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洞庭学校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试化学试卷(4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洞庭学校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试化学试卷(4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01 12:4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湖南省武冈市洞庭学校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模拟考试化学试卷(4月)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码
本试卷(共23题) 总分:100分 时量:60分钟
1.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留痕迹;
2.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无效;
3.在草稿纸、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可能要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16 H-1 C-12 Ca-40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本题3分)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A.氯酸钾:KCl B.铝离子:Al+3
C.60个碳原子:C60 D.3个氧分子:3O2
2.(本题3分)下列做法与“益山益水,益美益阳”口号不相符合的是(  )
A.推广共享单车
B.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D.实施河长制,保护资江及其支流
3.(本题3分)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的组成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 B.门捷列夫
C.张青莲 D.拉瓦锡
4.(本题3分)常温下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A.胃液0.9-1.5 B.胆汁7.1-7.3
C.血液7.35-7.45 D.胰液7.5-8.0
5.(本题3分)以下属于氧化物的是
A.N2O B.NaCl C.O3 D.KNO3
6.(本题3分)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或溶解中经常伴随着一定的热量变化,向下列物质中加水后,温度会降低的是
A.氢氧化钠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氧化钙
7.(本题3分)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鸡蛋清(7.6~8.0) B.鲜牛奶(6.3~6.6)
C.葡萄汁(3.5~4.5) D.苹果汁(2.9~3.3)
8.(本题3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培养实验能力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 B.过滤
C.测溶液的pH值 D.闻气味
9.(本题3分)人类发展离不开化学家的贡献,下列有关化学发展简史说法不正确的是
A.拉瓦锡发现了酸碱指示剂 B.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C.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 D.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10.(本题3分)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量子点的发现和合成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学家,其中硒化镉(CdSe)是常见的量子点,如图是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镉属于金属元素 B.如图中,X=18
C.一个Cd2+有50个电子 D.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
11.(本题3分)山梨酸()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下列关于山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山梨酸由16个原子构成 B.山梨酸属于氧化物
C.山梨酸由碳和水组成 D.山梨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4
12.(本题3分)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这三种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是静止的
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
C.同一元素的两种粒子,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
D.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13.(本题3分)空气和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B.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烧
C.地球上的水总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我们要节约用水
D.电解水实验说明了水是由H2与O2组成的
14.(本题3分)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B.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C.点燃一氧化碳或甲烷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D.酸的溶液pH一定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的溶液
15.(本题3分)由乙炔,乙烯、乙烷组成的混合物28g,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和一定质量的,混合物中的分子个数比可能为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6.(本题6分)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知道,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铁生锈就是铁与 和 (填化学式)发生化学反应。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可以除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本题6分)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
(1)当前,人类仍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
(2)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升级能源消费方式,请你写出一种新能源: 。
(3)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会形成酸雨污染环境,为减少或消除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人们向煤炭中加入石灰石作为固硫剂,其反应原理为:2CaCO3+2SO2+O2=2CaSO4+2X,其中X的化学式为 。
18.(本题6分)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硫离子 。
(2)食醋中含有的酸 。
(3)标出加碘盐里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 。
19.(本题6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该微粒的符号 。
(2)保持双氧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
(3)写出硫酸铝的化学式并标出铝元素的化合价 。
20.(本题6分)铁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请回答:
(1)铁可以用来制作炊具,这是利用了铁的 性。
(2)相比于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工业上选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为原料炼铁的优点是 。
(3)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巨大,钢铁防腐尤为重要,下列钢铁制品的防护措施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A.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 B.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
C.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 D.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污洗净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1.(本题8分)铁制品经常有锈蚀现象,于是某兴趣小组围绕“锈”进行一系列研究。
(1)探锈
现有洁净无锈的铁钉、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植物油、棉花和干燥剂氯化钙,还可以选用其他物品。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设计如下实验:
①A中玻璃仪器的名称是 。
②一周后,观察A、B、C中的铁钉,只有A中的铁钉出现了明显锈蚀现象,由此得出铁钉锈蚀需要与 接触的结论。
(2)除锈
取出生锈的铁钉,将其放置在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变黄,铁钉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产生气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稀盐酸可用于除锈,但铁制品不可长时间浸泡其中。
(3)防锈
防止铁制品锈蚀,可以破坏其锈蚀的条件.常用的防锈方法有 (写一种即可)。兴趣小组继续通过文献研究、调研访谈,发现如何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中的重要科研课题。
22.(本题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将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得到了紫红色的铜,但把金属钠放到硫酸铜溶液中,实验并非如想象的有紫红色铜析出,而是生成一种蓝色沉淀,并放出气体,同学们非常好奇,于是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金属钠放到硫酸铜溶液中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只发生了钠与硫酸铜反应;
猜想二:只发生了钠与水反应;
猜想三:发生了钠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再与硫酸铜反应。
【查阅资料】钠是非常活泼的金属,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并放出气体,生成的溶液显碱性。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实验一:把一小块擦干净的金属钠放到装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中,点燃生成的气体,听到“噗”的一声后燃烧起来,说明有 (填气体的化学式)生成。
实验二:在剩余的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发现有蓝色沉淀。
【实验总结】
(2)实验一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实验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由此可知,猜想 是正确的。
【实验拓展】
(3)该兴趣小组又将一小块擦干净的金属钠放入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观察到与钠在硫酸铜溶液中类似的实验现象(生成一种红褐色沉淀,并放出气体),请尝试猜测红褐色沉淀可能是什么物质,并写出其对应的化学式 。
【反思交流】
(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活动性较强的金属 (填“一定”或“不一定”)能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5分。
23.(本题5分)如图1是碳酸钙D3标签的部分信息。化学社团为测定该药片中碳酸钙的量是否与标签相符,进行实验:取8片药片,研碎后逐渐加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实验相关数据如图2所示(假设其他成分不参加反应)。
(1)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 g。
(2)计算每片药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并判断是否与标签相符。(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氯酸钾的化学式为:KClO3,故书写错误;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所以铝离子表示为:Al3+,故书写错误;
C、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60个碳原子表示为60C,故书写错误;
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氧分子表示为:3O2,故书写正确。
故选D。
2.C
【详解】A、使用共享单车,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为人们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故A与主题相符;
B、分类回收生活垃圾,能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等,故B与主题相符;
C、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故C与主题不相符;
D、实施河长制,保护资江及其支流,保护水源,故D与主题相符。
故选:C。
3.D
【详解】A、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论,不符合题意;
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不符合题意;
C、张青莲对化学的贡献是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不符合题意;
D、拉瓦锡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的组成,符合题意;
故选:D。
4.A
【详解】A、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呈酸性,故正确;
B、胆汁的pH为7.1~7.3,大于7,呈碱性,故错误;
C、血浆的pH为7.35~7.45,大于7,呈碱性,故错误;
D、胰液的pH为7.5~8.0,大于7,呈碱性,故错误;
故选:A。
5.A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
【详解】A、一氧化二氮是由氮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
B、氯化钠中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
C、氧气是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C错误;
D、氯酸钾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A。
6.B
【详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
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会降低,符合题意;
C、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收热量,也不放出热量,温度不会降低,不符合题意;
D、氧化钙加水后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热量,温度会升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分析】pH小于7显酸性,且pH值越小酸性越强。
【详解】A、鸡蛋清(7.6~8.0),pH大于7显碱性,不符合题意;
B、鲜牛奶(6.3~6.6)pH小于7显酸性,但数值较大,不符合题意;
C、葡萄汁(3.5~4.5)pH小于7显酸性,但数值较大,不符合题意;
D、苹果汁(2.9~3.3)pH小于7显酸性,且在选项中数值最小,因此酸性最强,符合题意;
故选:D。
8.B
【详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量筒内或接触量筒内壁,应垂直悬空在量筒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示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正确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闻气体的气味时,应采用扇闻的方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中,不能将鼻子凑到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A
【详解】A、波义耳通过紫罗兰花的变色实验发现了酸碱指示剂,拉瓦锡采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组成,故说法不正确;
B、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故说法正确;
C、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打破了西方国家对碱的制作垄断,故说法正确;
D、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故说法正确;
故选A。
10.C
【详解】A、镉带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说法正确;
B、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X=48-2-8-18-2=18,故B说法正确;
C、Cd2+是Cd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的,则一个Cd2+有48-2=46个电子,故C说法错误;
D、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11.D
【详解】A、山梨酸由山梨酸分子构成,1个山梨酸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共16个原子构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山梨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山梨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山梨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2.A
【详解】A.分子、原子、离子都在不断运动,故A错误;
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比如氧原子可构成氧分子(O2)和臭氧分子(O3),故B正确;
C.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同一元素的两种粒子,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故C正确;
D.元素的性质与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密切的关系,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更加密切,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最外层电子数目发生了改变,其化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故D正确。
故选:A。
13.D
【分析】A、根据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循环进行分析;
B、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C、根据地球上的水资源的状况进行分析;
D、根据水的组成进行分析。
【详解】A、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大,但是淡水资源少,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更少,故要节约用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4.C
【详解】A、有能量变化的可能是物理变化,如水蒸发吸热,推理错误;
B、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水分子与氨分子的质子数相同,它们不属于同种元素,推理错误;
C、点燃一氧化碳或甲烷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为了防止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纯度,推理正确;
D、酸的溶液pH一定小于7,但pH小于7的不一定是酸液,比如硫酸氢钠溶液pH小于7,但硫酸氢钠不是酸,推理错误。
故选C。
15.D
【详解】乙炔(C2H2)、乙烯(C2H4)、乙烷(C2H6)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故:36gH2O中氢元素质量为36g××100%=4g;28g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8g-4g=24g;故混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乙烯中碳氢原子个数比已经是1:2,只要乙炔和乙烷的分子个数比相同就可以了。
故选D。
16. O2 H2O Fe2O3+6HCl=2FeCl3+3H2O
【详解】铁制品锈蚀的过程铁与氧气和水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化学式为O2、H2O;生锈的铁钉放入过量的稀盐酸,铁锈主要成分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17.(1)石油
(2)太阳能(合理即可)
(3)CO2
【详解】(1)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2)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氢能(合理即可);
(3)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2个钙原子、2个碳原子、2个硫原子和12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钙原子、2个硫原子、8个氧原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则反应后2X中有2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CO2。
18.(1)S2-
(2)CH3COOH
(3)
【详解】(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注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为“1”,省略不写,1个硫离子带2个点位的负电荷,硫离子:S2-。
(2)食醋中含有的酸为乙酸,化学式为:CH3COOH。
(3)碘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碘酸钾化合物中碘元素化合价为,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1”不能省略,标出加碘盐里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
19.(1)Cl-
(2)H2O2
(3)
【详解】(1)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数字表示该层电子数,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
由图可知,该微粒是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17号元素氯元素形成的氯离子,可以表示为Cl-;
(2)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保持双氧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过氧化氢分子H2O2;
(3)硫酸铝中铝元素化合价为+3、硫酸根化合价为-2,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学式为Al2(SO4)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表示为。
20. 导热 含铁量高,不会造成酸雨 D
【详解】(1)金属铁具有导热性,故可以制炊具;
(2)黄铁矿中铁元素的含量比氧化铁中的铁的含量低,并且黄铁矿中含有硫元素,反应后可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空气, 故用赤铁矿炼铁比黄铁矿好;
(3)A.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可以隔绝钢铁与水和氧气的接触,可以降低钢铁的腐蚀; B.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可以减少铁与水的接触,从而降低菜刀的生锈; C.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可以隔绝铁与水和氧气的接触,可以降低铁的生锈; D.铁制品表面的油污可以隔绝铁制品与水和氧气接触, 故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污洗净会加速铁制品的锈蚀,故不符合防护措施,故选D。
21.(1) 试管 氧气和水
(2)
(3)表面刷漆、涂油等(合理即可)
【详解】(1)①A中玻璃仪器的名称是试管;
②一周后,观察A、B、C中的铁钉,A中铁钉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B中铁钉只与水接触,C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只有A中的铁钉出现了明显锈蚀现象,由此得出铁钉锈蚀需要与氧气和水接触的结论;
(2)取出生锈的铁钉,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将其放置在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变黄,即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钉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产生气泡的原因是铁锈反应完全,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说明稀盐酸可用于除锈,但铁制品不可长时间浸泡其中;
(3)铁与氧气和水通性接触会发生锈蚀,防止铁制品锈蚀,可以破坏其锈蚀的条件,常用的防锈方法有表面刷漆、涂油等(合理即可)。
22.(1)H2
(2) 置换 CuSO4+2NaOH=Cu(OH)2↓+Na2SO4 三
(3)Fe(OH)3
(4)不一定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中的元素有Na、H、O,则生成物中肯定含有有Na、H、O三种元素,而生成物中的气体能燃烧,则说明该气体为H2;
(2)反应物为水和钠,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生成的碱应该为氢氧化钠,即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该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实验二中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由此可知,猜想三是正确的;
(3)金属钠放入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钠先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则红褐色沉淀是Fe(OH)3;
(4)综上所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不一定能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3.(1)100
(2)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则有
解得:x=10g
则每片药片中碳酸钙的含量为
答:每片药片中碳酸钙的质量与标签相符。
【详解】(1)取8片药片,研碎后逐渐加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由图2可知,当气体的质量不再增加时,说明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100g;
(2)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