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卷】人教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5章,电流和电路 素养检测卷(PDF,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小卷】人教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5章,电流和电路 素养检测卷(PDF,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01 10:21:09

文档简介

第 15 章 电流和电路 素养检测卷
时间:60 min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1~8 题单选,9~10 题多选)
1. 如图是某工厂安装的触摸延迟开关。因为人体是导体,当工人用手指接触开关上的金属体
时,电路中的电灯会发光,过一段时间会自动熄灭。用手拿下列物体去接触开关上的金属体时,
也能使电灯发光的是( )
A. 木制筷子
B. 棉布手套
C. 金属勺子
D. 玻璃
答案:C
解析:要让电灯发光,应该选用导体去接触开关上的金属体,金属勺子是导体,木制筷子、
棉布手套、玻璃棒是绝缘体,故 C 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
2.如图所示,将铜片和锌片同时插入橙子中,观察到与铜片和锌片相连的 LED 灯被点亮。下
列各电路元件与虚线框中装置的作用相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图中虚线部分为 LED 灯提供电能,因此相当于电源,故 A、C、D 错误,B 正确。
3.假设蜜蜂在飞行过程中与空气摩擦而带上了正电。当蜜蜂落在花朵上时,花粉很容易附着在
蜜蜂身上。则花粉( )
60/234
A. 一定带负电
B. 可能不带电
C. 可能带正电
D. 一定带正电
答案:B
解析:若蜜蜂在飞行过程中与空气摩擦而带上了正电,花粉很容易附着在蜜蜂身上,因异种
电荷相互吸引,花粉可能带负电;又因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花粉可能不带电。故选 B。
4.两只小灯泡串联在同一电源上,发现甲灯较亮,乙灯较暗,若通过甲灯的电流是 0.2 A,则
通过乙灯的电流( )
A. 等于 0.2 A
B. 小于 0.2 A
C. 大于 0.2 A
D. 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甲、乙两灯串联,已知通过甲灯的电流是 0.2 A,由于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所
以通过乙灯的电流等于通过甲灯的电流,为 0.2 A,故 A 正确。
5.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实验中,小明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若闭合开关,一定会发
生的现象是(各元件以及电路连接均完好)( )
A. 电源短路
B. 灯泡 L 发光
C. 灯泡 L 不发光
D. 电流表烧坏
61/234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电流表并联在灯泡 L 两端,当开关闭合时,灯泡 L 被短路,电流从电源正
极经灯泡 L 、电流表、开关流回电源负极,故灯泡 L 一定不发光,电流表不一定被烧坏,故
A、B、D 错误,C 正确。
6.实验创新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感应数字时钟”,如图所示,闭合数显开关后屏幕上能显示
当前时间;若环境较暗,光敏开关自动闭合,小灯泡会发光并照亮屏幕。下列电路符合要求的
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题知,在闭合数显开关后屏幕上能显示当前时间,在环境较暗时光敏开关闭合,灯
泡发光,这说明数显模块和灯泡可独立工作,是并联的,且光敏开关控制灯泡,故 A 符合题
意。
7. 我国西晋学者张华在《博物志》中写到“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
意思是人们梳头时,头发随梳子飘起,同时会看到光和听到响声,此现象中( )
A. 通过摩擦创造了电荷
B. 梳子和头发相互排斥
62/234
C. 头发越梳越乱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D. 负电荷在梳子和头发之间转移
答案:D
解析:通过摩擦是转移了电荷,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 A 错误;梳子和头发摩擦后,梳子和
头发带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 B 错误;头发越梳越乱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 C 错误;
通过摩擦,负电荷在梳子和头发之间转移,故 D 正确。
8.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两相同电流表的指针均正常偏转,且指针偏转程度相同,则通过
灯泡 L 和 L 的电流之比是( )
A. 1:4
B. 5:1
C. 4:1
D. 1:5
答案:C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两个小灯泡并联,电流表 A 测干路电流,电流表 A 测 L 所在支路的
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干路电流大于任一支路电流,开关闭合后,两电流表的
指针均正常偏转,且指针偏转程度相同,则说明 A 的测量范围是 0~3 A,A 的测量范围是 0~
0.6 A,则 A 、A 的示数之比为 5:1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
灯泡 L 和 L 的电流之比是(I - I ):I =(5 - 1):1 = 4:1 ,故 C 符合题意。
9.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物图中,闭合所有开关,各元件均能正常工作。将一根导线两端
分别接到电路中的不同位置,会有不同的现象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A. 在甲图中,断开 S,将导线接到开关的两端,则 L 、L 都发光
63/234
B. 在甲图中,闭合 S,将导线接到 L 两端,则 L 发光,L 不发光
C. 在乙图中,闭合 S 、S ,将导线接到电动机两端,则电动机不工作,灯泡发光
D. 在乙图中,闭合 S 、S ,将导线接到灯泡两端,电动机和灯泡都不工作
答案:AD
解析:在甲图中,如果断开 S ,将导线接到开关的两端,相当于接通了电路,则 L 、L 发光,
故 A 正确;在甲图中,闭合 S,将导线接到 L 两端,L 被短路,不发光,L 可以发光,故 B
错误;在乙图中,闭合 S 、S ,电动机和灯泡并联,将导线接到电动机或灯泡两端,电源短
路,则电动机和灯泡都不工作,故 C 错误,D 正确。
10.如图所示,已知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1.5 A,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0.8 A,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1.2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 L 的电流的大小为 0.3 A
B. 通过 L 的电流的大小为 0.7 A
C. 通过 L 的电流的大小为 0.5 A
D. 通过 L 的电流的大小为 0.5 A
答案:BC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三个灯泡并联,电流表 A 测干路电流,电流表 A 测 L 和 L 所在支路
的电流之和,电流表 A 测 L 和 L 所在支路的电流之和;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得,I + I +
I = 1.5 A①,I + I = 0.8 A②,I + I = 1.2 A③ ,由①②解得 I = 0.7 A;把 I = 0.7 A 代入③
得 I = 0.5 A,把 I = 0.5 A 代入②得 I = 0.3 A。故选 BC 。
“串可短不可断”与“并可断不可短”
各用电器串联:一用电器短路,其他用电器有可能继续工作;一用电器断路,其他用电器也会
停止工作。
64/234
各用电器并联:一用电器断路,其他用电器仍能继续工作;一用电器短路,其他用电器也会停
止工作。
“双表测电流”的读数及计算
(1)若干路电流表与支路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干路电流表选择的是大量程,支路电
流表选择的是小量程,且干路电流表示数是支路电流表示数的 5 倍。
(2)若干路电流表比支路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小,则干路电流表选择的是大量程,支路电流
表选择的是小量程,分别按大小量程读数,根据“并联电路,三个电流,知二求一”,可求出另
一支路电流。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1.一种用于装饰玻璃窗的静电窗花,它的表面带有大量电荷,当靠近玻璃时就会自动吸附在
上面,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______________的性质。窗花贴时间过长再揭下来,玻璃上就会留
有印迹不能擦掉,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现象。
答案:吸引轻小物体;扩散
解析:装饰玻璃窗的静电窗花,它的表面带有大量电荷,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
以,当靠近玻璃时就会自动吸附在上面;窗花贴时间过长再揭下来,玻璃上就会留有印迹不能
擦掉,这是因为窗花与玻璃在长时间的相互接触中,分子互相进入对方,这种现象叫扩散现象。
12.加油站用于运输汽油的油罐车尾部经常挂有一根拖在地上的____(选填“铁”或“塑料”)链子,
该链子的主要作用是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______导入大地。
答案:铁;静电(电荷)
解析:油罐车在运输过程中,油罐中的汽油与油罐摩擦起电,如果不及时将这些静电导走,
容易发生爆炸事故;塑料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铁是导体,容易导电,铁链可以将油罐车运
输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导入大地。
65/234
13. 如图是具有报警功能的文物展示台,该展示台由木板,弹簧,金属片 A、B、C 和报警电
路组成。当把压在 B 上的物品搬离时,金属片 B 在弹簧作用下与金属片 A、C 分开,相当于
______(选填“闭合”或“断开”)开关,这时灯泡____(选填“亮”或“不亮”),电铃____(选填“响”
或“不响”)。
答案:断开;亮;响
解析:当把压在 B 上的物品搬离时,金属片 B 在弹簧作用下与金属片 A、C 分开,相当于断
开开关,灯泡和电铃串联,此时灯泡亮、电铃响。
14. 如图所示,将一带电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时,若金属箔闭合后又张开,说明带电体带____
电,且所带电荷量比验电器____(选填“多”或“少”),产生的瞬间电流方向为__________(选
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
答案:负;多;从下到上
解析:验电器带正电荷,与带电体接触后,金属箔闭合后又张开,说明带电体上的部分负电
荷和验电器所带的正电荷中和,使两片金属箔带的正电荷减少为 0,然后带电体上的负电荷又
继续转移到验电器上,使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即带电体
所带电荷量比验电器多;因为带电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时,电子从带电体转移到带正电的验
电器上,所以产生的瞬间电流方向为从下到上。
66/234
验电器中电流方向的判断
(1)若用带电体(带正电)接触验电器(不带电)的金属球,则验电器的金属箔上的部分电
子转移到带电体上,电子移动方向为金属箔→ 带电体,电流方向为带电体→ 金属箔。
(2)若用带电体(带负电)接触验电器(不带电)的金属球,则带电体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
验电器的金属箔上,电子移动方向为带电体→ 金属箔,电流方向为金属箔→ 带电体。
三、作图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4 分)
15.根据如图甲所示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实物图连接完整。
甲 乙
解:如图所示
16.某玩具车主要由电动机和小灯泡构成。只按下开关 S 时,小灯泡亮;只按下开关 S 时,电
动机工作,玩具车运动。电动机和小灯泡都能够独立进行工作,也可以同时工作,请你画出该
玩具车的电路图。
67/234
解:如解析图所示
解析:电动机和小灯泡都能够独立进行工作,电动机和小灯泡是并联的,只按下开关 S 时,
小灯泡亮,则 S 控制小灯泡,只按下开关 S 时,电动机工作,玩具车运动,则开关 S 控制电
动机。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3 小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
17.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I /A Ib/A Ic/A
1 0.16 0.12 0.28
2 0.18 0.22 0.40
3 0.32 0.20 0.52
(1)小明刚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立刻看到灯泡发光了,请你写出小明连接电路时的一处操
作错误:___________。
(2)小明要测量干路电流,他应该将电流表串联在图中的(选填“A”“B”或“C ”)位置。
(3)实验中,在 A、B、C 三处各接入一个电流表,测出它们的电流,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小明在每次实验中都选择了______规格的灯泡;实验结论是:并联电路中
干路电流等于。
答案:
68/234
(1)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没有断开
解析:刚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立刻看到灯泡发光了,说明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没有断开。
(2)C
解析:由图可知,C 点在干路中,A、B 两点在支路中,故测量干路电流,应该将电流表串联
在 C 位置。
(3)不同;各支路电流之和
解析: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各支路电流都不相等,故每次实验中都选择了不同规格的灯泡;
可得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18. 静电复印技术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如图是利用身边的素材来简单模拟静电复印原理
的示意图。请依据图示及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1)简要说明操作意图。
A. 找一块有机玻璃板,用丝绸快速摩擦整个板面,其意图是通过摩擦使有机玻璃板______。
B. 用干燥的手指在有机玻璃板上写一个“大”字,其意图是借助人体将“大”字部分的电荷导走。
C. 将有机玻璃板平放,在上面均匀地撒上一层干木屑,再将有机玻璃板缓慢竖起,随着有机
玻璃板上干木屑的滑落,一个“大”字就在有机玻璃板上显现出来了。“大”字部分的干木屑滑落,
其他部分的干木屑被吸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__。
A. 质子发生了转移
B. 电子发生了转移
C. 原子核发生了转移
69/234
(3)假设部分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如表所示,有机玻璃与涤纶衣
物摩擦后有机玻璃带电,是因为有机玻璃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了电子。
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能力(弱→ 强)
有机玻璃 普通玻璃 毛皮 丝绸 纸 金属 硬橡胶 石蜡 涤纶衣物 硬塑料梳子
(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事例不容易产生静电的是___。
A. 干燥的天气穿羽绒服
B. 使用加湿器增加房间湿度
C. 使用尼龙围巾
答案:
(1)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解析:用丝绸快速摩擦有机玻璃板的整个板面,会发生电子的转移,使有机玻璃板带电;由
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有机玻璃板上的带电区域能吸引干木屑。
(2)B
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摩擦过程中,电
子发生了转移,故选 B。
(3)失去
解析:由表可知,有机玻璃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能力弱,涤纶衣物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
子的能力强,故有机玻璃与涤纶衣物摩擦后有机玻璃失去电子带正电。
(4)B
解析:干燥的天气穿羽绒服容易摩擦起电,容易产生静电,故 A 错误;使用加湿器增加房间
湿度,不容易产生静电,故 B 正确;使用尼龙围巾容易摩擦起电,容易产生静电,故 C 错误。
故选 B。
70/234
19.如图是“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中,两个小灯泡的规格最好是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测量电流时,
电流表要____(选填“串”或“并”)联接入电路中。
(2)连接好电路后检查电路是否连接正确,闭合开关前要先进行______。若实验中电流表使
用“0~3 A ”的测量范围,读取电流表示数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过小,应换用“A”的
测量范围重新进行实验。
(3)表格中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其中有一个数据存在错误,错误的数据是____A。纠
正错误后,分析实验数据得到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串联电路中的电流___。
实验次数 I /A Ib/A Ic/A
1 0.1 0.1 0.1
2 0.2 0.2 0.2
3 0.3 1.5 0.3
答案:
(1)不相同;串
解析:本实验是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为了排除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性,应
该选择不同规格的灯泡。电流表内阻极小,若并联在用电器两端,该用电器会被短路,因此要
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2)试触;0~0.6
解析:闭合开关前要试触,观察电流表使用的测量范围是否合适。若实验中电流表使用“0~3
A ”的测量范围,读取电流表示数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过小,说明电流过小,为读
71/234
数更精确,应该换用“0~0.6 A ”的测量范围进行实验。
(3)1.5;处处相等
解析:由题意可知,“1.5 A ”是错误数据,应该是该同学错按大量程读数,电流表表盘上同一
位置大量程读数是小量程读数的 5 倍,故正确的读数应该是“0.3 A ”。分析实验数据得到串联
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五、综合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6 分)
20.如图甲所示,开关闭合后,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通过 L 和 L 的电流分别
为多少?
甲 乙
解:分析可知,电流表 A 选择的测量范围是 0~3 A,分度值为 0.1 A,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I =
1.2 A,即干路电流为 1.2 A ;(2 分)
电流表 A 选择的测量范围是 0~0.6 A,分度值为 0.02 A,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I = 0.24 A,即通
过 L 的电流为 0.24 A ;(2 分)
通过 L 的电流为 I = I - I = 1.2 A - 0.24 A = 0.96 A 。(2 分)
【思路分析】 两灯并联,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电流表 A 测的是干路电流,电
流表 A 测的是 L 所在支路的电流;所以电流表 A 选用的测量范围是 0~3 A,A 选用的测量范
围是 0~0.6 A ;根据相应测量范围下的分度值和指针位置来进行读数;结合并联电路的电流
规律即可求出通过 L 的电流大小。
21.(1)如图所示,当 S 闭合,S 和 S 断开时,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1 A,则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72/234
___A,A 的示数为_____A。
(2)当 S 和 S 闭合,S 断开时,电流表 A 和 A 的示数分别为 4.5 A 和 1.5 A。
①画出最简电路。
②求电流表 A 的示数。
(3)若将 S 、S 和 S 同时闭合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案:
(1)1;0(2 分)
解析:当 S 闭合,S 和 S 断开时,简化的电路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L 与 L 串联,电流表
A 与 A 均测电路中的电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因此 I = I = 1 A,即电流表 A 的示数
为 1 A ,而电流表 A 所在支路断路,所以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0。
(2)①如图 1 所示 (2 分)
73/234
②当 S 和 S 闭合,S 断开时,L 与 L 并联,A 测通过 L 的电流 I′ ,A 测通过 L 的电流 I′ ,
A 测干路电流 I (2 分)
电流表 A 的示数 I′ = I - I′ = 4.5 A - 1.5 A = 3 A (2 分)
(3)解:如果将 S 、S 和 S 同时闭合,电路图如图 2 所示:
由图 2 可知,电源两极被直接相连,会造成电源短路、损坏电源(2 分)
74/234第 15 章 电流和电路 素养检测卷
时间:60 min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1~8 题单选,9~10 题多选)
1. 如图是某工厂安装的触摸延迟开关。因为人体是导体,当工人用手指接触开关上的金属体
时,电路中的电灯会发光,过一段时间会自动熄灭。用手拿下列物体去接触开关上的金属体时,
也能使电灯发光的是( )
A. 木制筷子
B. 棉布手套
C. 金属勺子
D. 玻璃
2.如图所示,将铜片和锌片同时插入橙子中,观察到与铜片和锌片相连的 LED 灯被点亮。下
列各电路元件与虚线框中装置的作用相同的是( )
A. B. C. D.
3.假设蜜蜂在飞行过程中与空气摩擦而带上了正电。当蜜蜂落在花朵上时,花粉很容易附着在
蜜蜂身上。则花粉( )
A. 一定带负电
B. 可能不带电
C. 可能带正电
D. 一定带正电
39/142
4.两只小灯泡串联在同一电源上,发现甲灯较亮,乙灯较暗,若通过甲灯的电流是 0.2 A,则
通过乙灯的电流( )
A. 等于 0.2 A
B. 小于 0.2 A
C. 大于 0.2 A
D. 无法确定
5.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实验中,小明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若闭合开关,一定会发
生的现象是(各元件以及电路连接均完好)( )
A. 电源短路
B. 灯泡 L 发光
C. 灯泡 L 不发光
D. 电流表烧坏
6.实验创新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感应数字时钟”,如图所示,闭合数显开关后屏幕上能显示
当前时间;若环境较暗,光敏开关自动闭合,小灯泡会发光并照亮屏幕。下列电路符合要求的
是( )
A B
C D
40/142
7. 我国西晋学者张华在《博物志》中写到“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
意思是人们梳头时,头发随梳子飘起,同时会看到光和听到响声,此现象中( )
A. 通过摩擦创造了电荷
B. 梳子和头发相互排斥
C. 头发越梳越乱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D. 负电荷在梳子和头发之间转移
8.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两相同电流表的指针均正常偏转,且指针偏转程度相同,则通过
灯泡 L 和 L 的电流之比是( )
A. 1:4
B. 5:1
C. 4:1
D. 1:5
9.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物图中,闭合所有开关,各元件均能正常工作。将一根导线两端
分别接到电路中的不同位置,会有不同的现象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A. 在甲图中,断开 S,将导线接到开关的两端,则 L 、L 都发光
B. 在甲图中,闭合 S,将导线接到 L 两端,则 L 发光,L 不发光
C. 在乙图中,闭合 S 、S ,将导线接到电动机两端,则电动机不工作,灯泡发光
D. 在乙图中,闭合 S 、S ,将导线接到灯泡两端,电动机和灯泡都不工作
41/142
10.如图所示,已知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1.5 A,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0.8 A,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1.2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 L 的电流的大小为 0.3 A
B. 通过 L 的电流的大小为 0.7 A
C. 通过 L 的电流的大小为 0.5 A
D. 通过 L 的电流的大小为 0.5 A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1.一种用于装饰玻璃窗的静电窗花,它的表面带有大量电荷,当靠近玻璃时就会自动吸附在
上面,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______________的性质。窗花贴时间过长再揭下来,玻璃上就会留
有印迹不能擦掉,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现象。
12.加油站用于运输汽油的油罐车尾部经常挂有一根拖在地上的____(选填“铁”或“塑料”)链子,
该链子的主要作用是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______导入大地。
13. 如图是具有报警功能的文物展示台,该展示台由木板,弹簧,金属片 A、B、C 和报警电
路组成。当把压在 B 上的物品搬离时,金属片 B 在弹簧作用下与金属片 A、C 分开,相当于
______(选填“闭合”或“断开”)开关,这时灯泡____(选填“亮”或“不亮”),电铃____(选填“响”
或“不响”)。
42/142
14. 如图所示,将一带电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时,若金属箔闭合后又张开,说明带电体带____
电,且所带电荷量比验电器____(选填“多”或“少”),产生的瞬间电流方向为__________(选
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
三、作图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4 分)
15.根据如图甲所示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实物图连接完整。
甲 乙
16.某玩具车主要由电动机和小灯泡构成。只按下开关 S 时,小灯泡亮;只按下开关 S 时,电
动机工作,玩具车运动。电动机和小灯泡都能够独立进行工作,也可以同时工作,请你画出该
玩具车的电路图。
43/142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3 小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
17.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I /A Ib/A Ic/A
1 0.16 0.12 0.28
2 0.18 0.22 0.40
3 0.32 0.20 0.52
(1)小明刚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立刻看到灯泡发光了,请你写出小明连接电路时的一处操
作错误:___________。
(2)小明要测量干路电流,他应该将电流表串联在图中的(选填“A”“B”或“C ”)位置。
(3)实验中,在 A、B、C 三处各接入一个电流表,测出它们的电流,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小明在每次实验中都选择了______规格的灯泡;实验结论是:并联电路中
干路电流等于。
18. 静电复印技术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如图是利用身边的素材来简单模拟静电复印原理
的示意图。请依据图示及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1)简要说明操作意图。
A. 找一块有机玻璃板,用丝绸快速摩擦整个板面,其意图是通过摩擦使有机玻璃板______。
B. 用干燥的手指在有机玻璃板上写一个“大”字,其意图是借助人体将“大”字部分的电荷导走。
C. 将有机玻璃板平放,在上面均匀地撒上一层干木屑,再将有机玻璃板缓慢竖起,随着有机
玻璃板上干木屑的滑落,一个“大”字就在有机玻璃板上显现出来了。“大”字部分的干木屑滑落,
其他部分的干木屑被吸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4/142
(2)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__。
A. 质子发生了转移
B. 电子发生了转移
C. 原子核发生了转移
(3)假设部分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如表所示,有机玻璃与涤纶衣
物摩擦后有机玻璃带电,是因为有机玻璃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了电子。
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能力(弱→ 强)
有机玻璃 普通玻璃 毛皮 丝绸 纸 金属 硬橡胶 石蜡 涤纶衣物 硬塑料梳子
(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事例不容易产生静电的是___。
A. 干燥的天气穿羽绒服
B. 使用加湿器增加房间湿度
C. 使用尼龙围巾
19.如图是“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中,两个小灯泡的规格最好是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测量电流时,
电流表要____(选填“串”或“并”)联接入电路中。
(2)连接好电路后检查电路是否连接正确,闭合开关前要先进行______。若实验中电流表使
用“0~3 A ”的测量范围,读取电流表示数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过小,应换用“A”的
测量范围重新进行实验。
45/142
(3)表格中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其中有一个数据存在错误,错误的数据是____A。纠
正错误后,分析实验数据得到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串联电路中的电流___。
实验次数 I /A Ib/A Ic/A
1 0.1 0.1 0.1
2 0.2 0.2 0.2
3 0.3 1.5 0.3
五、综合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6 分)
20.如图甲所示,开关闭合后,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通过 L 和 L 的电流分别
为多少?
甲 乙
46/142
21.(1)如图所示,当 S 闭合,S 和 S 断开时,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1 A,则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___A,A 的示数为_____A。
(2)当 S 和 S 闭合,S 断开时,电流表 A 和 A 的示数分别为 4.5 A 和 1.5 A。
①画出最简电路。
②求电流表 A 的示数。
(3)若将 S 、S 和 S 同时闭合会发生什么现象?
47/14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