6 函数 y=A sin (ωx+φ)
5.6.1 匀速圆周运动的数学模型
5.6.2 函数 y=A sin (ωx+φ)的图象
第1课时 函数 y=A sin (ωx+φ)的图象及变换
[学习目标] 1.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数学模型.(数学建模) 2.理解参数A,ω,φ对函数y=A sin (ωx+φ)的图象的影响.(直观想象) 3.掌握y=sin x与y=A sin (ωx+φ)图象间的变换关系,并能正确地指出其变换步骤.(逻辑推理)
[教用·问题初探]——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来了解预习教材的情况
问题1.匀速圆周运动的数学模型有何特点?
问题2.φ对y=sin (x+φ)(其中φ≠0)的图象有何影响?
问题3.ω对y=A sin (ωx+φ)(ω>0 且ω≠1)的图象有何影响?
问题4.A对y=A sin (ωx+φ)(A>0且A≠1)的图象有何影响?
探究建构 关键能力达成
探究1 匀速圆周运动的数学模型
问题1 回顾三角函数的概念,在单位圆中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是如何定义的?
提示:如图,sin α=y,cos α=x.
问题2 如图,将筒车抽象为一个几何图形,设经过t s后,筒车M从点P0运动到点P.设点P距离水面的高度为H,则H由哪些量决定?如何将点P距离水面的高度H表示为时间t(s)的函数?
提示:H由以下量决定:筒车转轮的中心O到水面的距离h,筒车的半径r,筒车转动的角速度ω,筒车的初始位置P0以及所经过的时间t.点P距离水面的高度H关于时间t(s)的函数为H=r sin (ωt+φ)+h(其中OP0为终边的角为φ).
[典例讲评] 【链接教材P238例2】
1.如图,点P是半径为20 cm的砂轮边缘上的一个质点,它从初始位置P0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以角速度2 rad/s做匀速圆周运动,求点P的纵坐标y关于时间t(s)的函数关系.
[解] 由题意,∠POx=∠P0Ox+ωt=+2t.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得点P的纵坐标
y=|OP|sin ∠POx=20sin ,即所求纵坐标y关于时间t的函数关系为y=20sin .
【教材原题·P238例2】
例2 摩天轮是一种大型转轮状的机械建筑设施,游客坐在摩天轮的座舱里慢慢地往上转,可以从高处俯瞰四周景色.如图5.6-9,某摩天轮最高点距离地面高度为120 m,转盘直径为110 m,设置有48个座舱,开启后按逆时针方向匀速旋转,游客在座舱转到距离地面最近的位置进舱,转一周大约需要30 min.
(1)游客甲坐上摩天轮的座舱,开始转动t min后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 m,求在转动一周的过程中,H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
(2)求游客甲在开始转动5 min后距离地面的高度;
(3)若甲、乙两人分别坐在两个相邻的座舱里,在运行一周的过程中,求两人距离地面的高度差h(单位:m)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并求高度差的最大值(精确到0.1).
分析:摩天轮上的座舱运动可以近似地看作是质点在圆周上做匀速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游客距离地面的高度H呈现周而复始的变化,因此可以考虑用三角函数来刻画.
[解] 如图5.6-10,设座舱距离地面最近的位置为点P,以轴心O为原点,与地面平行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1)设t=0 min时,游客甲位于点P(0,-55),以OP为终边的角为-;根据摩天轮转一周大约需要30 min,可知座舱转动的角速度约为rad/min,由题意可得
H=55sin +65,0≤t≤30.
(2)当t=5时,
H=55sin +65=37.5.
所以,游客甲在开始转动5 min后距离地面的高度约为37.5 m.
(3)如图5.6-10,设甲、乙两人的位置分别用点A,B表示,则∠AOB=.经过t min后甲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1=55sin +65,点B相对于点A始终落后 rad,此时乙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2=55sin +65.则甲、乙距离地面的高度差h=|H1-H2|=55,利用sin θ+sin φ=2sin cos ,可得h=110,0≤t≤30.
当,即t≈7.8(或22.8)时,h的最大值为110sin
≈7.2.
所以,甲、乙两人距离地面的高度差的最大值约为7.2 m.
反思领悟 匀速圆周运动的数学模型一般都归结为正弦型函数,求解时注意结合正弦函数的定义.

[学以致用] 【链接教材P241习题5.6T6、T7】
1.水车是古老黄河的文化符号,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最早的自动灌溉系统.黄河边上的一架水车直径为16米,入水深度为4米,为了计算水车的旋转速度,某人给刚出水面的一个水斗做上记号(图中点A),经过60秒该水斗到达水车最顶端(图中点B),再经过11分20秒,做记号的水斗与水面的距离为n米,则n所在的范围是(  )
A.(0,4)   B.(4,8)
C.(8,10)   D.(10,12)
B [以水面与水车的交线为x轴,过水车轴垂直水面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水斗从A转到B,则转过的角为,从点B开始,记水斗经过时间x(分钟)后距离水面高度y满足关系:y=8sin +4,又当x=11+分钟时,y=8sin +4=8sin +4∈(4,8).故选B.]
1.【教材原题·P241习题5.6T6】某时钟的秒针端点A到中心点O的距离为5 cm,秒针绕点O匀速旋转,当时间t=0时,点A与钟面上标12的点B重合.将A,B两点间的距离d(单位:cm)表示成t(单位:s)
的函数,则d=________ ,t∈[0,60].
10sin  [如图,∵∠AOB=×2π=,
∴由圆的几何性质得d=2×5×sin ∠AOB=10sin .]
10sin  
2.【教材原题·P241习题5.6T7】如图,一个半径为3 m的筒车按逆时针方向每分转1.5圈,筒车的轴心O距离水面的高度为2.2 m.设筒车上的某个盛水筒P到水面的距离为d(单位:m)(在水面下则d为负数),若以盛水筒P刚浮出水面时开始计算时间,则d与时间t(单位:s)之间的关系为d=A sin (ωt+φ)+K.
(1)求A,ω,φ,K的值(φ精确到0.000 1);
(2)盛水筒出水后至少经过多长时间就可到达最高点
(精确到0.01 s)
[解] (1)由题图可知d的最大值为3+2.2=5.2,最小值为2.2-3=
-0.8,所以A+K=5.2,-A+K=-0.8,
解得K=2.2,A=3.
因为筒车每分钟转1.5圈,
所以ω=,
所以d=3sin +2.2.
又当t=0时,d=0,所以3sin φ+2.2=0,
所以sin φ=-,所以φ≈-0.823 2.
(2)由(1)知,d=3sin +2.2,
当t-0.823 2=+2kπ,k∈Z时,盛水筒到达最高点,解得t≈15.24+40k,k∈Z.
又t≥0,当k=0时,t取最小值15.24,
即盛水筒出水后至少经过15.24 s就可到达最高点.
探究2 A,ω,φ对函数y=A sin (ωx+φ)图象的影响
问题3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sin x,y=sin ,y=sin 一个周期内的图象,分析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
提示:通过“五点法”画出函数y=sin x,y=sin ,y=sin 在一个周期内的简图,如图.
观察图象,可以发现:
y=sin 的图象可以由y=sin x的图象上每一点(x,sin x)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减去得到,也就是将y=sin 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
y=sin 的图象可以由y=sin x的图象上每一点(x,sin x)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加上得到,也就是将y=sin 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
问题4 观察下图,你能发现什么?
提示:由图象我们可以看到,从y=sin x到y=sin x,函数周期从2π变成了4π,即函数的图象拉长了,对于同一个y值,y=sin x的图象上的点的横坐标总是等于y=sin x的图象上对应点的横坐标的2倍,这说明y=sin x的图象可以看作是把正弦曲线y=sin x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而得到的.
问题5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sin x,y=2sin x,y=sin x在[-π,π]上的图象,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说出这三个函数的周期、最大值、最小值、值域之间的关系.
提示:函数y=sin x,y=2sin x,y=sin x的周期都是2π,在[-π,π]上分别求出这三个函数的图象上的五个关键点,并作出它们在一个周期内的简图,如图所示.
观察图象,可以看出:
y=2sin x的图象可以由y=sin x的图象上每一点(x,sin x)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乘以2(到x轴的距离放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因而y=2sin x的周期仍是2π,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变为2和-2,值域变成了[-2,2],也就是说“振动幅度”扩大到y=sin x的2倍.
类似地,y=sin x的图象可以由y=sin x的图象上每一点(x,sin x)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乘以得到.因而y=sin x的周期仍是2π,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变为和-,值域变为,“振动幅度”缩小为y=sin x的.
[新知生成]
1.φ对y=sin (x+φ),x∈R图象的影响


|φ|
2.ω(ω>0)对y=sin (ωx+φ)图象的影响
缩短
伸长
 
3.A(A>0)对y=A sin (ωx+φ)图象的影响
伸长
缩短 
 A
[典例讲评] 2.(1)(源自湘教版教材)填空:
①为了得到函数y=sin 的图象,只需把函数y=sin 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________平移________个单位长度;
②为了得到函数y=sin 的图象,只需把函数y=sin 2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________平移________个单位长度;
③将函数y=sin 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_.
左 
 
右 
 
 y=sin  
(2)由y=3sin x的图象变换得到y=3sin 的图象主要有两个过程:先平移后伸缩和先伸缩后平移,前者需向左平移________个单位长度,后者需向左平移________个单位长度.
(1)左  右  y=sin  (2) [(1)为了得到函数y=sin 的图象,只需把y=sin 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即可;
为了得到y=sin =sin 的图象,只需把y=sin 2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即可;
 
把y=sin 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即为y=的图象,再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得y=
sin 的图象.
(2)y=3sin x的图象
y=3sin 的图象
y=3sin 的图象.
y=3sin x的图象
y=3sin x的图象
y=3sin =3sin 的图象.]
发现规律 三角函数图象变换的途径一(先平移后伸缩)和途径二(先伸缩后平移)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两种变换中平移的单位长度分别是___,平移方向是一致的.
(2)虽然两种平移单位长度不同,但平移时平移的对象已有变化,所以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φ|
[学以致用] 【链接教材P239练习T2】
2.(1)(源自北师大版教材)有以下四种变换方式:
①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将每个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
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将每个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
③每个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再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④每个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再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其中能将函数y =sin x的图象变为函数y=sin 的图象的是(  )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为了得到y=sin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cos x的图象向右平移__________个单位长度.
 
(1)A (2) [(1)①y=sin 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可变为y=sin 的图象,再将每个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得到y=sin 的图象;②同①,y=sin x的图象平移、伸缩后变换为y=sin 的图象;③y=sin x的图象上每个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可变为y=sin 2x的图象,再把曲线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变为y=sin =sin 的图象;④同③,y=sin x的图象伸缩、平移后可变换为y=sin =
sin 的图象.故选A.
(2)y=sin =cos ==cos ,只需把y=cos 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到y=sin 的图象.]
【教材原题·P239练习T2】(1)已知函数y=3sin 的图象为C.
(1)为了得到函数y=3sin 的图象,只要把C上所有的点(  )
A.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
B.向左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
C.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
D.向左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

(2)为了得到函数y=3sin 的图象,只要把C上所有的点(  )
A.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
B.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纵坐标不变
C.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横坐标不变
D.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横坐标不变

(3)为了得到函数y=4sin 的图象,只要把C上所有的点(  )
A.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
B.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纵坐标不变
C.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倍,横坐标不变
D.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横坐标不变

(1)C (2)B (3)C [(1)因为y=3sin =3sin ,所以只要把函数y=3sin 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到函数y=3sin 的图象.故选C.
(2)为了得到函数y=3sin 的图象,只需把函数y=3sin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纵坐标不变.故选B.
(3)为了得到函数y=4sin 的图象,只要把函数y=3sin 图象上所有的点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倍,横坐标不变.故选C.]
【教用·备选题】 要得到y=cos 的图象,只要将y=sin 2x的图象(  )
A.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B.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D.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A [=cos =cos =
cos .
若设 f (x)=sin 2x=cos ,
则 f =cos ,
所以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应用迁移 随堂评估自测
1.(教材P240习题5.6T1改编)为了得到函数y=的图象,只需将余弦函数y=cos x图象上各点(  )
A.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B.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D.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D [把y=cos x上的所有点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y=
cos 的图象.故选D.]

2.(源自北师大版教材)为了得到函数y=sin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sin 的图象上各点(  )
A.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
B.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纵坐标不变
C.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倍,横坐标不变
D.纵坐标缩短为原来的,横坐标不变
D [先将函数y=sin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y=sin 的图象,
再将函数y=sin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y=sin 的图象,即将函数y=sin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y=
sin 的图象.故选D.]

3.为了得到函数y=sin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sin 5x的图象(  )
A.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B.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D.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A [为了得到函数y=sin =sin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sin 5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即可.故选A.]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Oxy中,以原点O为圆心,r为半径作圆,A为圆周上的一点,以Ox为始边,射线OA为终边的角为α,则点A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从A点出发,以恒定的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经过t秒转动到点点B在y轴上的投影为点C,则点C的纵坐标y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r sin  
 y=r sin  [设A,则=cos α,=sin α,
所以x0=r cos α,y0=r sin α,即A.
经过t秒,以射线OB为终边的角为ωt+α,则B

所以点C的纵坐标y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为y=.]
1.知识链:
2.方法链:数形结合法.
3.警示牌:探究平移变换时,需要保证x的系数为1.
回顾本节知识,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你能描述一下由函数y=sin x的图象,通过图象变换得到函数y=
A sin (ωx+φ)(A>0,ω>0)的图象的两种不同的变换途径吗?
[提示] (1)y=sin x的图象
y=sin (x+φ)的图象
y=sin (ωx+φ)的图象y=A sin (ωx+φ)的图象.
(2)y=sin x的图象y=sin ωx的图象y==sin (ωx+φ)的图象y=A sin (ωx+φ)的图象.
章末综合测评(一) 动量守恒定律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分层作业(五十八) 函数 y=A sin (ωx+φ)的图象及变换

一、选择题
1.(源自北师大版教材)为了得到函数y=sin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
sin 的图象上的每个点(  )
A.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
B.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纵坐标不变
C.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横坐标不变
D.纵坐标缩短为原来的,横坐标不变
B [将函数y=sin 的图象上的每个点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纵坐标不变,即可得到函数y=sin 的图象.故选B.]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2.将函数y=cos 的图象上各点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一半,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4倍,则所得到的图象的函数解析式是(  )
A.y=4cos   B.y=4cos
C.y=4sin   D.y=-4sin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A [将函数y=cos 的图象上各点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y=cos ,即y=cos 的图象,
再把函数y=cos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一半,就得到函数y=cos 的图象,
然后再把函数y=cos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4倍,就得到函数y=4cos 的图象.故选A.]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3.(2022·浙江高考)为了得到函数y=2sin 3x的图象,只要把函数y=2sin 图象上所有的点(  )
A.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B.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D.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D [因为y=2sin 3x=2sin ,所以把函数y=2sin 图象上的所有点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到函数y=2sin 3x的图象.故选D.]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4.已知某垂直于地面放置的时钟时针长度为6 cm,时针绕中心点O匀速旋转,记时针端点P到点O所在水平面的距离为d,当d=3 cm时,时针指向的数字不可能是(  )
A.2   B.4
C.5   D.8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C [假设距离d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为d(t)=|A cos ωt|(t∈[0,12]),可易得A=6,
则时针每小时转rad,即ω=,
所以d(t)=(t∈[0,12]),
当d=3时,解得t=2,4,8,10.故选C.]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5.(多选)为了得到函数y=sin x的图象,只要把函数y=sin 图象上所有的点(  )
A.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再把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扩大到原来的3倍,纵坐标不变
B.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再把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小到原来的,纵坐标不变
C.横坐标扩大到原来的3倍,纵坐标不变,再把所得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D.横坐标缩小到原来的,纵坐标不变,再把所得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AC [由题意可得y=sin =sin ,
把函数y=sin 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
再把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扩大到原来的3倍,纵坐标不变,可以得到函数y=sin x的图象,故A正确;
把y=sin 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扩大到原来的3倍,纵坐标不变,
再把所得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函数y=sin x的图象,故C正确.故选AC.]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
6.将函数y=2sin 2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y=g(x)的图象,则g=__________.
 [将函数y=2sin 2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y=g(x)=2sin 的图象,则g=2sin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7.已知函数 f (x)=cos (ωx+φ)(ω>0)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g(x)=sin ωx的图象,则φ的可能取值为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答案即可).
-(答案不唯一) [由题意,函数f (x)=cos (ωx+φ)(ω>0)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g(x)=cos (ωx+2φ)的图象,要得到g(x)=sin ωx=cos 的图象,只需2φ=-+2kπ,k∈Z,即φ=-+kπ,k∈Z,故φ的值可能为-(答案不唯一).]
-(答案不唯一)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8.已知点A在单位圆上以 rad/s的速度逆时针方向匀速运动,每间隔10 s记录一次点A的纵坐标,经过一小时的记录发现纵坐标始终只有两个值y1和y2,则y1 y2=________.
- [由题意可得,点A每间隔10 s转过的角度为π,
设点A从(1,0)开始转动,记录的纵坐标为cos π,cos π,cos π,
…,cos π,n∈N*,所以纵坐标的可能取值为-,1,
所以y1y2=-.]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三、解答题
9.已知函数f (x)=3sin (2x+φ),其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图象关于y轴对称.
(1)求函数f (x)的解析式;
(2)说明其图象是由y=sin x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的.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解] (1)将函数f (x)=3sin (2x+φ)图象上的所有点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y=3sin =3sin .
因为图象平移后关于y轴对称,所以+φ=kπ+(k∈Z),
所以φ=kπ+(k∈Z),因为φ∈,所以φ=.
所以f (x)=3sin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2)将函数y=sin x的图象上的所有点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y=再把所得曲线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纵坐标不变),得函数y=的图象,再把所得曲线上各点的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横坐标不变),即得函数f (x)=的图象.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0.(2021·全国乙卷)把函数y=f (x)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纵坐标不变,再把所得曲线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y=的图象,则f (x)=(  )
A.sin   B.sin
C.sin   D.sin

B [依题意,将y=sin 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将所得曲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扩大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
f (x)的图象,所以y=y=的图象f(x)=
sin 的图象.]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1.某品牌汽车的轮胎内径为16英寸,在试验阶段为得到车辆相关数据,在轮胎内径边缘安装一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汽车匀速直线运动时传感器所在点距离地面的高度h,已知汽车匀速运动时轴承每秒转动2圈,从传感器转动到最高点处开始计时,则高度h(单位:英寸)关于时间t(单位:秒)的函数解析式为(  )
A.h(t)=8cos 4πt+8,t∈[0,+∞)
B.h(t)=8cos 4πt,t∈[0,+∞)
C.h(t)=8sin 4πt+8,t∈[0,+∞)
D.h(t)=8sin 4πt,t∈[0,+∞)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A [以轮胎轴承中心为原点,分别以过原点且平行于地面的所在直线为x轴,垂直于地面的所在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图略),
可设h(t)=A cos ωt+B(A>0,ω>0),由轮胎内径为16英寸可得,轮胎的半径是8英寸,所以A=8,
当t=0时,将(0,16)代入解得B=8,又轴承每秒转动2圈,则轴承的角速度为ω==4π rad/s,
则h(t)=8cos 4πt+8,t∈[0,+∞).故选A.]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2.(多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角α的顶点为坐标原点O,始边为x轴的非负半轴,终边与以O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交于点A,射线OA绕点O逆时针旋转2θ后交圆O于点B,若点B的纵坐标为y,设y=f (θ),则(  )
A.α=
B.f (θ)=sin
C.函数y=f (θ)的单调递增区间为,k∈Z
D.f (θ)的对称中心为,k∈Z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BC [对于A,由题意知cos α=,sin α=-,所以α=-+2kπ,k∈Z,故A错误;
对于B,由题意f (θ)=sin (2θ+α)=sin =sin ,故B正确;
对于C,由-+2kπ≤2θ-+2kπ,k∈Z,
得-+kπ≤θ≤+kπ,k∈Z,
所以函数y=f (θ)的单调递增区间为,k∈Z,故C正确;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对于D,由2θ-=kπ,k∈Z,得θ=,k∈Z,
所以f (θ)的对称中心为,k∈Z,故D错误.
故选BC.]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3.把函数f (x)=2cos 的图象向左平移m(m>0)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g(x)=的图象,则m的最小值是________.
 [把函数 f (x)=2cos 的图象向左平移m(m>0)个单位长度,得到g(x)==2cos 的图象,又g(x)=2sin =2cos =2cos =2cos ,所以2m-+2kπ,k∈Z,得m=-+kπ,k∈Z,因为m>0,所以当k=1时,m最小,此时m=π-.]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4.如图为一个观光缆车示意图,该观光缆车半径为4.8 m,圆上最低点与地面距离为0.8 m,60秒转动一圈,图中OA与地面垂直,以OA为始边,逆时针转动θ角到OB,设点B与地面距离为h m.

(1)求h关于θ的函数解析式;
(2)设从OA开始转动,经过t s到达OB,求h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解] (1)如图,过点O作地面平行线ON,过点B作ON的垂线BM交ON于点M.
当θ>时,∠BOM=θ-.
h=|OA|+0.8+|BM|=5.6+4.8sin =5.6-4.8cos θ.
当0≤θ≤时,上述解析式也适合.
则h关于θ的函数解析式为h=-4.8cos θ+5.6(θ≥0).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2)点在⊙O上逆时针运动的角速度是rad/s,
∴t s转过的弧度数为t,
∴h=-4.8cos +5.6,t∈[0,+∞).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5.(多选)如果若干个函数的图象经过平移后能够重合,则这些函数为“互为生成函数”.下列函数中,与f (x)=sin x+cos x构成“互为生成函数”的有(  )
A.f 1(x)=sin x+
B.f 2(x)=(sin x+cos x)
C.f 3(x)=sin x
D.f 4(x)=2cos


AD [ f (x)=sin x+cos x=sin .
A.∵f 1(x)=sin x+,∴将f 1(x)图象向下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即可与f (x)图象重合;
B.∵f 2(x)=(sin x+cos x)=× sin =,∴f 2(x)图象无法经过平移与f (x)图象重合;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C.∵f 3(x)=sin x,∴f 3(x)图象无法经过平移与f (x)图象重合;
D.∵f 4(x)=2cos =sin +2cos2=sin x+cos x+1=sin ∴将f 4(x)图象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与f (x)图象重合.故A,D中函数与f (x)构成“互为生成函数”.故选AD.]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谢 谢!课时分层作业(五十八) 函数y=A sin (ωx+φ)的图象及变换
一、选择题
1.(源自北师大版教材)为了得到函数y=sin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sin 的图象上的每个点(  )
A.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
B.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纵坐标不变
C.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横坐标不变
D.纵坐标缩短为原来的,横坐标不变
2.将函数y=cos 的图象上各点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一半,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4倍,则所得到的图象的函数解析式是(  )
A.y=4cos   B.y=4cos
C.y=4sin   D.y=-4sin
3.(2022·浙江高考)为了得到函数y=2sin 3x的图象,只要把函数y=2sin 图象上所有的点(  )
A.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B.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D.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4.已知某垂直于地面放置的时钟时针长度为6 cm,时针绕中心点O匀速旋转,记时针端点P到点O所在水平面的距离为d,当d=3 cm时,时针指向的数字不可能是(  )
A.2   B.4
C.5   D.8
5.(多选)为了得到函数y=sin x的图象,只要把函数y=sin 图象上所有的点(  )
A.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再把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扩大到原来的3倍,纵坐标不变
B.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再把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小到原来的,纵坐标不变
C.横坐标扩大到原来的3倍,纵坐标不变,再把所得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D.横坐标缩小到原来的,纵坐标不变,再把所得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二、填空题
6.将函数y=2sin 2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y=g(x)的图象,则g=__________.
7.已知函数f (x)=cos (ωx+φ)(ω>0)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g(x)=sin ωx的图象,则φ的可能取值为________(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答案即可).
8.已知点A在单位圆上以 rad/s的速度逆时针方向匀速运动,每间隔10 s记录一次点A的纵坐标,经过一小时的记录发现纵坐标始终只有两个值y1和y2,则y1y2=________.
三、解答题
9.已知函数f (x)=3sin (2x+φ),其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图象关于y轴对称.
(1)求函数f (x)的解析式;
(2)说明其图象是由y=sin x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的.
10.(2021·全国乙卷)把函数y=f (x)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纵坐标不变,再把所得曲线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y=的图象,则f (x)=(  )
A.sin   B.sin
C.sin   D.sin
11.某品牌汽车的轮胎内径为16英寸,在试验阶段为得到车辆相关数据,在轮胎内径边缘安装一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汽车匀速直线运动时传感器所在点距离地面的高度h,已知汽车匀速运动时轴承每秒转动2圈,从传感器转动到最高点处开始计时,则高度h(单位:英寸)关于时间t(单位:秒)的函数解析式为(  )
A.h(t)=8cos 4πt+8,t∈[0,+∞)
B.h(t)=8cos 4πt,t∈[0,+∞)
C.h(t)=8sin 4πt+8,t∈[0,+∞)
D.h(t)=8sin 4πt,t∈[0,+∞)
12.(多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角α的顶点为坐标原点O,始边为x轴的非负半轴,终边与以O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交于点A,射线OA绕点O逆时针旋转2θ后交圆O于点B,若点B的纵坐标为y,设y=f (θ),则(  )
A.α=
B.f (θ)=sin
C.函数y=f (θ)的单调递增区间为,k∈Z
D.f (θ)的对称中心为,k∈Z
13.把函数f (x)=2cos 的图象向左平移m(m>0)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g(x)=的图象,则m的最小值是________.
14.如图为一个观光缆车示意图,该观光缆车半径为4.8 m,圆上最低点与地面距离为0.8 m,60秒转动一圈,图中OA与地面垂直,以OA为始边,逆时针转动θ角到OB,设点B与地面距离为h m.
(1)求h关于θ的函数解析式;
(2)设从OA开始转动,经过t s到达OB,求h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
15.(多选)如果若干个函数的图象经过平移后能够重合,则这些函数为“互为生成函数”.下列函数中,与f (x)=sin x+cos x构成“互为生成函数”的有(  )
A.f 1(x)=sin x+
B.f 2(x)=(sin x+cos x)
C.f 3(x)=sin x
D.f 4(x)=2cos
课时分层作业(五十八)
1.B [将函数y=sin(x-,纵坐标不变,即可得到函数y=sin(2x-的图象.故选B.]
2.A [将函数y=cos(2x+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y=cos[2(x-],即y=cos(2x-的图象,
再把函数y=cos(2x-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一半,就得到函数y=cos(4x-的图象,
然后再把函数y=cos(4x-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4倍,就得到函数y=4cos(4x-的图象.故选A.]
3.D [因为y=2sin 3x=2sin,所以把函数y=2sin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到函数y=2sin 3x的图象.故选D.]
4.C [假设距离d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为d(t)=|Acos ωt|(t∈[0,12]),可易得A=6,
则时针每小时转rad,即ω=,
所以d(t)=(t∈[0,12]),
当d=3时,解得t=2,4,8,10.故选C.]
5.AC [由题意可得y=sin,
把函数y=sin个单位长度后,
再把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扩大到原来的3倍,纵坐标不变,可以得到函数y=sin x的图象,故A正确;
把y=sin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扩大到原来的3倍,纵坐标不变,
再把所得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函数y=sin x的图象,故C正确.故选AC.]
6. [将函数y=2sin 2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y=g(x)=2sin的图象,
则g.]
7.-(答案不唯一) [由题意,函数f(x)=cos(ωx+φ)(ω>0)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g(x)=cos(ωx+2φ)的图象,要得到g(x)=sin ωx=cos(ωx-的图象,
只需2φ=-+2kπ,k∈Z,即φ=-+kπ,k∈Z,故φ的值可能为-(答案不唯一).]
8.- [由题意可得,点A每间隔10 s转过的角度为π,
设点A从(1,0)开始转动,记录的纵坐标为cosπ,cosπ,cosπ,…,cosπ,n∈N*,
所以纵坐标的可能取值为-,1,所以y1y2=-.]
9.解:(1)将函数f(x)=3sin(2x+φ)图象上的所有点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y=3sin+φ).
因为图象平移后关于y轴对称,
所以(k∈Z),
所以φ=kπ+(k∈Z),
因为φ∈,所以φ=.
所以f(x)=3sin.
(2)将函数y=sin x的图象上的所有点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y=sin,再把所得曲线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纵坐标不变),得函数y=sin的图象,再把所得曲线上各点的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横坐标不变),即得函数f(x)=3sin的图象.
10.B [依题意,将y=sin 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将所得曲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扩大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f (x)的图象,所以y=y=的图象f (x)=sin 的图象.]
11.A [以轮胎轴承中心为原点,分别以过原点且平行于地面的所在直线为x轴,垂直于地面的所在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图略),
可设h(t)=Acos ωt+B(A>0,ω>0),由轮胎内径为16英寸可得,轮胎的半径是8英寸,所以A=8,
当t=0时,将(0,16)代入解得B=8,又轴承每秒转动2圈,则轴承的角速度为ω==4π rad/s,
则h(t)=8cos 4πt+8,t∈[0,+∞).故选A.]
12.BC [对于A,由题意知cos α=,sin α=-,所以α=-+2kπ,k∈Z,故A错误;
对于B,由题意f(θ)=sin(2θ+α)=sin(2θ-,故B正确;
对于C,由-+2kπ,k∈Z,
得-+kπ,k∈Z,
所以函数y=f(θ)的单调递增区间为[-+kπ,+kπ],k∈Z,故C正确;
对于D,由2θ-=kπ,k∈Z,得θ=,k∈Z,
所以f(θ)的对称中心为(,0),k∈Z,故D错误.
故选BC.]
13. [把函数f(x)=2cos的图象向左平移m(m>0)个单位长度,得到g(x)=2cos的图象,又g(x)=2sin,所以2m-+2kπ,k∈Z,得m=-+kπ,k∈Z,因为m>0,所以当k=1时,m最小,此时m=π-.]
14.解:
(1)如图,过点O作地面平行线ON,过点B作ON的垂线BM交ON于点M.
当θ>时,∠BOM=θ-.
h=|OA|+0.8+|BM|=5.6+4.8sin(θ-=5.6-4.8cos θ.
当0≤θ≤时,上述解析式也适合.
则h关于θ的函数解析式为h=-4.8cos θ+5.6(θ≥0).
(2)点在☉O上逆时针运动的角速度是rad/s,
∴t s转过的弧度数为t,
∴h=-4.8cos +5.6,t∈[0,+∞).
15.AD [f(x)=sin x+cos x=.
A.∵f1(x)=,∴将f1(x)图象向下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即可与f(x)图象重合;
B.∵f2(x)=(sin x+cos x)=,∴f2(x)图象无法经过平移与f(x)图象重合;
C.∵f3(x)=sin x,∴f3(x)图象无法经过平移与f(x)图象重合;
D.∵f4(x)=2cos +1,∴将f4(x)图象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与f(x)图象重合.
故A,D中函数与f(x)构成“互为生成函数”.故选AD.]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