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1.4.1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废话文学
张三:“你饿了吗?”
李四:“是的。”
张三:“为什么呀?”
李四:“因为我没吃饭。”
这个理由充分吗?
PART 1 命题
命题的定义: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
_________的___________
判断真假
陈述句
命题的分类:
真命题:
假命题:
判断为真的命题
判断为假的命题
命题的形式:
若 p,则 q
p称为命题的条件,q称为命题的结论
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并判断真假
(1)他太帅了!
(2)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3)x>3
(4)若x2-4x+3=0,则x=1。
(5)你多大了?
不是
真命题
不是
假命题
不是
PART 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定义:如果“若p,则q”为真命题,我们就说
由p可以推出q,记作
并且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p q”的几种不同说法:
(1)“如果p,那么q”为真命题.
(2)p是q的充分条件.
(3)q是p的必要条件.
(4)p的必要条件是q.
(5)q的充分条件是p.
PART 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定义:如果“若p,则q”为真命题,我们就说
由p可以推出q,记作
并且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如果“若p,则q”为假命题,那么由p不能推出q,记作p q。我们就说p不是q的充分条件,q不是p的必要条件。
若小贾是高中生,则小贾是高二 学生。
若小贾是高二学生,则小贾是高中生。
条件是:
结论是:
p:小贾是高二学生
q:小贾是高中生
p 是 q 的充分条件
q 是 p 的必要条件
q p
q 是 p 的不充分条件
p 是 q 的不必要条件
p:x > 1 q:x > 3
p q
q p
p 是 q 的不充分条件
q 是 p 的不必要条件
q 是 p 的充分条件
p 是 q 的必要条件
p 是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q 是 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小范围
大范围
=
从集合的角度理解
p:x∈A,q:x∈B
(1)若A B,则p是q的充分条件
若A B,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若B A,则p是q的必要条件
若B A,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例1 命题及其判断
(1)下列语句为命题的是( )A.2x+5≥0 B.求证对顶角相等C.0不是偶数 D.今天心情真好啊(2)命题“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改成“若p,则q”的形式,则( )A.三角形中,若一边较大,则其对的角也大,真命题B.三角形中,若一边较大,则其对的角也大,假命题C.若一个平面图形是三角形,则大边对大角,真命题D.若一个平面图形是三角形,则大边对大角,假命题
C
A
练习 元素、集合间的关系
判断下列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1)
(2)
(3)
A B
B A
A=B
例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
(1)判断下列各题中,p是不是q的充分条件:
①p:a∈Q, q:a∈R. ②p:a
③p:x>1, q:x2>1. ④p:(a-2)(a-3)=0, q:a=3.
(2)判断下列各题中,q是不是p的必要条件:
①p:|x|=|y|,q:x=y.
②p:△ABC是直角三角形,q:△ABC是等腰三角形.
③p:x=1,q:x-1= .
④p:-2≤x≤5,q:-1≤x≤5.
是
是
不是
不是
不是
不是
不是
是
例3 利用充分、必要条件求参数
“关于x的不等式x2-2ax+1>0的解集为R”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A.0C.0≤a≤1 D.
C
课堂小结
定义
概念
命题
判断方法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