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 欧姆定律
第 1 节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小德使用两节新干电池、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和导线进行实验。
(1)电路连接纠错:图甲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错误导线上画“×”并补画正确导线。
答案: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调到最____(填“左”或“右”)端。
答案:左
(3)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除保护电路外,另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4)闭合开关,保持电阻不变,移动滑片,测得数据如表乙,在图丙坐标系中描点并绘出图
像。
答案:
136/170
第 17 章 欧姆定律
(5)为了使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接下来还需要更换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多次
实验。完成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和图像可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小明用图甲电路(电源电压 4.5V,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20Ω,定
值电阻 5Ω、10Ω、20Ω)进行实验。
(1)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__________,因此小明
所探究的问题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
答案:电阻阻值;电阻阻值
(2)小明首先用5 Ω 电阻实验,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迅速满偏,无论怎么移动滑片,电
流表指针无偏转,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___(填字母);
A. 开关断路 B. 滑片接触不良 C. 电阻断路 D. 电流表短路
答案:C
(3)排除故障后,依次接入三个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
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利用描点法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流 随电阻 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以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4)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还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答案: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137/170
第 17 章 欧姆定律
3. 实验电路改进分析,小明团队改进“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路图(甲→乙→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改进为图乙:为保证实验过程中电压这一因素不变
B. 图乙改进为图丙:实现多次实验,得到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定量关系
C. 图丙: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目的是保持电阻 两端电压不变
D. 图丙:在不增加任何器材的情况下,仅利用本实验的器材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答案:B
解析: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应控制电阻不变,而灯的电阻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由图甲改进为图乙是为保证实验过程中电阻这一因素不变,故 A 错误;由图乙改进为图丙是
因为使用滑动变阻器既能保护电路,又能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定值电阻 两端的电
压改变,得到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定量关系,故 B 正确,C 错误;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
中,需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多次改变电阻阻值,故需要添加几个阻值不同的电阻,故 D
错误。故选 B。
4. 小华用图 1 电路(电源 4.5V,滑动变阻器“20Ω 0.8A”)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用 10Ω 电阻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38/170
第 17 章 欧姆定律
①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否则闭合开关时,________(填“电流表”“电
压表”或“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的偏转可能超出所用测量范围。
答案:电压表
解析:电源电压恒为4.5 V ,由图 1 可知,电压表选用小测量范围,若闭合开关前,没有将滑
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即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时电压表指针的偏转可能超出所用测量
范围;
②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记录了如下表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 U/V 1.6 2.0 2.2 2.4 2.8
电流 I/A 0.16 0.20 0.22 0.24 0.28
③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
(2)接下来,她用原电路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依次更换阻值不同的
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相同,记下电流表的示数,绘出电流 与
1 1
电阻倒数 的关系图像如图 2 所示。由图 2 知,绘出的电流 与电阻倒数 的图像是一条过原
点的直线,由此可得到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结论,由此结论结合图 2 可知,当 = 4 Ω 时,电流
1
=____A。 图像相较于 图像,该图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0.5;可以直观地得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解析:根据图 2 可知,电流与电阻倒数的关系图像为一过原点的直线,即电流与电阻倒数成正
比,即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所以由图 2 知,控制电阻两端电压
1
为2 V不变,当 = 4 Ω 时,电流 = 0.5 A。 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可以直
1
观地得出 与 成正比,进一步得出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关系;
139/170
第 17 章 欧姆定律
(3)实验过程中,电源电压不变,更换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 1,并调节滑动变阻器 2 接入
电路的阻值,记录每次实验中电压表示数 和电流表示数 ,下列关于 、 、 1和 2 的关系图
像正确的是___。
A. B. C.
答案:B(电压一定时,I 与 R 成反比,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不变)
解析:由实物电路知,电压表测 1 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
关系时应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一定,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大小,得到结论为导体两端电压一
定,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所以 A 错误;由控制变量法知,探究电流与电阻
的关系时应控制 1 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滑动变
阻器 2 两端电压也不变,所以 B 正确,C 错误。
5. 电阻特性分析,四个定值电阻 a、b、c、d 的 U-I 图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b 的电阻___(填“>”“=”或“<”)a 的电阻。
答案:<
解析: 由图像可知,电压相同时,通过电阻 的电流比通过电阻 的电流小,因此 < 。
(2)a 和 c 串联,通过 a 的电流___通过 c 的电流。
140/170
第 17 章 欧姆定律
答案:=
解析: 根据串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将 和 串联在电路中,通过 的电流等于通过 的电流。
(3)a 和 c 并联,通过 a 的电流___通过 c 的电流。
答案:<
解析: 由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将 和 并联在电路中, 、 两端的电压相等,因为 >
(由图可知,电流相同时,电阻 两端的电压比电阻 两端的电压大,说明 > ;又知 >
),所以通过 的电流小于通过 的电流。
(4)若 是阻值为 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将其用拉丝机均匀拉长为原来的 2 倍,则它的电
阻___(填“> ”“=”或“< ”) 。
答案:>(长度变长、横截面积变小,电阻变大)
解析: 将一段电阻丝均匀拉长为原来的两倍后,长度变长,横截面积变小,材料不变,则电
阻变大,即拉长后的电阻大于 。
141/170第 17 章 欧姆定律
第 1 节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小德使用两节新干电池、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和导线进行实验。
(1)电路连接纠错:图甲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错误导线上画“×”并补画正确导线。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调到最____(填“左”或“右”)端。
(3)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除保护电路外,另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闭合开关,保持电阻不变,移动滑片,测得数据如表乙,在图丙坐标系中描点并绘出图
像。
(5)为了使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接下来还需要更换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多次
实验。完成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和图像可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小明用图甲电路(电源电压 4.5V,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20Ω,定
值电阻 5Ω、10Ω、20Ω)进行实验。
(1)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__________,因此小明
所探究的问题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
91/112
第 17 章 欧姆定律
(2)小明首先用5 Ω 电阻实验,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迅速满偏,无论怎么移动滑片,电
流表指针无偏转,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___(填字母);
A. 开关断路 B. 滑片接触不良 C. 电阻断路 D. 电流表短路
(3)排除故障后,依次接入三个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
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利用描点法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流 随电阻 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以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还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 实验电路改进分析,小明团队改进“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路图(甲→乙→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改进为图乙:为保证实验过程中电压这一因素不变
B. 图乙改进为图丙:实现多次实验,得到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定量关系
C. 图丙: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目的是保持电阻 两端电压不变
D. 图丙:在不增加任何器材的情况下,仅利用本实验的器材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4. 小华用图 1 电路(电源 4.5V,滑动变阻器“20Ω 0.8A”)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用 10Ω 电阻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92/112
第 17 章 欧姆定律
①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否则闭合开关时,________(填“电流表”“电
压表”或“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的偏转可能超出所用测量范围。
②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记录了如下表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 U/V 1.6 2.0 2.2 2.4 2.8
电流 I/A 0.16 0.20 0.22 0.24 0.28
③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
(2)接下来,她用原电路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依次更换阻值不同的
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相同,记下电流表的示数,绘出电流 与
1 1
电阻倒数 的关系图像如图 2 所示。由图 2 知,绘出的电流 与电阻倒数 的图像是一条过原
点的直线,由此可得到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结论,由此结论结合图 2 可知,当 = 4 Ω 时,电流
1
=____A。 图像相较于 图像,该图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电源电压不变,更换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 1,并调节滑动变阻器 2 接入
电路的阻值,记录每次实验中电压表示数 和电流表示数 ,下列关于 、 、 1和 2 的关系图
像正确的是___。
A. B. C.
93/112
第 17 章 欧姆定律
5. 电阻特性分析,四个定值电阻 a、b、c、d 的 U-I 图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b 的电阻___(填“>”“=”或“<”)a 的电阻。
(2)a 和 c 串联,通过 a 的电流___通过 c 的电流。
(3)a 和 c 并联,通过 a 的电流___通过 c 的电流。
(4)若 是阻值为 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将其用拉丝机均匀拉长为原来的 2 倍,则它的电
阻___(填“> ”“=”或“< ”) 。
9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