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机械波3.4多普勒效应教学课件(共1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机械波3.4多普勒效应教学课件(共1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01 22:1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第四节
多普勒效应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多普勒效应;
2.知道多普勒效应的成因;
3.会用多普勒效应分析实际问题。
新课导入
观察与思考:
救护车、火车迎面而来鸣笛声音调越来越高,远离时鸣笛声越来越低,听到的声音的音调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一、多普勒效应
1、定义:
因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而使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
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
思考与讨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如何解释?
2、多普勒效应模拟实验
让一队人沿路行走,观察者站不动,每分钟有 30 个人从他身边通过。
观察者逆着队伍行走,每分钟有大于 30 个人从他身边通过。
当观察者与队伍同向行走且速度比队伍的小时,每分钟将小于30个人从他身边通过.
观测者观察人数等于“过人频率”
观测者观察人数大于“过人频率”
观测者观察人数小于“过人频率”
v测=0
v测
v测
一、多普勒效应
在模拟实验中,人不表示介质中的质点,只代表传播中的波峰或者波谷,于是“过人频率”就代表波的频率。
一、多普勒效应
3、多普勒效应成因分析:
(1)当波源和观察者都相对介质静止时
波源 S 与观测者 A 相对于介质都静止时,观测者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整波的数目与单位时间内波源发出的相同,所以,观测者接收到的频率和波源的振动频率相同。
一、多普勒效应
当观测者朝着波源运动时,它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整波数目增多,表明测得的频率大于波源振动的频率;
当观测者远离波源运动时,它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整波数目减少,表明测得的频率小于波源振动的频率。
3、多普勒效应成因分析:
(2)当波源不动,观察者运动时
一、多普勒效应
当波源靠近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整波数目增多,表明测得的频率大于波源振动的频率;
当波源远离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整波数目减少,表明测得的频率小于波源振动的频率。
3、多普勒效应成因分析:
(3)当观察者不动,波源运动时
一、多普勒效应
当观测者与波源二者相互接近时,接收到的频率将大于波源的频率;
当观测者与波源二者相互远离时,接收到的频率将小于波源的频率。
一、多普勒效应
4、运动和频率的关系
波源的运动情况 观察者运动情况 频率的关系(选填“>”“<”“=”)
波源静止 观察者静止 观察者接收频率 波源的频率
波源静止 观察者朝着波源运动
波源静止 观察者远离波源运动
波源朝着观察者运动 观察者静止
波源远离观察者运动 观察者静止
=
>
>
<
<
一、多普勒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