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一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园地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1 11:44:03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谜语诗,认识“六、七”等5个生字,会写“六、七、八、十、田”等生字。
2.区分3组形近字。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尝试运用。
3.了解汉字“先横后竖”和“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按规则书写汉字。
4.学习古诗《咏鹅》,朗读、背诵古诗。
5.在大人的帮助下朗读《剪窗花》,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谜语诗,认识“六、七”等5个生字。
2.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六、七、八、十”2个字。
3.区分3组形近字,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尝试运用。
教学过程
一、通读谜语诗,识记生字
1.初读小诗,整体感知。
(1)出示谜语诗,导入: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小诗,这首小诗里藏着许多数字。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数字。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标红诗中的数字)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点拨:这首藏着数字的小诗其实还是一个谜语呢,你猜出谜底了吗?你是怎么猜到的?
(3)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说说理由。
(4)小结:“无数片”又轻又白的雪花,飘到了芦花丛中,芦花也是白色,于是“都不见”了。
2.细读小诗,巧记生字。
(1)齐读小诗。提问:你认识哪个数字朋友?你是通过什么办法认识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2)玩游戏:“找朋友”。课件随机出示阿拉伯数字1一10,学生拿出相应的汉字卡片。
3.再读小诗,熟读成诵。
(1)出示谜语诗,指导学生读好停顿。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
飞入芦花/都不见。
(2)教师范读。指导重读“无数片、都不见”,感受雪花的数量多及奇妙。
(3)师生接龙读,男女生比赛读,背诵读。
二、观察交流,书写汉字
1.学习生字“六”
点在竖中线,横在横中线起笔稍倾斜,短撇和点分别在左右下半格。
2.学习生字“七”
先横后竖弯钩,横起笔在横中线以下。
3.学写生字“八”。
(1)播放“八”的书写动画,点拨:仔细观察“八”字的笔顺,先写撇,再写捺。
(2)教师范写,学生在书桌上书空跟写。讲解:撇在横中线上起笔,不能太长,捺比撇高,两个笔画的起笔要留出一点距离。
注意两笔的收笔要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八”字才能“站得稳”。
(3)学生描红后尝试书写“八”,教师巡视指导。
(4)星级评价:★写字姿势正确;★笔顺正确;★撇低捺高。
4.学写生字“十”。
(1)播放“十”的书写动画,点拨:观察“十”字的笔顺,先写横,再写竖。观察“十”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横平竖直都压线。
(2)教师范写,学生在书桌上书空跟写。讲解:横在横中线上,竖起笔在竖中线上。
(3)学生描红后尝试书写“十”,教师巡视指导。
(4)星级评价:★写字姿势正确;★笔顺正确;★横平竖直都压线。
5.小结:你们都学会正确书写汉字了,它们带着其他八个伙伴去了另一首小诗中,我们一起读一读。
课中操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三、比较识记,趣味识字
1.借助提示,趣味猜字。
(1)出示汉字“人、天、口、田、日、目”,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2)请一位学生上台,根据所给生字卡片,通过肢体动作、画画、编谜语等方式给出提示,台下学生根据提示猜汉字。
2.比较识记,掌握方法。
(1)出示“字词句运用”中的3组汉字,讲解:这些汉字你们都认识了,现在他们手拉手成了三对好朋友,请你再来读一读。
(2)提问: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三对好朋友?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方法,相机板书。
预设1:“人”加两横,变成“天”。(板书:加一加)
预设2:“田”减“十”字,变成“口”。(板书:减一减)
预设3:“日”加一横,变成“目”。
(3)儿歌巩固:人人人,“人”加两横,变成“天”;口口口,“口”加横竖,变成“田”;日日日,“日”加一横,变成“目”。
(4)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汉字“先横后竖”“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
2.正确书写“十、田、八、禾”4个汉字。
3.背诵古诗《咏鹅》,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观察交流,了解笔顺规则
1.学习“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1)出示“十、田”,提问:这两个汉字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你发现规律了吗?请你用上“先、后”这样表示顺序的词语来回答。
(3)讲解:书写汉字的第一条笔顺规则就是“先横后竖”。教师范写“十、田”,学生在书桌上书空跟写。
(4)学生自主练习书写“十、田”。
2.学习“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
(1)出示“八、禾”,提问:这两个汉字又是分别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讲解:书写汉字的第二条笔顺规则就是“先横后竖”。教师范写,学生在书桌上书空跟写。
(3)学生自主练习书写“八、禾”。
3.学习书写的其他注意事项。
(1)提问: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除了要遵循笔顺规则外还要注意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注意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笔画之间的联系,还要注意书写姿势。
课中操
背挺直,字看清,
头摆正,肩放平。
手离笔尖一寸,
胸离桌子一拳,
眼离桌面一尺。
二、书写汉字,互评交流
1:根据笔顺规则,书写汉字。
(1)学生根据笔顺规则,描红汉字,先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书写。
(2)教师巡视观察,评价写字姿势及笔顺掌握情况。姿势正确得第一颗星,笔顺正确得第二颗星。
2.书写展示,互评交流。
(1)投影学生书写作品,评价关键笔画,确定第三颗星。
(2)同桌互评,根据评价再次书写。
三、日积月累,背诵古诗
1.谈话激趣,导入古诗。
(1)出示古诗插图,提问:仔细瞧,图中画的是什么?(板书:鹅)
(2)提问:你见过鹅吗?它长什么样?(板贴鹅的简笔画)
(3)讲解:唐代有一位著名的诗人叫骆宾王。他七岁时,有一次,与小伙伴在湖边玩耍,见到了湖面上几只漂亮的白鹅正在戏水、欢叫,他非常喜欢它们,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诗。
(4)板书:咏鹅。讲解:“咏”字的左边是一张小嘴巴,代表歌咏,“咏鹅”的意思就是夸奖鹅。
2.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出示古诗《咏鹅》,提问:谁会背这首诗?指名个别学生背诵。
(2)学生练读。重点关注:“曲”是第一声。
(3)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3.细读古诗,了解大意。
(1)讲解:读古诗,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出韵律,听老师读。
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2)出示加入停顿符号的古诗,学生跟读。提问:诗里写了白鹅的哪些身体部位?它有什么特点?
①标红“曲项向天歌”,讲解:白鹅的脖子细细长长,但是和长颈鹿的脖子可不一样!它的脖子是弯曲的,有漂亮的曲线。
②标红“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请学生说一说表示颜色的词语,教师相机圈画出来。指名学生为黑板上的白鹅简笔画填色。
4.多种方式,巧背古诗。
(1)点拨:你能根据黑板上的简笔画背一背诗歌吗?边背边想象画面:大白鹅身上的羽毛雪白雪白的,它们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快活地在水中摆动着红掌游动。
(2)同桌互背。
(3)男女生接龙背。
第3课时
一、观察图画,介绍窗花
1.结合生活,启发谈话:你剪过窗花吗?剪过什么窗花?是怎么剪的?
2.出示各种精美的窗花,介绍:小朋友们,这些贴在窗户上的美丽图画,都是用纸剪出来的,它们的名字叫窗花,这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过去,无论南方北方,在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会贴窗花,装饰自己家的窗户,迎接新年的到来。
二、朗读儿歌《剪窗花》,激发兴趣
1.教师示范读儿歌,提出倾听要求:请小朋友捧起书,认真听老师读儿歌《剪窗花》。注意跟着老师的声音,读到哪一个字,眼睛就看到哪一个字。
2.教师带读儿歌《剪窗花》。
教师读一句,学生跟着读一句,要求:模仿老师怎样连读,怎样停顿。
学生自己试着读一读《剪窗花》,做到读正确,读通顺。
三、同伴互读,分享交流
1.引导:在这首儿歌中,你认识哪些字?和小伙伴一起认一认,圈一圈。
2.引导:和小伙伴一起读儿歌,想一想,说一说,“我”和奶奶都剪了哪些窗花?
3.学生一起拍手读儿歌《剪窗花》。
四、课外阅读,适当拓展
1.布置学生回家和家人一起读儿歌《贴窗花》。
可以让爸爸妈妈等家人把小朋友读儿歌的情景录成音频或拍成视频,与同学分享。
2.拓展阅读:和大人一起读民俗童谣,一边读一边了解我国的风俗。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4张PPT)
语文园地一
初读小诗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
飞入芦花都不见。
一 两 三四
五 六 七八
九 十
这首藏着数字的小诗其实还是一个谜语呢,你猜出谜底了吗?你是怎么猜到的?
雪花
无数片”又轻又白的雪花,飘到了芦花丛中,悄悄地融化了,于是“都不见”了。
齐读小诗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
飞入芦花都不见。
你认识这首诗中的哪个数字朋友?你是通过什么办法认识的?
找朋友
3
5
1
2
4





找朋友
6
10
8
7
9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
飞入芦花/都不见。
感受雪花的数量多及奇妙。
有两个汉字和你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只有把它们写正确了,它们才会出现。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
飞入芦花都不见。
书写汉字儿歌
背要挺,字看清。
头摆正,肩放平。
手高笔尖一寸,
胸离桌子一拳,
眼离桌面一尺。
一寸
一拳
一尺
会写字
学写生字

点在竖中线,横在横中线起笔稍倾斜,短撇和点分别在左右下半格。
学写生字

先横后竖弯钩,横起笔在横中线以下。
学写生字

先撇后捺,撇低捺高,捺在竖中线左侧起笔,中间留空。
学写生字

先横后竖,横平竖直,横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竖为悬针竖。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字词句运用
人 天 口
田 日 目
谁来通过肢体动作、画画、编谜语等方式给出提示,让其他同学根据提示猜汉字?
字词句运用
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三对好朋友?
掌握方法
人+二=

加一加
掌握方法
田—十=

减一减
掌握方法
日+一=

人人人,“人”加两横,变成“天”;
口口口,“口”加横竖,变成“田”;
日日日,“日”加一横,变成“目”。
语文园地一
第2课时
先横后竖
先撇后捺
学习书写
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除了要遵循笔顺规则外还要注意什么?
注意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笔画之间的联系,还要注意书写姿势。
书写汉字儿歌
背要挺,字看清。
头摆正,肩放平。
手高笔尖一寸,
胸离桌子一拳,
眼离桌面一尺。
书写汉字
根据笔顺规则,描红汉字,先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书写。
导入古诗
仔细瞧,图中画的是什么?

导入古诗
你见过鹅吗?它长什么样?
导入古诗
唐代有一位著名的诗人叫骆宾王。他七岁时,有一次,与小伙伴在湖边玩耍,见到了湖面上几只漂亮的白鹅正在戏水、欢叫,他非常喜欢它们,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诗。
咏鹅
左边是一张小嘴巴,代表歌咏。
夸奖鹅。
初读古诗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细读古诗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互动课堂
诗里写了白鹅的哪些身体部位?它有什么特点?
曲项向天歌
曲项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白毛
红掌
大白鹅身上的羽毛雪白雪白的,它们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快活地在水中摆动着红掌游动。
语文园地一
第3课时
结合生活
你剪过窗花吗?剪过什么窗花?是怎么剪的?
互动课堂
这些贴在窗户上的美丽图画,都是用纸剪出来的,它们的名字叫窗花,这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过去,无论南方北方,在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会贴窗花,装饰自己家的窗户,迎接新年的到来。
朗读儿歌
读正确,读通顺。
朗读儿歌
想一想,说一说,“我”和奶奶都剪了哪些窗花?
1.回家和家人一起读儿歌《贴窗花》。
2.拓展阅读:和大人一起读民俗童谣,一边读一边了解我国的风俗。
贴 窗 花
过 年 啦,贴 花 啦,满 窗 子,都 红 啦。
贴 个 猫,贴 个 狗,
贴 个 小 孩 打 滴 溜,
贴 个 老 猴 抽 烟 斗,
贴 个 没 牙 佬 满 窗 走。
下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