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人教物理九上13.3 内能(PDF,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练】人教物理九上13.3 内能(PDF,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01 11:05:43

文档简介

第 13 章 内能
第 3 节 内能
1: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下列关于水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0 ℃ 的水没有内能
B. 质量均为 1 kg的 0 ℃的水比 0 ℃ 的冰内能大
C. 0 ℃的水结成 0 ℃ 的冰时,内能增加
D. 30 ℃的水比 20 ℃ 的水所含的热量多
答案:B
2: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 25 ℃ 。一天,南极洲上的小企鹅豆豆和丁
丁(如图)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它们的部分对话如下,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豆豆:呵呵,这里太冷了,冰山肯定没有内能了
B. 丁丁:再冷,组成冰山的分子也在做热运动呀,所以冰山也有内能
C. 豆豆:呵呵,冰天雪地的,冰山的内能一定比我们的小
D. 丁丁:冰山熔化成水,其质量不变,内能也不会变化
答案:B
3:四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均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所示。关于四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
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 b 烧杯中水的内能
23/170
第 13 章 内能
B. c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 d 烧杯中水的内能
C. d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 a 烧杯中水的内能
D. c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 b 烧杯中水的内能
答案:C
解析:a和 b烧杯中水的质量相同,温度高的 b内能大(A错误);c和 d质量相同,温度高
的 d内能大(B错误);d和 a相比,d的质量和温度均高于 a,内能更大(C正确);b和 c质
量、温度均不同,无法直接比较(D错误)。
4:如图所示,用塞子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足够大时,塞子从瓶口
冲出。下列关于瓶内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瓶内打气,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B. 向瓶内打气,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加
C. 塞子从瓶口冲出,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不变
D. 塞子从瓶口冲出,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答案:D
解析:向瓶内打气时,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塞子冲出时,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转
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少。
24/170
第 13 章 内能
5:我们常吃的月饼是在烤箱里“烤”的,根据南宋《武林旧事》记载,最早的月饼是在笼屉里“蒸”
的。下列情境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蒸”“烤”相同的是( )
A. 弯折铁丝 B. 钻木取火 C. 压缩空气 D. 暖水袋暖手
答案:D
解析:“蒸”“烤”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暖水袋暖手是通过热传递(热量传递)改变内能,与
题干方式相同。
6:(多选题)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B.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它做了功
D.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不变
答案:BD
解析:温度升高可能是做功或吸热(A错误);温度升高,分子动能增大,内能增加(B正确);
内能增加可能是做功或吸热(C错误);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D正确)。
7:如图,一只瓶子内装一些铁屑。我们既可以通过振荡,也可以通过加热,使铁屑温度升高,
内能增大。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来看,前者是通过______的方法,后者是通过________的方
法来增大铁屑的内能。假如你没有看到内能改变的过程,仅凭铁屑温度的改变,_______(( “能”
或“不能”)确定采用了什么方法改变了铁屑的内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5/170
第 13 章 内能
答案:做功;热传递;不能;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8:刮痧是我国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历史悠久。如图所示,当刮痧板在身体上刮动时,身体
会感觉到热。下列实例与刮痧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相同的是( )
A. 冰镇饮料 B. 搓手取暖 C. 蒸锅蒸蛋 D. 烤火取暖
答案:B
解析:刮痧通过克服摩擦力做功改变内能;搓手取暖同样通过摩擦做功改变内能,方式相同。
9:如图所示,用气缸、固定隔板和活塞密闭甲、乙两部分气体,气缸和活塞均不导热,隔板
导热良好。迅速将活塞向左推至图中虚线位置并固定,静置一段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与推动活塞前相比,甲、乙内能均变大
B. 与推动活塞前相比,甲内能不变、乙内能变大
C. 乙内能改变的方式只有做功
D. 乙内能改变的方式既有做功又有热传递
答案:AD
解析:活塞左推时,外界对乙做功,乙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乙通过导热隔板向甲传热,甲
内能增加(A正确);乙内能改变包括做功(活塞推压)和热传递(向甲传热)(D正确)。
26/170
第 13 章 内能
10:在“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实验中,小明每隔 1 min 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状态,绘制
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C时刻物质的分子势能比 B 时刻大
B. D时刻相比 C 时刻物质的每个分子的运动都加快了
C. BC 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
D. 0 ℃ 的物质既没有内能,也没有热量
答案:A
解析:BC段为晶体熔化过程,吸热增加分子势能(温度不变,分子动能不变),故 C时刻分
子势能大于 B时刻(A正确);内能增加不代表每个分子运动加快(B错误);BC段吸热,内
能增加(C错误);任何物体都有内能,热量是过程量(D错误)。
11:如图所示,羊肉泡馍是陕西西安的著名小吃。在制作时,将掰好的馍放到锅里,加入羊肉
汤,放入黄花、木耳、粉丝、青蒜,煮熟。该过程中,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馍的内能,
馍吸收______( “热量”“温度”或“内能”),内能______( “增大”“不变”或“减小”)。
答案:热传递;热量;增大
27/170
第 13 章 内能
12:如图甲所示为活塞式打气筒,在为轮胎打气的过程中,发现气筒上部筒壁只是略有发热,
而气筒下部筒壁温度更高,气筒底部附近筒壁温度最高。筒壁温度为什么升高呢?小科认为可
能有以下原因:
原因 1:活塞压缩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并通过热传递使筒壁温度升高。
原因 2:活塞克服筒壁摩擦做功,使筒壁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1)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不可能只有原因 2引起筒壁发热,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科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进一步验证。
第 1步:实验前,用温度传感器测出被测部位的温度为 t 。
第 2步:关闭 K ,使活塞上下往复移动 50次,记下被测部位温度 t 。
第 3步:打开 K,待被测部位温度恢复为 t 后,使活塞上下往复移动 50次,记下被测部位温
度 t 。
(3)打开 K ,可以排除原因___( “1”或“2”)对底部筒壁温度升高的影响。
(4)实验测量结果:t t >0,t t >0 ,t >t ,试分析底部筒壁发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上、下部筒壁温度不同(3)1(4)压缩气体做功和克服摩擦做功共同使筒壁温度升高
解析:(3)打开K ,活塞下压时,气体直接排出,没有压缩气体做功,只存在活塞与筒壁的
摩擦,可以排除原因 1对底部筒壁温度升高的影响。
(4) 2 0 > 0 说明克服摩擦做功可以使底部筒壁升温, 1 0 > 0和 1 > 2 ,说明压缩气
体做功也能使底部筒壁升温,故压缩气体做功和克服摩擦做功共同使底部筒壁升温
28/170第 13 章 内能
第 3 节 内能
1: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下列关于水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0 ℃ 的水没有内能
B. 质量均为 1 kg的 0 ℃的水比 0 ℃ 的冰内能大
C. 0 ℃的水结成 0 ℃ 的冰时,内能增加
D. 30 ℃的水比 20 ℃ 的水所含的热量多
2: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 25 ℃ 。一天,南极洲上的小企鹅豆豆和丁
丁(如图)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它们的部分对话如下,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豆豆:呵呵,这里太冷了,冰山肯定没有内能了
B. 丁丁:再冷,组成冰山的分子也在做热运动呀,所以冰山也有内能
C. 豆豆:呵呵,冰天雪地的,冰山的内能一定比我们的小
D. 丁丁:冰山熔化成水,其质量不变,内能也不会变化
3:四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均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所示。关于四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
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 b 烧杯中水的内能
B. c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 d 烧杯中水的内能
C. d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 a 烧杯中水的内能
D. c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 b 烧杯中水的内能
16/112
第 13 章 内能
4:如图所示,用塞子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足够大时,塞子从瓶口
冲出。下列关于瓶内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瓶内打气,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B. 向瓶内打气,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加
C. 塞子从瓶口冲出,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不变
D. 塞子从瓶口冲出,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5:我们常吃的月饼是在烤箱里“烤”的,根据南宋《武林旧事》记载,最早的月饼是在笼屉里“蒸”
的。下列情境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蒸”“烤”相同的是( )
A. 弯折铁丝 B. 钻木取火 C. 压缩空气 D. 暖水袋暖手
6:(多选题)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B.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它做了功
D.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不变
17/112
第 13 章 内能
7:如图,一只瓶子内装一些铁屑。我们既可以通过振荡,也可以通过加热,使铁屑温度升高,
内能增大。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来看,前者是通过______的方法,后者是通过________的方
法来增大铁屑的内能。假如你没有看到内能改变的过程,仅凭铁屑温度的改变,_______(( “能”
或“不能”)确定采用了什么方法改变了铁屑的内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8:刮痧是我国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历史悠久。如图所示,当刮痧板在身体上刮动时,身体
会感觉到热。下列实例与刮痧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相同的是( )
A. 冰镇饮料 B. 搓手取暖 C. 蒸锅蒸蛋 D. 烤火取暖
9:如图所示,用气缸、固定隔板和活塞密闭甲、乙两部分气体,气缸和活塞均不导热,隔板
导热良好。迅速将活塞向左推至图中虚线位置并固定,静置一段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与推动活塞前相比,甲、乙内能均变大
B. 与推动活塞前相比,甲内能不变、乙内能变大
C. 乙内能改变的方式只有做功
D. 乙内能改变的方式既有做功又有热传递
18/112
第 13 章 内能
10:在“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实验中,小明每隔 1 min 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状态,绘制
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C时刻物质的分子势能比 B 时刻大
B. D时刻相比 C 时刻物质的每个分子的运动都加快了
C. BC 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
D. 0 ℃ 的物质既没有内能,也没有热量
11:如图所示,羊肉泡馍是陕西西安的著名小吃。在制作时,将掰好的馍放到锅里,加入羊肉
汤,放入黄花、木耳、粉丝、青蒜,煮熟。该过程中,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馍的内能,
馍吸收______( “热量”“温度”或“内能”),内能______( “增大”“不变”或“减小”)。
19/112
第 13 章 内能
12:如图甲所示为活塞式打气筒,在为轮胎打气的过程中,发现气筒上部筒壁只是略有发热,
而气筒下部筒壁温度更高,气筒底部附近筒壁温度最高。筒壁温度为什么升高呢?小科认为可
能有以下原因:
原因 1:活塞压缩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并通过热传递使筒壁温度升高。
原因 2:活塞克服筒壁摩擦做功,使筒壁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1)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不可能只有原因 2引起筒壁发热,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科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进一步验证。
第 1步:实验前,用温度传感器测出被测部位的温度为 t 。
第 2步:关闭 K ,使活塞上下往复移动 50次,记下被测部位温度 t 。
第 3步:打开 K,待被测部位温度恢复为 t 后,使活塞上下往复移动 50次,记下被测部位温
度 t 。
(3)打开 K ,可以排除原因___( “1”或“2”)对底部筒壁温度升高的影响。
(4)实验测量结果:t t >0,t t >0 ,t >t ,试分析底部筒壁发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20/11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