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
上海市民办新华初级中学
陈榕
教学目标:
1.学习叙事中运用插叙的方法,了解体会插叙的作用。
2.在品味平淡质朴的语言中体会深沉的父爱,进而在自己的生活中去捕捉爱的细节,并感受和记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有一首歌叫《我不想长大》,似乎很得同学们的喜爱。已经有不止一位同学在随笔中流露过“不想长大”的情感。老师很好奇,想了解一下同学们的想法。
班内调查,选择项:A渴望长大B不想长大C既渴望长大又害怕长大
学生分别举手。
请学生谈谈各自的理由。
教师总结和导入课文:
长大意味着独立,意味着独自闯世界,意味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承担责任,也许正是因为没有做好长大的准备,还无法独立,还不能肩负沉重的担子,因此,想到长大我们就惶恐不安。许多年前,有一位12岁的小女孩,她也曾经说过: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可是当父亲去世的噩耗传来之时,尽管带着伤感,她却异常镇定和从容。要去医院了。走过院子,看着垂落的夹竹桃,那是爸爸心爱的花,如今已经败落,小女孩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读一读这个小女孩的成长故事,与她一起品味父爱,品味成长的滋味。
二、
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一)
简介作者
板书课题、作者。
这是台湾文坛祖母籍人物林海音的作品,我们曾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过她的《窃读记》。课文选自她的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这是一部以作者童年生活为素材创作的小说集,《爸爸的花儿落了》是小说集的最后一篇。林海音曾说,书中的故事,读者不要问我是真是假,我只是要读者和我一起来缅怀童年。
(二)
读课题。
1.
读准儿化音——花儿
2.
应该读出怎样的情绪?请几位同学试着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读,说一说。(学生:悲伤;化悲痛为力量;幽幽的伤感等。教师不下结论:把这个问题先放一放,也许等我们学完课文,又会有新的体会。)
(三)齐读课文(如果学生预习得比较到位,也可以省略这一步)。教师板书一些易读错字。
提问1:课文写了许多件事,既有眼前发生的,也有回忆中的往事,找找看,各有哪些事?
学生回答时,教师注意指导概
( http: / / www.21cnjy.com )括事件的要点(谁、怎样地、做什么(结果)),并将主要的几件事板书出来:毕业典礼前一天,病中的父亲殷殷叮嘱“我”;六年前,“我”因赖床不起受父亲责打;“我”在父亲的鼓励下独自去银行寄钱;面对父亲去世的噩耗,“我”镇定从容,明白自己长大了。
提问2:回忆了那么多往事,却不显得纷乱,它们是怎么串联起来的呢?总得有一条线吧?浏览课文,找一找这条线。
学生:毕业典礼。教师板书,并添入符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成图表示意。(也有学生提到“父爱”、“成长”,教师板书至恰当的位置。)明确:毕业典礼贯穿始终,串起了回忆和现实。
(以前曾提过插叙,教师用了相似的图表示意,所以提示同学,注意这个熟悉的图表)
提问3: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记叙顺序?
学生:插叙。教师板书,并简明通俗地解释“插叙”。
提问4:作者的插叙使用十分自然,以板书的事为例,说说是怎样引起回忆的。
眼前襟上的夹竹桃——临来时妈妈的话中提到爸爸——前一天探望病中的爸爸,爸爸叮嘱我不要迟到——六年前,我赖床受爸爸责打,从此再也没有迟到。
每一次回忆都是由眼前事或景自然引出,又因为眼前事的变化而回到现实。
三、细读课文,深入感知
(一)导入: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回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几件事,我们能从中读出“父爱”,也看到“我”成长的足迹,(示意板书中的“父爱”、“成长”)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就是——(学生回答)“我”在父爱中成长。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父爱呢?
(二)品读、分析、感悟。
1.提出要求:请仔细阅读回忆中的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件往事(病中的父亲殷殷叮嘱“我”;
“我”因赖床不起受父亲责打;“我”在父亲的鼓励下独自去银行寄钱),圈画出你觉得能体现父爱的词句,结合上下文品一品,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父爱的特点)。(提示:有些看似平淡的词语,句子,却蕴含着人物复杂的情感,要特别注意。)
2.学生默读、圈画、思考、批注。
3.四人小组交流,互相启发。教师巡视,点拨。(2、3环节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学生才能细读课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4.学生发言,教师引导点拨,并板书。
例:第22段“一把”、“拖”、“抄”、“抡”
( http: / / www.21cnjy.com )——父爱严厉。爸爸动作之用力、幅度之大,说明其愤怒,爱之愈深,恨之愈切,严厉惩罚,目的是让孩子牢牢记住:不能逃学,不能逃避。
“左看右看”——父爱细腻。
( http: / / www.21cnjy.com )尽管是在盛怒之下,爸爸还是“左看右看”,他是在选择一件适合的工具:既要打得疼,让孩子记住教训,又不能真的打伤孩子。
第28段:“爸爸没说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递给我,看着我穿上……”——父爱无言(含蓄)。刚刚严厉地责打了孩子的爸爸,内心里有歉意、有心疼,却深藏在严父的外表之下。父爱细腻(严厉却不失细腻)。孩子刚一出门,爸爸便想起她没带花夹袄,担心她阴雨天着凉,便立即带着夹袄追到学校,并看着她穿上才放心(前文交代过“我”是不愿意穿这“肥大”的夹袄的)。
第4段:“哑着嗓子”、“笑笑”;第8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父爱隐忍。爸爸病重,深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他正受着身心的双重煎熬,却在女儿面前深深地隐藏起这种痛苦。他“笑笑”,轻描淡写,他转头向墙,看手指甲,用以掩饰内心的伤感。
第6段、第51段等:父爱热忱。爸爸用热情的语言鼓励女儿大胆去闯,勇敢地去克服困难。
另有第20段语言中的“也得”、反问句、一个字的“起”,第49段爸爸教“我”怎样去寄钱一节中教导之细致等。
5.总结:同学们找到的词语(句子)其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平淡而质朴的,但我们都是有感情的孩子,用心品读,结合上下文思考,就能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这样,我们就与作品中的人物心意相通,就与作者心意相通了。而且,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我们也能这样去发现蕴藏在平凡细节中的不平凡的爱。
(三)在这样的父爱中,英子成长了,让我们来找一找她成长的足迹。
要求:请用以下句式,组织一段话,说说英子的成长:
在
的父爱关怀下,曾经
的“我”,
。
如:在严厉而又细腻的父爱关怀下,曾经赖床,想逃学的“我”已成长为一个能代表全体同学在毕业典礼上领证书和致谢词的优秀学生。
在充满热忱的父爱关怀下,曾经胆小怯懦的“我”,面对爸爸去世的噩耗,无比镇定地担起了家庭的重任。
教师点拨:她的成长并非一夜之间,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非是因为“毕业典礼”,她的成长是那么多年来,爸爸深沉的爱结成的果实。如果没有这些回忆的插入,林英子的成长就显得突兀和牵强了。
四、题意的理解
(一)全体朗读最后一部分(第53—66段)。全体朗读第64段—66段。
(二)请学生说说对“爸爸的花儿落了”的理解。(1.爸爸的夹竹桃败落了。2.爸爸去世了。3.我长大了。)
(三)教师总结:美丽深沉的父爱曾经如花般
( http: / / www.21cnjy.com )盛开,如今,爸爸的花儿落了,但花落之后是果实,“我”长大了,正如爸爸所期望的那样,“我”镇定从容地面对家庭的变故,勇敢地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我”不再是小孩子。
(四)再请学生读题目,说说应该读出怎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的情绪。(学生的回答中增加了“怀念”、“镇定从容”。)教师总结:“爸爸的花儿落了”,语气中包含着一丝伤感,一份怀念、一种从容。
齐读题目,读出情感。
五、总结:我们的父母也是非常爱我们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是,我们却往往忽略了那些平淡如水、沉默如山的爱。既然我们能从林海音那些平淡质朴的词句中发现那样深沉的父爱,那么我们也一定能用我们的心去发现蕴含在平凡生活细节、平凡言行中的父爱或母爱。如果你以往没有用心,那就从今天开始吧!
六、布置作业
(一)自选15个值得积累的词语抄写。
(二)写一个生活片段或一件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你所感受到的父爱或母爱。
附板书:
爸爸的花儿落了
↓
毕↓ 爸爸在病床上叮嘱“我” 严格教育
业 ←
←
↓
父 成 ↓
↓(插叙)“我”因赖床受爸爸责打 细心关爱
↓
典↓
爱
长 ↓
礼 ←
← “我”在爸爸鼓励下独自去寄钱
热忱鼓励
↓
镇定面对爸爸的死讯 ——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