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课时2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及应用 课件(共19张PPT) 2025-2026学年数学沪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5.1 课时2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及应用 课件(共19张PPT) 2025-2026学年数学沪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4.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04 10:4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1章 有理数
1.5.1 课时2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及应用
1.能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能由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探究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
任何数与 0 相乘,积仍为 0.
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在小学我们学习了三条与乘法相关的运算律,即: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引入负数后这些运算律仍成立吗?
5(-6)= .
[3(-4)]5= .
2[3+(-4)]= .
(-6)5= .
3[(-4)5]= .
23+2(-4)= .
-30
-30
-60
-60
-2
-2
计算下列各式并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思考
乘法分配律:a(b+c)=ab+ac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5×(-6)=(-6)×5
[3×(-4)]×5=3×[(-4)×5]
2×[3+(-4)]=2×3+2×(-4)
像前面那样规定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后,这三条运算律也同样适用,即这里的a,b,c可以表示任何有理数.
例2 计算:
( )
= 1
= ( 3) + ( 2) ( 6)
解:原式=
乘法分配律
计算的依据是
什么 请在括号内
写出.
运用运算律有时可以化简计算
练一练
1.在算式变形1.25× ×(-8)=1.25×(-8)× 中,运用了( C)
A. 分配律 B. 乘法交换律和分配律
C. 乘法交换律 D. 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
C
2.计算71 ×(-8)最简单的方法是( C )
C
(1) ( 4)×5×( 0.25)= ;   
(2) ( )×( 16)×(+0.5)×( 4)= ; 
(3) (+2)×( 8.5)×( 100)×0×(+90) = .
+5
12
0
思考
因数都不为0时,积的符号怎样确定
完成下面的填空并思考:
多个有理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时,积是多少
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时,积为0.
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练一练
3.判断下列各式中的积是正还是负.
(1) 2×3×4×(-5);
(2) 2×3×(-4)×(-5);
(3) 2×(-3)×(-4)×(-5);
(4) (-2)×(-3)×(-4)×(-5);
(5) 7.8×(-8.1)×0×(-19.6).   





4.下列算式中,积为负数的是( D )
A. 0×(-3)
B. 2×(-3)×4×(-5)
C. (-3)×(-5)
D. (-2)×(-3)×4×(-5)
D
5.计算:
解:(1)原式
(2)原式
1.现有以下四个结论:
①若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它们相除的商等于-1;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
③两个数的和为正数,则这两个数可能异号;
④几个有理数相乘,负因数个数为奇.
数则乘积为负数.其中正确的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C
2.如图,用运算律简便计算:
(1)999×(-15);
解:原式=(1000-1)×(-15)
=-15000+15
=-14985
(2)999×118 +999× -999×18 .
解:原式=999×[118 +(- )-18 ]
=999×100
=99 900.
3.计算:
解:
解:
= 1×4×(-0.1)
= -0.4
解:原式 = -8×(-0.125)×(-12)× ×(-0.1)
= [-8×(-0.125)]×[(-12)× ]×(-0.1)
4.计算: (-8)×(-12)×(-0.125)× ×(-0.1)
乘法相关的运算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及应用
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时,积为0.
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