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人教物理九上17.2 欧姆定律(PDF,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练】人教物理九上17.2 欧姆定律(PDF,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01 11:05:43

文档简介

第 17 章 欧姆定律
第 2 节 欧姆定律
1. 对于欧姆定律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根据 = ,当 = 0时, = 0


B. 根据 = ,当 增大时, 增大


C. 根据 = , 增大时 减小


D. 根据 = ,同一段导体, 与 成正比

2. 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4 V 时,流过它的电流为 0.5 A,若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 2 倍,
则导体的电阻和导体中的电流分别为( )
A. 16 Ω 0.5 A B. 16 Ω 1 A C. 18 Ω 0.5 A D. 8 Ω 1 A
3. 一只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 500 mA,灯丝电阻是 5 Ω,要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电压
表的测量范围应选用( )
A. 0~3 V B. 0~15 V C. 两个测量范围都可以 D. 无法判断
4. 某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4 V 时,电阻为 0
B. 该导体的电阻是 5 Ω
C.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4 V 时,电流为 0.7 A
D. 导体的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95/112
第 17 章 欧姆定律
5. 将甲、乙两电阻分别接在电压之比是 3:1 的电路中,已知它们的电阻之比是 2:3,则通过它
们的电流之比是( )
A. 1:2 B. 2:1 C. 2:9 D. 9:2
6. 在相距 20 km 的甲、乙两地之间有两条输电线,已知每 1 m 输电线的电阻为 0.01 Ω。现输
电线在某处发生短路,检测员用电压表、电流表和电源连成电路检测,电压表的示数为 3 V,
电流表的示数为 20 mA,则被测部分输电线的电阻为______Ω,短路位置离甲地______km。
7.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电路中接入 16 Ω 的电阻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0.6 A。
(1)如果接入 30 Ω 的电阻,电路中的电流为多少?
(2)如果电流表示数为 0.12 A,电路中的电阻为多少?
96/112
第 17 章 欧姆定律
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1的阻值是30 Ω ,闭合开关S ,电流表A1的示数是0.2 A,电流表 A
的示数是0.5 A 。求:
(1)电源电压;
(2)电阻 2 的阻值。
9. 如图所示,电路的电源电压为1.5 V,电阻 1的阻值为2 Ω ,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
0.3 A ,则( )
A. 通过 1的电流大于0.3 A
B. 电阻 1和 2 是并联的
C. 电压表的示数为0.9 V
D. 电阻 2的阻值为3 Ω
10.如图所示, 、 若都是电压表,当S 闭合时,两表的示数比 : = 3: 2,当S 断开时,
、 都换成电流表,则两表示数比 : 是( )
A. 2:5 B. 5:3 C. 2:3 D. 3:2
97/112
第 17 章 欧姆定律
11.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为一个稳压管,其作用是确保 、 之间的电压 不变,只要
流过稳压管 的电流在5 mA 到25 mA之间, 将稳定为15 V。 2 为一可变电阻,它的最小
值为1 000 Ω ,最大值为无穷大(即断路)。设电源电压 为25 V,则当 2 变化时,为了确保
为15 V,则 1 阻值范围应为( )
A. 400~2 000 Ω B. 400~500 Ω
C. 250~400 Ω D. 500~2 000 Ω
12.在电工学中常用物理量“电导” (符号为 )来表示导体的导电能力,导电能力强,则电导
1
的值大;导电能力弱,则电导 的值小,对于同一导体,其电导 和电阻 的关系为 = 。

现有甲、乙两个导体,已知导体甲的电导为 1,导体乙的电导为 2 ,现将导体甲和导体
乙串联,若电源电压为 ,则这两个导体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电路中电流的表达式为
______(用 、 表示)。
13.小明同学发现了一个废弃的电子元件,他想了解它的一些特性,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收集
了一些信息。他根据收集的信息,作出了该元件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当 =
40 V时,元件的电阻为____Ω ;由图像可知,该元件两端的电压由80 V逐渐升高到160 V 的
过程中,元件的电阻______(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98/112
第 17 章 欧姆定律
14. 气敏电阻需要用电阻丝加热到一定温度才工作,某气敏电阻阻值与气体浓度的关系如图 1,
气敏元件接入如图 2所示电路,该电路可视作两个独立的回路如图 3,当气体浓度增大时( )
A. 电压表示数变大 B. 电流表示数变大
C. 电压表示数变小 D. 电流表示数变小
99/112第 17 章 欧姆定律
第 2 节 欧姆定律
1. 对于欧姆定律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根据 = ,当 = 0时, = 0


B. 根据 = ,当 增大时, 增大


C. 根据 = , 增大时 减小


D. 根据 = ,同一段导体, 与 成正比

答案:D
解析: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对于同一段导体,电阻
一定时,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故选 D。
2. 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4 V 时,流过它的电流为 0.5 A,若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 2 倍,
则导体的电阻和导体中的电流分别为( )
A. 16 Ω 0.5 A B. 16 Ω 1 A C. 18 Ω 0.5 A D. 8 Ω 1 A
答案:D
3. 一只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 500 mA,灯丝电阻是 5 Ω,要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电压
表的测量范围应选用( )
A. 0~3 V B. 0~15 V C. 两个测量范围都可以 D. 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灯泡正常发光时,灯泡两端的电压 = = 0.5 A × 5 Ω = 2.5 V ,所以要测量灯泡两端
的电压,电压表的测量范围应选用0~3 V 。故选 A。
4. 某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4 V 时,电阻为 0
B. 该导体的电阻是 5 Ω
142/170
第 17 章 欧姆定律
C.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4 V 时,电流为 0.7 A
D. 导体的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B
5. 将甲、乙两电阻分别接在电压之比是 3:1 的电路中,已知它们的电阻之比是 2:3,则通过它
们的电流之比是( )
A. 1:2 B. 2:1 C. 2:9 D. 9:2
答案:D

甲 乙 甲 乙 3 3 9
解析:通过甲、乙两电阻的电流之比 : = : = × = × = 。
甲 乙 1 2 2
甲 乙 乙 甲
6. 在相距 20 km 的甲、乙两地之间有两条输电线,已知每 1 m 输电线的电阻为 0.01 Ω。现输
电线在某处发生短路,检测员用电压表、电流表和电源连成电路检测,电压表的示数为 3 V,
电流表的示数为 20 mA,则被测部分输电线的电阻为______Ω,短路位置离甲地______km。
答案:150;7.5
解析:由图可知,电压表测的是短路位置到甲地的两段输电线两端的电压,即为电源电压,所
3 V
以电源电压为3 V ,连接短路位置到甲地的两段输电线的电阻值 = = = 150 Ω ;
20×10 3 A
150 Ω 1
输电线总长度 = × 1 m = 15 000 m = 15 km ,短路位置离甲地的距离 = =
0.01 Ω 2
143/170
第 17 章 欧姆定律
1
× 15 km = 7.5 km 。
2
7.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电路中接入 16 Ω 的电阻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0.6 A。
(1)如果接入 30 Ω 的电阻,电路中的电流为多少?
(2)如果电流表示数为 0.12 A,电路中的电阻为多少?
解:(1)由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 = 1 1 = 0.6 A × 16 Ω = 9.6 V ;
9.6 V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如果接入30 Ω 的电阻,则电路中的电流 2 = = = 0.32 A 。 2 30 Ω
9.6 V
(2)如果电流表示数为0.12 A ,电路中的电阻 3 = = = 80 Ω 。 3 0.12 A
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1的阻值是30 Ω ,闭合开关S ,电流表A1的示数是0.2 A,电流表 A
的示数是0.5 A 。求:
(1)电源电压;
(2)电阻 2 的阻值。

答案:(1)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由 = 可得,

电源电压 = 1 = 1 1 = 0.2 A × 30 Ω = 6 V 。
(2)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 2 的电流
6 V
2 = 1 = 0.5 A 0.2 A = 0.3 A ,电阻 2 的阻值
2
2 = = = = 20 Ω 。 2 2 0.3 A
144/170
第 17 章 欧姆定律
9. 如图所示,电路的电源电压为1.5 V,电阻 1的阻值为2 Ω ,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
0.3 A ,则( )
A. 通过 1的电流大于0.3 A
B. 电阻 1和 2 是并联的
C. 电压表的示数为0.9 V
D. 电阻 2的阻值为3 Ω
答案:D
解析: 闭合开关,两电阻串联接入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 1 两端的电压,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 ,所以通过两电阻的电流都为0.3 A,故AB错误;
1 两端的电压 1 = 1 = 0.3 A × 2 Ω = 0.6 V,即电压表的示数为0.6 V ,故 C 错误;因串联
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则 2 两端的电压 2 = 1 = 1.5 V 0.6 V =
0.9 V
0.9 V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定值电阻 2的阻值 =
2
2 = = 3 Ω ,故 D 正确。 0.3 A
10.如图所示, 、 若都是电压表,当S 闭合时,两表的示数比 : = 3: 2,当S 断开时,
、 都换成电流表,则两表示数比 : 是( )
145/170
第 17 章 欧姆定律
A. 2:5 B. 5:3 C. 2:3 D. 3:2
答案:D
解析: 、 若都是电压表,当S 闭合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 测右下方电阻两端的电压,

电压表 测左上方电阻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由 = 可得,两电阻


右下 3
的阻值之比 = = = ;当S断开时, 、 都换成电流表,两电阻并联, 电流表测 2
左上
通过左上方电阻的电流, 电流表测通过右下方电阻的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左上 右下 3相等,所以两电流表的示数之比 =

= = 。故选 D。
2
左上
右下
11.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为一个稳压管,其作用是确保 、 之间的电压 不变,只要
流过稳压管 的电流在5 mA 到25 mA之间, 将稳定为15 V。 2 为一可变电阻,它的最小
值为1 000 Ω ,最大值为无穷大(即断路)。设电源电压 为25 V,则当 2 变化时,为了确保
为15 V,则 1 阻值范围应为( )
A. 400~2 000 Ω B. 400~500 Ω
C. 250~400 Ω D. 500~2 000 Ω
答案:B
12.在电工学中常用物理量“电导” (符号为 )来表示导体的导电能力,导电能力强,则电导
1
的值大;导电能力弱,则电导 的值小,对于同一导体,其电导 和电阻 的关系为 = 。

现有甲、乙两个导体,已知导体甲的电导为 1,导体乙的电导为 2 ,现将导体甲和导体
146/170
第 17 章 欧姆定律
乙串联,若电源电压为 ,则这两个导体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电路中电流的表达式为
______(用 、 表示)。

答案: : , 1
2
2 1 1+ 2
解析:导体甲和导体乙串联,由于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由 = 可得,这两个导体两
1

端的电压之比为 1

= 1

= 1
1 1
,因 = ,则 = ,故有 1 1 = = 1 = 21 ;电路中的电流为 2 2 2 2 2 1
2
1 = = = = = 2 。
1+
1 1 1+ 2
2 + 1+ 2
总 1 2 1 2
13.小明同学发现了一个废弃的电子元件,他想了解它的一些特性,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收集
了一些信息。他根据收集的信息,作出了该元件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当 =
40 V时,元件的电阻为____Ω ;由图像可知,该元件两端的电压由80 V逐渐升高到160 V 的
过程中,元件的电阻______(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答案:80;变大
80 V
解析:由图知,元件两端的电压在0~80 V 之间时,元件的电阻 = = = 80 Ω ,元件
1 A

两端的电压在80~160 V 之间时,通过元件的电流 = 1 A不变,由 = 知,电子元件的电

阻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即该元件两端的电压由80 V逐渐升高到160 V 的过程中,元件的电阻
变大。
14. 气敏电阻需要用电阻丝加热到一定温度才工作,某气敏电阻阻值与气体浓度的关系如图 1,
气敏元件接入如图 2所示电路,该电路可视作两个独立的回路如图 3,当气体浓度增大时( )
A. 电压表示数变大 B. 电流表示数变大
147/170
第 17 章 欧姆定律
C. 电压表示数变小 D. 电流表示数变小
答案:C
解析:由图 1 知气敏电阻阻值随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由图 3 乙知当气体浓度增大时,气敏
电阻阻值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
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 C 正确,A 错误;由图 3 甲知当气体浓度增大时,定值电阻的阻
值不变,电路的总电阻不变,由欧姆定律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故BD 错
误。故选 C。
148/17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