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下)《积累与运用(一)》同步练习
一、仿照示例,运用古诗文名句,再写一句话。
示例:结识古仁人,我赞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仿写:结识古仁人,
____________
二、仿照下面的句子,改变地点和内容,在后面的横线上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我梦想,驰骋于塞外辽阔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雄浑;我梦想,置身于江南秀丽的小镇,在绵绵的细雨中,体味“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情调;我梦想,
______
,
______
,
_______
。
三、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表达对故土或亲人的思念之情的句子。
我国古典诗歌内蕴丰富,很能激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吟咏这脍炙人口的诗句,谁不为春回大地后祖国母亲多姿多彩的面貌而自豪?
四、模仿下文中划线的句子,按要求再续写一个句子。
人格决定诗格,诗是诗人真情实感的流露,诗的光彩是诗人思想性光彩的折射。试想:
屈原如果没有一腔火热的爱国衷肠,能写出感人肺腑的《离骚》来吗?
仿句:苏轼如果没有一腔超脱的情怀,能写出洒脱飘逸的《水调歌头》来吗?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熊猫与山民
四川崇庆县城西北的苟家乡,重峦叠嶂,云雾缭绕,莽莽苍苍。离苟家乡20多公里的
岩峰村栅子,住着15户人家,周围箭竹丛生,是大小熊猫的天堂。
熊猫们自认是山民的老朋友,经常(不请自来
串门访问),到居民家里(不请自来
串
门访问)。因为“友谊深厚”,进得屋来就不讲客套,自已动手翻葙倒柜,看看主人给它们准
备了些什么美味佳肴。有一回,一只熊猫在一个山民家酒醉饭饱之后,还美美地睡了一觉,
然后顺手将一只小板凳带回山坡作纪念,为它的生活添上一点现代的文明。熊猫们也是炭夫、
药夫的朋友,它们常(照顾
光顾)炭夫、药夫放在野地的炊锅,遇上可食物,也帮忙吃一
些。当然,对这样的小偷,山民们只好(付之一笑怨天尤命)!一天,两只熊猫突然朝正在
玩耍的孩子快步走去,小孩子吓得哇哇大哭,其实熊猫并无恶意。孩子走后,它们东张西望
了一会儿,便大摇大摆地向树林中隐去,留下了一场(恐慌
虚惊)。
浩瀚的的苟家乡的林海是宁静的,但又是十分热闹的。除大小熊猫外,金丝猴、扭角
羚、豺狗等也出没无常,黄雀、杜鹃鸣奏不绝。每当猕猴桃桂满枝头的金秋时节,常可看见
成群结队的金丝猴拖儿带女,或嬉戏于林间,或小憩于岩石上晒太阳,吃野果。但它们胆小
羞涩,一遇见情况,便像荡秋千一样,眨眼工夫消失在茫茫林海之中,使你望树兴叹!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
2.解释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
东张西望(
)
虚惊(
)
鸣奏不绝(
) 嬉戏(
)
望树兴叹(
)
3.选择正确的答案。
①第二自然段中友谊深厚一词上的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强调,指友谊非常深厚。
B.表示否定,意思是好像友谊深厚,其实不是友谊。
C.表示引用,引用别人的话说明问题。
②本文题目的特点是(
)
A、以事命题
B、以人物命题
C、以动物命题
D、以人物和动物的关系命题
4、用“ ”画出文中描写环境的词语,然后说明这种环境有什么特点。
5、用“//”给第二自然段划分层次,并用小标题概括每层的要点。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附参考答案
一、我赞赏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心。
我慨叹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离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悲壮。)
二、我梦想,登临五岳之尊的泰山,在日出的辉煌中,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气魄;
我梦想,来到美丽的北戴河边,在一片的汪洋中,感受“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的壮阔。我梦想,坐在了家乡的明月下,在满月的银辉中,体会“月是故乡明”的感慨。我梦想,登上了齐鲁的泰山,在云雾的飘绕中,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我梦想,来到了茂密的松林,在皎洁的月光下,观赏“明月松间照”的美景。
三、例句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诵读这流传千古的名句,谁不为背井离乡绵绵无尽的思乡之情所感动?例句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读着这优美的诗句,哪个浪迹天涯的浪子不希望飞回生我养我的故乡?例句三:“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吟诵这豪迈的诗句,谁不为在外面建功立业的健儿们的思乡之情所感动?例句四:“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读着这凄婉的诗句,谁不理解浪迹天涯的游子那浓浓的思乡之情?
四、仿句:苏轼如果没有一腔超脱的情怀,能写出洒脱飘逸的《水调歌头》来吗?
五、阅读。
1.张:看,望。
虚:空。
绝:断。
嬉:游戏,玩耍。
叹:感叹。
2.①c
②d
3.
略
4.……美味佳肴。‖有一回……现代的文明。‖熊猫们也是……付之一笑!‖一天……
不请自来
吃、住、拿
炭夫、药夫的朋友
一场虚惊
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