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4课《向中国人脱帽》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4课《向中国人脱帽》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9 17:2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向中国人脱帽
上海市梅陇中学 章颖
教学目标
1. 通过圈划和品读,感知文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以及意味深长的结尾,具有初步赏析能力。
2. 感受作者于关键时刻理直气壮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精神,从而萌发爱国责任感。
说明: 这是一篇文学性很强的特写,短小精
( http: / / www.21cnjy.com )悍,运用了丰富的表现手法生动地描写了现实生活中一幕真实的场景——“我”(一名留法学生)和一位法国教授之间的一场扣人心弦的唇枪舌战。在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上,学生基本没有障碍。因此,透过引人入胜的情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学习文章的表现手法和了解文章的写作特色的角度入手,然后在圈划品读中让学生自然感受到文字间蕴藏的作者的爱国之情,体现学生的自悟自得,同时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此外,这篇文章又是富有时代气息的爱国主义教材,文中的“我”机智敏捷,不卑不亢,以自身的高素质赢得了外国教授的尊敬,维护了国格。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讨论交流等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其时、其景和其情,但更应联系现实引导学生对爱国责任感作深层的思考。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了解文章的写作特色,体会文章如何在叙写一场剑拔弩张的唇枪舌战中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我”敏捷应变,自尊自爱,维护国格的形象。
2. 难点:在学生感受作者维护祖国尊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爱国情感的同时,如何进一步联系现实萌发爱国责任感?
说明:
这篇文章篇幅短小,结构紧凑,由于突出的文学性使其读来兴味盎然,因而其写作特色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八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发现,自己体验和自己感悟,从而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如果仅仅是理解文章中作者所表现出的爱国情感,这点并不难,但停留于这个层面的理解是肤浅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身、联系现实对爱国责任感作深一层的思考,从而深化本文的主旨,开拓学生的思维。当然,这里的教学设计是力求创新,富有挑战性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一)多媒体出示航天英雄杨利伟和体坛骄子刘翔的照片并作简单介绍:
随着“神州五号”的发射升空,杨利伟圆了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千年的飞天梦;刘翔的勇猛一冲,填补了中国田径史的空白,书写了中国体育的辉煌。他们是中国人的骄傲,他们使中国为人敬仰。
(二)提问:
1. 你们还能说出哪些为国争光的人物?
2. 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在关键时刻如何维护祖国的尊严?
(三)学生自由发言
。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也可暂且搁下,以引入本课的学习。
从学生熟悉的为国争光的人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引出本课涉及的关键问题:一个普通的海外留学生如何维护祖国的尊严?这样更自然贴切些,也为最后的深层思考作了铺垫。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一) 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回答:法国教授为什么最后要“向中国人脱帽?”
——因为面对教授的逼问,“我”以敏捷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维、机智的语言和强烈的爱国责任感在答辩中节节获胜,为国争了光,赢得了教授向“我”及全体中国人的致敬。
(二) 在这堂对话课上,“我”和教授的这场唇枪舌战共有几个回合?分别围绕什么话题?
——四个回合:
A
关于中国人如何工作的问答
B
关于“来自哪个中国”的问答
C
关于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问答
D
关于中国富强的标准的问答
(三)
在这几个回合中,你觉得哪个回合最精彩?为什么?
集体讨论,各抒己见,允许反驳他人,设想理由大致如下:
●第一回合:“我”的两个“愿意”的回答简洁到位,含蓄幽默,巧妙地向大家展示了中国宽松的政治环境和人民舒畅的心情。
●第二回合:“哪个中国?”——好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棘手的问题,台湾问题尚未解决,台独舆论依然猖獗,而此时此刻的“我”却丝毫无法回避,唯有勇敢迎战。“我”急而不慌,慎重作答,气势不减,化险为夷。赢得了关键局的主动。
●第三回合:不依不挠的教授连砍三斧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三个难以直接作答的问题。这对“我”可谓是个严峻的考验,这样的问题既然剪不断,理还乱,那就不要被它所缠,“我”以轻松的语气机智应变,避重就轻,于不卑不亢中又树立了国家领导人的威严。教授的三斧子全功尽弃,实在大快人心。
●第四回合:对于这个问题,也许中国人也会有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的回答,而“我”此时的回答却关乎祖国的尊严。的确,发展中的中国富强程度还不能和欧美国家相比,但是他的光辉前景不可估量。这使“我”奋起反抗,反戈一击,“我”的回答气壮山河,争了国格,显示了人格,赢得了教授的敬意——向中国人脱帽。

说明:学会整体感知文本是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阅读的关键。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引导学生在初读文本的基础上能有效地抓住内容的要点,理清文章脉络,并能交流初读后的感想,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本,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四个回合的问答各有其妙,学生的交流可以活跃气氛,激活思维。
三、再读课文,圈划品读,了解文章写作特色
(一)再次默读课文,圈划出文中你认为富有表现力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它的表达效果。(可以是2—3处)
分小小组讨论,在此基础上进行集体交流。
预设的思考角度如下:
(1)对话描写——展示针锋相对的斗争,既推动情节,又刻画人物形象。
(2)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3)环境描写——烘托气氛
(4)侧面描写(人物反应)——渲染气氛
(5)意味深长的结尾-——含蓄地写出海峡两岸的中国人的友好,并愿共同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说明:这是本课的一个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点,设计的意图旨在培养学生初步的赏析能力。但是学习的方式不是教师按部就班的灌输,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发现、体验、感悟和交流。因此,不要追求面面俱到,而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四、理解主旨, 深化拓展
(一)
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 在读本文的过程中,你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感受到了作者在关键时刻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理直气壮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精神。
(三) 今天,对于“向中国人脱帽”(中国人如何赢得世界的尊重?)这样的话题,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我们还应作怎样的思考?
——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允许学生独抒己见,深浅不限,只要言之有理。
说明: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并不困难,在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环节的学习基础上更可谓水到渠成。但如对学生的要求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显然是肤浅的,因此,在这个环节中设计了一个思考的拓展,让学生尝试从文本出发,关注现实,深入思考,以获得更多感悟。
五、布置作业
(一)
选择课文的某一个写作特色,作简要点评。(80字左右)
(二) 查找表现爱国情感的名人名言,作好摘录,课余与同学交流。
说明:完成作业
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步提高巩固学生的赏析能力,读写结合,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自主学习,以开阔视野、增加积累。

思路点拨
在文章丰富的表现手法中,语言描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即文中的对话最为精彩,扣人心弦的情节基本上是由“我”和教授的对话描写推动的。因此,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章出色的对话描写,并学习以敏捷的思维和机智的应变能力提高说话的技巧,也是一个良好的教学途径。不过,这里需要一些相关的说话训练材料。(后面附录,供参考)

练习举隅
1. 如果有兴趣,在课余可以组织学生排演课本剧,并组织学生观赏评说,以求更真切地感受作者的情感。
2.思考:假设在第二回合中,面对教授“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哪个中国”的发问,台湾同学没有和“我”达成一致,而是站在陈水扁的立场,借机抛出两个中国的言论,那么“我”该如何作答才能捍卫祖国的尊严
(此问题的回答要有机智,可要求学生课余查资料或请教政治教师寻求解决。提供的回答是对台湾同学说:“兄弟啊!这是我们的家事。我们还是回家再谈,好不好?”)
3.针对以下两个材料,你对于“向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脱帽”(中国人如何赢得世界的尊重?)这样的话题,会作出怎样的思考?用200个左右的文字写下你的思考,要求有明确的观点,并言之有理。

材料一: 九月,香港迪斯尼乐园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式开园迎客,有许多中国内地游客前去游玩。由于天气炎热,有的内地游客随意脱衣服,几乎赤膊,而与之相反的是:园内的外籍工作人员虽然汗流浃背,却照样西装革履。

材料二: 晚报近日报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美国公民在一辆大众出租车上遗忘了一个皮包,内有护照,钱物等贵重物品,正心急火燎之时,该司机却设法将东西送回,美国公民感激之余,盛赞中国人GOOD!
设想角度:1.为他人着想,像雷锋那样塑中国人可敬形象。(材料二)
2.富有责任感,每个人恪尽职守。
3.从小事做起,学会尊重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