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卷】人教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6章,电压 电阻 基础诊断卷(PDF,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小卷】人教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6章,电压 电阻 基础诊断卷(PDF,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01 10:21:09

文档简介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基础诊断卷
时间:60 min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
1.家用洗衣机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 )
A. 1.5 V B. 2 V
C. 3.7 V D. 220 V
答案:D
解析:家用洗衣机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 220 V ,故 D 正确。
2. 2024 年 1 月 3 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其中讲到中国太阳能电池全球专
利申请量为 12.64 万件。目前,硅是制作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之一,硅是一种( )
A. 导体
B. 半导体
C. 绝缘体
D. 超导体
答案:B
解析: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各种集成电路和计算机芯片等。
3.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小灯泡 L 、L 的规格相同。当闭合开关 S 后,发现
两灯泡都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A. 灯 L 短路
B. 灯 L 断路
C. 灯 L 短路
D. 灯 L 断路
75/234
答案:D
解析:根据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 L 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若灯
泡 L 短路,则 L 可以发光,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压表、电流表都有示数,故 A 错误;若灯
泡 L 断路,则整个电路断路,两灯均不发光,电压表、电流表均无示数,故 B 错误;若灯泡
L 短路,则电压表也被短路,L 会发光,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故 C 错误;若灯泡
L 断路,则两灯泡均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有明显示数,故 D 正确。
4.学校安全部门对全校的用电线路进行了排查,发现有一根连接电动机的铜导线的直径明显比
说明书上要求的小。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来分析这根导线不符合规格的理由是( )
A. 长度偏长引起电阻偏小
B. 长度偏长引起电阻偏大
C. 横截面积偏小引起电阻偏大
D. 横截面积偏小引起电阻偏小
答案:C
解析:当导体的长度、材料、温度不变时,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本题中铜导线的直径
比说明书上要求的小,横截面积偏小,会引起电阻偏大,故 C 正确。
5.在烧杯中加入盐水,将铜片和锌片放在盐水中,制成一个简易电池。将电压表接到铜片和锌
片上观察到如图所示现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电池的外部电流从铜片经电压表流向锌片
B. 该电池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76/234
C. 锌片是该电池的正极
D. 此时的电路处于短路状态
答案:A
解析: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所以此时的电路相当于断路,故 D 错误;盐水电池和蓄电池
类似,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 B 错误;由图可知,与电压表正接线柱相连的为
电池的正极,所以铜片是该电池的正极,在电池外部电流从铜片经电压表流向锌片,故 C 错
误,A 正确。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能用电压表正确测量 L 两端电压的电路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 中 L 和 L 两灯串联,电压表并联在电源的两端,测量的是电源电压,A 不符合题意;
B 中 L 和 L 两灯串联,电压表并联在 L 的两端,测量的是 L 两端电压,B 不符合题意;C 中
L 、L 和电压表串联,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量的不是 L 两端电压,C 不符合题意;D 中
L 和 L 两灯串联,电压表并联在 L 的两端,测量的是 L 两端电压,D 符合题意。
7.某小组在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的实验中,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77/234
A. 若 M 接 A 点,N 接 B 点,闭合开关,滑片 P 向左移,灯泡变亮
B. 若 M 接 C 点,N 接 B 点,闭合开关前,滑片 P 应移动到最左端
C. 若 M 接 C 点,N 接 B 点,闭合开关,滑片 P 向右移,灯泡变暗
D. 若 M 接 C 点,N 接 D 点,闭合开关,滑片 P 向右移,灯泡变亮
答案:B
解析:若 M 接 A 点,N 接 B 点,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全部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片,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变,电路中的电流不变,灯泡亮度不变,故 A 错误;若 M 接
C 点,N 接 B 点,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即最左端,故 B 正
确;若 M 接 C 点,N 接 B 点,闭合开关,滑片右移,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
中的电流变大,灯泡变亮,故 C 错误;若 M 接 C 点,N 接 D 点,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为 0,相当于一根导线,移动滑片,灯泡亮度不变,故 D 错误。
8.在如图甲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 S 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灯泡 L 和
L 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 6 V 1.5 V
78/234
B. 7.5 V 7.5 V
C. 1.5 V 6 V
D. 1.5 V 1.5 V
答案:A
解析:由图甲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 V 测量电源电压,电压表 V 测量灯泡 L 两端电压;
由题可知两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由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压表 V 示数大于电压表
V 的示数,所以,电压表 V 选用的测量范围为 0~15 V ,分度值为 0.5 V,示数为 7.5 V;电
压表 V 选用的测量范围为 0~3 V,分度值为 0.1 V ,示数为 1.5 V,即灯泡 L 两端的电压为
1.5 V;由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得灯泡 L 两端的电压为 U = U - U = 7.5 V - 1.5 V = 6 V ,故 B、
C、D 错误,A 正确。
9.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 S 、S 后,小灯泡 L 和 L 正常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测量通过 L 的电流
B. 电压表只能测 L 两端的电压
C. 取下 L 时,L 仍正常发光
D. 只断开开关 S 时,电压表示数不变
答案:C
79/234
解析:
| A | 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串联在灯泡 L 所在支路中,所以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 L 的电流 | 错
误 |
| B | 两个灯泡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即可以测每一个灯
泡两端的电压 | 错误 |
| C | 两个灯泡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取下 L 时,不会影响另一条支路,则灯泡 L
仍正常发光 | 正确 |
| D | 只断开开关 S 时,电压表示数会变为零 | 错误 |
10.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 S 闭合时,电压表 V 、V 、V 的示数分别为 U 、U 、U ,电流表
A 、A 的示数分别为 I 、I (五只电表的示数均不为零),那么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U = U = U ;I = I
B. U = U + U ;I = I
C. U = U + U ;I = I
D. U = U + U ;I > I
答案:B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经电流表 A 、下面的电阻、上面的电阻、
电流表 A 回到电源的负极,即电路只有一条路径,两电阻串联,且两电流表均测电路中的电
流,根据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可知,两电流表的示数关系为 I = I ,故 D 错误。根据电
压表与被测电路元件并联可知,电压表 V 测下面电阻两端的电压,电压表 V 测电源电压,电
压表 V 测上面电阻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压表的示数
关系为 U = U + U ,故 A、C 错误,B 正确。
80/234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1.如图甲所示的旋钮式电阻箱的示数是_______Ω ,如图乙是插入式电阻箱的结构示意图,图
中 A、B 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值是____Ω ,最大可以调到____Ω 。
答案:3608;10;22
解析:题图甲所示旋钮式电阻箱的示数是 3×1000 Ω + 6×100 Ω + 0×10 Ω + 8 Ω = 3608 Ω ;题
图乙所示是插入式电阻箱的结构示意图,A、B 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值是 6 Ω + 4 Ω = 10 Ω ;
最大可以调到 6 Ω + 6 Ω + 4 Ω + 4 Ω + 2 Ω = 22 Ω 。
12.自动照相机所用的感光元件是一种光敏电阻,它是由 ________材料制造的。科学家研究发
现,在合适的条件下,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 1.1°的“魔角”时,石墨烯的电阻突然变为 0,
此现象中的石墨烯是 ______体。
答案:半导体;超导
解析:自动照相机所用的感光元件是一种光敏电阻,它是由半导体材料制造的;在合适的条
件下,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 1.1°的“魔角”时,石墨烯的电阻突然变为 0,此现象中的石墨
烯是超导体。
13.小灯泡 L 和定值电阻 R 的电流与其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将它们并联在电源电压为 4 V
的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为____A;若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中电流为 0.4 A 时,电源
81/234
电压为___V 。
答案:1.2;5
解析:由图像可知,将它们并联在电源电压为 4 V 的电路中,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
灯泡 L 和定值电阻 R 两端的电压均为 4 V,由图像可知,此时通过灯泡 L 和定值电阻 R 的电
流分别为 0.8 A 和 0.4 A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为 I = I
+ I = 0.8 A + 0.4 A = 1.2 A ;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中电流为 0.4 A 时,根据串联电路的
电流特点可知,通过灯泡 L 和定值电阻 R 的电流均为 0.4 A,由图像可知,此时灯泡两端电压
为 U = 1 V ,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 U = 4 V ;因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
电源电压为 U = U + U = 1 V + 4 V = 5 V 。
14.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压表 V 测量___两端的电压,电压表 V 测量______两端的电压,
其中电压表 V 、V 和 V 的示数分别为 U 、U 和 U ,则三个电表示数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U =
________。
答案:L ;电源;U + U
82/234
解析:由图可知,该电路是串联电路,V 并联在灯 L 两端,所以 V 测量灯 L 两端的电压;
V 并联在电源两端,所以 V 测量电源电压;V 并联在灯 L 两端,所以 V 测量灯 L 两端的电压;
结合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源电压等于 L 两端的电压与 L 两端的电压之和,故三个电
压表示数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U = U + U 。
三、作图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4 分)
15.请将如图所示的部分电路补充完整,使其成为一个能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的电路,
要求:闭合开关,滑片向左移动,灯泡变亮。
解:如图所示
解析:想要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应使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当滑片向左移动时,
灯泡变亮,这说明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16.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充完整,使电压表测量电阻 R 两端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增大。
83/234
解:如图所示
解析:电压表应与电阻 R 并联,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串联接入电路,要使滑动变阻器的
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增大,则应将滑动变阻器的左下接线柱接入电路,
如答案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3 小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
17.有些汽车前挡风玻璃上的刮水器刮水的速度能够随着雨量的大小相应地变化。小华查阅了
相关资料,自制了如图甲所示的雨水检测金属网(简称检测网)。
(1)小华按照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检测网未放入雨水中时,电流表无示数;将检
测网放入雨水中时,电流表有示数,表明雨水是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2)将检测网竖立并缓慢浸入雨水中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可知:检测网浸入雨水中的深度越
84/234
深,电流表示数越大。这说明 a、b 间接入电路中的电阻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我们
知道,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______、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由此可知,a、b
间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化主要是由导体的___________变化引起的。
答案:
(1)导体
解析:由题意可知,检测网未放入雨水中时,电流表无示数,将检测网放入雨水中时,电流
表有示数,表明雨水是导体。
(2)越小;材料;横截面积
解析:检测网浸入雨水中的深度越深,电流表示数越大,电压一定,由 I = U/R 可知,电路中
的电阻越小,即说明 a、b 间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小,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
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由图甲可知,当检测网浸入雨水中的深度变深时,接入电路中的检测
网的横截面积发生变化,所以 a、b 间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化主要是由导体的横截面积变化引起
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18.在“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电路图连接完整,使电压表测量 L 两端的电压。
(2)电路连接完成后,实验小组的同学测出 L 两端的电压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示数是。
(3)测完 L 两端的电压后,小明将电压表并联在 L 两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指针与第
一次的偏转角度相同。于是得出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这样合理吗?__,理由是。
85/234
(4)小明接下来应该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解:如图所示
解析:两个灯泡并联,电压表与 L 并联,由图乙可知电压表选用小量程。
(2)2.1 V
解析:电路连接完成后,实验小组的同学测出 L 两端的电压如图乙所示,电压表选用的测量
范围是 0 3 V,分度值为 0.1 V,电压表示数是 2.1 V 。
(3)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解析:测完 L 两端的电压后,小明将电压表并联在 L 两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指针与
第一次的偏转角度相同。于是得出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这样不合理,只进行一次实验就得出
的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4)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或改变电源电压重复实验(合理即可)
解析:为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小明接下来应该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或改变电源电压重
复实验。
19.小雅和同学进行“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所用器材有一个电压恒为 3 V 的电源,一
个开关,两只灯泡(L 和 L ) ,两只相同的电压表 V 和 V (测量范围为 0 3 V或 0 15 V ),
若干导线。
86/234
(1)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用一只电压表分别测 AB、BC、AC 间的电压,每次拆
接电压表时,开关均应处于______状态。
(2)为测量 L 两端电压,请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
(3)小雅决定改进实验,她按照图丙所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 V 和
V 指针的偏转角度相同,则可能的原因是电压表___(选填“V ”或“V ”)的量程选大了,此时
电压表 V 的示数为____V 。
(4)解决问题后,小雅测出了 AB 两端和 AC 两端的电压,为了测量 BC 两端的电压,断开
开关后可以___。
A.保持 C 处接线不动,将电压表 V 与 A 处的连线改为与 B 处相连
B.保持 B 处接线不动,将电压表 V 与 A 处的连线改为与 C 处相连
(5)为了得到更普遍的规律,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___。
A.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测量
B.将灯泡 L 和 L 互换位置进行多次测量
答案:
(1)断开
解析:为保护电路,每次拆接电压表时,开关均应处于断开状态。
(2)
87/234
解:如图所示
解析:为测量 L 两端电压,电压表应并联在 L 两端。
(3)V ;0.6
解析:由图丙可知,电压表 V 测的是 L 两端电压,电压表 V 测的是 L 与 L 两端的总电压,
发现两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度相同,则可能是 V 的量程选大了;电压表 V 测量的是 L 和 L
两端的总电压,即电源电压,因此 V 的示数为 3 V ,电压表上同一刻度线处大量程的示数为
小量程的 5 倍,因此 V 的示数为 0.6 V 。
(4)A
解析:使用电压表时,应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因此应保持 C 处
接线不动,将 V 与 A 处的连线改为与 B 处相连,若保持 B 处接线不动,将电压表 V 与 A 处
的连线改为与 C 处相连,则 V 的正、负接线柱会接反,故 B 不符合题意,A 符合题意。
(5)A
解析:为了得到普遍规律,避免实验偶然性,应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故 A 符合题意,
B 不符合题意。
88/234
五、综合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6 分)
20.如图甲所示电路,闭合开关 S 后,电流表 A 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 V 和 V 的指针偏转
角度相同,如图丙所示。
(1)通过小灯泡 L 的电流是多少?
(2)电源电压是多少?
(3)小灯泡 L 和 L 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
答案:
(1)解:闭合开关 S 后,小灯泡 L 与 L 串联,电压表 V 测电源电压,电压表 V 测 L 两端的
电压…………(2 分)
由图乙可知,电流表 A 选用的测量范围为 0 0.6 A,分度值为 0.02 A,示数为 0.5 A ,由于串
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通过 L 的电流为 0.5 A …………(1 分)
(2)解:电压表 V 和 V 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电压表 V 的示数大于电压表 V 的示数,则电
压表 V 选用的测量范围为 0~15 V,分度值为 0.5 V,示数为 7.5 V ,即电源电压 U = 7.5 V (2
分)
(3)解:电压表 V 选用的测量范围为 0~3 V,分度值为 0.1 V,示数为 1.5 V,即 L 两端的
电压为 U = 1.5 V ……(1 分)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得,L 两端的电压为 U = U - U = 7.5 V - 1.5 V = 6 V ……(1 分)
89/234
2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 18 V,当开关 S 闭合后,电压表 V 、V 示数分别为 8 V、15 V 。
(1)求 L 两端的电压。
(2)将电压表 V 、V 分别换成电流表 A 、A ;闭合开关后,电流表 A 、A 、A 的示数分别
为 1.2 A、1 A、0.6 A,求通过 L 的电流。
答案:
(1)解:闭合开关后,三个灯泡串联,V 测 L 、L 两端的电压之和,
V 测 L 、L 两端的电压之和,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L 两端的电压为 U = U - U V = 18 V - 15 V = 3 V …………(2 分)
L 两端的电压为 U = U - U V = 18 V - 8 V = 10 V …………(1 分)
则 L 两端的电压为 U = U - U - U = 18 V - 3 V - 10 V = 5 V …………(1 分)
(2)解:将电压表更换为电流表后,三个灯泡并联,电流表 A 测干路电流,电流表 A 测 L
和 L 所在支路的电流之和,电流表 A 测 L 和 L 所在支路的电流之和…………(2 分)
通过 L 的电流 I = I A - I A = 1.2 A - 1 A = 0.2 A …………(1 分)
通过 L 的电流 I = I A - I A = 1.2 A - 0.6 A = 0.6 A …………(1 分)
通过 L 的电流 I = I A - I - I = 1.2 A - 0.2 A - 0.6 A = 0.4 A …………(1 分)
90/234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基础诊断卷
时间:60 min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
1.家用洗衣机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 )
A. 1.5 V B. 2 V
C. 3.7 V D. 220 V
2. 2024 年 1 月 3 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其中讲到中国太阳能电池全球专
利申请量为 12.64 万件。目前,硅是制作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之一,硅是一种( )
A. 导体 B. 半导体
C. 绝缘体 D. 超导体
3.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小灯泡 L 、L 的规格相同。当闭合开关 S 后,发现
两灯泡都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A. 灯 L 短路
B. 灯 L 断路
C. 灯 L 短路
D. 灯 L 断路
4.学校安全部门对全校的用电线路进行了排查,发现有一根连接电动机的铜导线的直径明显比
说明书上要求的小。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来分析这根导线不符合规格的理由是( )
A. 长度偏长引起电阻偏小
B. 长度偏长引起电阻偏大
C. 横截面积偏小引起电阻偏大
D. 横截面积偏小引起电阻偏小
48/142
5.在烧杯中加入盐水,将铜片和锌片放在盐水中,制成一个简易电池。将电压表接到铜片和锌
片上观察到如图所示现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电池的外部电流从铜片经电压表流向锌片
B. 该电池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 锌片是该电池的正极
D. 此时的电路处于短路状态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能用电压表正确测量 L 两端电压的电路是( )
A B
C D
49/142
7.某小组在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的实验中,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若 M 接 A 点,N 接 B 点,闭合开关,滑片 P 向左移,灯泡变亮
B. 若 M 接 C 点,N 接 B 点,闭合开关前,滑片 P 应移动到最左端
C. 若 M 接 C 点,N 接 B 点,闭合开关,滑片 P 向右移,灯泡变暗
D. 若 M 接 C 点,N 接 D 点,闭合开关,滑片 P 向右移,灯泡变亮
8.在如图甲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 S 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灯泡 L 和
L 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 6 V 1.5 V
B. 7.5 V 7.5 V
C. 1.5 V 6 V
D. 1.5 V 1.5 V
50/142
9.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 S 、S 后,小灯泡 L 和 L 正常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测量通过 L 的电流
B. 电压表只能测 L 两端的电压
C. 取下 L 时,L 仍正常发光
D. 只断开开关 S 时,电压表示数不变
10.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 S 闭合时,电压表 V 、V 、V 的示数分别为 U 、U 、U ,电流表
A 、A 的示数分别为 I 、I (五只电表的示数均不为零),那么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U = U = U ;I = I
B. U = U + U ;I = I
C. U = U + U ;I = I
D. U = U + U ;I > I
51/142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1.如图甲所示的旋钮式电阻箱的示数是_______Ω ,如图乙是插入式电阻箱的结构示意图,图
中 A、B 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值是____Ω ,最大可以调到____Ω 。
12.自动照相机所用的感光元件是一种光敏电阻,它是由 ________材料制造的。科学家研究发
现,在合适的条件下,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 1.1°的“魔角”时,石墨烯的电阻突然变为 0,
此现象中的石墨烯是 ______体。
13.小灯泡 L 和定值电阻 R 的电流与其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将它们并联在电源电压为 4 V
的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为____A;若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中电流为 0.4 A 时,电源
电压为___V 。
52/142
14.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压表 V 测量___两端的电压,电压表 V 测量______两端的电压,
其中电压表 V 、V 和 V 的示数分别为 U 、U 和 U ,则三个电表示数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U =
________。
三、作图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4 分)
15.请将如图所示的部分电路补充完整,使其成为一个能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的电路,
要求:闭合开关,滑片向左移动,灯泡变亮。
16.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充完整,使电压表测量电阻 R 两端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增大。
53/142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3 小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
17.有些汽车前挡风玻璃上的刮水器刮水的速度能够随着雨量的大小相应地变化。小华查阅了
相关资料,自制了如图甲所示的雨水检测金属网(简称检测网)。
(1)小华按照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检测网未放入雨水中时,电流表无示数;将检
测网放入雨水中时,电流表有示数,表明雨水是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2)将检测网竖立并缓慢浸入雨水中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可知:检测网浸入雨水中的深度越
深,电流表示数越大。这说明 a、b 间接入电路中的电阻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我们
知道,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______、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由此可知,a、b
间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化主要是由导体的___________变化引起的。
18.在“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电路图连接完整,使电压表测量 L 两端的电压。
(2)电路连接完成后,实验小组的同学测出 L 两端的电压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示数是。
(3)测完 L 两端的电压后,小明将电压表并联在 L 两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指针与第
一次的偏转角度相同。于是得出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这样合理吗?__,理由是。
(4)小明接下来应该________________。
54/142
19.小雅和同学进行“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所用器材有一个电压恒为 3 V 的电源,一
个开关,两只灯泡(L 和 L ) ,两只相同的电压表 V 和 V (测量范围为 0 3 V或 0 15 V ),
若干导线。
(1)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用一只电压表分别测 AB、BC、AC 间的电压,每次拆
接电压表时,开关均应处于______状态。
(2)为测量 L 两端电压,请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
(3)小雅决定改进实验,她按照图丙所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 V 和
V 指针的偏转角度相同,则可能的原因是电压表___(选填“V ”或“V ”)的量程选大了,此时
电压表 V 的示数为____V 。
(4)解决问题后,小雅测出了 AB 两端和 AC 两端的电压,为了测量 BC 两端的电压,断开
开关后可以___。
A.保持 C 处接线不动,将电压表 V 与 A 处的连线改为与 B 处相连
B.保持 B 处接线不动,将电压表 V 与 A 处的连线改为与 C 处相连
(5)为了得到更普遍的规律,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___。
A.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测量
B.将灯泡 L 和 L 互换位置进行多次测量
55/142
五、综合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6 分)
20.如图甲所示电路,闭合开关 S 后,电流表 A 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 V 和 V 的指针偏转
角度相同,如图丙所示。
(1)通过小灯泡 L 的电流是多少?
(2)电源电压是多少?
(3)小灯泡 L 和 L 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
56/142
2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 18 V,当开关 S 闭合后,电压表 V 、V 示数分别为 8 V、15 V 。
(1)求 L 两端的电压。
(2)将电压表 V 、V 分别换成电流表 A 、A ;闭合开关后,电流表 A 、A 、A 的示数分别
为 1.2 A、1 A、0.6 A,求通过 L 的电流。
57/14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